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七零年代:娶媳妇从三转一响七十二条腿开始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指导员,队长,林医生说得对。我之前晕倒,给大家添麻烦了,我在这里跟大家郑重道歉。”

何小萍在一旁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提醒道:“检讨。”

“……我在这里跟大家深刻检讨,不过通过这件事,也让我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因为过度劳累导致长期无法出工,那损失会更大。

我建议,以后我们小组在开荒时,是不是能根据体力强弱,更科学地搭配任务,比如体力好的多承担重活,体力稍弱的负责辅助或运输,这样效率更高,额……”

还要怎么说来着?

杨知夏在脑子里搜肠刮肚地想着,一旁林宛云出声:“这既能保证完成生产任务,也是加强组织纪律的一种具体体现。”

队长摸着下巴,显然在权衡。

杨知夏的建议很实际,能减少事故,提高效率,对他这个队长来说是好事。

指导员也和队长商量起来。

陈明洲想再强调思想问题,但杨知夏和林宛云一唱一和,理由充分,且都站在集体利益上,他再坚持就显得狭隘和不近人情了。

队长最终拍板:“嗯,杨知夏和林宛云同志提的这个建议,有道理。以后各小组自己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但思想觉悟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他特意强调了最后半句,算是给陈明洲留了点面子。

陈明洲的脸色变得铁青,他精心准备的思想教育被彻底打乱,权威扫地。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略带尴尬的气氛中结束。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陆续离开,窃窃私语着刚才的交锋。

杨知夏故意放慢脚步收拾东西。林宛云也收拾好笔记本,准备离开。两人在门口不期而遇。

“林医生,”杨知夏真诚地低声说,“谢谢你。刚才……谢谢你替我说话。”

林宛云看着她,昏黄的灯光下,那双温润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理解的笑意。

“不用谢。我只是说了我认为对的话。”

杨知夏还想再说些什么,陈明洲冷着脸从她俩身旁路过,一时气氛有些尴尬。

林宛云冲她淡淡笑了笑,说道:“我走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哦哦,好,路上慢点。”

杨知夏压下翻腾的心思,也随着人群走出学习室。

夜晚的农场格外寂静,秋虫的鸣叫清晰可闻。

“林医生今天说得真好!”

何小萍愤愤道:

“今天真是解气!你没看陈明洲那张脸,最后都快憋成茄子了,哼,让他装大尾巴狼!林医生几句话就把他堵回去了,就该这样,他那点心思,谁看不出来啊?就是想踩着你显摆他思想觉悟高,好顺顺当当回城!”

提到陈明洲,那股被强压下去的火气又在杨知夏心底窜了一下。

“算了小萍,你别提他了,提起来我一肚子火没处发泄,早晚憋死了。”

何小萍吐了吐舌头,转移话题道:

“你跟林医生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没想到她会替你说话,平时学习会她都不怎么发声的。”

“嗯?”杨知夏有些疑惑的问道:“林医生性格不好吗?看起来就很好相处啊。”

“林医生人当然好啊,医务室谁去她都耐心得很,技术也好,说话又温柔。咱们农场谁不说她好?”

“那你说她学习会不怎么发声……”

怎么听起来就像是说林宛云是个冰山似的。

“哦,这个啊,”何小萍恍然,解释道,“林医生人是顶好的,但这种大家争着表忠心、比谁嗓门大的学习会,她通常就坐在角落里安静听着,除非点到她名字,否则一般不主动发言。她好像就不太喜欢掺和这些是非争论。所以我才说,你什么时候跟林医生关系这么好了?”

“没有啊,就一般吧,可能是林医生人好吧,医者仁心嘛...”

杨知夏脑子里回放着林宛云站起来说话的那一幕。

不是没有感激的。那种被当众围攻、几乎要低头认错的窘迫里,突然有人站出来,不偏不倚,用一种冷静又温和的方式替你撑住场子。

那感觉,像在泥泞中绝望时看到前方伸来一只手臂。

她感激的,不只是那几句话。

而是林宛云没有选择站在同情弱者的立场上替她开脱,而是把她的晕倒,用更正确、更务实的组织纪律逻辑,四两拨千斤地替她解了围。

这样一来,她的存在就不是个需要被怜悯的错误,而是一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问题。

这种克制的善意,让人不禁对她心里充满了好感。

可惜杨知夏现在身无长物,她兜里那点可怜的补贴和未来可能结算的现金,甚至连供销社里那些不需要票证的高价糖果都买不了多少,更别说报答林宛云那一番体面又有力的援手。

杨知夏握了握拳头,看来,还是挣钱更重要啊!

没有票,只要有钱,好歹也能买两斤大白兔给林宛云送过去表达谢意吧。

除了谢意,想要跟林宛云更近一步,总不能光凭自己这张嘴吧?

买点好吃的好玩的,有用的能用的,别管她要不要,先靠近再说啊。

知青的作息是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先不说杨知夏每天在这种累的只想一头栽倒在床上的情况下能不能坚持再去干点副业。

问题是,她能干什么呢?

连农场的大门她都出不去,只能在农场里晃悠,可是农场是个高度集中化,半军事化管理的地方,农场里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都由集体统一调配,个人几乎没有自由交易的空间。

无非就是拿着自己种的菜和别人的换着尝尝鲜,但现在是冬天,说来说去也就那几样,白菜萝卜土豆,土豆萝卜白菜。

像她们二队好歹跟场部还挨在一起,有些分散比较远的大队,想来场部一趟都要打报告。

杨知夏暗自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以后多留意着注意机会吧。

在这之前,杨知夏的必办事项多了一项。

那就是,等她回到宿舍,她要把那本红本本翻烂!!!

每一句她都要背下来,啃透,嚼烂,倒背如流,免得以后遇到这种事情,她都不知道怎么还嘴!

……

接下来的几天,杨知夏的脑海里像是熬着一锅滚烫的油,里面翻滚的全是对陈明洲的愤怒和厌恶。

每当她在田间地头看到他,看到他刻意挺直的背影,听着他故作激昂地指挥这个督促那个,那股火气就蹭蹭往上冒。

让他回城?就这么便宜了他?

杨知夏也不是没想过,干脆使点小绊子,写匿名举报信?

举报他生活作风不正,有不正当关系?

再或者,在他回城前夕散布点谣言,说他私下抱怨政策、对组织不满……

陈明洲想要顺利返城,要通过审查,确认无阶级立场问题,由革委会审核,上报至地区知青办,再由陈明洲母亲单位出具接受证明。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一到两个月后,陈明洲就会离开农场。

哪怕只是让审查卡一卡,让他在这农场多留几个月,天天看着这破地方,也够他受的!

但是。

话又说回来了,要是陈明洲真的回不去,就得继续留在农场。

那她以后还得日日见他。

见他在队里装积极分子,见他用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指点别人的思想觉悟。

光是想象那个画面,杨知夏就跟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

她宁愿他走得越快越好,走得越远越好,最好一辈子别再出现在她眼前。

这个人,不值得她冒风险去报复,更不值得她多看一眼。

算了,随他去吧。

她不值当为了恶心别人还得恶心自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太不值了。

想通了这一点,杨知夏索性当陈明洲是个透明人,践行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刻意避开陈明洲可能出现的一切路线,在地里干活也尽量远离他。

幸好,陈明洲的目的也只是尽快完成审查、顺利返城,他要的就是杨知夏安分守己,别缠着他,别再和他有任何瓜葛,以免影响他积极分子的形象和回城大计,杨知夏的退让远离,简直是完美配合。

两个人形成了一种诡异的互不打扰的默契。

不过,有些事杨知夏想避,也不一定能避得开。

日子如流水般淌过,半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劳动依然繁重,但杨知夏已经适应很多了。

十月底,已经是深秋,早晚霜重,天气冷了许多。

天色从清晨起就阴得厉害,杨知夏和何小萍刚起床洗漱完毕,正准备去食堂填饱肚子,一声沉闷的惊雷毫无预兆地在头顶炸开。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转瞬连成一片,哗啦啦地倾泻而下。

“糟了,被单!”

何小萍一声惊呼,冲出门外。

杨知夏也想起来自己的衣服还晾在外面,几乎和何小萍是同时冲出门。

冷风裹着雨点子迎面扑来,打得人睁不开眼,两人手忙脚乱地解下被单和衣裳,缩着脖子往回跑。

“这下可好,刚晒干的被单又得重新晾了,真是天公不作美。”何小萍一边拧衣角的水,一边噘着嘴说道。

这间屋里一共住着四个人,除了杨知夏和何小萍,另外两人一个叫周月珍,一个叫杨雪芬,只听周月芬一边给她俩递毛巾,一边说道:

“你错了,这叫天公作美,今天肯定不用出工了,还能睡个回笼觉。”

“这雨太大了吧。”何小萍趴在窗户边,看着外面瞬间变成泽国,“看来你说的对,这架势,去了地里也干不了活,队长肯定得宣布休息。”

杨知夏也凑到窗边,看着外面肆虐的雨瀑,心头先是一松。

沉重的劳作暂时被这瓢泼大雨挡在了门外。

一股难得的轻松感,像这雨中的凉意一样,悄然渗透进来。

果然,没过多久,喇叭里传来了通知:“全体知青注意……今天雨太大……停止出工……各宿舍自行安排……注意安全……不许擅自外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出格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