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上司他曾是我的问题学生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启明计划”的集训地,设在剑桥大学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院。古老的石墙、蜿蜒的康河、随处可见的学术泰斗肖像……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令人心潮澎湃的学术威严。然而,与这宁静古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上无处不在的、无声的硝烟。

我的同学,是来自全球顶级企业或顶尖学府的三十名精英。他们思维敏捷,表达欲旺盛,案例讨论时,各种精妙的模型和理论信手拈来,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

起初,那种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的冲击是切实存在的。他们习惯的宏大叙事和成熟市场逻辑,与我更擅长的、从顾氏实战中锤炼出的微观洞察和敏捷应变,像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第一次小组讨论,当我提出一个基于中国本土市场快速迭代案例的分析时,那位来自华尔街、名叫詹姆斯的组员直接耸耸肩:“很特别的案例,但林,它的普适性在哪里?我们讨论的是全球战略。”

那种无形的壁垒,比语言障碍更让人窒息。

第一次个人作业,一份关于“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析。我摒弃了教科书上标准的分析框架,选择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切口——供应链末端一个零配件库存管理员的日常工作流程。

我的报告,从这位管理员每天面临的信息滞后、沟通壁垒写起,用数据和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微小决策失误如何被层层放大,最终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效率。然后,我才引出解决方案:一个轻量级、低成本、基于现有通讯软件二次开发的信息协同工具。

报告提交后,负责这门课的、以严苛著称的汉森教授在课上沉默了近一分钟,最后定格在我身上。

“林小姐,”他拿起我的报告,“你的同学们都在忙着为泰坦尼克号调头设计蓝图,而你,却在思考如何为救生艇配备更好的船桨。”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但是,”汉森教授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在真正的商业风暴中,往往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船桨’,决定了企业和员工能否在冰山到来前,安全靠岸!这份报告,让我看到了战略思维中最常被忽视,却也最宝贵的东西——对‘人’与‘流程’的终极关怀,以及在不完美环境中寻找最优解的智慧。”

那一刻,我看到不少同学眼中的轻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认真的审视。我用他们不熟悉的方式,打出了第一记漂亮的直球。

这便是我在剑桥的生存策略——不与他们硬碰他们熟悉的理论高墙,而是将我独特的实战经验与东方智慧,化为最锋利的矛。

随着课程深入,压力与日俱增。我们被分成小组,进行一个高强度的跨国商业模拟竞赛。我的组员包括傲慢的华尔街投行男詹姆斯、严谨的德国工程师卡尔和一个看似懒散实则犀利的印度创业者拉杰。

在讨论最终策略时,我们陷入了僵局。詹姆斯主张激进的资本扩张,卡尔坚持技术完美主义,拉杰则想玩一把风险极高的市场投机。

“各位,”我在白板上画下一个简单的坐标轴,“我们争论的焦点,是‘速度’、‘规模’、‘风险’和‘价值’的优先级的悖论。但或许,我们可以引入一点来自东方的哲学——‘水’的智慧。”

我接着解释道,水不执着于固定的形态,遇山绕行,遇谷成湖,最终奔流入海。我们的策略,为何不能是动态的、多线程的?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双核驱动’模型,”我的笔尖在白板上快速移动,“核心A,用稳健的技术和部分资金,构筑基本盘,如同深潭,保证生存。核心B,组建一支灵活的特遣队,用小部分资源和最快的速度,去试探、去渗透,甚至去‘误导’对手,如同溪流,寻找一切可能的突破口。两者数据共享,动态调整资源配比。”

组员们愣住了,随即陷入激烈的讨论。最终,这个融合了稳健与冒险、兼具深度与灵性的“水形”策略,被全票通过。

在后续的竞赛中,我们小组凭借这种难以预测的、动态调整的打法,让习惯了线性思维的对手疲于应付,最终以显著优势胜出。宣布结果时,连詹姆斯都难得地对我露出了一个真诚的、带着敬意的笑容:“林,你赢了。这个‘水形’策略,厉害。”

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我不再是那个需要顾亦辰在会议室里为我解围的林知意。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足以影响战局的战略语言和力量。

这三个月,我和顾亦辰的联系,并没有因为时差和距离而减少。我们的视频通话,内容从最初的思念,逐渐变成了高质量的战略探讨。

我会把课堂上遇到的有趣案例发给他,他会从国内一线实战的角度给出犀利点评;他会偶尔提及集团遇到的新挑战,我会将从剑桥汲取的最新理论,结合我的思考,形成一份份简短的“顾问意见”发给他。

我们不再是上司与下属,也不是简单的恋人。

我们更像是分处两个前沿阵地的指挥官,通过加密频道,交换情报,共享视野,制定着属于我们共同的未来蓝图。

有一次,在讨论一个关于“组织韧性”的课题时,我提到了教授讲的一个观点:“真正的韧性,不是抵抗变化,而是吸收变化,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进化的养分。”

视频那头,顾亦辰沉默了片刻,然后他看着我说:“林知意,你现在说话的样子,很像一个真正的战略家。”

他的眼神里,有骄傲,有欣赏,更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与得意。

集训结束前的结业典礼,在学院古老的礼堂举行。我作为综合表现排名前三的学员,需要上台做三分钟的结业陈述。

我站在那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礼堂讲台上,看着台下不同肤色、却同样优秀的同学和导师。灯光打在我身上,我深吸一口气,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

“三个月前,我来这里寻找答案。关于技术,关于市场,关于未来。但现在我发现,我找到的最重要的答案,是关于‘差异’的价值。”

“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体系,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过去,我们常常视差异为障碍。但在这里,我学到的是,真正的力量,源于理解并拥抱这种差异,将不同的‘武器’组合成最适合当下战场的‘武器库’。”

“我将带着这个‘武器库’回去,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更好地建造。”

发言结束,我鞠躬致意。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就在我准备走下台时,主持人,也是学院的副院长,笑着补充了一句:“感谢林小姐精彩的分享。同时,我们也很荣幸地告知各位,本次‘启明计划’得到了顾氏集团的鼎力支持。今天,顾氏集团的顾亦辰先生也亲临现场,让我们用掌声欢迎!”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空白。

聚光灯猛地打向观众席的后排。

在那里,顾亦辰缓缓站起身。

他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在古老礼堂的肃穆背景和追光下,像是从梦中走来。他隔着人群,遥遥地望着我,嘴角噙着一抹温柔而骄傲的笑意。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从容不迫地走向台前。他先面向主持人微微颔首,接过麦克风,随后沉稳地看向全场。

“感谢剑桥大学的邀请,也感谢副院长。”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顾氏集团资助'启明计划',是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培养能够理解复杂性、拥抱多样性,并具备卓越领导潜力的未来商业领袖。”

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学员,语气真诚:

“今天,坐在这里的每一位学员,你们在过去三个月里展现出的智慧、活力与协作精神,都让我们坚信,这项投资物超所值。你们代表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顾氏集团为能参与到各位的成长中而感到自豪。”

紧接着,他话锋微妙一转,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回我身上,那眼神中的赞赏变得更加具体和深邃:

“而正如一座花园最动人的,往往是其中那朵率先突破藩篱、绽放出独一无二光彩的花朵,最杰出的战略,也往往源于对'差异'最深切的洞察与融合。”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全场的魔力:

“刚才,林知意小姐关于'差异的价值'与'动态武器库'的阐述,其核心思想——即不追求单一的、固化的优势,而是培养一种能包容、适应乃至利用复杂性来构建持续竞争力的能力——这正是顾氏集团面对未来全球市场所寻求的核心战略灵魂。她不仅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更用她来自东方的智慧,为它赋予了极具前瞻性的诠释。”

最后,他从容作结,目光再次回到全场:

“所以,请允许我再次祝贺所有的毕业生。顾氏的大门,永远向拥有这般视野与智慧的顶尖人才敞开。谢谢大家。”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他走向我,伸出手。

“林知意,”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礼堂,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恭喜毕业。”

“你……你怎么会来?”我仰头看他,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

他低头,在我耳边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语气里带着一丝缱绻的遗憾和全然的满足:“错过了你穿着学士服和硕士服的样子,不能再错过今天。我的女孩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我必须在场。”

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弥补着那些他未曾参与的过去。

在所有人的注视和掌声中,他牵着我的手,坦然自若地走出礼堂。外面的阳光正好,洒在古老的学院街道上。

“顾亦辰,”我停下脚步,看着他,“谢谢你。”

谢谢你的惊喜,谢谢你的到来,更谢谢你,让我知道我的每一次飞翔,你都想亲眼见证。

他转过身,面对着我,抬手轻轻拂过我的脸颊,眼神深邃如海:“姐姐,不要说谢。”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

“来看你加冕,是我的本能,也是我的特权。”

那一刻,剑桥的古老与静谧,都成了我们背景里最温柔的布景。所有的汗水、思念和成长,都在他深情的目光中,找到了最终的意义。

林知意:“顾总日理万机,还抽空来参加这种小典礼?”

顾亦辰:(目视前方,耳根微红)“顺路。”

林知意:(憋笑)“从东亚顺路到西欧?”

顾亦辰:(转头看她,眸光深邃)“嗯。我的‘路’,就是以你为圆心,画地为牢。”

——————

喜欢本小说的请收藏,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