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实验室生存指北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郝仁觉得自己握的不是移液器,而是焊枪。每一个微升(μL)的试剂都被陆江渊的目光校准过,精准得令人窒息。

“枪头压到底,确保液体全部打出,但不要过度压迫产生气泡。”

“涡旋振荡三秒,力度均匀,确保充分混匀但不起泡。”

“记录。试剂批号:B54821,开瓶日期:今天。”

陆江渊的声音平稳地在旁边响起,没有一丝多余的情绪,像AI语音在朗读SOP。郝仁感觉自己成了对方延伸出去的一只机械臂,还是经常需要微调的那种。

就在他全神贯注,试图让第N个PCR反应体系达到陆江渊的变态标准时,维修师傅那边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

“老师儿啊,”师傅操着口音,无奈地拍了拍超净台的外壳,“这风机老化了,得换。密封条也得全换。这型号太老,配件得调货,起码得等三天。”

三天!

郝仁心里先是咯噔一下,随即又莫名生出一丝侥幸——超净台不能用,是不是意味着很多无菌操作都没法进行?他是不是能……

“知道了,谢谢师傅。”陆江渊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妄想。他利落地在维修单上签了字,送走师傅,然后转身看向郝仁。

那眼神明确表示:休想偷懒。

“超净台维修期间,实验计划调整。”陆江渊回到实验台前,手指在电脑触摸板上快速滑动,调出日程表,“原定今天的连接反应和转化,延期。你手上的体系完成后,进行以下工作:”

郝仁屏住呼吸。

“第一,整理所有公用试剂的库存清单,检查有效期,过期试剂单独存放并登记报损。”

“第二,将-80℃冰箱内所有无明确标识或标识模糊的样品取出,逐一核对实验记录本,尝试确认身份。无法确认的,标记为‘待处理’。”

“第三,彻底清洁4℃公用冰箱的每一层隔板,并重新规划分区,绘制分区示意图贴于门上。”

郝仁眼前一黑。这些活儿,琐碎、耗时、毫无技术含量,纯纯的体力劳动加眼力考验,尤其是核对那些他自己都可能看不懂的陈年旧样……简直是公开处刑!

“陆博士,”他试图挣扎,“核对样品可能需要很久,而且有些可能是我师兄师姐留下的,我也……”

“实验室的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陆江渊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从你开始。做完一项,找我检查一项。”

说完,他自顾自地坐回电脑前,开始处理数据,侧脸线条冷硬,仿佛刚才下达的不是折磨人的指令,而是再平常不过的工作安排。

郝仁磨了磨后槽牙,认命地走向-80℃冰箱。

打开冰箱门,冰冷的白雾涌出,如同他此刻拔凉的心情。里面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冻存管和盒子,有些标签字迹潦草,有些则被冰霜覆盖模糊不清。

他搬来一个泡沫盒子,开始像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往外搬样品,一边对照着自己那本被陆江渊誉为“意识流”的实验记录,试图破译自己当年的加密文字。

“这写的啥?‘P12-3-1A’?是质粒?还是细胞?”他对着一个管壁结满霜的管子发呆。

“这个更绝,就画了个哭脸???”郝仁看着另一个管子,感觉自己也想哭。

时间在冰冷的霜气和焦头烂额的辨认中缓慢流逝。郝仁蹲在地上,对着摊开一地的样品和记录本,感觉头又开始隐隐作痛(这次纯粹是愁的)。

偶尔,他能感觉到背后那道目光。陆江渊似乎起身接水,或者去拿东西,视线总会若有若无地扫过他这片“考古现场”,但从未开口,只是看着,然后又回到自己的位子。

这种沉默的监督比言语更让人压力山大。

李晓雯曾偷偷溜过来看了一眼,留下一个“师兄保重”的同情眼神就迅速撤离了,仿佛这片区域被陆江渊的低气压笼罩,生人勿近。

就在郝仁对着一个标签完全脱落、只剩一点泛黄胶痕的冻存管几乎要绝望放弃时,一道阴影笼罩了他。

陆江渊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正低头看着他摊在地上的记录本和那几个“疑难杂症”样品。

“这个,”陆江渊伸手指着那个画了哭脸的管子,“是你去年十一月份那次提质粒大面积降解的失败样品之一。你当时在记录本第78页左下角提过一句,但没有明确编号。”

郝仁猛地抬头,满眼震惊:“你……你怎么知道?!”连他自己都忘了!

陆江渊没回答,目光又移向那个标签模糊的“P12-3-1A”。

“这个编号方式,是你博二下学期惯用的。‘P’代表质粒,‘12’是构建编号,‘3’是挑取的克隆号,‘1A’代表第一次小量抽提。对照你当时构建成功的质粒PCR验证电泳图,应该是这个。”

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快速调出几张电子版的凝胶图片,指尖划过其中一个条带。

郝仁看着平板上的图,又看看地上的管子,嘴巴张了张,半天说不出话。

这人是人形自走数据库吗?!连他两年前的失败记录和编号习惯都记得一清二楚?!

陆江渊收回平板,语气依旧平淡:“记录的价值,在于未来任何时刻都能追溯。而不是靠回忆和猜测。”

他看了一眼地上的一片狼藉:“继续。按这个思路核对。有不确定的,可以问我。”

说完,他转身又回了自己的座位。

郝仁看着他的背影,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一方面,这家伙的记忆力可怕得令人发指,另一方面……他居然真的能帮上忙?

他甩甩头,把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认命地继续埋头苦干。只是这次,当他再遇到不确定的样品时,会下意识地瞥一眼那个方向。

而陆江渊,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自己的屏幕,但总会在郝仁犹豫超过几分钟时,看似不经意地看过来一眼。

有时,郝仁甚至还没开口问,他就会突然报出一个编号或者一个时间点,精准地提示到关键信息。

一种诡异的、沉默的、高效的协作模式,竟然在这冰柜的冷气和低气压中悄然形成。

#仪器崩坏期间的人类适应性观察:高效(被迫)与潜能(压榨)#

#论绝对严谨的数据库式大脑在实验室考古学中的卓越应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