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门被轻轻敲响了。此刻已经是深夜,敢来敲门打扰的不会是别人,不是顶要紧的事儿,门也不会响。
景华望着庄与两只白兔似的脚丫,正犹豫是否要把庄与的鞋穿回去,坐在榻上的人却忽的曲腿抬起,将那双白净的玉足收放到了袍子底下,他坐在榻上,抱着膝,墨发笼罩着,他笑眼看着景华,示意他去开门。
出去的时候,景华放下了三重的帷幔,即使是自小养在身边的贴身影卫,景也不愿他看见庄与此般模样。
外面廊室是暖的,但折风身上纳着长夜凉气,见是景华也未曾犹疑,他垂眸低首,把绢条奉上。
他要退的时候,景华叫住了他,折风依旧不敢直视,静听吩咐,景华道:“夜里便在廊室待着,别睡在房檐上了。”
折风愣了一下,景华也不多说,他说的是句疼惜手下人的话,但毕竟不是他正儿八经的主子。
景华进来,把绢条给庄与,退开身时目光又晃过他袍子躲在底下的玉足,忽的想起他东宫库房里有个穿在脚踝上的金丝红玉链儿,金丝儿如蚕丝一般纤细,绕成游龙戏凤的细链儿,镂空缠着里攒着千百颗雕琢打磨的小米大小的玉珠宝石,那玉珠宝石瞧着是血红色,珠随足动,却能生出流动变化的、色彩斑斓的、犹如龙鳞凤羽般的华丽光影,且听闻,越是肌肤白皙莹润之人,便越能衬出那金丝宝玉链的精妙绝伦,也更能让佩戴之人光彩动人。呈送上来的时候,说这是天下无双的宝贝,金龙彩凤,锁情链意,送与未来太子妃最是绝妙相宜。
景华此刻觉得,那金龙彩凤的脚链,戴在庄与的脚腕上,才最是绝妙相宜。
太子殿下出神的工夫,庄与把条子上的消息看完了,他从床榻上下来,穿了鞋,同景华道:“要出去一趟。”他把绢条递给景华看,“我的新丞相,郑国旧君,晏非,从秦国以使者身份来了,在楚宫外侯着,要见我。”
“现在?”景华拿过绢条看了,看他瞧着自己,明知故问道:“所以秦小公子是要请本宫帮忙,现在带你出宫?”
如果不要景华帮忙,庄与带着折风自然也可以出得去,只是,诸国君王都快要来了,他不想闹太失礼的动静出来。
庄与顺着他的动作抬眸看景华,笑而不语,景华便挨过来,趁机占便宜,说:“亲一下,我带你出宫私奔去。”
二人套着马车出去,阊郸城里已经宵禁,楚宫的禁军护送至城门,出城后便只有折风驾车,没让别人跟着。
外面下起了雪,冷光蒙浸整个楚都,所见皆是琼枝玉叶,庄与放下车帘,可惜地说:“还不曾见过楚地的市井繁华。”
景华握住他的手给他取暖,他想起自己曾经见过的热闹,消遣的说给他听道:“阊郸城里有条长街,每至春日,繁花盛开,是无数有情男女最爱去的地方,街口小贩卖着各种姻缘对牌,那是一种装饰描画都很漂亮的花牌,缀着红绸穗子,可一分为二,有情人各执一半,沐着花雨从牵手从长街上走过,长街尽头是月老的姻缘观,观里有棵夫妻古树,千年的桐树与榆树互抱缠绕,枝繁叶茂。有情人执着对牌走到树下,虔诚求愿,后将分开的对牌合为一体,挂在树上,便可保佑他们情意长久,一生顺遂。我记得,那卖姻缘牌的小贩们还会唱一首打油诗,唱什么‘长街长,情意长,走过长街娶新娘’之类的话。钟离还是个十五六岁少年的时候,还哄着一事不通的冷望慈拿了对牌沐着花雨一起走过,钟离把他和冷望慈的姻缘对牌藏在了那树上挂着的千万对牌里,冷望慈至今也没有找到取下来。”
庄与听了这故事,倒想起自己的一宗事来:“空桑也有这样的姻缘树,我年少时也做过这样的痴事,听说那姻缘树很是灵验,便偷偷地跑到那姻缘树下,把自己和心上人名字写下来,挂在姻缘树上,以祈求我们可以早日想见。”
景华听出不对劲,庄与却是垂眸低笑,他轻声说道:“殿下,那姻缘树这般灵验,改日,我得带你一起去还愿才好。”
他说了这样话,又是这样的笑,景华还何须问那姻缘树上的名字是哪个,庄与不止一次透露过,他对他的心意由来已久,可是从未说明从何时而起,今夜他说“年少时”,便是指他十几岁的时候,是从初见他时便一见钟情么?
庄与仍是不打算和他明说,他笑着扣紧景华的说,挨近他道:“殿下,改日有空,牵我走一走那长街呀……”
……
阊郸城郊外,一处清清冷冷的树林,一处清清冷冷的院子,藏匿着无数屏声敛气的高手,将这里护得密不透风。
院子的屋檐下挂着两盏冷清的灯笼,灯笼的骨架是用青铜做的,可以折叠起来,青铜冷硬,便也显得这光冷硬。灯笼底下吊着一枚小精致的铜铃,寒风吹过,和着林子里的雀儿声,在雪夜里低声的响。
雪檐下,清灯里,铜铃声中,立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之间的恰好隔着两盏灯的距离,彼此间的气氛比雪夜还要寒冷许多。
这二人,一个正是郑国的旧君,当今的秦相,晏非。另一个,则是名世的公子,秦朝的翘楚,柳家三子柳怀弈。
除却盛名,这二人,一个又是不打自降的亡国之君,一个是壮志未酬落仕之臣。
两个人,是朝堂泾渭,是彼此瞧不上眼的对手,又是被强权牵扯在一起的上司下属。
柳家在秦国,是有着百年传承的书香氏族,是世代的忠官重臣,对子弟教养极其严苛,柳相膝下五个儿女,四女儿柳姝合是重华女官,长子柳崇世手握禁军兵权,老二柳羡章掌秦国财政,三子柳怀弈文武双全,一表人才,本该是秦国相位的不二人选,然而,却因为相不世三的秦律,更因为晏非的到来,成为了低人一等的辅相。
柳怀弈从来就看不起晏非,秦国人,尚清雅,尚礼仪,尚志向,尚气节,而晏非没有一个挨得上边,他是昏庸无道的昏君,是不战而降的懦夫,是苟且偷生的蝼蚁,他却还能恬不知耻的做秦国的百官之长!就连他的长相也让柳怀弈觉得厌恶,他的容貌不端正,有着异族人的浓艳,眉眼深邃,眼梢带着会勾人的弧度,嘴唇比女人还要丰润红腻。尤其厌恶他笑的时候,不知真假的笑意,虚伪矫作。他穿相服的时候,柳怀弈觉得格外刺眼,秦国相服是暗红色,红色,本该是极为正气的颜色,然而偏偏他还要在玉冠耳后垂两根绑着翡翠珠的小辫子,偏偏还要在手腕上戴一串绕了好几圈的红玉髓珠串,生生的把一身端正大气的官服,穿出一种卑贱与媚俗!
他不知道秦王为何会选择此人做丞相,如果真的是因为柳家在朝堂权重太过,秦王有所忌惮,不选他,他无话可说!可是秦国能人志士那般的多,忠臣良将那般的多,为何选他这么一个亡国丧家的败徒来做秦国的相!
柳怀弈从不信晏非对秦国会真的忠诚,但是秦王却像着了魔一样的信任着他,就连秦国百官和子民,好像也渐渐由轻蔑辱骂变得对他敬重了起来……但是他还是对他百般提防,他不管别人是否被他蛊惑,他只要自己清醒!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此人,只要敢对秦国,对秦王,有一点不良居心,他便会毫不犹地割断他的喉咙!
此次出行,是秦王密旨,要晏非来楚国接襄君回去,他本不该随行,可他实在难以放心,私自跟了上来。
晏非在楚国边境见到他的时候,好像一点也没有感到意外,还给他准备了马车。晏非对他的态度从来都是能躲就躲,躲不过,也不会同他多说话,柳怀弈在朝堂上下,有好几次与他争锋相对,甚至因为太过气愤说过很难听的话,晏非却从来没有辩驳过,也没有因为他的咄咄言辞而生气,他只是站着,听他说完,然后客气地告别离开。
柳怀弈同样厌恶他这一点,初来秦国,多少人羞辱他,嘲弄他,说他亡国奴,说他丧家犬,让他滚出秦国,但凡有一点点骨气的人,听到如此口诛笔伐的折辱,都该无地自容,而他却是无动于衷,恶言穿身,眉眼不皱。
无耻之徒做久了,便可无德无品,没脸没皮了。除却那身媚俗的皮相,柳怀弈不知道晏非这个人,还剩什么呢?
这一路上,两个人没有交谈过半句,在白雪皑皑里沉默赶路,直至此刻立在廊檐下,两个人都没有过一次交谈。
柳怀弈把晏非的身边人都查得很清楚,他来秦国的时候,只带了从未以面示人的发妻、方才成年的妹妹,和一直保护他的身手不错的近卫,在秦国有太多明里暗里的人想要弄死他,甚至也威胁到他的家人,所以这次他出来,没把保护他的侍卫带在身侧,而是留在家中照顾他的妹妹与妻子。晏非把他的家人看得很重,别人如何对他恶言相向他都可以不在意,但有一次在争执的时候,有人对他的妹妹出言不逊,他竟动手把那人打的面目全非。
晏非对于家人的维护态度,大抵是柳怀弈唯一能够看得起他的一点。
楚国的冬夜很冷,柳怀弈身上披着毛领披风,晏非却只穿一身暗红的单袍,和他保持着合适的距离,站在冷清的雪夜里,若有所思地望着远处夜幕。偶尔寒风吹来,风月卷起他的袖子,那腕上缠着都好几圈的红玉髓珠串便露出一段红来,缠着碧色玉珠的细细的小辫从发冠两侧垂下,一根垂在胸前,一根很没规矩的搭在肩膀上,柳怀弈受不了的瞥了好几眼,但那人却毫无察觉。碧玉珠侧,他的耳朵冻得很红,呵出的气团里,他的鼻尖也冻得通红。柳怀弈看不透他又在算计什么,想的那般出神,以至于不知道冷,也不知道自己的发辫不修边幅地乱搭着。
过了一会儿,林子里飞来一只信鸽,一动不动许久的人忽的活了过来,接过信鸽拿出信卷来看。
柳怀弈盯着他,信不长,晏非一眼就扫完,然后脸上露出了一点安心的笑容,柳怀弈皱紧眉头,晏非这时终于察觉到了柳怀弈对他的监视,没等询问,他便看过来,自己主动和他坦白道:“是阿其来的信,报家里平安的。”
柳怀弈不太相信,仍旧用怀疑凌厉的目光看他,又扫过信,其中意味再明白不错,但是晏非早就习惯了柳怀弈的无端猜忌,他没理,低头把信纸仔细折好,放进袖袋看着冷清的夜,不知是自言还是和他说:“快来了吧。”
但显然柳怀弈并不打算就此放过那封突如其来的信件内容,他道:“秦国规矩,使臣出使,往来信件,皆要留备。”他看着他,言辞犀利:“以防使臣与他国暗通款曲,叛国通敌,所以,你的信,最好还是让人查看一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