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没有前因也没有过度,就这么铺陈开来,让帐内的所有人都十分错愕。
祝洵看着江羡有些羞恼的表情,更是想不清楚,这几天军营有序的往北进发,她也一直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本职,无论是跟着孟钰探路,还是管理那些新兵,都没出过什么岔子。
和之前四营四队的人,虽然算不上和谐友好,但也算相安无事,交锋会时的剑拔弩张也已经平息。
一方面祝洵在营中有了自己的威信,连刘海都不再作威作福,其他人更是缩好手脚,另一方面,入了北境后,所有人都有了紧张感,再没有向内互伤的无谓行径。
江羡今日忽然发难,而且话说的如此含糊,祝洵想请罪脱身都不知如何说起。
顾小枫下意识想分担火力,他刚才一直在帐内,知道江羡和徐立正在讨论,关于在靖城是否要进城的事宜。
靖城的守将郭晋春是匪徒出身,之前曾是靖城外石莲山上有名的大当家,后来被朝廷诏安做了一城守将。此人身份比较暧昧,除了出身,还因为他做匪徒时的二当家归顺了北越,曾也有传言说他们石莲山在南北越上,是两头吃两头骗。
但近几年来,靖城又向来稳固,实在捉不到郭晋春什么错处,甚至之前顾清还对郭晋春赞赏有加,说他驭军有术,勤政为民,是边境值得信赖的守将。
于是一直以来相安无事,但是现在顾清叛降了,生死未卜,他之前对郭晋春的褒奖自然也算不得数,甚至还有了负向的意味。
可是如果郭晋春真的两头吃,他本应在顾清叛逃后也有所动作才对,可据当时战场传回来的信息所述,郭晋春当时死守靖城,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退拒了占领御北关后南下来势汹汹的北越强军,甚至还受了重伤。
于是此人的身份欲发扑朔,到底是忠心耿耿的悍将,还是处心积虑的苦肉计,怎么想都说得过去。
所以顾小枫觉得,江羡可能是在因为拿不准郭晋春的真心,而随意迁怒祝洵,于是连忙回答道:“江小将军,祝洵性格直爽,照拂同袍,在下与其日日相处,未曾对其有过脱离实际的想象,皆为真心的感悟与共鸣,因此不觉得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可能。”
“但在下也明晰江小将军的忧虑,郭晋春守将出身复杂,与其相遇确实应该慎之又慎,不该提前预设太多想象,过于推崇或有风险。”
严墨闻言也立马应声:“在下也这么觉得。”
但他毕竟和江羡在一起的时间长一些,总还是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江羡的心情不稳已有几日,大概是从离开泽阳开始的,所以他觉得,应该和郭晋春关系不大。
难道还是对祝洵打败刘海而心有不平,于是他多说了一句:“祝洵如今在队内,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都相处甚好,就连之前四营四队的也会相互切磋剑术,很多人还说,祝洵其实比他们之前想象的要好上许多。”
江羡笑了笑,好似非常满意顾小枫和严墨的回答,连呼:“甚好,甚好,一个没有想象,一个比想象更好。”
“既是如此,不如这靖城之行,就让祝洵来打个头阵?”
徐立脸色一变,显然有些意外江羡的话:“我认为不妥吧,祝洵不合适,她毕竟……”
江羡紧紧盯住徐立,说道:“我竟然忘了,徐大人虽然不是祝洵的队友,但曾说过祝洵与你的心上之人甚为相似,还曾在祝洵受杖刑后,让她息在你的侧帐内……”
祝洵一头雾水,听不太明白他们的话中之意,潦草间脑内只跑过一个想法,她和宝珠长相没有任何肖似之处,难道她真的猜错了。
虽然有点介意那个徐立口中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心上人,当时转念又觉得当下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再加上徐立向来话语摇摆,谁知道这一句又是真是伪。
“江小将军,徐立……徐大人,对在下有什么安排可以直言,我谨遵军令不会退却,也无需特殊照顾,更不会人前人后两套行径。”
江羡好似对祝洵的话很满意:“我们距靖城已不足百里,这一城如何过尤为重要,因此我和徐大人计划,遣一小队先入城探个虚实,看看那郭晋春到底是何态度,受伤是否为真,立场是否还在我南越。”
祝洵接话道:“江小将军,是想派我?”
江羡点点头道:“正是,你剑术高超,据我所知也有些行走江湖的经验,我认为十分合适,这种事派一队反而容易生乱,所以我刚才看见你就想,不如派你一人前行。”
祝洵思考了一下,觉得江羡口中的探个虚实大概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探法,毕竟是一城守将,就算她恍做平民也无法接近,更探不来立场这些只是远观无法确定的事宜。
她觉得江羡可能想让她暗中探查或是做伪试探,总之一定是非正常的手段,不得不说祝洵确实有些优势,但这一行也有风险,若是郭晋春立场已倒向北越,祝洵大概会很难脱身,就算她剑术再高超,从郭晋春的地盘安然退出绝非易事。
祝洵没想到刚入北境几日就遇到了这般生死存亡时刻,但如果这事一定要有人来做,祝洵自觉当仁不让。
于是非常铿锵有力地回道:“多谢江小将军信任,在下义不容辞,只是如何去探,怎么去探,还烦请大人们明示。”
徐立非常坚定:“祝洵不合适,换个人吧,我觉得那孟钰更为能言善辩,适合……”
祝洵听到孟钰的名字,心中于心不忍,他的父兄早已殒命,他的单兵能力又比不过祝洵,只是不明白徐立为何强调能言善辩,于是直接问道:“徐大人,孟钰确实更擅辩论,但他功夫不如我,还是我去合适。”
江羡眯着眼睛看了会儿徐立,好像洞穿了些什么,又确定了什么,这些更坚定了他的想法,于是他直言道:“郭晋春与顾清向来交好,据我所知顾清有一独子在顾清叛降的消息传到上京后,已经出逃了,他会逃向哪里,谁都不知道,所以我想让你装作顾清的独子,去靖城会见郭晋春,如果他包庇袒护你,那他的身份就存疑,如果他老实向上京汇报你的行踪,那他就可信。”
说完此计,江羡走近了祝洵几步,笑道:“整个军营,没有谁比你更合适做这种掩饰身份的事了,不是么?”
祝洵听到这席话后,十分震惊,但是她却不敢看顾小枫,害怕自己的眼神流露出什么来,她迅速在脑内复述了一遍江羡刚才的话,应该不是在试探自己或者顾小枫,如果江羡真的看出顾小枫的身份,不会对自己说这种话。
想通这点后,她松了一口气,表情也舒展开来:“江小将军这计我基本明白了,我愿意配合。”
徐立那边却还在纠结:“不行,祝洵不合适,她……”
祝洵有点不明白为何徐立今天三句两句都欲言又止,一点也不像他往日的作风,江羡走向徐立,拍了拍他的肩膀:“徐大人不会与我意见相左,觉得整个军营任何人都比祝洵合适伪做顾清独子吧,这是为何呢?”
徐立与江羡互相盯着对方,再无往日的虚伪笑脸,甚至有了些剑拔弩张的态势。
而此时一侧的顾小枫同时心神不宁,一方面此计凶险,他不放心祝洵独行,另一方面郭晋春毕竟是顾清旧属,若能有机会与他相谈,自然也能多了解一些御北关之战的详情。
他看向祝洵,而祝洵在意识到江羡与徐立的注意力不在她身上后,也悄悄看向顾小枫,两人眼神交汇,可能是那点灵犀引导,立马就明白了彼此的用意。
祝洵连忙摇头,除了她不想让顾小枫涉险,更重要的是,顾小枫确实就是顾清独子,江羡和徐立都说错了,整个军营最适合且又最不适合扮演顾青独子的不是她祝洵,而是顾小枫,他若去了,恐有身份暴露的风险。
可顾小枫好似有了很大决心,他主动打破了帐内的沉默:“江小将军,徐大人,在下愿与祝洵随行,顾清独子能逃出上京,一定有人襄助,若是祝洵一人前往靖城,恐怕引那郭晋春怀疑。”
严墨一下也受到感染,连忙也说道:“在下也愿随行。”
江羡皱了下眉头,松开了搭在徐立身上的手,说道:“你们以为这还是交锋会,还让你们一个两个都绑一起了,幸亏这帐内没别人了,要是孟钰和魏宁在,是不是也都要随行……”
徐立好似在刚才眼神的交锋中败下阵来,退了一步道:“顾小枫所言极是,江小将军不如允他随行,更能掩人耳目。另外,除了他们两个,还需再遣一小队在城中潜伏,伺机而动,我想江小将军此般设计,也是看重祝洵,觉得她可以担当此等重任,并不是真想看她死,没错吧。”
江羡心中确实想过,如果祝洵真的在郭晋春那里败露无法脱身,她的身份会让郭晋春无论如何都不会迁怒到定北军身上。
但徐立也没说错,江羡不想让祝洵真的死在这里,他在和自己固有的思维较劲,暗暗想着,若是祝洵此行能圆满,那他也就能完全迈过心中那道坎,留她在军营中,不再拿她的身份做谯。
于是叹了口气,应声道:“徐大人想得周全,不过城中接应的小队我建议用刘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