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 兰:爸爸。
媚嫔听着呢。
说呗。
桃花源:社会生产能力大发展之后,或者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初创之后,需要文明化、“儒化”,即大治。
夏商-周,秦-汉,隋-唐,莫不如此。
新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产生的新的社会形式、社会秩序,初创时往往太粗糙,也太锋利,
它需要打磨,需要儒化,需要文明化,需要社会向“德政”、“民本重民”价值取向的转向、良化、教化、驯化。
中国传统的儒家,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一直在进行这一努力、一直在进行这种尝试。
这同时也是东方文化、中华文明、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质。
缕 兰:嗯。
桃花源:面对个体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当时历史选择的治理形式,是无视、忽视个体性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选择了法家的只是基于社会化所创立的大一统君主**中央集权制。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墨家和道家提出了有别于君主**的另外一种路径:墨家的“择君”(“尚同”)、“尚贤禅让”和道家的“无为而治”。
缕 兰:“无为而治”,媚嫔是比较熟知的。
桃花源:。墨家的“择君”(“尚同”)、“尚贤禅让”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是有具体的深刻的内涵的,就不展开了。
它是与个体性、独立性、主体性确立,人性、个性觉醒的开始萌现相关联的。
这是在理性、价值理念层面的社会化。
这是继周初“以德配天”、“德天”天命论之后,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又一个巨大的人文突破!
这是社会化、个体性以及社会化、大一统的治理方式、形式有别于君主**的另外一种路径。
缕 兰:嗯。
桃花源:面对基于社会化所创立的大一统君主**中央集权制。作为有着很深的学术、思想性色彩的孔子、孟子的春秋儒家,没有被时代所接受。
其进入实践阶段是由董仲舒、汉武帝时期开始的。
董仲舒、胡母生为代表的齐学学者将儒学改造成符合大一统的君主**的中央集权需要的儒学,亦即今文经学、汉初儒学,也可称之为董胡儒学,或汉武儒学。
《公羊春秋》就是齐学学者对孔子《春秋》改造的结果,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正是董仲舒、胡母生为代表的齐学学者将儒学理论改造成了符合大一统、**集权需要的汉初儒学,才取得汉武帝欣赏,获得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学术正统地位。。
缕 兰:爸爸说的很透彻。
桃花源:今晚说多了。
喝多了。
到这里吧。
不早了。
该休息了。
缕 兰:让爸爸说的媚嫔不困了。
嘿嘿。
再说吧。
爸爸。
桃花源:真的不早了。
简要提一下吧。
缕 兰:嗯。
桃花源:孔、孟是纯粹的儒学,也是对西周、春秋原有社会、原有等级秩序的追怀和维护。
董仲舒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诸子百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
最明显的就是他里面含有阴阴家和法家的,可以说是儒表法里,当然也顺应了君主**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的需要。
缕 兰:嗯。
桃花源:《公羊春秋》,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传》中著名的公羊三世说,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
周初“以德配天”的“德天”天命论、民本重民思想、大同理想;
西周的天下信念和使命感,春秋战国、秦汉的大一统信念和黎民、天下苍生境界;仁政;积极入世、治世思想;等等。
这些价值理念、这些理想是汉初儒学、儒学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是东方文化、中华文明、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质。
这些价值理念理想、这一大文明特质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后世社会。
缕 兰:嗯,媚嫔有些明白了。
桃花源:嗯了一晚上了,小脑袋还没有点头点得晕乎?
哈哈。
缕 兰:爸爸。
媚嫔又没有喝酒,还清醒着呢。
说呀。
爸爸。
桃花源:爸爸继续说。
“王莽改制”,是多重的矛盾体。
“王莽改制”,是在古文经学、春秋儒学基础上展开的。
从“王莽改制”重要内容的“六筦”来看,
王莽新政,主要内容是官营化、董胡儒学。
那“王莽改制”为何尊奉古文经学、春秋儒学,抑制旨在强化大一统、官营化的董胡儒学呢?
与刘歆结盟,推崇春秋儒家,首先可能与春秋儒家推崇“禅让”说法有关。
董胡儒学更侧重大一统思想、实用性强一些,春秋儒学的"德治"和"仁政"更本源一些,王莽从内心深处可能更推崇"德治"和"仁政";
他试图融合董胡儒学和春秋儒学,
以春秋儒学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只言片语,搪塞的模糊的行董胡儒学之实。
还有,王莽不提倡董胡儒学,是否也有对前汉忌讳的因素?
王莽新政本身就是多重的矛盾体。
缕 兰:爸爸。
王莽是穿越的。
都这么说。
嘿嘿。
桃花源:那就又说远了。
不多说了。
后面的简要提一下。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在佛、道思想影响下,产生了新的儒学——理学。
理学在建构儒家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缕 兰:听不懂。
爸爸。
桃花源:从具体展开、表现、具象上讲,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缕 兰:爸爸。
还是不怎么明白。
桃花源:比如,具体的体现: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齐书·崔暹传》及欧阳修:“以天下为己任”;
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
后世更是……,还是全心全意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缕 兰:嗯嗯。
有点明白。
爸爸。
后世是?
桃花源:历史转到十八、十九世纪,
英帝国的全球殖民扩张和自由贸易,全球化出现。
随着英帝国将世界带入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不列颠治世”,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实行某种全球意义上的治理,全球化的概念和实践开始出现。
至此,中华儒家、儒学,迎来了它的更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适应现代化、个性化、社会化、社会共治、主体化和全球化的新儒学。
缕 兰:说的媚嫔也有些激动。
爸爸。
桃花源:真的不早了。
休息吧,
媚嫔。
缕 兰:晚安。
爸爸。
寅年-4-28
缕 兰:爸爸早。
桃花源:媚嫔。
昨晚休息的好吗?
还有,
请安最主要的内容、最需要说的又忘记说呢。
哈哈。
缕 兰:媚嫔给爸爸请安。
爸爸吉祥。
桃花源:?
缕 兰:昨天看戏了。
跟绿龟去了孔林。
还有,
晚上听爸爸讲课了。
桃花源:这还不是请安、早安最主要的。
这是晚安要说的。
缕 兰:那咋说啊。
桃花源:请安、早安最主要的,早上请安时大致说一下安排,就是让俩人知道俩人的大致时间安排。
以便于安排时间,不用时间错位。
也就是,奴、嫔一天的空余时间大致在什么时候。
缕 兰:爸爸早,媚嫔今天要去小庙烧香求平安,然后买烧饼吃,再就是看看去哪玩。
爸爸。
这样可以吗?
桃花源:媚嫔今天大致什么时候有空余时间。
缕 兰:一般是晚上。
上午去烧香去。
然后买烧饼喝牛肉汤去。
桃花源:晚上爸爸八点半前,一般都有事。
缕 兰:在家里,
我回来的少。
有些亲朋好友来玩。
所以也不一定。
桃花源:是的。
缕 兰:我们拆迁了。
家里人不咋干活。
一些长辈就来玩。
都很有时间。
桃花源:爸爸想找段时间和媚嫔好好**。
想媚嫔了。
想爸爸了吗?
这次在家住几天?
今天爸爸下午事情多。
缕 兰:想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