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七零年代:娶媳妇从三转一响七十二条腿开始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太好了!”何小萍欢呼一声,整个人都雀跃起来,“总算能喘口气了!”

杨雪芬穿上蓑衣,说道:

“我去趟食堂,帮你们把早饭带回来吧,反正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哎呀,雪芬你真是菩萨心肠!”何小萍立刻眉开眼笑,跑过去把饭盒递给她。

“帮我打碗稀饭,再来两个窝头就行!”

“给我也一样。”周月珍递过饭盒,“再加一点咸菜,谢谢啦。”

杨知夏也把自己的铝饭盒递过去:“麻烦你啦,雪芬。”

杨雪芬点点头,斗笠一戴,转身就冲进了雨幕里。身影很快被密集的雨帘吞没,只留下水花四溅的声音。

等吃过了早饭,屋里的气氛便松散下来。

周月珍翻出一条破了洞的裤子,坐在窗边就着光一针一线地补了起来,杨雪芬吃完饭也没歇着,不知在翻看什么书。

屋里一时安静,只有雨点敲打屋顶的噼啪声,这难得的休憩日,透出几分久违的安宁。

杨知夏转头看向正抱着膝盖发呆的何小萍。

“你前两天不是说,你妈把旧课本寄来了?今天反正也没事,不如拿出来看看?多学点,总没坏处。”

“啊?哦……对,是寄来了,我塞床底了,还没翻呢。”

“拿出来看看嘛。”

何小萍从床底将那些旧书找了出来,犹豫着说道:

“可这……这真能有用吗?我只是初中毕业,而且好几年了,现在学高中知识,不就跟听天书似的?”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你现在学,等机会来了,至少能抓住。”

杨知夏一边说着,一边随意拿起一本书翻了翻,这是一本英语书,她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古怪的感觉。

这对她这个经历过系统英语教育,而且考过四六级的人来说,简直简单得如同儿戏,词汇量和语法结构最多相当于现代小学高年级或初一水平。

她甚至还能看到几处在自己看来不够地道或略显生硬的翻译。

一种近乎荒谬的优越感和时空错位感悄然滋生,她轻轻合上书,把这点隐秘的无法言说的超然按捺下去。

不过当她换了一本数学时,她可就没什么优越的感觉了。

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形,仿佛在向她挑衅。

而对于杨知夏来说,她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

尤其已经大学毕业两年了,学的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

她默默地合上书,拍了拍何小萍地肩膀:“革命尝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何小萍不由地“哎”了一声,问道:“你不跟我一起学啊?”

“我不学啊。”杨知夏理所当然地说道。

她走到自己的床边,盘腿坐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和笔,开始认真地琢磨着该怎么给家里写一封信。

之前,杨知夏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写一封信,报报平安,偶尔也抒发一下在农场的生活感悟。

“你不是说要多学点,总没坏处吗?”何小萍不服气地嘟囔道。

“我啊,”杨知夏一边写着信,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我打算抱紧你的大腿,当一个狗腿子。

将来你出息了,手指缝里漏点好处给我,我不就跟着沾光了?这叫……嗯,战略投资,懂不懂?”

杨知夏心里清楚,何小萍可以通过学习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命运,但对自己来说,她已经经历过一次“机会”了。

而且她更清楚,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她来自未来的信息和对这个时代的认知。

考大学,并非没有这个好处,1977年恢复高考,一旦考上了,毕业时就是国家包分配的天之骄子,前途一片光明。

无论是进政府机关、国营大厂、科研单位还是留校任教,都可以端起铁饭碗。

不过这对杨知夏来说,是她想走的路吗?

她觉得不是。

何小萍嘁了一声,说道:“我这人很挑人的,可不是谁都能当我狗腿子的。”

“你放心,我可会抱大腿了,你以后罩着我,我专给小萍姐姐拍马屁。”

何小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知道杨知夏在开玩笑。

“行吧,看在你这么会抱大腿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收下你了。”何小萍故作矜持地说道。

“不过,我可丑话说在前面,我这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到时候你干的不好,我要骂你的哦。”

“哎呀,小的知错,请姐姐宽恕则个。”

杨知夏夸张的语言把何小萍逗得咯咯笑,一时间也没有再追问她为什么不跟她一起学的事情。

大雨还在哗啦啦地下着,屋内的气氛因为杨知夏和何小萍的打趣而变得格外轻松。

十月底的这场雨,仿佛天河倒悬,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雨水冲刷着泥地,在低洼处汇成浑浊的水流,屋檐下的滴水连成一片水帘。

整个白天,杨知夏她们就在这间小小的宿舍里度过。

周月珍补完了裤子,又拿起一件磨破了袖口的旧褂子,杨雪芬沉浸在那本不知名的书里,何小萍对着母亲寄来的旧课本,眉头时蹙时展,努力回忆着那些早已生疏的公式。

杨知夏则专注地给家里写着信,写了又写,总觉得不太满意。

她说的话都太现代了,写不出那么文绉绉的感觉来,最关键的是,她的笔迹完全对不上号。

雨声是白天的背景音,掩盖了农场的喧嚣,也带来一种被世界隔绝的宁静。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享受这意外得来的喘息。

傍晚,杨雪芬再次冒雨去食堂打回了晚饭。

雨势依然猛烈,天色早早地黑沉下来。

点起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一隅黑暗,屋外的雨声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磅礴,仿佛无穷无尽。

大家早早洗漱躺下,听着屋顶上密集如鼓点的雨声,渐渐沉入并不安稳的睡眠。

夜,越来越深。

雨水却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像是积聚了所有的力量,在深夜时分彻底爆发。

不再是哗哗的倾泻,而是变成了轰隆隆的咆哮,仿佛千军万马在屋顶、在田野上奔腾践踏。

狂风卷着雨柱,猛烈地撞击着门窗,发出令人心悸的呜咽和拍打声。

宿舍里的人都惊醒了。

“这雨,怎么这么大?”

黑暗中,不知是谁开了口,声音还有些微微发颤,带着一丝惊恐。

“不对劲。”杨知夏猛地坐起身,心口像是被什么重重压住。

她经历过现代城市的暴雨,但在这片广袤而基础设施薄弱的土地上,如此狂暴的夜雨意味着什么?

洪水?滑坡?房屋倒塌?

她不敢细想,只能祈祷这栋简陋的土坯房足够坚固。

天色完全漆黑,没有任何光亮,只有那不断传来的雷鸣和酣畅淋漓的雨声,把整个农场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里。

好不容易捱到天明,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喊叫,打破了清晨的平静。

“全体知青注意!!紧急集合!!山下塌方了!”

紧接着,门口的地面传来一阵乱七八糟的脚步声。

知青们在短促的惊讶后立刻回过神来,冲向门口。

队长和几个熟悉的面孔已经集合,他们的表情比天气还阴沉。

“山下哪里塌方?怎么说?”

“是沟口那边的土坡,连着两棵大树的根部都滑下来,掩埋了正在排水沟的几个人。还在喊救援,泥水从坡上往下灌,路都被泥水封死了。”

队长擦了把脸上的雨水,指向外面的路。

“把绳子、木梯、铁锹都带上,尽快去现场。山路滑,别让自己也出事。”

知青们互相点头,在队长的带领下,踏上了那条通往沟口的路。

泥土早已被一夜的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仿佛踩在稀软的泥沼里。

雨水从头顶倾泻而下,顺着缝隙钻进衣领,冰凉的触感让人不住地打颤。

沟口附近,嘈杂的声音已经传来。隐约可以听到有人在呼喊,声音透着惊恐和绝望。

当他们终于穿过最后的泥泞,来到塌方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是一个平缓的土坡,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倾斜的泥石流堆。

泥土、石块、树枝,还有一些被连根拔起的枯草,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混乱不堪的狼藉景象。

泥土混合着浑浊的土,如同泥浆般向下流淌,将原本就狭窄的排水沟彻底掩埋。

在沟里,几个人正在拼命地呼喊着,他们的身上沾满了泥浆,脸上是惊慌失措的表情。

而更远一些的地方,隐约可见被掩埋的物体,尽管被泥土覆盖,但依稀能辨认出是排水沟的砌块,甚至还有一些被泥水冲刷出来的工具。

“还有人被埋在里面!”一个知青焦急地喊道。

队长迅速组织起来:“几个力量大的,带上绳子,小心地往里靠近,看看能不能接触到被埋的人。其余人,看看能不能搭个简易的支撑。”

人群立刻动了起来,像被投入滚水的蚂蚁。

力气大的男生抓着绳子,小心翼翼地试图靠近泥石流还在缓慢蠕动的边缘,寻找可能露出的衣物或肢体。

其他人或用铁锹奋力清理边缘淤泥试图开路,或扛着木梯试图架设一个稳固的支撑点。

然而,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泥石流还在缓慢地向下移动,每一次微小的晃动都让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救援的难度远比想象中要大。

“下去的先稳住绳索,别乱动。”队长在上方指挥。

一个男知青先下了一段,手脚并用在泥中打滑的石块间挪移,终于在一处稍微坚固的树根旁靠近两名被埋的人影。

一个年轻的工人脸色苍白,紧咬牙关,另一名则因泥水灌进喉咙里发不出完整的呼救声,胸口处还有被树根和泥石挤压的痛楚。

“你们先别动,手给我!”男知青朝上示意,稳住手里的绳索,另一只手攥紧铁锹,给两人挖开一点点空间。

其他几个人围了过来,用尽全力把其中一个人的肩膀拉出泥水,用力的拽,一次次把他往外撬。

混乱中,杨知夏听到一声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呻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