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逆风少女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运动会如期而至。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校园里插满了彩旗,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特有的躁动和热情。

操场变成了喧嚣的海洋。各班划分了区域,学生们搬着凳子坐在跑道外围,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广播里念加油稿的声音此起彼伏,混合着汗水与阳光的味道,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校园图景。

罗小绢坐在班级区域的角落里,手里拿着一本英语单词手册,却很难看得进去。周围的喧闹让她有些不适,这种集体性的狂欢似乎与她格格不入。她更像一个旁观者,默默注视着这片沸腾的景象。

李幕芸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存在之一。她参加了跳远和一百米短跑,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每当她比赛时,班级里她的那群朋友都会卖力地呐喊助威,她冲过终点后,总会迎来一阵欢呼和簇拥。她享受着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脸上洋溢着自信灿烂的笑容,偶尔目光扫过角落里的罗小绢,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罗小绢并不羡慕她的成绩,只是那种自然而然成为焦点、被众人接纳和欢迎的状态,是她从未体验过,也渴望而不可及的。

苏星雨报了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抱球跑”,结果手忙脚乱中途把球掉了,狼狈地捡起来跑完全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自己也跟着没心没肺地笑,完全不在意成绩。比完赛她就溜回座位,塞给罗小绢一包零食,然后兴致勃勃地开始点评各个班级的帅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驱散了罗小绢周身的不少孤寂感。

而陈默…罗小绢发现,他几乎完美地融入了这场喧嚣,却又仿佛置身事外。他报了个男子三千米长跑,据说是体育委员软磨硬泡、甚至搬出了“为班级荣誉牺牲”的大旗他才勉强同意的。

比赛开始时,发令枪响,一群人冲了出去。陈默却不紧不慢地跟在最后,步伐平稳,表情淡漠,好像不是在参加比赛,而是在自家后院散步。他的跑姿并不专业,甚至有些松散,但节奏保持得极好。

班级同学一开始还使劲给他加油,见他一直吊车尾,喊声也就渐渐稀落了,大家的注意力被其他更激烈的比赛吸引过去。

只有罗小绢,目光不知不觉地一直追随着跑道上那个孤独的身影。三千米是耐力与意志的比拼,跑道一圈又一圈,不少一开始冲得很猛的人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表情痛苦,有的甚至开始走路。

陈默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节奏,一步一步,稳定地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筋疲力尽的对手。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没有痛苦,也没有兴奋,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阳光照在他汗湿的额发和脸颊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喧嚣的操场仿佛在他的周围安静了下来。罗小绢看着他不断超越,名次一点点攀升,最终以一种冷静得近乎可怕的方式,冲过了终点线,拿到了第四名。

没有欢呼,没有簇拥。他冲过终点后,只是弯下腰,双手撑着膝盖,剧烈地喘息了一会儿,然后直起身,默默走到一旁拿起一瓶水,拧开,慢慢地喝着,仿佛刚才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勾勒出少年清瘦而韧劲的轮廓。

体育委员跑过去激动地拍他的肩膀,说着什么,他似乎也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

那一刻,罗小绢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理解陈默了。他并非孤僻,只是选择性地屏蔽了外界的嘈杂。他用一种看似懒散不在乎的态度,包裹着内核里的强大和专注。他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喝彩,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并且总能做得很好。

就像他学习一样,就像他跑步一样。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罗小绢心中滋生。是钦佩?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共鸣?她说不清。

下午,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女子4x100米接力。周婷果然不负众望,作为最后一棒,接棒时虽然处于中游,但她凭借出色的爆发力和弯道技术,连续超越两人,最终为班级夺下了一枚银牌!

班级区域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周婷被同学们围住,脸上带着羞涩却又无比开心的笑容。这是她第一次成为班级的英雄,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认可。

罗小绢也真心地为她感到高兴。她看到李幕芸也笑着对周婷说了句什么,但笑容似乎有些勉强。这场她本想用来让罗小绢出丑的接力赛,最终却成就了另一个默默无闻的女生。

运动会结束了。喧嚣散尽,操场满地狼藉,只剩下几个学生在打扫卫生。夕阳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罗小绢帮着把班级的凳子搬回教室。回去的路上,她正好碰到同样往回走的陈默。他换回了校服,头发还有些湿漉漉的,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两人对视了一眼,罗小绢先开了口,声音轻轻的:“恭喜你,跑了第四名。”

陈默似乎愣了一下,随即无所谓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沉默地走了一小段路,罗小绢鼓起勇气,又说:“也…谢谢你。那天接力的事。”

这次陈默侧头看了她一眼,夕阳的光线在他长长的睫毛上投下细密的阴影。他的语气依旧平淡:“谢我什么?我又没替你跑。”

罗小绢低下头,小声说:“谢谢你帮周婷…也帮了我。”

陈默沉默了几秒,然后说:“巧合而已。”

又是这样。把一切的帮助都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巧合”、“顺路”。

但这一次,罗小绢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被他的话堵回去。她抬起头,看着他被夕阳勾勒出的侧脸轮廓,很认真地说:“我知道不是巧合。谢谢你,陈默。”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真诚。

陈默的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他没有转头看她,也没有再否认。良久,就在罗小绢以为他不会再有回应的时候,她听到他极轻地、几乎是含糊地应了一声:

“嗯。”

只有一个音节。却让罗小绢的心跳,再一次不争气地加快了。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交织在一起,落在空旷的走廊上。周围的喧嚣已然褪去,只剩下这一片温暖的寂静。

在这场属于运动健儿的喧嚣盛会里,她和他,仿佛共享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安静的瞬间。

运动会带来的集体亢奋逐渐平息,生活重新回到了书山题海的轨道上。罗小绢继续着她的“思维地图”计划,虽然进步缓慢,但她能感觉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角度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与苏星雨的友谊也日益稳固,课间一起讨论问题、分享零食、偶尔吐槽一下李幕芸,成了她灰白学习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然而,李幕芸似乎并未放弃对罗小绢的针对。只是她的方式变得更加隐晦和刁钻,不再是大张旗鼓的嘲讽,而是变成了细微处的排挤和暗示。

比如,小组讨论时,罗小绢提出的观点常常被她轻巧地忽略或打断,而当别人提出类似想法时,她却会表示赞赏。发作业或资料时,偶尔会“不小心”漏掉罗小绢的那一份。课间聊天,如果罗小绢加入,话题往往会很快冷下来,或者被李幕芸不经意地引向另一个方向。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感觉,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难受。它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仿佛在罗小绢周围拉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提醒着她:你并不被这个圈子所接纳。

罗小绢尽量不去在意,告诉自己专注于学习就好。但人心毕竟是肉长的,那种被孤立、被排斥的感觉,像慢性毒药一样,偶尔还是会让她感到一阵阵心寒和无力。

这天数学课,王老师讲解了一道难度颇高的综合题,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讲完后,他照例问道:“大家对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还有没有疑问?或者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教室里一片安静。大多数同学还沉浸在老师复杂的推导过程中,似懂非懂。

罗小绢却微微蹙着眉。她顺着老师的思路走了一遍,总觉得其中有一个步骤的转换有些突兀,虽然结果正确,但似乎绕了远路,而且有一个隐含条件应用得不够清晰。她这段时间养成的“抠细节”习惯让她无法忽视这一点。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

王老师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罗小绢,你说。”

“老师,”罗小绢站起身,声音带着一点紧张,但表述还算清晰,“您刚才在证明第二步的时候,直接用了△ABC和△DEF相似,得出对应边成比例。但是…要得到这个相似,好像需要先证明∠BAC等于∠EDF。题目里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个条件,是需要通过之前导出的∠BAP等于∠CDQ,再加上对顶角相等才能间接推出来的。我觉得这里是不是应该先强调一下这个关键点?不然有点…跳跃。”

她说完,教室里更安静了。不少同学露出茫然的表情,显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也有几个数学好的,经她一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王老师愣了一下,随即重新审视了一下黑板上的步骤,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罗小绢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这个地方确实我省略了一个关键的推导环节。大家要注意,数学的每一步都要有严格的依据,不能想当然地直接使用结论。罗小绢,很好!这说明你真正思考了,而不是单纯地记忆步骤。”

得到老师的肯定,罗小绢松了口气,脸颊微热地坐下了。她能感觉到周围一些同学投来的惊讶目光。

然而,下课铃响后,大家陆续离开教室时,几句压低却足以让她听到的议论飘了过来。

“啧,真能显摆。” “就是,老师都没说什么,就她厉害,能挑出毛病来。” “显得她多认真似的…”

声音的来源,无疑是李幕芸和她身边的那个小圈子。她们没有指名道姓,但那故意的腔调和瞥向她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罗小绢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刚刚因为认真思考并获得老师认可而升起的一点点喜悦,瞬间被这盆冷水浇灭。原来提出疑问、认真思考,在有些人眼里,只是为了“显摆”?

一种巨大的委屈和荒谬感攫住了她。她只是想弄懂问题,这也有错吗?

苏星雨显然也听到了,气得当场就想回头去理论,被罗小绢拉住了。“算了,星雨,没用的。”她低声说,声音里带着疲惫。

“怎么就沒用了!她们就是嘴贱!”苏星雨忿忿不平。

“和她们吵,只会让她们更来劲。”罗小绢摇摇头,“我们走吧。”

她拉着苏星雨快步离开,将那些窃窃私语抛在身后,但那些话语却像针一样,扎在心里,隐隐作痛。她开始怀疑,在这个环境里,是不是保持沉默、随波逐流才是正确的?努力和认真,反而成了一种原罪?

下午自习课,罗小绢情绪有些低落,对着一道物理题发了很久的呆,却迟迟无法下笔。思路像是被堵住了,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些刺人的议论。

“啪。”

一声轻微的响动。一个小纸团滚到了她的笔袋旁边。

罗小绢的心一跳。她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陈默依旧维持着那个仿佛永远睡不醒的姿势,脸侧向窗外,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

她悄悄展开纸团。上面只有一行字,依旧是那略显不羁的字迹:

“噪音自动屏蔽指南:1. 无用。2. 无视。3. 专注有用的事。”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言简意赅,一如既往地符合他的风格。甚至带着点命令式的口吻。

罗小绢看着这行字,反复看了两三遍。一股奇异的暖流冲散了心底的寒意。

他看到了。他听到了。而且,他用这种方式告诉她,他并不认同那些噪音。

他没有安慰她“别往心里去”,也没有鼓励她“你做得很对”,而是直接给了她一个“操作指南”。简单、粗暴,却异常有效。

是啊,那些议论,除了给她添堵,还有什么用?她为什么要为了这些无用的噪音,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情绪?她应该做的是无视它们,专注于那些真正有用的事——比如,弄懂眼前的这道物理题。

罗小绢深吸一口气,将那张小纸条仔细地夹进自己的“思维地图”笔记本里。然后,她拿起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面前的题目上。

这一次,思路似乎顺畅了一些。

放学后,罗小绢收拾书包时,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过身,对正准备离开的陈默轻声说:“谢谢…你的指南。”

陈默脚步停住,瞥了她一眼,语气平淡:“什么指南?你梦游了?”

罗小绢一愣。

却见陈默嘴角似乎极快地勾了一下,随即恢复原状,拎着书包甩到肩上,径自走了。

罗小绢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忽然忍不住,低头轻轻笑了出来。

这个人…真是别扭得要死。

但正是这种别扭的、不带任何怜悯色彩的“点拨”,反而给了她最需要的力量。他没有把她当成一个需要呵护的弱者,而是用一个平等的、甚至有点粗暴的方式,提醒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李幕芸制造的裂痕依然存在,那些细微的排挤和冷眼也并未消失。但在这些裂痕之中,总有微光透入。

来自苏星雨毫无保留的力挺,来自陈默别扭却精准的“指南”。

这些微光不足以照亮整个灰暗的世界,却足以让她看清脚下的路,让她有勇气继续往前走,屏蔽掉那些无用的“噪音”,专注於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事。

她背起书包,步伐变得轻快了一些。是的,专注有用的事。比如,回家继续和她的“思维地图”死磕到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