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闹钟响起时,许愿几乎没有时差地睁开眼睛。五年来的每个黎明,她都会在这个时刻自然醒来,仿佛身体始终保持着花海时期的节律。
她仔细挑选着装,最终选了一件舒适的浅灰色衬衫和摄影背心——不像第一次重逢时刻意打扮的那般正式,也不像花海时期那样随意。是一种介于熟悉与新鲜之间的平衡。
驾车驶向郊外的路上,晨曦初露,天空呈现出柔和的粉紫色渐变。许愿摇下车窗,让混合着露水与泥土气息的微风灌入车内。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仿佛时光在此刻折叠,将五年的距离压缩成一瞬。
当她抵达花海时,太阳刚好探出地平线,为这片熟悉的土地镀上第一层金边。令她心跳加速的是,那个小山坡上已经支起了画架,一个身影正背对着她,面向朝阳升起的方向。
许愿轻轻停好车,没有立即上前,而是先举起相机,捕捉下这一刻——孟婉站在晨光中的剪影,画架前的姿态一如往昔,却又多了几分沉静与力量。
似乎是感应到了她的到来,孟婉缓缓转身。今天她穿着简单的白色亚麻衬衫,头发松松挽起,几缕发丝在晨风中轻扬。看到许愿时,她唇角自然上扬,形成一个温暖而真实的微笑。
“你来了。”孟婉的声音融在晨风里,轻柔却清晰。
“我说过我会来。”许愿走近,注意到画架上还是一张空白画纸,“在等待灵感?”
“在等待光线的角度正好。”孟婉调整了一下画板,“也等待我的模特就位。”
许愿微微一怔,随即会意地笑了。她架起三脚架,开始调试相机,动作熟练而流畅。五年来的专业历练让她的每个动作都更加精准自信,但回到这片土地,面对这个人,她依然感到一丝初学者的悸动。
最初半小时,她们像过去无数个清晨那样,沉浸在各自的工作中。只听得见画笔在纸上的沙沙声和相机偶尔的快门声。但这种安静与五年前有所不同——少了几分试探性的谨慎,多了几分默契的从容。
“能给我看看你刚拍的那组逆光照片吗?”孟婉突然问道,手中画笔未停。
许愿有些惊讶地抬头:“你怎么知道我在拍逆光系列?”
孟婉侧头微笑:“阳光的角度,你站位的选择,还有快门的声音。五年过去了,你拍摄的习惯没变太多。”
许愿感到心头一暖,将相机显示屏转向孟婉:“后期可能还需要调整,但基本效果出来了。”
孟婉仔细看了几张,点头赞许:“你捕捉到了晨光穿透花瓣的质感,比我记忆中做得更好。”
“五年时间,总该有些进步。”许愿轻声说,然后鼓起勇气问道,“能让我看看你的画吗?”
孟婉微微侧身,让出视野。画纸上已经初步勾勒出花海的轮廓,但在前景处,一个摄影师的身影正在成形——不是背影或侧影,而是近乎正面的角度,虽然面部细节尚未完成,但那专注的神情已经呼之欲出。
“你画的是我。”许愿陈述道,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
“我一直想从这个角度画你,”孟婉的笔触未停,“但以前总是……不敢直视太久。”
阳光渐渐升高,露水开始蒸发,花海的香气在暖意中更加浓郁。许愿放下相机,走到孟婉身边,静静看着她作画。这个距离足以闻到孟婉身上淡淡的松节油和颜料的氣息,混合着她记忆中那种独特的清新气息。
“这五年,”许愿轻声开口,“你过得好吗?”
孟婉的画笔微微停顿,然后继续挥动:“有艰难的时刻,照顾父亲的最后日子并不容易。但也有平静和成长的时刻。我学会了与孤独和平共处,也在绘画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我看得出来,”许愿说,“你的画风变得更加自由和大胆了。”
“因为你教会的视角一直伴随着我,”孟婉转头看她一眼,“即使在你不在的时候。”
许愿感到喉咙微微发紧:“我也是。你的眼光一直影响着我的取景框,即使在你离开之后。”
她们沉默了片刻,只有画笔和快门声在晨光中交错。一种无需言说的理解在空气中流动,比五年前更加深沉而坦然。
“我想听听那些故事,”许愿最终说,“五年间,你经历的所有小事,所有思考,所有改变。”
孟婉完成画上一笔,放下画笔:“我也想知道你的旅程。所有你去过的地方,所有你拍摄的瞬间,所有成就和挫折。”
“那需要很多时间。”许愿说。
“我们现在有了。”孟婉微笑回应,“而且不止一个早晨。”
太阳完全升起时,她们并排坐在山坡上,分享着孟婉带来的保温壶里的花茶。许愿讲述着云南的少数民族村落,阿拉斯加的极光,冰岛的黑色沙滩;孟婉则分享着在小城照顾父亲的日子,夜间绘画的宁静,以及对艺术的新理解。
这不是五年经历的系统汇报,而是碎片化的分享——一个有趣的小细节,一段深刻的感悟,一个瞬间的感动。就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出彼此缺席的那段时光。
“有时候我觉得很神奇,”许愿望着远处起伏的花海,“我们分别了五年,却又好像从未真正分开。”
孟婉轻轻点头:“因为有些连接超越了物理距离和时间流逝。它存在于创造的行为中,存在于对美的追求中,存在于……”她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轻,“存在于心灵的共鸣中。”
许愿转头看她,发现孟婉耳尖微微泛红,这个细微的反应让她感到一种熟悉的悸动。
“下午你有什么计划?”许愿问道,假装随意。
孟婉收拾着画具:“原本要回工作室完成一幅作品,但可以调整。”
“城西新开了一家艺术电影院,今天下午放映《梵高:永恒之门》,”许愿说,“如果你有兴趣……”
“我很感兴趣。”孟婉快速回应,然后稍显不好意思地补充,“事实上,我本来就打算去看,只是没想到会有伴。”
许愿微笑:“那么,下午两点?我可以去工作室接你。”
“好。”孟婉点头,眼中有着明亮的光彩。
收拾器材时,许愿注意到孟婉将那幅未完成的画小心地收入画筒,而不是像往常那样直接放进画夹。
“这幅画……”许愿试探地问。
“需要更多时间完成,”孟婉轻声说,“或许需要很多个早晨。”
回程的路上,许愿的车载音响播放着轻柔的音乐。在一个红灯前,她转头看向副驾驶座上的孟婉,发现对方已经微微瞌睡,头靠在车窗上,面容在晨光中显得宁静而放松。
许愿感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混合着难以言喻的柔情。五年时光在这一刻奇妙地既存在又消失——她们都已改变,却又在某个核心深处保持着不变。
红灯转绿,她轻轻踩下油门,决心让这个重新开始的故事,有一个不同的结局。
晨光中,车子向着城市方向驶去,载着一个未完的承诺和一个刚刚重启的梦想。后视镜里,花海渐渐远去,但这一次,许愿知道那不是告别。
而是又一次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