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清晏宰辅录 > 第4章 乡试放榜,解元风波

第4章 乡试放榜,解元风波

九月初放榜,江南贡院外的空地上,红底黄边的乡试榜单刚贴稳,就被考生和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沈清晏跟着人流挤到贡院门口——“解元:年岁十八,沈砚辞,苏州府”。

那三个大字赫然写在榜单最顶端,红底黑字,格外醒目。周围的考生纷纷惊呼:“这么年轻的解元?”“沈砚辞是谁?从没听过啊!”

围观百姓纷纷称赞,“少年解元,前无古人啊”

也有异议:“沈砚辞?这是谁家的子弟?这么年轻!”一个穿蓝布长衫的考生踮着脚,盯着榜单顶端的名字,满脸诧异。他身边的人立刻接话:“是啊,十八岁,这么年轻就能中解元?莫不是有什么门路?”

议论声越来越杂,有人说“定是舞弊了”,有人猜“是哪个士族子弟托了关系”,沈清晏站在人群外围,青布木簪衬得眉眼更显清秀,身形瘦弱,这年龄和大家印象里“饱读诗书的老儒”模样差得太远,难免让人怀疑。

张忠气得额头冒汗,想上前辩解,却被沈清晏拉住。她微微摇头,声音压得低哑:“张叔别急,争辩没用,得等懂的人说话。”

话音刚落,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只见一个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者缓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个文官和衙役,须发已白,却腰杆挺直,正是江南乡试主考官周瑾周大人。考生们纷纷退开,有人低声喊“周大人来了”,刚才议论最凶的几人也闭了嘴。

周瑾走到榜单前,目光扫过顶端的“沈砚辞”,又看向人群里的沈砚辞,随即转向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方才是谁说沈砚辞中解元不公?站出来和本官说。”

人群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穿锦缎长衫的考生犹豫着开口:“周大人,不是学生质疑您,只是沈兄……年纪太轻,怕难当解元之位,古今解元皆四五十…”

“年纪轻?”周瑾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正是沈砚辞的策论答朱卷,“你们谁有本事写出这样的策论?论流民之苦,字字见血;提三条对策,句句务实,连老夫都要赞一句‘有经世之才’。科举取士,取的是“才”,而非“龄”!秦有甘罗十二拜相,难道也要因为年纪轻,就说他不配?在场的有几个敢说机敏远胜甘罗,本官定要讨教一二。”

他命人将朱卷贴在布告上,让周围人看:“你们自己看,‘轻徭役、设义仓、劝农桑’,哪一条不是为百姓着想?哪一条不是为朝廷分忧?这样的答卷,不中解元,谁中解元?”

众人凑过去看,只见朱卷上字迹工整,论点清晰,连那些之前质疑的考生,也忍不住点头——确实比自己写的深刻多了。刚才开口的锦缎长衫考生脸涨得通红,赶紧拱手向着人群认错:“学生浅薄,错怪沈兄了,还望沈兄海涵。”

沈清晏上前一步,拱手回礼:“兄台言重了,质疑也是常情,不必挂怀。”她姿态谦和,没有半分解元的傲气,反而让周围人惊诧之余更添好感,议论声渐渐变成了称赞。

周瑾看着沈清晏,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又对众人说:“沈清晏虽是少年,却有仁心、有才情,日后必成大器。你们若不服,便苦读诗书,上京会试时再与他一较高下,考场论英雄,而非在此嚼舌根。”

说完,他又转向沈清晏,在一侧低声道:“上京路途远,你且尽早动身,路上务必小心。”沈清晏心中一暖,知道周大人是在提醒她,赶紧点头:“多谢周大人提点,学生记下了。”

周大人离开后,人群渐渐散去,张忠终于松了口气,拉着沈清晏往客栈走:“刚才可吓死我了,幸好周大人帮腔,要不然凭我这张嘴,真不知道要说到猴年马月。”

沈清晏却没那么轻松,她回头望了一眼贡院方向——刚才周大人解围时,她瞥见不远处的茶楼上,一个穿着知府官服的人正盯着她,眼神阴鸷。那人她认得,是苏州知府,李嵩的门生,之前沈府出事时,就是他带人和太监封的门。

“张叔,我们得尽快离开苏州。”沈清晏的声音沉了下来,“苏州知府已经注意到我了,他肯定会派人查我的底细。”

张忠脸色一变:“这该怎么办,那我们明日就走?”

“嗯,越快越好。”沈清晏点头,指尖攥紧了衣襟里的玉佩,“解元的名声太大,反而成了麻烦。我们先去客栈收拾东西,今晚就动身,走水路赴京,避开官府的耳目。”

两人刚走到客栈门口,就见一个差役鬼鬼祟祟地跟着他们,见他们回头,又赶紧躲进巷子里。沈清晏心中了然——苏州知府果然已经派人盯着他们了。

回到客栈房间,张忠开始收拾行李,沈清晏则坐在桌前,铺开一张纸,写下“上京计划”:先乘漕运船到扬州,再转陆路去上京,沿途尽量避开官府驿站,只住民间客栈;随身携带的密信和玉佩要藏好,绝不能暴露身份,写好后看一遍在烛火上烧了。

“都收拾好了。”张忠把行李包好,“我们今晚就走,码头有我认识的船家,能送我们去扬州。”

沈清晏点头,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苏州的春日虽好,却已是是非之地,她必须尽快离开。只是她没想到,这场“解元风波”不仅引来了苏州知府的调查,还让远在京中的李嵩,也隐隐听到了“沈砚辞”这个名字——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张忠说:“张叔,走吧。离开苏州,我们离上京就近一步了。”

夜色渐浓,沈清晏和张忠背着行李,悄悄走出客栈,融入了苏州城的夜色里。码头的船灯亮着,但周围漆黑一片,船夫拄着船桨等待载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做选择

唐羽穿越成太子

三国∶开局坑杀三十万匈奴

皇帝培养手册

三国∶开局从桃园结义开始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