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校园还笼罩在薄雾中,林晚星已经洗漱完毕。她站在宿舍窗前,望着远处渐渐泛白的天际线,深深吸了一口气。今天,将是她重生以来最重要的考验。
手指轻轻抚过书包里那个精致的蓝色文具盒,这是昨天沈隽悄悄塞进她书包的。打开盒盖,里面除了齐全的考试用品,还有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沈隽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晚星:这三年来,我看着你从数学夏令营那个执着的小姑娘,成长为今天能够独当一面的选手。相信自己的实力,你比想象中更优秀。不要被考场气氛影响,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期待与你一起站上领奖台。——沈隽"
林晚星的指尖在"三年来"这三个字上停留片刻,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原来从那么早开始,就有人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她的成长。
六点整,所有参赛队员在学校门口集合。李老师今天特意穿着笔挺的西装,神情严肃地最后一次清点人数和考试物品。"同学们,"他的声音比平时更加凝重,"这是我们学校十年来最有希望的一次。不仅因为我们的实力,更因为你们展现出的团队精神。记住,你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学校的荣誉。"
大巴车缓缓驶出校门,林晚星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窗外,秋意渐浓的街道上,梧桐树叶已经开始泛黄。这时,沈隽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递给她一个耳机:"听点轻音乐,放松一下。特训时陈教授说过,考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三个小时的车程,林晚星时而闭目养神,时而翻看笔记。沈隽偶尔会指出几个重点题型,两人低声交流着解题思路。这种默契的配合,让林晚星感到莫名的安心。
抵达省城时,实验中学门口已经人山人海。各校的校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学子齐聚一堂。林晚星刚下车,就看到了实验中学的代表队,其中有个特别显眼的身影——徐浩,她初中时总是压她一头的数学天才。
"林晚星?"徐浩显然也认出了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没想到你也在数学竞赛这条路上。听说你上学期数学还不及格?"
"人都是会进步的。"林晚星礼貌而坚定地回应,目光平静地迎上对方审视的眼神。
徐浩打量着她胸前的参赛证,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希望这次你能比初中时表现好一些。不过实验中学已经连续五年夺冠了,你们明德高中最好有心理准备。"
考场设在实验中学新建的体育馆,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考试。林晚星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座位,发现竟然就在徐浩斜后方。这个巧合的位置让她感到些许压力,但她很快调整好心态,将文具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
九点整,刺耳的铃声宣告考试正式开始。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林晚星快速浏览全卷。题量很大,难度明显比市级比赛高出不少。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按照平时的训练节奏来,不要慌。
前半场进行得还算顺利,但在第15题时,林晚星遇到了麻烦。这是一道综合性的函数方程题,题干很长,条件复杂。她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她无意中抬头,看见前排沈隽挺直的背影。那个背影如此沉稳,让她突然想起特训时沈隽说过的话:"当你陷入困境时,不妨回到最基本的定义和性质。有时候,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
她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然后重新审题。这一次,她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题。突然,她注意到题目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条件——这个条件暗示了函数的周期性。这个发现让她豁然开朗,解题思路顿时清晰起来。
中场休息的十五分钟里,林晚星在洗手间用冷水拍了拍脸。走廊里,她听到其他学校的考生在讨论题目。
"第15题也太难了,我直接放弃了。" "听说那是北大去年的自主招生题改编的,全省能做出来的估计没几个。"
这些议论让林晚星心里一紧,但随即又释然。既然已经尽力而为,就不要被别人的言论影响。她看到沈隽在走廊尽头对她微笑点头,那个温暖的笑容让她瞬间安心了许多。
下半场的题目更加灵活,着重考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让林晚星惊喜的是,这些题目的思路与沈隽平时给她整理的拓展题非常相似。特别是在解答一道数论证明题时,她运用了陈教授讲授的递推思想,解题过程异常流畅。
最难的当属最后一道组合数学题。题目描述了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林晚星回忆起沈隽教给她的方法,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子问题。当时问只剩下十分钟时,她终于完成了这道题的解答。
交卷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林晚星长舒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她看到前排的张浩脸色不太好看,显然是被最后几道题难住了。
走出考场,沈隽已经在门口等她,眼中带着关切:"最后那道组合题,你的解法是?"
"我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先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再分别计算。"林晚星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思路。
沈隽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很清晰!我用了类似的方法,但可能在分类时没有你想得全面。"
这时,江屿也走了过来,神情有些沮丧:"我时间分配出了问题,最后一道题只做了一半。看来我还是不够资格和你们一起参赛。"
"别这么说,"林晚星真诚地安慰道,"这次比赛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你能入选省赛代表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团队一等奖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第二天成绩公布仪式在省实验中学的大礼堂举行。能容纳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热烈。当主持人宣布"明德高中获得团体一等奖"时,他们学校的方阵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是学校十年来首次获得该荣誉,李老师激动得眼眶泛红。
个人奖项从三等奖开始公布。每念到一个名字,台下就响起一阵掌声。当念到一等奖时,林晚星紧张得手心冒汗。 "金牌获得者:明德高中,林晚星!"
在热烈的掌声中,林晚星走上领奖台。当她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金牌时,看到了台下沈隽欣慰的笑容。那一刻,她突然明白,这一世的选择没有错。重生的意义不在于改变过去,而在于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颁奖仪式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实验中学的指导老师特意找到林晚星:"同学,你的解题思路很独特,特别是最后一道题的分类讨论方法,展现出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没有考虑过来我们学校就读?我们可以提供保送名额。"
林晚星礼貌而坚定地谢绝了:"谢谢老师的好意,但我更想留在现在的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进步。是明德高中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我希望能和学校共同成长。"
回程的大巴上,气氛格外欢快。李老师接了个电话后,激动地宣布:"校长要在校门口举行欢迎仪式,市电视台要求采访我们的金牌得主!而且,组委会刚刚通知,林晚星同学入选了省集训队,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
这个消息让全车人都沸腾了。林晚星望着窗外的夕阳,金色的余晖洒在田野上,也照进了她的心里。她想起了前世的这个时候,那时的她正因为与江屿的感情问题而成绩下滑,整天浑浑噩噩。而这一世,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每个女孩都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当大巴驶入学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校门口已经聚集了盛大的欢迎人群,校长亲自带队,老师们穿着正装,学弟学妹们举着鲜花和横幅。校乐队奏起了欢快的迎宾曲,整个校园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林晚星刚下车,就被记者团团围住。闪光灯此起彼伏,话筒不断递到她的面前。在熙攘的人群中,她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眼中含着欣慰的泪水,父亲还悄悄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林晚星同学,作为全省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一位记者将话筒递到她面前。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说:"我想告诉所有正在努力的同学们,不要被别人的眼光限制自己的可能。只要坚持梦想,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发热。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老师、队友,特别是沈隽同学,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这时,她看到沈隽站在人群外围,对她露出温暖的笑容。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林晚星忽然意识到,这一路上,她从来都不是孤单的。
当晚,学校举行了简单的庆功宴。宴会上,校长亲自为每位队员颁发了奖励。令林晚星意外的是,江屿也来到了现场。
"恭喜你,"江屿递给她一个礼物盒,"这是我表哥从国外带回来的数学名著,我想对你准备全国赛会有帮助。"他的眼神真诚而坦然,"经过这次比赛,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东西。"
庆功宴结束后,林晚星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夜风微凉,星空璀璨。她打开江屿送的礼物,是一本英文原版的《数学的天才》,扉页上还有他表哥的赠言:"致勇于追梦的人。"
回到宿舍,林晚星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重来一次,我要让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精彩。省赛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全国赛,我来了。"
她轻轻合上日记本,窗外月色正好。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