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扇略显单薄的门在眼前合拢,将戴小驿的身影和摄影棚内的喧嚣彻底隔绝,周平安并没有立刻离开。他就那样站在原地,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目光落在空无一物的门板上,久久没有移动。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仿佛被抽空了力气般,有些疲惫地转过身。他漫无目的地沿着街边走了一段,最后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呆了好一阵子,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屏幕解锁,手指惯性地点开了那个蓝色的购票应用。界面弹出,始发站“海城”,终点站“容城”,日期“今天”。
他的拇指在屏幕上机械地上下滑动,看着不同车次的时间变幻,G1234、D5678……但那些信息似乎并没有进入他的大脑。
他只是在重复这个动作,仿佛通过这种无意义的操作,能给自己混乱的思绪找到一个暂时的锚点。
最终,他退出了购票界面,没有选择任何一班车。屏幕暗下去,映出他有些茫然的脸。
午后的阳光比想象中热烈,照在身上有种不真实的灼热感。他沿着人行道漫无目的地向前,脚步缺乏明确的指向,只是被动地跟着人流移动。
橱窗里的琳琅满目,街头艺人的表演,都像是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无法真正触及他的感官。他仿佛一个游离于城市之外的旁观者。
不知不觉,他拐进了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空调的冷气瞬间包裹上来,驱散了外面的燥热,也让他的头脑似乎清醒了一瞬,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的倦怠。他乘着扶梯缓缓上行,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层层商铺。
就在扶梯即将到达顶层时,一幅巨大的电影海报猛地撞入了他的视野。海报上,柳亦繁巧笑嫣然,穿着一身清新的校园制服,背景是梦幻的樱花雨。那张脸,他太熟悉了,是他大学时代藏在书本下、贴在床头墙壁上的记忆符号。
他的脚步顿住了,不是因为他眼睛一亮,而是像被一种来自过往的习惯性力量牵引,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就那么站在原地,仰头看着海报上柳亦繁那永恒不变的笑容,眼神里没有惊喜,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怔忡。
思绪仿佛飘回了许多年前那个青涩的自己。也就在这恍惚的瞬间,一个念头如水中倒影般清晰起来:戴小驿和柳亦繁,其实是一样的。她们都成了他存放在记忆里、用来证明自己也曾年轻过、普通过、活生生地存在过的证据。
想到这里,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席卷了他。他忽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此刻站在这儿的,不是那个被称为技术天才的周工,也不是那个身家百亿的周总,只是一个普通人周平安。
海报下方,滚动着影片的名字和场次信息。下一场,就在十五分钟后。
鬼使神差地,他走向了售票处,用近乎机械的动作买了票,选了最中间的位置。整个过程,他几乎没怎么说话,像是在完成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任务。
检票,走进昏暗的影厅。银幕上正播放着贴片广告,光线变幻。他的位置很好,视野开阔,但也因此,更清晰地看到了整个影厅的冷清。只有寥寥数人,还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依偎在角落的座位里,低声私语着。
他独自一人走到正中间的那排,坐下。柔软的座椅将他包裹,周遭情侣们的细碎声响,反而将他的形单影衬得格外清晰。
他没有感到尴尬,只是一种巨大的、冰冷的孤寂感,如同影厅里的冷气,无声地渗透进来。他靠在椅背上,等待着电影开始,等待着大银幕上的光影,将他带回一个或许同样虚假、但至少熟悉的过去。
灯光彻底暗下,电影开始了。
喧闹的流行乐响起,青春靓丽的男女主角在唯美的滤镜下相遇。大银幕上流淌着精心编排的误会、巧合和甜腻的互动。柳亦繁饰演的女主角,每一个角度都完美无瑕,笑容的弧度经过精确计算,在特写镜头下,却透出一种程式化的空洞。
周平安静静地坐着,像一尊没有温度的雕塑。
起初,他试图让自己沉浸进去,像大学时那样,单纯地欣赏这份虚幻的美好。但很快,一种强烈的不适感开始滋生。他那习惯于分析底层逻辑和结构效率的大脑,不受控制地开始解构眼前的一切:
男主角的创业计划书漏洞百出,如同儿戏。
关键情节的转折依靠一连串低概率的巧合,脆弱得不堪一击。
人物的情感转变毫无铺垫,像是被剧本强行拨动的棋子。
就连那些号称“奢华”的布景和道具,在他眼中也透着一股廉价和敷衍。
这已不是欣赏,而是一场酷刑。一种类似于看到拙劣的代码、粗糙的工业设计时,那种对“低劣工艺”本能的排斥和生理性不适,强烈地冲击着他。他记忆中被时光美化过的、属于柳亦繁的灵气,在这部公式化的产品里,被消耗得荡然无存。
这种“粗糙感”与戴小驿所说的“不是一个世界”产生了诡异的共鸣。仿佛他所以为的、能够寄托情感的“美好”事物,无论是现实中的旧情,还是记忆里的偶像,其内在都充满了这种不堪一击的虚假和粗糙。
心塞,不再是因为偶像“堕落”带来的失望,而是一种更深层的、对“世间万物为何总是如此粗粝不完美”的厌烦和绝望。
就在这时,电影画面切入一个生硬的奢侈品广告植入镜头。男主角将一款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手表递给女主角,台词矫揉造作地强调着“永恒的品质与匠心”。
这个刻意营造的画面,却像一道不合时宜的闪电,猛地劈开了周平安浑噩的思绪。
“匠心……”
这个词,精准地刺中了他作为技术创造者的神经末梢。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如果这个世界充斥着敷衍和粗制滥造,如果连记忆中的美好都注定要褪色、变质,那么,主动去创造、去固化一份极致的美,不计成本,不问回报,只为对抗时间与熵增——这,难道不是世间最极致的奢侈?
他要为自己记忆里的那个偶像,为那个代表了青春符号的柳亦繁,亲手打造一部无与伦比的美学巨著。
不是这种粗制滥造的工业糖精,而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他要集结最顶级的团队,用最极致的影像语言,为她量身定制一个只属于她的光影世界。他要让她的美,在最好的镜头下,以最完美的姿态,被永恒地定格下来。
这无关票房,甚至无关他人评价。这只关乎他个人的执念——他要亲手为他正在逝去的青春,建造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这个念头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瞬间驱散了他心中所有的茫然和空落。一种久违的、属于创造者的激情和笃定,重新回到了他的眼中。
他没有等到电影散场。
在周围情侣们为俗套剧情发出轻笑时,他霍然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座位,将银幕上的喧嚣和身边的窃窃私语彻底抛在身后。
影厅外的光线明亮而冷静。他站在空旷的走廊上,内心被一种沉静而疯狂的力量填满。那个念头是如此清晰、强烈,他需要和人面对面的交流,需要看到对方的表情,需要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方式来启动这一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