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18岁,从贵州到苏州上学,热血又中二。
贵州当时还实行的是文理分科,根据家里的经验,我们家大多数选理科的人读了四年大学后,基本都在文科行业工作,我直接选了文科。
高二的时候,成绩还行,好的时候能考年级前20多名(我们学校文科班好像就不到200人,周深是我2010届的学长,我那一届应该是2018届),不好的时候100多名?记不太清了。
高三心态全线崩溃,学得力不从心,从备战高考的后半段开始我好像老考年级倒数,最后高考好像考的是全班倒数。
我很开心的是,考场就在自己家高中考,理科还得去另一个考场(虽然这个考场是我中考的地方)。
当分数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个loser,学了这么久考成这个破样。我想复读,可是太累了,真的是身心疲惫,逐渐接受了分数,当个loser那又怎样呢?我是觉得挺没脸见人的,没脸见我的同学们,也没脸见欣赏我的老师们,也没脸见家里人。我记得我昏睡了几天,还暴食,试图通过发泄食欲来转移郁闷。
高中同学聚会我都不敢去,初中同学聚会我也不敢去,但我可以躲。就这么躲着躲着,开始选学校填志愿了。
爸妈认为这分数是低了,但他俩也觉得累,并不支持我复读,那我就不读了,我并不是个热爱考试的人。
过了一段醉生梦死的时光(大概就是把之前没有看的剧全部的刷了一遍,昼夜颠倒的作息),得了录取通知书,要开启新的旅程了,loser已经忘记了她考的狗屎分数,沉醉在江南的天堂里。
先到杭州匆忙玩了几天,又去了上海,但由于时间紧张,也没在上海待几天,直奔苏州。
9月份的苏州差点没把我热化了,出门像进桑拿房一样,热得人只想在空调房里待着,但我还是顶着高温出门逛江南。
我心中有个声音一直在呐喊:我都18了!世界这么大!我要来看看!我不要一直在家里待着!也不要一直在房间里待着!
才逛没多久,我又被闷热的天气打败,坐在拙政园的游客休息椅上,急切地喝着透明塑料瓶里的矿泉水,麻木地看着过道来来往往的行人,这就是我未来要生活四年的城市,我已经被美晕了。
去学校报道的时候,发现高中隔壁班认识的同学也在同校区,她是英语系的,感觉是真很亲切。我说我去她的寝室那边认个门,顺便拿袋辣椒给她,她给我报了一个房号,我很激动地过去敲门,但发现开门的不是她,一问她不在这个房间,发消息给她,她很久之后才回,她不在这栋楼,而是在另一边。当时的内心,是有些小失落的,原来大家也不是很熟。
晚饭时间,去学校食堂觅食,人好多,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恐惧感直逼心头,随便选了两个菜,找个座位坐了下来,也没怎么吃好。家里人见我周围都是同学,便和我道别,我表面上模仿大人的样子和他们告别,我不能哭,我都18了!怎么能哭鼻子呢?
住校的第一晚,我拉上床帘,彻夜难眠,还偷偷哭了。睡不着大概是因为认床,还有难过,离开了一直生活18年的地方,真有些不舍得,但对大学生活也抱有憧憬,不知道自己在新学校会怎么样?幻想着自己拯救世界!拯救地球!拯救银河系!拯救宇宙!
刚开学就是军训,我以为我会累得倒头就睡,实际上我非常亢奋,得12点后才能睡着,这么过了一两周吧!我才适应新学校的床。
后面我才知道,一个班每个学生的学校和专业,高中班主任都了如指掌,我那不怎么辉煌的成绩早就映入他们的眼帘,这份尴尬随着时间地冲洗,渐渐消失。
我几乎把大一过成了高四,对知识甘之若饴,想要弥补高三学得稀碎的遗憾,沉浸在自己的热血中,内心无数次呐喊:“不是今年18岁,也不是后年18岁,我们永远18岁!”“去他的兵败如山倒,我要东山再起!”
2025年,再看这段日子,真是感觉好笑。
这章是山沐雨的苏州求学日志,是散文,如果想看剧情,可以直接跳下一章,谢谢[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热血又中二的18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