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在市科技馆的环形会场举行。巨大的穹顶下,观众席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评委席上,来自顶尖高校的教授们正襟危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那位气质温婉的女士——苏晴教授。她穿着淡紫色套装,头发优雅地挽起,目光却如手术刀般锐利。
夏至一眼就认出了她。那个在照片里温柔微笑的母亲,此刻正以专业评委的身份坐在决定他们命运的位置上。她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陈蝉,却发现他神色如常,正在检查实验器材的接口,仿佛评委席上坐着的只是一个陌生人。
"决赛试题即将公布。"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大屏幕亮起,题目出现:《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光子通信系统优化设计——兼论退相干效应的抑制方案》。
会场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这道题不仅涉及量子力学的高阶概念,还要求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完全超出了高中竞赛的常规范围。
陈蝉和夏至对视一眼,同时拿起笔。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陈蝉负责构建理论框架,笔下流淌出复杂的狄拉克符号和矩阵方程;夏至则专注数据处理,指尖在计算器上飞舞,精准地完成傅里叶变换和误差分析。他们交换草稿纸时甚至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手势,就能明白对方需要什么。
最关键的实验环节到来。各队需要在两小时内搭建完整的光路系统。当其他队伍还在手忙脚乱地连接光纤时,陈蝉已经熟练地校准了激光器的偏振方向,夏至则已经开始测量单光子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窗口。
"偏振角度需要再调整0.5度。"夏至盯着示波器上的波形说道。
陈蝉的手指立即在偏振控制器上做出微调,动作精准得如同手术。仪器显示屏上的信噪比数值瞬间提升了15%。
评委席上,苏教授始终保持着专业的平静。但当她的目光落在陈蝉的实验记录本上——那里写着一个巧妙的退相干补偿算法,完全跳出了教科书上的常规思路——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评分表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这是她表示赞赏时不易察觉的小动作。
比赛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他们刚好完成最后一项数据校验。夏至放下笔,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指尖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抖。
"我们做到了。"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陈蝉转脸看她,夕阳透过场馆高窗落在他脸上,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眼睛里,第一次漾开真切的笑意,像阳光破开冰面:"当然。"
这时,苏教授与其他评委一同走下评委席,来到赛场中巡视。她在他们的实验台前停下脚步,先对夏至点点头:"数据处理非常严谨,特别是对系统误差的分离处理,做得很好。"然后转向陈蝉,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那个基于量子芝诺效应的退相干抑制方案,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陈蝉的回答简洁有力,目光毫不回避。
苏教授眼中闪过难以察觉的欣慰,她轻轻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看来,向日葵确实找到了属于它的光。"
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宣布特等奖获得者时,整个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聚光灯打在领奖台最高处,陈蝉和夏至并肩站立,金色的奖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夏至微微侧头,看向身旁的少年。他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但握着奖杯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泄露了内心的波澜。这一刻她忽然明白:真正的光芒,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加持。就像向日葵永远朝向太阳,他们正是在追逐真理的路上,恰好成为了彼此最亮的星辰。
当记者们的闪光灯亮起时,陈蝉突然侧身,在夏至耳边轻声说:"比起奖杯,我更在意明天还能不能吃到食堂的菠萝包。"
这句不合时宜的话,让夏至在聚光灯下笑出了声。而评委席上,苏教授看着儿子眼中真实的笑意,也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