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心翼翼捧着宋甜甜给她舀的这碗鸡汤,慢慢挪步坐在刚才阿姐做的那个矮圆凳上。
对着碗吹了吹,尝了一小口,香的她小眼都眯成了一条缝,鸡汤鲜美浓郁,漂浮的零星油脂丝毫不觉油腻,只觉满口生香。鸡肉软烂,玉米粒金黄、甜润适口,而粉藕经过炖煮得细腻绵密、清甜滑润,被她一咬,还能拉丝呢,她拿着小勺子一勺一勺简直停不下来了,鲜得她舌头都快吞下去了。
宋甜甜把鸡杂加点面粉细细揉搓,清洗干净后用碗装起后,就放置在一旁了。
她来到柜台旁的柜子里打开陶罐用大勺子舀了一勺酸梅汤,就慢吞吞喝了起来,时不时还抬头望着路上逐渐多了起来的行人。
酸梅汤送来时还是冰镇过的,高二娘也就是她之前在街市摆摊旁卖香饮子的胖婶子,昨日她是第一个前来庆贺的人,手中抱着一个大肚陶瓮,里面装的就是酸梅汤。
宋甜甜接过贺礼,笑着拉着她进入店里,让她坐在凳子上,她正想着酒水柜子做好了,还没货呢,真是正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她在一旁顺势坐下后,拉着高二娘细细商量,低语半响。
虽然香饮子她自己也能做,但她又要做朝食和晚食,实在忙不过来,无法脱身,所以能省则省,才能空出时间做旁的事,再说想高二娘这种本地人,做的香饮子正宗地道,比她自己摸索的可能还要好些。
最终拍板,高二娘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长期供应于她,这样双方都能受益,高二娘赚了钱,她也省了功夫,只是她再三强调,饮子必须干净卫生,用料实在,不得掺水,大打折扣。
事情说好了,高二娘就急着回家忙活了,于宋甜甜告别后,便急匆匆小跑回家,脚下生了风,一眨眼就没见了。
香饮子有着落了,酒也不能少,她趁着时间尚早,就跟何屠夫、卖果蔬的李娘子、卖米粮的王掌柜、酒水铺的杨掌柜一一签订了供货合同,肉果蔬都要当日新鲜的,宋甜甜便让何屠夫、李娘子在辰时送货到铺子里。
酒水她选了价格最亲民、最常见、口感浓郁的浊酒,还要以稻米、黍米为原料制作的口感柔和的黄酒,以及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也就是烧酒,其后一一品尝又选了度数较小、口感清爽的果酒、蜜酒。
像果酒、蜜酒、她有时也能对酒当歌,小酌一杯。度数不高、像小娘子也能尝尝。
昨日开门只是试营业,来回接待的都是周围的街坊邻居,庆贺送礼的居多。
今日正式营业,上午营业额不错,她开门钱还有点紧张,毕竟大半身家都投入这家店铺了,不能赚钱的话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幸好财神爷保佑。
柜台上放着一尊栩栩如生的财神泥塑。
宋甜甜昨日从供货签订的最后一家铺子出来,在一个泥塑铺子她一眼就相中了,头戴红色冠帽,身穿一袭红袍,右手拿着金元宝、左手举着一副“财源滚滚来”的卷轴,脚踩莲花宝座的财神爷,她恍惚觉着财神爷在向她招手。
等她反应过来,人已经站在店铺里,双手捧着财神爷泥塑,心中早已欲哭无泪,这下荷包彻底空空如也。
宋甜甜小口小口喝着酸梅汤,眼神不时瞥向柜台最里面放着点那尊财神爷泥塑,不枉她昨日掏空腰包请了他来。
叮铃铃,风铃声余音悠长。
进来的是头发花白,留着长长胡须,着一袭藏青色交领长袍,他是现在官学任职的沈博士,今日沐休,他便随着人流闲逛,一股似有似无的香味顺着风飘了过来,香得他不自觉就走进了“宋氏小食铺”。
“小娘子,你这店里刚才是不是在做什么吃食,好香啊。”
柜台里的宋甜甜正好喝下最后一口酸梅汤,把碗放在柜台,笑眯眯看着老翁:“老先生怎么知道,我家刚才炖的莲藕玉米鸡汤,鲜得很。”
这个老先生举手投足气质沉稳,右手中指戴着一枚翡翠玉指,通透翠绿、成色极好,缓步而行,整衣安坐。他嘴角带笑,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
此时正细细打量着写在柜台上的菜单,沉吟不语,后笑着说:“小娘子,为何你说的莲藕玉米鸡汤,这菜单上没有呢?”
“那汤是自家炖起喝的,故菜单上没有,老先生若是不嫌弃,可品尝一番。”
沈博士是官学的首席博士,收入稳定,待遇优渥,加上自身家境不错,品尝过的山珍海味,数不胜数,是出了名的饕餮之徒,爱好美食。
玉米的鲜、莲藕的粉,鸡肉紧实,鸡汤中得三者之精华,鲜得他顾不得文人雅士之风范,埋首大口朵颐。
用完后他掏出手绢拭了拭微微冒汗的额头,心中连连点头,想他自诩尝过天下美食,这小小的一碗鸡汤竟比什么之前他吃过用海参鲍鱼炖的汤更加美味。
一碗下肚全身暖呵呵的,陈年旧疴、特别是他这老寒腿都缓解了不少。
“美味之极,小娘子的手艺不凡啊,想必做的其他吃食皆好吃,不知老夫下次还能有幸品尝一二吗?”沈博士感受腹中饱胀感,忍不住与在桌前收拾碗筷的宋甜甜感叹夸奖道。
“当然,随时欢迎,都是些寻常百姓食用之物,老先生秒赞了。”宋甜甜微微欠了欠身,又接着收拾碗筷。
“只是不知这干汤饼是何物,用热水一泡就能吃,老夫还未见过如此神奇之物。”沈博士站在柜台下,望着宋甜甜书写的菜单。
这块菜板刷了桐油漆,写上的字便能随时更换,这等奇思妙想,这位店老板是个妙人。
最后沈博士又买了二份干汤饼提着走了,当然当他回到家中时唤来人,参入热水时,吃过一口后,简直惊为天物。
心系家国的他,立即想到了若是边境苦寒之地的将士们、百姓们能吃上此物,该是多好啊,热气腾腾的一碗汤面下肚,胃里到全身都能暖和不少,连抗风、抗寒能力都能强上不少。
何况,热水只要又柴哪里都有。
宋甜甜送走这位老先生后,看到桌子上的一两碎银,呆了,她本就没想收钱,就没提价格的事,不想老先生自己还记得,多余的银两难道就是所谓的“小费”。
看刚才那位老先生衣着家境必然不俗,尝过的很多珍馐美味,能的到食客的夸赞,又能赚钱,她幸福感骤升。
之后又陆陆续续送走了几波食客。
夜幕低垂,各家各户门前悬挂的灯笼都接连不断的亮起来了,照的街道恍如明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这个夜晚热闹非凡。
来到这云海县还不曾逛过夜市,每日晚上都在准备吃食,如今开了铺子,下午该做的都做完了,况且做早食需早起,她又是整日营业,她打算酉时过后就不营业了,云海县的人晚食都吃得早,该来的都来了。
不如出去走走。
说走就走,宋甜甜牵着如意,拉着被她从隔间硬拽过来的吉祥,这孩子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开始还不想出来,不过怎能敌她,终是出来了。
仔细查看火烛门锁后,她把门栓拴上了。
夜晚的云海县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吃的用的样样皆有,耍杂耍的、舞龙舞狮的好不热闹。
一大两小淹没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
宋甜甜手里拿的是麦秆串着的一锭金灿灿大元宝、吉祥如意两人分别选的是狗、猫,皆做的栩栩如生、十分逼真,细节之处刻画到位,摊主手艺很好。
吹糖人放在现代算的上是非遗传承文化了。在这云海县都是常见食物,用麦秆吹起塑形,在一息间完成吹、拉、捏等所有动作,看的三人目不转睛,连连感叹,心中惊奇。她是以前包括上辈子从未亲眼目睹,而吉祥如意从小在莫河村也未见过。
她想起她说要一个超大版本的金元宝时,那摊主惊奇的表情,像在说小娘子确定,这得是多喜欢银子啊。
宋甜甜镇定自若点点头,再确定不过。
所以当她拿着硕大的金元宝站在这里,身旁之人都纷纷注目,但宋甜甜脸皮也厚,视若无睹的站着,看到危险处随众人噤声,为耍杂耍之人心中捏一把汗,精彩处又连连喝掌。
吉祥如意更是全身贯注、目不错的盯着,古代的杂耍比现代更刺激冒险,跳丸弄剑、走索、叠案、吞刀吐火哪一样不刺激。
三人哪里还管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看的双眼发光,激动得脸颊发红。就算她们知道,想必也不会在意。
看完后扔了几枚铜板,走出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仍觉意犹未尽。
宋甜甜看看吉祥如意同样兴奋的表情,觉着以后常出来走走也不错,赚钱生活两不误。
这一晚上她们喝了冰雪冷元子、还吃了小碗混沌,特别是那”冰雪冷元子”,是用糯米裹着豆沙做的,放在冰水里冰镇过后的,圆圆的、颤微微,咬一口冰丝丝的,又糯又甜又冰,吃上一碗,刚才看过吞剑、碎石、喷火还激动的心都缓了下来。
宋甜甜看着这热闹的景象、人间烟火,飘忽的心都落到实处了,脚一步步的走,心也一寸寸沉下了。
她转头瞥了眼吉祥如意,看着这万家灯火,走在这回家的路上。
她也有“家”了。
风吹起三人的衣摆,扬起的角度、高度都异常相同。
这晚三人连梦中都是笑着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