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雀儿 > 第34章 第 34 章

第34章 第 34 章

营区西侧的空地,白石灰画的模拟战场区域在枯黄的草地上格外醒目,几道白线划分出 “伤员区”“救护区”,几个裹着灰色帆布的 “伤员模型” 歪躺在指定位置,腿上用红墨水涂出的 “动脉出血” 痕迹,在帆布上洇出不规则的色块。旁边的旧木箱里堆着三角巾、绷带和橡胶止血带,风一吹,散出淡淡的消毒水味。

林芳站在队伍前,军绿色的作训服袖口挽到小臂,她的声音像秋日的风,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扫过队列里一张张略显紧张的脸:“今天练‘模拟战场救护’,五分钟内要完成止血、包扎、搬运全套流程。记住,战场上多耽误一秒,战友就多一分危险,动作必须又快又准,谁也别想着蒙混过关!”

苏慈站在队伍中间,目光落在最远处那个 “伤员模型” 上,帆布下的边角处还露出几根泛黄的草茎,让她想起小时候在营区,王群叔叔教她救护时用的稻草人。那时候王群蹲在她面前,粗糙的手掌捏着她的手指,按在稻草人 “大腿内侧”,声音带着点沙哑:“丫头,动脉出血要先找股动脉,就这儿,两指按住,力度要够,能摸到自己的脉搏就行,别慌,一慌手就抖,啥都做不好了。” 当时她只觉得是好玩的 “游戏”,还故意把稻草人的 “绷带” 缠成蝴蝶结。

“开始!” 林芳的哨声刺破空气,新兵们立刻朝着 “伤员” 冲过去,帆布鞋底踩在草地上,发出 “沙沙” 的声响。苏慈快步跑到指定 “伤员” 旁,蹲下身时膝盖蹭到地上的碎石,细小的棱角硌得她轻轻吸了口气,却没分心 ,先盯着 “伤口” 看了两秒,红墨水模拟的 “血” 正顺着帆布缝隙慢慢渗,像极了真实伤口渗出的血珠。她立刻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按在 “伤口” 上方两指处,指腹能清晰感受到帆布下稻草的硬度,力度刚好按到 “模拟动脉” 的位置,指尖微微发麻,是因为用力按压。

旁边的刘梅已经慌慌张张拆开了绷带,她没看 “伤口” 类型,直接把绷带往 “腿” 上缠,红墨水顺着绷带缝隙往外渗,像小蛇似的爬下来,沾了满手。她急得额角冒冷汗,手忙脚乱地拆了重缠,绷带却越缠越乱,最后干脆把脸埋在膝盖上,声音带着点委屈的哭腔:“怎么总缠不好啊…… 这绷带跟我作对似的……”

张岚比刘梅稳些,记得先按压 “伤口”,可她按得太轻,红墨水还在慢慢渗,在帆布上晕开更大的色块。她咬着嘴唇加力,指节都泛了白,却没找到正确的按压点,最后只能咬着牙往 “伤口” 上缠绷带,眼神里满是懊恼,仿佛在跟自己较劲:“怎么就找不到呢……”

陈莉站在 “伤员” 旁,手抖得厉害,三角巾在她手里折了又折,总也叠不成标准的长条。她的眼镜滑到鼻尖,几次想抬手推,又怕耽误时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声音细得像蚊子哼:“还有两分钟…… 我怎么这么慢…… 会不会拖大家后腿啊……”

苏慈按压了三十秒,见 “渗血” 停了,才松开手。她拿起三角巾,指尖捏着边角,飞快地折成两指宽的布条,这动作她练过无数次,晚上借着窗外的月光都能折好,边角对齐时几乎不用看。绕着 “伤员” 大腿缠了两圈,在 “伤口” 外侧打结,绳结打得紧实却不勒,是王群教她的 “活结法”,方便后续拆卸。再取过绷带,从 “膝盖” 往 “大腿根” 螺旋式缠绕,每一圈都精准地重叠前一圈的三分之二,像给 “伤口” 裹上一层保护壳,最后用别针把绷带尾端固定好,还特意把 “伤员” 的 “腿” 调整成微屈的姿势 ,这样搬运时能减少 “伤口” 拉扯,避免绷带移位。

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分四十秒,林芳走过来时,苏慈刚把 “伤员” 往简易担架上抬,担架的竹杆被压得微微弯曲。林芳蹲下身,手指碰了碰绷带,能感觉到里面的三角巾绷得紧实却不勒,指尖还能摸到绷带重叠的纹路:“你怎么知道先按压股动脉?还懂调整搬运姿势?不少老兵都记不住这些细节。”

苏慈擦了擦手上蹭到的红墨水,指尖还留着按压 “伤口” 时的触感,她看着林芳的眼睛,声音平静:“小时候叔叔教过我基础救护。他说战场上先止血才能保性命,搬运时让伤员腿微屈,能避免绷带移位,还能减少伤员的疼。” 林芳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还在忙碌的新兵,心里暗暗记下,这丫头不仅会操作,还懂背后的道理,不是只会机械模仿,是块能培养的料子。她在笔记本 “苏慈” 的名字旁,用红笔写了行字:“战术救护意识强,动作规范且懂原理,具备战场应变潜力,建议重点关注。”

三天后的射击训练,让苏慈的另一项特长彻底显了出来。射击场设在营区后山的缓坡上,十来个靶位并排摆着,每个靶位前都架着一把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这是当时新兵训练的主力枪型,木质枪托被常年的手汗浸得泛着温润的浅褐色,摸上去带着点细腻的质感;枪管上的烤蓝有些地方磨出了银灰色,却透着经年使用的扎实感,枪口的准星被擦得发亮,能映出人的影子。

战术教官周建军站在队伍前,他留着寸头,额角有一道浅疤,是早年演习时被弹片划伤的。他双手握着步枪,动作缓慢却精准地拆解着操作步骤,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熟练:“这枪用十发弹匣供弹,装弹时先拉开枪栓,让枪机处于待发状态,再把弹匣从下方卡槽推进去,必须听到‘咔嗒’声才算卡紧!瞄准的时候,缺口、准星、靶心要成一条直线,枪托必须抵紧肩窝,不然这后坐力能把你们的肩膀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疼得抬不起来!”

他一边说,一边拉动枪栓,金属碰撞的 “哗啦” 声在空旷的山坡上格外清晰,带着点机械的厚重感。新兵们看得眼睛都不眨,刘梅忍不住伸手碰了碰旁边的枪托,木质的触感让她松了口气,却还是小声跟苏慈嘀咕:“这枪看着就沉,我能端稳吗?万一开枪时摔了怎么办?” 苏慈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声音放得轻:“别急,这枪适合咱们新兵练手,你跟着我学,肯定能行。”

轮到苏慈时,她走到靶位前,先双手托住枪身,指尖划过木质护木,熟悉的触感让她想起王群教她打靶的场景,那时候王群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教她感受枪的重量。她检查了一下弹匣卡槽,确认没有异物,然后拿起十发弹匣,拇指抵住弹匣底部,顺着卡槽轻轻一推,“咔嗒” 一声脆响,弹匣稳稳卡紧,声音清脆得像咬开一颗硬糖。这动作比其他新兵快了半拍,周建军站在旁边,眼里多了几分留意,指尖在记录板上轻轻点了点。

苏慈双手持枪,左手托住枪管下方的护木,指腹贴在微凉的金属上,能感受到枪管残留的温度;右手握住枪颈,虎口抵着枪身,枪托紧紧抵在肩窝处,她特意把枪托往肩窝内侧顶了顶,让木质枪托贴紧衣服,这样能更好地缓冲后坐力,避免肩膀被撞疼。调整呼吸时,她盯着瞄准缺口,慢慢把准星对准靶心,又轻轻把准星往下压了两毫米,这是王群教她的 “弹道补偿” 技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子弹在一百米距离会有轻微下坠,稍微压一点准星,才能让子弹精准命中靶心。

深吸一口气,在呼气的瞬间,她的手指轻轻扣下扳机,没有猛劲,只是像摸热水壶似的,缓慢加力,指尖能清晰感受到扳机的行程,直到扳机 “咔嗒” 一声触发。“砰!” 枪声在山坡上回荡,带着点震耳的厚重感,后坐力顺着枪托传到肩窝,只是轻微的震动,比她预想中更柔和,像有人轻轻拍了下肩膀。

报靶员很快举着小红旗跑过来,嗓门洪亮得能传遍整个山坡:“苏慈,十环!” 周围的新兵们都小声惊叹,目光落在苏慈的靶纸上,满是佩服。刘梅刚打完,正揉着肩膀皱眉,脸上带着点懊恼:“苏慈你也太牛了!我刚才没把枪托抵紧,后坐力一上来,枪都歪了,子弹直接打到八环去了,肩膀现在还麻呢,跟被人捶了一下似的。”

张岚放下枪,手指还在轻轻搓着扳机,脸上带着点遗憾的笑:“我扣扳机太急了,有两发子弹没等准星稳就开枪,本来能打九环的,结果擦着靶心边,成了八环,差一点就满分了。”

陈莉站在靶位前,脸色发白,手里的弹匣捏得发紧,指节都泛了白。刚才别人开枪时,她吓得往后缩了缩,耳朵里嗡嗡作响,现在轮到自己,手指抖得连弹匣都塞不进卡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周建军走过去,从她手里接过弹匣,蹲下身跟她平视,声音放得温和:“别怕,这枪声音比八一式小多了,咱们先不打,就练装弹,等你闭着眼睛都能把弹匣推进去了,咱们再开枪,好不好?” 陈莉点点头,眼眶红红的,却还是跟着周建军的动作,慢慢把弹匣推进卡槽,手指的颤抖渐渐平复。

周建军走到苏慈身边,拿起她的靶纸,十发子弹的弹孔几乎都挤在靶心,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只有一发稍微偏了点,却也在十环范围内,像朵绽放的小花。他拿起枪,调整了一下苏慈的左手姿势,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护木:“护木可以再往前托一厘米,这样枪口不容易晃,你看,” 他轻轻晃动枪身,枪身稳得几乎没动,“这枪护木设计得宽,就是为了好借力,你刚才左手有点僵,放松点,才能跟枪的后坐力配合上,就像跟人配合跳舞似的,得有来有回。”

苏慈按照他说的调整姿势,左手往前挪了挪,果然感觉枪身稳了不少,手臂的酸痛也减轻了些。周建军让她再打两发,这次她扣扳机时更慢了,眼睛紧紧盯着准星,直到准星完全对准靶心,没有一丝偏移,才缓缓加力。“砰!砰!” 两声枪响,在山坡上连成一串,报靶员再次举旗,声音比刚才更响亮:“两个十环!苏慈,又是十环!”

周建军拍了拍苏慈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赞许:“你对五六式的手感特别准,知道怎么借枪的劲,不是瞎使劲。很多新兵练半个月都找不准护木的发力点,你第一次就能掌握,是块搞射击的好苗子。” 林芳站在不远处,看着靶纸上密集的弹孔,在笔记本上又添了一笔:“熟练掌握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操作,射击精度高,心理素质稳定,可结合战术训练重点培养。”

几天后的 “模拟战场指挥” 训练,苏慈的指挥潜力又一次让教官们眼前一亮。周建军带着新兵们来到后山的林地,地上用红绳标出 “敌方” 防线,矮墙是用泥土和木板搭的,壕沟里还积着前几天下雨的水,树林里的落叶铺了厚厚的一层,几面小红旗插在 “火力点” 位置,远远看去,还真有几分战场的紧张感。

“每个小组五人,十分钟内突破防线拿下目标点,” 周建军展开手里的地形图,纸质泛黄,上面用红笔标着重点,指尖划过标注的路线,“指挥者要会用地形,会分任务,别拿着人往‘枪口’上送!战场不是逞能的地方,要的是脑子!”

苏慈被分到第三组,组员有刘梅、张岚、陈莉和李娜。刚拿到任务,刘梅就急着开口,声音里满是干劲:“咱们直接冲过去吧!我跑得快,能先把‘火力点’引开,你们趁机冲进去!” 张岚立刻摇头,她刚才已经绕着场地看了一圈,对地形心里有数:“不行,正面的‘火力点’对着开阔地,没有掩护,冲过去就是活靶子,跟送上门似的。我刚才看了,树林里有条小路能绕后,就是得走两分钟,不过能避开‘火力点’。” 陈莉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写着:“绕后加突袭,加上突破时间,会不会超十分钟?咱们得算清楚每一步的时间,不能超时。”

几人说得热闹,苏慈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地形图旁画了条简易路线,线条清晰:“咱们分两组,刘梅、李娜跟我正面吸引火力,就趴在那道壕沟里,只露头盔引‘敌人’注意,别真冲,避免‘伤亡’;张岚你地形熟,带着陈莉从侧面矮墙过去,矮墙离目标点只有五十米,有掩护,不容易被发现,等我们这边枪响,你们就突袭,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她还特意扯了根草茎,在 “矮墙” 位置画了个圈,语气认真:“陈莉,你跟张岚走的时候,听我吹哨,两声短哨就行动,别提前暴露,你细心,帮张岚看着点周围的‘陷阱’,比如地上的绳子,别被绊倒了。”

演练开始后,苏慈带着正面小组趴在壕沟里,沟里的水有点凉,浸得裤脚发湿。她把头盔举在树枝上,时不时晃一下,“敌人” 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小红旗在 “火力点” 位置晃来晃去,模拟着 “开枪” 的动作。张岚带着陈莉猫着腰穿过矮墙,陈莉虽然跑得慢,却牢牢记住苏慈的叮嘱,脚步放得很轻,踩在落叶上几乎没声音,连树枝都没碰断一根,像只谨慎的小鹿。

等 “敌人” 的 “火力” 都对准壕沟时,苏慈吹了两声短哨,哨声清脆,在树林里传得很远。张岚立刻带着陈莉冲过去,“火力点” 里的 “敌人” 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们 “消灭” 了。整个过程只用了七分二十秒,比规定时间提前了两分四十秒,小组里连一个 “牺牲” 的都没有。

周建军走过来,手里还拿着记录板,上面记着每个小组的表现:“苏慈的方案很周全,知道用每个人的长处,张岚地形熟就让她绕后,陈莉细心就让她盯陷阱,还会用哨声协同,这就是指挥的关键,懂得借力,懂得配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