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秋阳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却仍把操场的水泥地晒得发烫,踩上去像隔着层薄铁板。队列训练的第三周,林芳手里那根裹了白漆的刻度杆,成了女兵们最怵的东西,杆头戳在地上的 “笃笃” 声,比清晨的起床哨还让人心里发紧,仿佛每一下都敲在神经上。
“齐步走!” 林芳的口令像淬了冰的钢针,刺破操场的寂静。女兵们迈开步子,解放鞋的鞋跟磕在水泥地上,却没发出预想中整齐的 “咔嗒” 声,反而像串杂乱的算盘珠,稀稀拉拉地散在空气里。“立 —— 定!” 又是一声厉喝,队伍猛地停住,有人没站稳,踉跄着晃了一下,队伍瞬间歪了个小弧度。
林芳皱着眉,握着刻度杆走到队伍前,目光像扫描仪一样扫过每个人的脚,最后定格在刘梅身上。她的脚步明显比旁边的人多迈了半指,鞋尖超出了队伍的基准线。“刘梅,出列!”
刘梅的脸 “唰” 地红透了,从耳根一直烧到脖子,攥着裤缝的手指关节泛白,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她脚步发颤地走出队伍,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像根孤零零的芦苇。操场边的白杨树叶子被风吹得 “哗啦” 响,像是在小声议论,男兵连传来的整齐口号声更像闷雷,一下下撞在她心上。她甚至能想象到,要是此刻爸妈看到自己这副模样,肯定会心疼地说 “咱回家吧”。
“你刚才的步幅,多了三厘米。” 林芳蹲下身,把刻度杆贴在刘梅脚边的地面上,杆上 “75cm” 的红漆刻度被阳光照得刺眼,“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齐步走的步幅必须是七十五厘米,多一厘米少一厘米,整个队伍走起来就是歪的!你现在多三厘米,要是在阅兵式上,整个方阵都会被你带偏,这不是儿戏!”
刘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鼻尖酸酸的,声音带着委屈的发颤:“班长,我…… 我已经很用力控制了,可就是…… 就是迈不准。” 她想起在家时,妈妈总说她 “走路像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没个正形”,那时候只当是玩笑,现在却成了军营里的 “硬伤”,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穿这身军装。
“用力?” 林芳站起身,刻度杆轻轻敲了敲刘梅的膝盖,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你这叫用力吗?膝盖绷得太直,重心全压在脚尖,迈出的步子怎么可能稳?出列,对着那条石灰线,练五十次!什么时候步幅准了,什么时候归队!”
刘梅咬着嘴唇,转身走向操场边那条醒目的石灰线。线是前几天画的,边缘已经有些模糊,却依旧像道无形的门槛,横在她面前。她深吸一口气,试着迈出第一步,脚落地时,还是忍不住多挪了一点,鞋尖超出了石灰线。她赶紧退回来,重新调整姿势,可第二次、第三次,步幅要么多两厘米,要么少一厘米,始终踩不准那个 “75cm” 的刻度。
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流,滑过脸颊,滴在水泥地上,很快就被蒸发得没了痕迹。她的解放鞋鞋底沾了灰,裤脚也被风吹得贴在腿上,整个人透着股狼狈。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悄悄凑了过来,是张岚。
“别急,把脚再往后收一点。” 张岚趁着林芳转身检查其他人的间隙,蹲下身,用树枝在刘梅脚边画了道浅痕,刚好和石灰线对齐,“你看,把脚尖对准我的记号,迈出的时候心里数‘一、二’,‘一’的时候脚跟先落地,‘二’的时候脚掌跟进,像咱们小时候跳皮筋找节奏那样,别慌。”
刘梅看着地上的树枝痕,心里暖了暖,试着按照张岚说的做。她默念着 “一、二”,脚慢慢落在树枝画的痕迹上,这一次,鞋尖刚好对齐石灰线。张岚立刻竖起大拇指,用口型比了个 “对!”,眼里满是鼓励。
苏慈也趁着休息间隙走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纸,上面画着步幅测量图,还有她用红笔标注的小窍门:“你看,这是我根据班长说的要领画的,脚跟先落地时,膝盖要微屈,别绷太直,这样重心能稳住。还有,手臂摆动的幅度也很重要,前摆到腰带扣时,刚好能带动脚步的节奏,你试试跟着手臂的摆动找感觉。”
苏慈还站在刘梅对面,给她做示范。她迈着标准的齐步,脚落地时刚好踩在 75 厘米的刻度上,手臂摆动得平稳有力,像个训练多年的老兵:“你跟着我一起走,别怕错,咱们慢慢找感觉,我陪着你。”
有了两人的帮忙,刘梅渐渐找到了节奏。她跟着苏慈的步伐,手臂自然摆动,膝盖微屈,脚跟落地时轻轻发力,当她第第三十次迈出脚步,鞋尖刚好对齐石灰线时,苏慈和张岚都悄悄为她鼓掌,眼里满是开心。
“停!” 林芳的声音突然传来,刘梅心里一紧,赶紧停下脚步。林芳走过来,用刻度杆量了量她刚迈出的步幅,杆上的刻度刚好对准 “75cm”。她盯着刘梅看了两秒,没说表扬的话,却转身对着队伍喊:“都看好了!刘梅刚才的动作,就是齐步走的标准!步幅准不准,不是靠蛮力控制,是靠找节奏、找重心!苏慈、张岚,你们刚才教她的方法很好,战友之间就该互相帮衬,共同进步,这才是集体的样子!”
刘梅愣住了,没想到班长会当众肯定她们。她看着苏慈和张岚,两人都对着她笑,阳光照在她们脸上,满是真诚。她想,军营里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咬牙硬撑,还有战友间悄悄递来的那道 “树枝记号”,是纸上画满的 “步幅窍门”,是在你迷茫时,陪你一起找节奏的那双脚。
“归队吧,接下来的集体训练,你走在队伍中间,带着大家找节奏。” 林芳的声音比刚才温和了些。刘梅用力点点头,归队时,她的脚步比之前坚定了许多。当再次响起 “齐步走” 的口令时,她迈着精准的步幅,走在队伍中间,手臂摆动的幅度和身边的战友保持一致。这一次,女兵们的脚步声终于变得整齐,像一串清脆的鼓点,在操场上回荡,连林芳的嘴角都悄悄弯了弯。
战术训练的哨声在两天后吹响时,女兵们才知道,队列训练的苦只是 “开胃小菜”。训练场的泥地里埋着模拟铁丝网,铁丝网上挂着红色的小旗子,旁边堆着涂了红漆的模拟炸药包,看起来像真的战场。林芳穿着作战靴,踩在泥水里,裤腿沾着泥点,声音比泥水还冷:“今天练匍匐前进,低姿、高姿、侧姿各来十组,谁要是碰倒铁丝网,加练二十组!记住,在战场上,铁丝网后面可能就是敌人,你们慢一秒,就可能丢了性命!”
张岚第一个爬进泥地。她在家干农活时经常蹲在田埂上拔草,低姿匍匐对她来说不算难,可刚爬了两米,胳膊就被碎石子划了道口子,泥水渗进去,疼得她龇牙咧嘴。她却没停,反而加快了速度,手肘在泥地里蹭出两道印子,等爬完十组,迷彩服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脸上沾着泥点,像只刚从田里钻出来的泥猴,却笑得格外灿烂:“这比在家拔草有意思多了,至少不用怕虫子!”
刘梅看着泥地,迟迟不敢迈脚。她在家连院子里的水坑都很少踩,更别说浑身滚泥了。刚趴在地上,冰凉的泥水就渗进衣领,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爬了没半米,膝盖就撞在石头上,疼得她眼泪差点掉下来。林芳的目光立刻扫过来:“刘梅!你是来绣花的还是来训练的?再慢半分钟,全班陪你加练!”
苏慈看出刘梅的窘迫,趁着林芳转身的间隙,快速爬过去,在她耳边压低声音:“膝盖稍微抬一点,用肘部发力,像我们在山里爬陡坡那样,记得抬头看前方的参照物,别盯着眼前的泥地。” 她还故意放慢速度,走在刘梅旁边,用自己的动作给她做示范,手肘撑地时要稳,膝盖尽量不碰地面,身体贴在泥地里,像条灵活的鱼。
刘梅咬着牙,跟着苏慈的节奏,一点点往前爬。泥水溅到脸上,她也顾不上擦,只盯着前方的铁丝网,心里默念着 “快一点,再快一点”。等爬完最后一组,她瘫在泥地里,看着自己满是泥污的手,突然笑了,原来自己也能熬过这样的苦,原来 “怕脏”“怕疼” 的毛病,在坚持面前也没那么难克服。
当林芳把 “八一式” 自动步枪拆成零件,摆在铺着绿布的桌子上时,看着其他女兵已经开始尝试组装,陈莉拿着零件的手却一直在抖,弹匣怎么也装不进枪身,急得额头直冒汗,手心的汗把零件都浸湿了。
“陈莉,你在磨蹭什么?” 林芳走过来,看着桌上散落的零件,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三分钟过去了,你连枪托都没装上,这要是在战场上,你早就成了活靶子!连枪都不会拆,还想当兵?” 陈莉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滴在零件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她咬着嘴唇,却不敢哭出声,她怕被班长说 “娇气”,更怕自己真的像班长说的那样,连枪都学不会。
苏慈放下手里的步枪,走过去帮她擦眼泪,声音放得很轻:“别慌,我们先记零件的顺序。你看,这是枪管,这是枪托,它们的接口有凹槽,对准了就能装上,就像咱们平时拼积木那样,不难的。” 她一边说,一边放慢动作,把零件一个个递到陈莉手里,“你试试,我在旁边看着,错了咱们再改,没人会笑你。”
张岚也凑过来,用自己的步枪做示范,她的动作不算快,却很熟练:“你看,装弹匣的时候要听到‘咔嗒’声才对,就像咱们平时扣书包扣那样,得用点劲,别怕弄坏,这枪结实着呢。” 她还特意把弹匣拆下来,让陈莉亲手试试扣合的力度,“你看,这样一推,听到声音就对了,很简单吧?”
在两人的鼓励下,陈莉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零件。这一次,她的手虽然还有点抖,却慢慢找到了感觉,先装枪托,再装枪管,最后装弹匣,当 “咔嗒” 一声脆响传来时,她看着完整的步枪,眼里闪着泪光,却笑得格外开心:“我…… 我装好了!我真的装好了!” 林芳走过来,检查了一下她组装的步枪,点了点头:“不错,比刚才强多了。记住,不管做什么,都要沉下心,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陈莉用力点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考核的哨声在一周后如期响起。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营区的喇叭就播放起《运动员进行曲》,女兵们穿着整齐的迷彩服,站在考核场地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却又透着股期待。
第一个科目是五公里越野考核。随着林芳的哨声响起,苏慈率先冲了出去,她保持着平稳的节奏,呼吸均匀,脚步轻快,这是她在营区晨跑时练出来的本事。张岚跟在她旁边,两人交替领跑,偶尔互相递个眼神,像是在互相鼓劲;刘梅虽然还有些吃力,却紧紧跟着队伍,没有掉队,她的步幅比之前稳了很多,再也不是那个 “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陈莉则把体能分配得很好,匀速跟在队伍中间,偶尔还会帮身边体力不支的战友扶一把,递口水。
跑到三公里处,意外发生了,刘梅的鞋带突然松了,她不得不停下来系鞋带。看着队伍渐渐远去,她心里一慌,手指都在发抖,鞋带系了两次都没系紧。就在这时,陈莉跑了回来,她的额角满是汗,却还是对着刘梅喊:“别慌,我陪你一起追!咱们平时练的呼吸节奏还记得吗?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跟着我的节奏来,肯定能追上!”
刘梅点点头,跟着陈莉一起往前跑。陈莉故意放慢速度,陪着她调整呼吸,还时不时给她打气:“你看,前面就是补给点了,咱们到那里喝口水,再加速,肯定能赶上队伍!” 在陈莉的帮助下,刘梅很快追上了队伍,冲过终点线时,她累得瘫在地上,却对着陈莉露出了笑容 ,她知道,自己又克服了一个 “难关”。
队列考核时,女兵们精神抖擞地站在操场上,像一排挺拔的小白杨。当林芳喊出 “齐步走” 的口令时,苏慈作为排头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身后的女兵们跟着她的节奏,脚步声整齐划一,像一个人在走。刘梅的步幅精准,手臂摆动得平稳有力,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张岚的动作标准,眼神坚定,脸上的泥点还没洗干净,却透着股军人的硬朗;陈莉虽然还有些紧张,却紧紧盯着前面战友的后背,没有出错,她的手臂摆动幅度刚刚好,和身边的人保持着一致。考核官看着她们的表现,忍不住点了点头。
战术考核时,女兵们需要在布满铁丝网和模拟炸药包的场地里,完成匍匐前进、穿越障碍、投掷手榴弹等一系列动作。苏慈第一个进入场地,她低姿匍匐穿过铁丝网时,身体贴得很低,手肘在泥地里快速移动,没有碰倒一根铁丝;穿越障碍时,她手脚并用,翻过矮墙时动作敏捷,像只灵活的猫;投掷手榴弹时,她按照训练时的要领,手臂往后拉,腰腹发力,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在模拟目标区,考核官立刻吹了声哨子,表示合格。
张岚在穿越障碍时,不小心被铁丝网勾住了迷彩服。她没有慌,而是快速解开衣角的扣子,摆脱铁丝网的束缚,继续往前冲。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却还是按时完成了考核,她的脸上沾着泥,却笑得很开心:“这点小意外,不算啥!”
刘梅在投掷手榴弹时,因为力气小,第一次投偏了,手榴弹落在了目标区外。她的脸瞬间红了,看着林芳严厉的目光,心里更慌了,手都开始发抖。苏慈在旁边喊:“刘梅!别慌!记得我们练的动作,手臂往后拉,用腰腹发力,别只用胳膊的劲!” 刘梅深吸一口气,按照苏慈说的做,她把手臂往后拉到最大幅度,腰腹用力,猛地把手榴弹投了出去,这一次,手榴弹准确地落在了目标区,她激动地跳了起来,眼里满是喜悦:“我做到了!”
陈莉的考核过程虽然有些慢,却每一个动作都很标准。她在匍匐前进时,虽然速度不如其他人快,却没有碰倒铁丝网;投掷手榴弹时,她的动作虽然不够有力,却准确地投进了目标区。当她完成最后一个动作,走出考核场地时,林芳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不错,比我想象中好。记住,慢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准,在战场上,准比快更重要。” 陈莉看着林芳,突然觉得,这位严厉的班长,其实也有温柔的一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