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风裹着细碎的雪粒,敲得教室窗户沙沙作响。晓鱼把夏栀寄来的联考合格证贴在桌角——红色的证书上印着“中央美术学院专业合格”,夏栀在信里说“等你们高考结束,我在北平的雪地里等你们”,字迹里藏着掩不住的雀跃。
“晓鱼,快看!顾行又在给你整理错题本了!”林柚用胳膊肘撞了撞她,笑着指向斜后方。顾行正趴在桌上,红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标注,每道题旁边都写着“晓鱼易混淆点”“这里要画图”,阳光透过雪雾落在他的侧脸上,睫毛上沾了点细碎的光。
晓鱼的耳尖悄悄发烫,她把刚削好的铅笔放进顾行的笔袋里——笔杆上刻着个小小的“G”,是她昨晚用美工刀慢慢刻的。自从九月约定考A大后,他们的高三就像被按下了倍速键:清晨一起在图书馆背单词,午休时他讲物理题她画速写,晚自习后并肩走在落雪的青石板路上,连踩雪的节奏都能同步成“两慢一快”。
“这道题的电场线方向你又搞反了。”顾行把错题本推过来,指尖点在一道选择题上,眼底带着点无奈的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正电荷的电场线是向外发散的吗?”
晓鱼吐了吐舌头,赶紧拿出红笔修改,却在草稿纸角落画了个小小的雪人——戴着顾行常戴的鸭舌帽,手里举着张写有“A大”的牌子。顾行凑过来看见了,忍不住笑出声,转笔的节奏变成了轻快的“一慢两快”,像在附和她的小调皮。
晚自习前,周屿抱着个保温杯冲进教室,哈着白气说:“外面雪下大了!老班说今晚提前放学,怕路滑不安全。”他把保温杯递给林柚,“给你泡的姜茶,复读辛苦,别感冒了。”
林柚接过保温杯,脸瞬间红透,小声说了句“谢谢”。晓鱼看着他们的样子,突然想起高一那年周屿告白失败的模样,忍不住笑着说:“周屿,你现在可比以前细心多了。”
周屿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跟着顾行学的呗,他对晓鱼才叫细心,连温水都要晾到刚好的温度。”
顾行的脸微微发烫,赶紧转移话题:“我送你回家吧,雪天路滑。”他从抽屉里拿出两把伞——一把是晓鱼送的物理笔记里夹着的折叠伞,另一把是去年没送出去的蓝色星子伞,现在成了他们的“情侣伞”。
两人并肩走在雪地里,伞沿轻轻靠在一起,雪粒落在伞面上,簌簌作响。晓鱼踩着顾行的脚印走,偶尔故意把雪踢到他的裤脚,看着他无奈又宠溺的笑;顾行则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掌心的温度驱散了所有寒意。
“你还记得高一那场暴雨吗?”晓鱼突然说,“你提前两小时去学校给我挂伞,结果被周屿拿走了。”
顾行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记得,那时候我还以为你会生气,结果你只是红了眼睛,像只受委屈的小猫。”他顿了顿,认真地说,“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以后一定要亲自把伞送到你手里,再也不让你淋雨。”
晓鱼的心里暖暖的,她抬头望着他,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像撒了把碎钻。她掏出素描本,在雪地里快速画了张速写——两人撑着伞走在雪地里,脚印连成一串,旁边写着“12月10日,雪天的伞,终于送到了”。
回到家楼下,晓鱼刚想上楼,就被顾行拉住了手。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铁盒子,里面装着片压好的香樟叶书签,上面用刻刀刻着“A大等你”:“这个给你,上次夏栀送的书签,我也想给你做一个。”
晓鱼接过书签,指尖轻轻抚摸着刻痕,眼泪突然掉了下来:“顾行,我们一定要考上A大,好不好?”
“一定。”顾行把她揽进怀里,轻声说,“等高考结束,我们就去看海,去北平找夏栀,去吃遍所有你想吃的火锅。”
上楼后,晓鱼趴在书桌上,把书签夹进素描本里。她翻开最新一页,画了个小小的A大校门,门口站着两个牵手的身影,旁边写着“距离高考还有178天,距离我们的约定,还有178天”。
顾行坐在书桌前,看着手里的便利贴,上面写着“12月10日,雪天送晓鱼回家,她笑起来像雪地里的太阳”。他把便利贴放进铁盒子里,又拿出一张新的,写下:“联考结束了,夏栀考上了央美,我们也要加油,178天后,一定要和晓鱼一起走进A大。”
窗外的雪还在下,月光透过雪雾,落在素描本、便利贴和书签上,像为这个寒冷的冬夜,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晓鱼看着书桌上的A大招生简章,顾行看着手里的物理竞赛题,两人虽然隔着一栋楼,却有着同样的期待——等春天到来,等雪融化,等高考结束,就一起奔赴那个写满约定的夏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