梅立雪奉召,晚膳时入宫,坐在了清华宫的寝殿里,对面坐着当今的九五至尊。
两人分桌而食。
“你尝尝这个红枣糯米果子,补血的。“朱龑夹了一颗枣子,让宫女传了过去。
“多谢陛下。“梅立雪把点心塞进口中咀嚼。
“那龙井茶怎么样?用梅花雪水泡着可好饮?“
“奴才还未开封。“
“早点喝吧,都是今年清明的陈茶了,可惜你只喜欢喝绿茶,要不然武夷山的红袍秋来正好进贡,就是滋味淡些,我没让人送去。今年的梅雪我已经让人留着了,等明年清明的龙井到了,我就立刻给你送去。“
“奴才喝什么都行,那么贵重的茶叶和梅雪,奴才只怕消受不起。“
“以前我们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现在朕富有天下,想要什么都有了。可惜……“朱龑喝了一口酒:”你不像以前一样贴身照顾我了。“
“奴才愚笨,陛下自有赵公公贴身照料,赵公公资历深,一直御前伺候,必定比奴才得力周到。“
“呵,“朱龑笑了一下,终于说出了那句让梅立雪心惊肉跳的话:”你们都下去吧。“
宫女太监鱼贯而出,偌大的寝宫内只剩下了朱龑和梅立雪两人。
朱龑起身,走到梅立雪身旁:“你最近瘦了。“说罢,将手放在了他的肩头。
“陛下。“梅立雪赶紧起身,躲过了朱龑的手。
朱龑看他躲开,不敢再伸手,只是有点难过地说:“你还说不恨我?现在一直躲着我。小时候,你我一个被窝睡觉,你用体温暖着我,可自从我登基之后,你就疏远我了。是我不好,那晚喝多了酒,所以才做出那事,你别记恨我……“言语到最后,已经有了酸楚的味道。
梅立雪心下不忍,忍不住道:“陛下,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奴才岂敢记恨陛下?奴才早忘记了,陛下也忘了吧。“
“真的?“朱龑立刻双手握住梅立雪的手:”真的不记恨我?“
“奴才不敢。“
“你不是奴才,是我的恩人和先生。“
“奴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内事宦官,有福气伺候了天子,不敢当陛下如此的称谓。“
“榆树夹道那9年,多难熬啊……个个都欺负我们,缺衣少吃,你把口粮都省下来给我,自己吃榆钱儿,冬天少有炭火,你就抱着我,披着一床薄被子硬抗过冬天。没人管我的死活,只有你管我,还教我读书识字……老天有眼,让我活了下来,还继承大统,我一定会回报你,也一定要让那些让我受苦的人也尝尝那滋味。“说到最后,朱龑已经有些咬牙切齿。
“陛下,“梅立雪担忧地握住朱龑的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奴才都忘了,陛下也都忘了吧。况且现在陛下初登大宝,又马上要大婚亲政了,以后君临天下,开太平盛世,享万世荣光。陛下不必再回想以前的事情,烦扰圣心。“
“如果不是你求情,我一登基就会把榆树夹道的那群奴才全杀光!他们还敢在我饭里撒尿,哼哼,真想把他们再阉一遍!不过也好,既然那么喜欢尿,就让他们刷一辈子马桶,真想让他们每天都喝马桶水……“
“陛下,您是万圣之尊,要心怀仁德,万事不要赶尽杀绝。“
“那我尚在襁褓之中,孩提之时,为什么就要被圈禁在榆树夹道?我有什么错?!就是因为我母妃是个妖妃?她身居内宫,天下却非说她引得楚王造反,引得社稷动荡,其实与她何干?我父皇也是个怂货!自己最爱的人都保护不了,眼看着她去死,把我扔到榆树夹道受苦,还留什么遗诏要传位给我,嗯?后面还要和我母妃合葬,呵呵,真是不知道他怎么有脸要合葬。幸亏没合葬,活该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永远在皇陵里!“
“陛下!这些有辱先帝的话不要再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怕什么!他自作自受!我从进榆树夹道起,就应该是个死人了,如今他们又非要我活,好,我就好好活给他们看。“
“陛下,您喝醉了。不如早点歇息吧。“
“我没醉,我们去赏月吧,以前我经常靠在你的怀里赏月,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慰藉,如今我长大了,我可以给你依靠了。“
“陛下已经给奴才够多的了,奴才已经承受不起了……“
“还不够多!我要让所有的人知道,对我好的人是什么结局,对我坏的人是什么下场。我会让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像我登基那天说的一样——从今以后,谁都不能再欺负我们!“
看着朱龑赤红眼中的泪光,梅立雪也鼻子发酸,像以前一样抱住朱龑,轻抚他的后背:“都过去了,都过去了,不要再想了。“
朱龑窝在梅立雪的颈窝,眼泪沾湿了衣领,像小时候无数个夜晚一样,默默地哭泣起来。
梅立雪抱着啜泣的朱龑,默默擦去自己的眼泪,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窗外月色正明。
朱龑一只胳膊撑着脑袋,侧卧着,看着身旁的梅立雪睁开眼睛,脸上露出笑容:“你醒了?“
“……陛下,昨晚我不该在此留宿,恐怕惹人非议。“
“让他们非议好了,我们昨晚又没干什么。“
梅立雪沉默不语,想起身,却被朱龑拉住:“还早呢,你再睡会儿吧。“
“奴才还是早点出宫吧。“
“内宫门都没开,你怎么出啊?“
“内宫门一开,奴才就出宫,要不然有毁陛下清誉……“
“不要,“朱龑像小时候一样,躺下往梅立雪怀里钻:”你再抱抱我,我就让你出宫,要不然你就得陪我一整天。“
梅立雪的脸,蹭到朱龑粗硬的发丝,无奈地想推开他:“奴才还有事要办呢。“
“你有什么大事比我还忙?我故意给你一个掌印的职位,就是想你多伴驾,你却天天泡在知示院,你再这样,我就光给你个‘九千岁‘的虚衔,让你天天跟着我,寸步不离。“说着直接抱住了梅立雪,往怀里拉。
梅立雪用力推开:“陛下,不要胡闹了。“
朱龑一下子坐起身:“是不是谁和你说什么了?谁?皇太后?还是汪福海?“
见梅立雪皱着眉沉默不语,朱龑又有些心疼,轻声说:“你放心,我早就想好了。以后会把汪福海除掉,由你掌管东厂。“
梅立雪惊恐地抬眼看他:“陛下,此事干系重大,汪福海是两朝掌印,势力在宫中盘根错节,现在他已经降级为秉笔太监,已经是心有不满,您再夺了东厂,恐会生变,不可以啊!“
朱龑看着梅立雪惊恐的眼睛,低声道:“我没说现在,你给我些时间。就是因为他盘根错节,不好急于一时,你得容我亲政之后收拾他,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要你做我身边最亲近的人,也要帮你真正坐上太监总领的位置,而不光是一个‘九千岁‘的虚衔,没有实权在握,你的虚衔也只能是个摆设。权利,必须牢牢地抓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宫里只有你,我才放心放权。“
“陛下,您才刚登基不久,这样太冒险了。“
朱龑笑起来:“我生来哪样事情不是冒险?我活着就是冒险,怕什么?有我在,你只要等着,一切我来。“说罢,伸个懒腰,大声道:”啊——醒了,起来了。“
立马,御前近侍太监赵敬的声音在寝殿外响起:“陛下,时间还早,要梳洗吗?还是再躺一会儿?“
“都说起来了。“
“是。来人呐——“
说罢一排宫女端着洗漱的,跬步走进了寝殿,站在了罗帐前。
赵敬拉开罗帐,但没有再上前打开床前的纱幔。
朱龑自己掀开纱幔,回头看了一眼正想用被子遮住自己的梅立雪:“你起来给我先梳头。“
梅立雪只好起身。
朱龑坐在铜镜前,笑着看着梅立雪拿起桌上的檀木梳子,帮他梳起头发。
“九千岁,“赵敬递上一瓶桂花头油:”沾点桂花油吧。“
“好。“梅立雪接过玻璃瓶,倒了几滴在手上,将油匀开,轻抹在朱龑乌黑的发丝之间。
朱龑微闭着眼,舒服地享受着梅立雪的伺候,梅立雪看着他映射在铜镜中的脸庞,有些出神。
镜中的朱龑,面如朗月,肤白如有光,发丝如铺墨一般垂下,肩膀也宽厚了许多,已经不似小时候那孱弱的模样。
“怎么了?“朱龑睁开眼睛,看着镜中的梅立雪。
“陛下长大了。“
“哈哈,当然了,我都16了。“
“是啊,都要大婚亲政了。“
说到此处,朱龑颜色一怔,冷了声音:“大婚不过是为了亲政。“说罢,转过身,握住梅立雪的手,深情地看着他:”我亲政了,我们才有活路。“
“陛下,“梅立雪忙挣脱他的手:“陛下说笑了,陛下已经是万圣至尊,何来活路一说?陛下生而不凡,是天命之人,天道昭昭,必定护佑陛下。”
“我只信自己和你。”朱龑冷眼瞥了一旁恭顺的赵敬,开口道:“汪福海今天见驾吗?”
赵敬躬着身,摇了摇头:“奴才不知道,奴才这就去问。”
“让他好好在东厂呆着吧,不必问了,朕就是随口一说,别一问,他就又颠颠儿地来了。一把年纪了,好生将养着吧。”
赵敬十分恭顺:“是。”
朱龑招招手,宫女立刻递上丝帕,朱龑擦了手,赵敬笑着对梅立雪鞠了一躬,才站在朱龑身旁,将下一个宫女递上的第二条丝帕在镶金铜盆里沾湿,拧干,细细地给朱龑擦起脸来。
梅立雪看到朱龑洗漱,退回了帐内,穿起衣服。
朱龑洗漱完毕,梅立雪也穿好衣服,走了出来。
‘“陛下,奴才告辞了。”
朱龑正在梳头发,也不顾头皮被扯着,直接转过脸来:“这么早,你着什么急,和朕一起用了早膳再走。“说罢,揉了一下刚才被扯到的头皮。
赵敬赶紧跪下磕头:“奴才该死。“
朱龑没理他,站起来,走到梅立雪身旁,带点撒娇的语气:“吃了早膳再走吗。“
“陛下,内宫门开了,奴才就走了,时辰差不多了。“
朱龑低头,面露不悦,回头对赵敬道:“快点备早膳,朕要和九千岁一起吃。“
“陛下,御膳房估计才刚启备……“
“朕现在就要吃,就盛碗粥来,备些小菜。快点!“
“是,奴才马上去办。“赵敬说完,快步退出寝宫,片刻又回来了:”请陛下稍等片刻,御膳房一刻钟就可以承膳了。“
“嗯。“朱龑站起身,拉住梅立雪:”你帮我穿衣服。“
梅立雪只好接过宫女手上的团龙纹常服,为朱龑穿上。
此时,太监已经将食盒捧在了寝宫外。
“陛下,请您移步用早膳吧。“赵敬躬身道。
“嗯,“朱龑拉着梅立雪走出暖阁:”走,吃饭。“
梅立雪由他拉着,走到暖阁外的条几旁,看到宫女已经摆盘妥当:两碗绿茵茵的碧粳米粥,一碟鸡髓笋、一碟白鹅鲜、四小盅时令腌菜、奶露蒸馍和玲珑包子。
“吃吧,吃了再走。”朱龑作势要拉梅立雪坐下,梅立雪赶紧推开:“陛下,奴才怎么敢和陛下平坐?奴才站着吃碗粥就好了。”
朱龑看看他,对赵敬吩咐了一句:“去拿个坐垫给九千岁,然后你们都出去吧。”
赵敬应了一声,取了了一个紫色的金丝蜀绣坐垫过来,摆放在条几旁,接着退了下去。
朱龑看下人都下去了,拉着梅立雪坐在了自己身边:“吃吧。”说罢,亲手拿了一个小包子给他。
梅立雪想站起来,被朱龑按住:“这又没人,你怕什么?万事有我,不会有人难为你的,放心吧。”
梅立雪只好坐在朱龑身旁,低头咬了一口包子。
“喝点粥,别噎着。”朱龑推了推桌上的碧玉梗米粥。
“陛下,您也早些用膳吧。上午还要去御书房听课吧?”
“嗯,是啊。他们讲课没有意思,不如你。”
“为帝师的都是当朝大儒,奴才入宫前不过一个乡野秀才,何堪大用。”
“他们就会给我讲什么大道理,朕听不懂,问了,他们解释半天,我才明白。还给我讲《诗经》,我要知道《诗经》干什么?我又用不上。”
“《诗经》是万诗之首,孔圣人都推崇。陛下小时候,奴才也给陛下讲过一点诗经的。”
“我记得,”朱龑露出笑容,歪着头看着梅立雪,笑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梅立雪避开朱龑的笑意:“《诗经》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朕不喜欢什么诗,秦风还可以,其他软绵绵的,什么思念丈夫之类的,干我什么事,我是觉得没必须学。我更喜欢听他们给我讲《资治通鉴》,对我还有些用。”
“陛下的课程都是大学士们精心设计的,陛下要好好学,将来才能当个好皇帝。”
“我13岁才启蒙,好多东西都不知道,辛亏以前你教我识字学文,要不然我现在会更吃力。你想我做个好皇帝?什么是好皇帝?我父皇最初不也挺好的,后面差点破国,就成昏君了。”
“陛下,您不要这么随意议论先皇,这是大不敬。”
“人都死了,敬与不敬的,有什么关系?天下人不都是这么说的吗,所以他的谥号是“昏”,前面的一切都白干了,临死落到人人骂的地步,听说他天天在月华宫醉酒,最后在琼楼哭死了,呵呵,死得也真够窝囊的。”
“陛下,先皇毕竟是您的生父,任何人都能私下腹诽,但陛下不能,所谓百善孝为先。”
“我一出生,就被扔到榆树夹道,他连我都保不住,我为什么要孝顺他?我都没见过他。在我人生最初有记忆的9年,只有你陪伴我左右,帮我试毒,喂我吃喝。你那时候也不过16岁而已,他们把我扔给你,根本就是想让我们一起死。好在我们命不该绝,如今我又当了皇上,哼,他们给我等着。”
梅立雪看着眼前冷笑的皇帝,心中涌起一股寒凉——他已经尽心尽力地想要对这个孩子好,想要他多感受世间的美好,来温暖他可悲的童年,可那高不可攀又异常悲惨的出身,和13年的圈禁,还是不可避免地让这个孩子心中满是仇恨。他不知道为什么皇太后会力排众议,仅按照钦天监的批命书,就选定了眼前冷笑的孩子作为大晟的皇帝,这个被藩王造反撕裂的支离破碎的皇朝,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江山社稷,真的可以靠所谓的“天元合一,杀印相生”的飞龙在天格局扭转乾坤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