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色,白云飘飘;千里红绸,彩铃悠悠。
风掠城中巷,卷起朱意浪,树袭京下街,掀起花色雨。
连接着夏府与皇宫的浅色“花街”上,一架以沉香木打造、遍系红绸鸾铃的凤舆,在御林军精锐与彩衣翩跹的宫娥簇拥下,正庄严地驶向午门。舆车过后,溅起的鲜艳花瓣久久不落,仿佛为这神圣的时刻铺就了一条流动的锦绣之路。后方跟随着尚书府的侍卫与婢女,人人面带肃穆与荣光。朝阳初升,金辉洒落,狭长的京都御道之上,唯有清脆齐整的马蹄声回响,道路两旁,百姓有序静立,翘首瞻仰这帝国盛典。
舆中端坐的,正是尚书府二小姐,太子妃,即将母仪天下的新后——夏念曦。
她层层叠叠的皇后祎衣,以最上等的赤色云锦为底,金线盘绕,绣出展翅翱翔、引颈高鸣的九尾凤凰,在透过车帘的熹微晨光下,每一片翎羽都流转着夺目的光华。墨发被绾成高耸的凌云髻,九尾凤钗并十二树花钗步摇稳稳簪于发间,随步轻颤,垂落的珍珠流苏与金色面首微微晃动,半掩其下清丽绝伦的容颜,杏眼的眼尾有一抹泪痣,向来温婉的面上今日描了浓妆,眉间一点朱砂花钿,平添了往日未有的雍容气魄与威仪。
对面的母亲黎婉紧紧握着她的手,一边悄然拭去眼角的喜泪,一边不厌其烦地再次叮嘱着宫闱琐碎、为后之道。
夏念曦心下微软,反手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背,语气带着一丝娇嗔与安抚:“放心吧,母亲。我又不是初次与他成婚了。林姨和您说的那些,女儿都记住啦。” 然而,在她灵动的杏眼深处闪过一丝焦虑,虽然日后或许久居店中成为君王三千佳丽中最不起眼的,但想到即将能与梦姐姐朝夕相处,心里又涌出一丝雀跃。
凤舆行至巍峨的午门外,钟鼓礼乐之声骤然响起,庄严肃穆。车帘掀开,黎婉先行下车,随即亲手将女儿稳稳扶下。门前侍卫持戟笔直肃立,寒光闪闪的戟上系着的红缨胜火,两侧十六名掌事宫女垂首静候,姿态恭谨,金线地毯,自午门高处一路绵延而下。
沉重的宫门缓缓洞开,令夏念曦万万不曾料到的是,宫门之内,亲自迎候她的,竟是太后凤驾!
只见凤依梦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深青蹙金绣五彩祥云飞凤袆衣,宽大的裙裾曳地,玉带束腰,通身气度威仪天成。虽以熟悉的面纱拂面,却分毫未损其绝世风华,反添几分云雾缭绕、不容窥探的神秘与尊贵。
这是夏念曦第二次见姐姐如此郑重。第一次,是她与太子大婚,凤依梦以皇后之尊,亲手为她簪上赤金鸾凤冠。
刹那间,门前侍卫、宫娥连同黎婉在内,纷纷跪下行礼,山呼:“参见太后娘娘!”
黎婉亦深深福下:“臣妇参见太后。”
夏念曦手执掩面的泥金红绡团扇,依礼微微福身,声音清越:“儿臣参见母后。”
凤依梦上前一步,亲手虚扶起黎婉,目光在她与夏念曦之间流转一瞬,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尚书夫人不必多礼。涟漪,送夫人入宫观礼。”
“是。”一名身着尚宫服饰的女官应声从凤依梦身后走出,恭敬地引着黎婉从侧门先行入内。
“随哀家来。”凤依梦转身,裙裾纹丝未动。夏念曦会意,立刻提裙上前,轻轻扶住凤依梦优雅伸出的手臂。两人并肩,一步步踏上那通往帝国权力核心的猩红御道。
刚踏上红毯,透过轻薄的红纱扇面,夏念曦便能望见御道中段,那抹卓然而立的明红身影——她的夫君,今日的帝王,拓跋轩离。
他身着绣有九龙纹样的红色吉服龙袍,正含笑望向她们的方向。明亮的红色衬得他愈发面如冠玉,俊美无俦,眉宇间已沉淀下帝王的沉稳与威严。
红毯两侧,御林军甲胄鲜明,肃然林立。后方空地上,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及其浩命女眷已按品阶肃立,寂静无声。刻漏指向卯时,吉时已到!
阳光恰好越过宫墙,洒下万道金辉,夏念曦被这灼灼目光所慑,一时恍神,不自觉地,扶着凤依梦手臂的手便收紧了几分。
两人步履从容,一步步走向御道中段的帝王。
行至御前,凤依梦停下脚步,执起夏念曦的手。她的动作有些犹疑,随后,她还是将这只微凉而细腻的手,稳稳地放入拓跋轩离温热的掌心。
“皇儿,”太后的声音泠泠响起,“这是哀家第二次,将曦儿交到你手中。”
她微微停顿,面纱后的目光带着审视,沉沉落在年轻帝王的肩上。
“哀家将她完好的带来,你,定莫负她……”
话音落下,一股混杂着酸楚、欣慰与难以言喻的落寞的复杂心绪,如潮水般漫上凤依梦的心头。多日前边境寻回曦儿时的惊惶与后怕,此刻化作沉甸甸的托付。她在心中轻叹,若是再有一次,她又当如何?
拓跋轩离紧紧握住夏念曦的手,目光坚定如磐石,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承诺:“是,母后。儿臣谨遵懿旨。”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四目相对,是熟悉的眉眼。
凤依梦缓缓抽回手,指尖残留着少女肌肤的微凉触感。她不再多看,优雅转身,在宫人的簇拥下,端坐于预设的凤座之上,居高临下,俯瞰着这场由她亲手见证、亦牵动她心绪的典礼。
阳光愈发炽烈,将二人人的身影长长地投在猩红的地毯上,也照亮了这条通往至高之处的漫漫长路。帝后二人携手,踏着庄严的礼乐,一步步走向那汉白玉垒砌的九重高台之下。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与猩红的地毯融为一体,仿佛走向一条燃烧的辉煌之路。
高台之下,帝后驻足。内侍监总管躬身趋步上前,手中木盘托着明黄织锦圣旨。拓跋轩离亲手接过,缓缓展开。他沉稳清冽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咨尔兵部尚书夏玄明之女夏念曦,毓质名门,柔嘉成性。秀外慧中,秉懿范于珩璜;品端仪肃,著令誉于椒掖。此女相貌温婉,性资敏慧,乃上天之钟毓,蒙天地之馈赠。尔自幼娴习六艺,经传皆通,民情吏治,条款征战,多有涉猎,见解非凡。与朕携手六载,贤良淑德,克尽内助之责,使朕无内顾之忧,得专心外谋之患,实乃昊天百姓所学之典范,宫闱之表率。兹仰承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盛世之休。赐号‘晨曦’,意为吾国之曙光,寄望尔如朝日,照亮宫闱,温暖天下。朕此生唯尔一位皇后,心悦汝一人。江山与汝,朕皆不负。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臣妾接旨!定不负陛下厚望,不负天下万民!” 夏念曦依制深深拜下,三跪九叩,大礼庄重虔诚。
礼成,太极殿顶的钟鼓再次齐鸣,此次声浪更为宏大磅礴,声震九霄,天地和鸣。
随后,凤依梦自凤座起身,来到夏念曦面前,亲手为她披上那件更为隆重、以玄色为底、用七彩金线绣出九凤翔飞于金色云海之间的刺绣凤袍。接着,凤依梦又为她戴上那顶缀满极品东珠与各色瑰宝、流苏长垂的龙凤珠翠冠。太后与皇帝一同将她扶起
紧接着,百官队列最前方,两人并肩而出。丞相夏念然手捧紫檀木盒,内盛皇后金册;锦侯凤辰捧同样规格的木盒,内盛皇后凤印。
两人行礼“请娘娘收此印,掌后宫,辅佐陛下万世安泰”夏念曦微微颔首,指尖郑重接过那象征无上权柄与千钧责任的宝册与凤印,随即交由身后女史恭敬捧持。
帝后并肩,一步步登上那象征至高无上的祭天高台。汉白玉的台阶冰冷而坚硬,夏念曦能感觉到身边帝王手掌传来的坚定力量,也能感受到来自身后、那道始终凝注在她身上的、清冷而复杂目光,精致衣摆绵延,一只凤凰展翅
登上高台,转身,面向脚下匍匐的百官与万民。男子容貌英俊,身材修长,尽显君王之风,女子长相貌美,气质端庄,颇有母仪天下之范。
内侍监高亢的声音响起:“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响彻重重宫阙,久久回荡。
典礼的最后,是前往太庙告祭列祖列宗。
帝后更衣后,率宗室重臣,在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向拓跋氏的列祖列宗禀告新后册立与帝王登基,自他匆忙登基以来,一直处理朝政,直到今日方才来祭拜,祈求祖宗庇佑国祚永昌。
直至午后,所有典礼方暂告段落。宫中盛宴开启,太极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一派盛世华章景象。
太后于宴席末端便称乏离席。慈宁宫内,暗卫悄无声息地呈上密报:君毅、龙辰两国使臣已携公主抵京,联姻之意,昭然若揭。
凤依梦挥手屏退左右,独坐窗前面沉如水。龙辰国上半年方才和亲,如今又送公主,心急至此,所图必大。而那向来以铁血手腕著称的君毅女帝,竟也舍得派出公主,此间深意,绝非恭贺那么简单。她抬眸望向宫墙之上那轮清冷的月,一丝沉重的忧虑漫上心头——这风暴,终究是要来了。
与此同时,龙渊宫内却是红烛暖帐,春意溶溶。
所有的威仪与重担皆被卸下,夏念曦依偎在拓拔轩离怀中,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沉稳心跳与灼人体温。他用一个缠绵至极的吻,封存了白日所有的誓言,也点燃了离别积蓄的思念。衣衫委落,青丝交缠,无声的喘息与紧密的拥抱,便是此刻最赤诚的告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