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雀儿 > 第46章 第 46 章

第46章 第 46 章

清晨的霜气像层薄冰贴在脸上,吸进肺里的冷空气带着针扎似的疼,踩在枯黄的草叶上,“咔嚓” 的冻裂声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连枯草的纤维都脆得一碰就断。苏慈背着枪站在队列里,她腰间别着的匕首,刀鞘是老周去年送的旧牛皮缝的,老周当时说 “边境巡逻,匕首比枪还常用,削树枝、割绳索,离不了”,背包里装着三天的压缩饼干、防潮睡袋,还有本用两层塑料布裹得严实的迷你适配法手册,手册封面是旧信纸订的,她怕露水打湿,特意多包了一层。

这次联合巡逻由师部直属连、侦察营和苏慈所在的边防连组成,共十二人。队伍里的装备新旧参差:师部直属连的战士背着新配发的 81-1 式自动步枪,枪托能折叠,金属部件泛着新漆的光泽;侦察营的张班长扛着的还是老式 56 式,枪身上刻着他的名字缩写 “张”,是用小刀慢慢刻的,边角已磨平;苏慈的 81 式是师部淘汰的旧枪,扳机护圈有点变形,她用砂纸磨了三次才顺手,现在扣扳机时指尖能精准找到发力点。他们要沿 31 号界碑到 45 号界碑的边境线巡逻三天,全程约 60 公里,中途要在野外露营两晚,路线里有没人踏过的密林、结着厚冰的河谷,还有两个只有十几户人的边境小村庄,任务比平时的常规巡逻艰巨得多。

“都检查好装备!子弹上膛,保险打开,水壶灌满热水!” 师部直属连的李连长站在队伍前,手里展开张泛黄的边境地图,地图边缘卷得像波浪,是常年折叠留下的痕迹,上面用红笔标着巡逻路线,有些地方画着小圆圈,是往年标记的危险点,要么是陡坡,要么是易塌方的路段。“这段路线地形复杂,昨天接到村民反映,晚上能听到熊叫,大家警惕点!” 李连长的声音裹着寒气,“遇到野生动物别慌,按预案来,优先护村民,再驱赶动物。” 他的目光扫过队列,在苏慈身上停了两秒,队伍里就两个女兵,苏慈是其中一个,“苏慈,听说你上次 500 米射击很准,这次远距离警戒就靠你了,你的 81 式要是出问题,随时跟我换枪,我这把 81-1 式刚校过,准得很。”

苏慈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手套里的手攥得发紧,指节泛白:“保证完成任务!” 她摸了摸枪托,指尖触到熟悉的木纹,想起出发前老周的叮嘱:“雪天枪容易冻住,每小时擦次枪油,准星要是结霜,用哈气融开,别用手套擦,容易刮花准星,差一点就打偏了。”

巡逻队刚走进山林,天就飘起了小雪,雪花又轻又密,落在树枝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像给墨绿的树枝裹了层白糖。苏慈走在队伍中间,左手握着枪,枪托抵在腰侧,右手时不时扶着旁边的树干 ,树干上结着薄冰,滑得很。她的解放鞋里垫着刘红梅特意晒的茅草,前一晚刘红梅还在灯下帮她缝了鞋帮,针脚密密麻麻:“茅草吸汗,还能隔点冻,雪灌进鞋里也不怕,你上次巡逻脚冻得发紫,我看着心疼。” 现在脚果然不冷,只是裤脚沾了雪,很快冻得发硬,走路时 “哗啦” 响,像挂了层碎冰。

“慢点走!前面有陡坡!” 侦察营的张班长走在最前面,他穿着双翻毛皮鞋,是去年立三等功得的奖品,鞋帮上的毛都磨薄了,却比解放鞋防滑。他手里握着把磨得发亮的砍刀,“咔嚓” 一声砍断挡路的枯枝,枯枝上的雪簌簌往下掉,落在他的军帽上,很快积了一小撮。“雪天陡坡滑,大家踩着我的脚印走,别踩路边的枯草,下面可能是空的,去年有个新兵踩空,摔下去擦破了腿!”

苏慈跟着张班长的脚印,一步一步往上爬,雪灌进裤脚,凉得她打了个寒颤。巡逻不能掉队,大雪天里,一旦跟丢队伍,很容易迷路,而且低温下停留久了,手脚会冻僵,连枪都握不住。爬到半坡时,她脚下一滑,身体往旁边的斜坡倒去,心跳瞬间加速,幸好旁边的王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背包带,力道大得让她肩膀一紧:“小心点!这里的冰壳厚,踩上去得用脚尖发力,跟我学!” 王丽边说边示范,脚尖踩着冰壳边缘,慢慢往上挪。苏慈点点头,调整姿势,指尖攥紧背包带,手心已经攥出了汗,却不敢松开枪,枪是她的武器,也是她的底气。

第一天傍晚,巡逻队在一片背风的山坳里露营。山坳里有块平坦的空地,旁边有棵老松树,枝桠茂密,能挡点雪。苏慈和王丽一起搭帐篷,帐篷是老式的帆布帐篷,重得很,两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把支架撑开,帆布上还留着去年演习时的泥印。王丽手脚麻利,负责用石头固定帐篷绳,石头上沾着雪,她徒手搬,很快手指就冻得发红。苏慈负责搭支架,支架是铁做的,冻得发滑,她不小心掉了一根,“当啷” 一声砸在地上,惊飞了松树上的雪,落在她的脖子里,凉得她一激灵,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苏慈,你那本适配法手册能借我看看吗?” 王丽边固定帐篷绳边问,语气里满是期待。

苏慈笑着从背包里掏出手册,塑料布上沾着雪,她用手套擦了擦才递过去:“你别嫌字丑,里面记的都是我摸索的笨办法,要是有不懂的,我再跟你说,咱们一起练。” 王丽翻开手册,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参数和示意图,还有用红笔标着的重点,比如 “雪天射击:准星需往左调 0.5 厘米,抵消风速影响;呼吸要浅,避免冷空气呛到影响瞄准”,忍不住感叹:“你这手册比我们连的训练教材还详细,连‘怎么调整呼吸’都写了,我得抄一份回去,每天对着练!”

晚上,巡逻队轮流站岗,每人值两小时,苏慈值第二班岗,从十点到十二点。她背着枪站在帐篷外,雪花还在飘,落在脸上,凉丝丝的,远处的界碑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个沉默的哨兵,守护着边境线。她掏出老周给的怀表,表壳是铜做的,已经磨得发亮,表盘上的刻度有些模糊,却走得很准,这是老周的父亲传下来的,老周说 “怀表比手表准,雪天也不怕冻,我当年在边境巡逻,全靠它看时间”。怀表指针指向十点半。

站岗时,她每隔半小时就绕着帐篷走一圈,检查周围的情况,按老周教的 “三看”:看有没有异常脚印,雪地里的脚印最藏不住痕迹;看有没有动物动静,听树枝的声响、草丛的晃动;看有没有火光 ,边境晚上不能有明火,怕被境外的人发现,去年就有走私分子靠火光判断巡逻队位置,偷偷越境。走到松树旁时,她突然听到 “簌簌” 的声响,像有东西在扒拉树枝,心里一紧,赶紧举枪瞄准,手指扣在扳机护圈上,随时准备射击。等了几秒,才看到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抱着颗松果,飞快地钻进草丛,她才松了口气,手心已经攥出了汗,后背的冷汗被冷风一吹,凉得发紧。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天却更冷了,帐篷上结着厚厚的冰壳,用手敲上去 “咚咚” 响,像敲在木板上。巡逻队吃过压缩饼干,喝了点热水,水壶里的水已经有点凉了,却不敢多喝,怕在野外找不到厕所。刚出发没多久,走到离第一个边境村庄还有两公里时,突然听到村里传来 “救命!有熊!” 的喊声,声音凄厉,还夹杂着女人和孩子的哭声,顺着风飘过来,格外揪心。李连长立刻下令:“加快速度!跑步前进!” 苏慈跟着队伍跑,心里着急得不行,边境村庄的房子大多是土坯房,院墙矮,最多一米多高,要是熊闯进村里,很容易伤到人,而且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多,根本没能力反抗。

跑到村口,苏慈一眼就看到一头黑熊正扒着一户村民的院墙,黑熊个头很大,黑色的皮毛沾着雪,看起来更壮实。它已经把前爪伸了进去,爪子锋利,在院墙上划出几道印子,院子里,一个女人抱着孩子缩在墙角,哭得浑身发抖,孩子吓得不敢出声,只是紧紧攥着女人的衣服。旁边的土坯房里,还有个老人想往外冲,被几个村民拉住了,老人急得直跺脚:“那是我的孙子!让我过去!” 村民们拿着锄头、扁担,却不敢靠近,只能在远处喊着 “熊快走!”,想把熊吓跑,可熊根本不理会,还在往院墙上爬,嘴里发出 “呼哧呼哧” 的声音,听起来很暴躁,像是饿极了。

“都退后!别靠近!” 李连长掏出枪,他背着的是 54 式手枪,枪身小巧,却很实用,“苏慈,你赶紧找个制高点,远距离射击,打熊的眼睛或腿部,别打死它,只是驱赶!注意别伤到村民,院子里还有孩子!” 苏慈立刻往旁边的土坡跑,土坡有两米多高,站在上面能清楚看到熊的位置,离熊大约 300 米,是个绝佳的射击位置。她快速调整姿势,右膝跪地,左膝微屈,枪托抵实肩窝,右肩特意往前移了 2 厘米,这是她练了无数次的 “舒适位”,左手托在护木中间,胳膊肘紧紧贴在腰侧,避免枪身晃动。

她眯起眼睛,瞄准熊的左眼,熊的眼睛在阳光下泛着光,是个明显的目标,却也很小,300 米的距离,像颗绿豆大小。她深吸一口气,按照适配法的第三步,微调准星:雪天的风速大约二级,从左边吹过来,得把准星往左调 0.5 厘米,才能抵消风速的影响。她手指轻轻扣在扳机上,指尖用巧劲,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枪身晃动,“打活物最忌慌,一慌就偏,得像打固定靶一样稳”。“砰!” 枪声在村里回荡,震得耳朵嗡嗡响,枪身的后坐力让她右肩往后顶了一下,她紧紧盯着熊的方向,看到熊 “嗷” 地叫了一声,左眼流出血来,爪子捂着眼睛,从院墙上掉下来,转身往山林里跑,很快就没了踪影,只留下一串带着血的脚印。

“好样的!” 李连长跑过来,拍了拍苏慈的肩膀,力道不轻,带着赞许,“300 米打熊眼,既赶跑了熊,又没伤它性命,还保护了村民,这枪法,没白练!” 村民们也围过来,纷纷道谢,村支书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都白了,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烤红薯,非要塞给苏慈:“解放军同志,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家的儿媳妇和孙子就危险了,这红薯是刚烤的,你趁热吃,暖暖身子,别冻着。” 苏慈没接,李连长过来和老人说明了部队的纪律,老人才收回去。

第三天下午,巡逻队走到 45 号界碑附近的河谷,这里的雪下得更大了,能见度不足 10 米,雪花落在脸上,几乎睁不开眼,得时不时用手套擦。河谷里的水已经结冰,冰面下能听到 “哗啦” 的水流声,旁边的树枝上挂着冰棱,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阳光照在上面,闪着光。苏慈走在队伍外侧,负责观察右侧的情况,她的眼镜上结了层薄霜,时不时要哈气擦一擦,怕错过异常情况, “边境巡逻,多一眼观察,就少一分危险”。突然,她看到远处有两个人影,穿着灰色的棉袄,是村民常穿的款式,却鬼鬼祟祟地往界碑方向走,走几步就回头看,像在怕被人发现,手里还提着个黑色的大包,包看起来很重,压得他们的肩膀往下沉,走路都有点晃。

“李连长,那边有情况!” 苏慈指着人影的方向,声音压得很低,怕被对方听到,“两个人,穿着村民的衣服,往界碑走,姿势不对劲,不像是村民!” 李连长立刻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望远镜,望远镜是老式的,镜片有点模糊,他哈了口气擦了擦,凑到眼前看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说:“确实不对劲,村民走山路脚步稳,他们走得拘谨,还总低着头,像是怕被人认出来,而且这个时间点,村民不会往界碑方向去,村里这个点都在准备晚饭,谁家会往荒山野岭跑?”

他立刻下令:“张班长,你带两个人从左边绕过去,注意别踩出声音,绕到他们后面,堵住他们的退路;苏慈,你在这儿警戒,找个隐蔽的位置,要是他们想越境,就开枪示警,打他们前面的地面,别伤到人,先把他们逼停;其他人跟我从正面慢慢靠近,形成包围,别让他们跑了!” 苏慈点点头,快速跑到旁边的土堆后,土堆上积着雪,能挡住身体,她趴在雪地上,雪渗进衣服里,凉得她打了个哆嗦。现在最重要的是守住目标,不能让他们越境。她枪托抵实肩窝,瞄准那两个人的方向,心里数着距离:他们离界碑只有 50 米了,再往前走几步,就踏出边境线了,必须拦住他们。

很快,张班长他们就绕到了那两个人的身后,趴在雪地上,没发出一点声音,像融入了雪地。李连长带着其他人慢慢往前靠近,脚步踩在雪上,轻得像猫,离他们还有 20 米时,李连长突然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 那两个人慌了,身体明显一僵,然后突然往界碑方向跑,速度很快,黑色的大包在身后晃着,像是想把包扔过界碑。“开枪示警!” 李连长喊道。苏慈立刻扣下扳机,“砰!” 子弹打在他们前面的雪地上,溅起一片雪沫,雪沫落在他们的裤脚上,吓得他们脚步一顿。“别跑!再跑就开枪了!”

那两个人停下脚步,身体发抖,手紧紧攥着包,却不敢再动。张班长他们立刻冲上去,把他们按在雪地上,手铐 “咔嚓” 一声锁上,冰冷的金属铐住了他们的手腕。经过盘问,果然是假扮村民的偷渡者,手里的大包里装着准备带到境外的违禁品,都是在边境小镇上收的东西,想带到境外卖高价,赚笔快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