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拉回,沉辛无奈看了她一眼,让下人给月浅承上一锦盒,说:“也罢,此物,你收下,听说,我的两个徒孙都还为开始修习……”
说到这,沉辛傲娇的抬了抬头,见月浅看着他似笑非笑的,又不自然咳了咳,“就…就当是送他们的拜…拜门礼。”
月浅不由得心中一暖,师尊一边觉得贸然收下弟子不妥,一边又相信月浅,师尊总是这样,嘴硬心软,还偏偏喜欢端着。
月浅收下锦盒,打开一看,是两张字符。
她有些疑惑道:“师尊,这是何物?”
沉辛故作高深,说:“此乃天下第一阁——天枢阁的羽符。”
月浅大惊,拿起符纸仔细端详,金色符纸上有朱红色符号,符纸很轻,摸起来却很有质感,细细一看,原是金丝混着朱砂线编织而成,不过极为纤细,看起来就好像符纸一样。
月浅说:“天枢阁羽符千金难求,若有此符,天下事皆可一符一换。师尊是如何得来的?”
沉辛自豪道:“你师父我是谁?三清谷掌门人,天下第一美男子,当然是凭借我优雅的气质、出众的容颜,让阁主对我一见如故,再见倾心~”
月浅沉默,沉辛呵呵一笑,突然正经道:“师父灵通广
大,羽符与我而言,不过俗物,此物,是让你给我两个徒孙求叶剑圣铸两把剑来。”
“不过本尊的铸剑术可不必他差!”
月浅没什么反应,许是多年来已经习惯师尊的自爱,只道了谢便走了,只留师尊在后一个人感叹自己的人脉。
月浅往兰轩的路上,就见周围荷花不似往年般颓败。
恰巧遇见沈听澜,便说:“三清谷景色如何?可喜欢?”
沈听澜仰起头说:“谢谢师父,徒儿很喜欢三清谷。”
……
荀归正和刚回的李恣华下棋玩乐,就听见门口有脚步声,一听他便知晓是月浅师姐回来了。
于是荀归忙站起身来,乐呵呵的向门外走去,其余二人紧随其后。
一出门便见月浅大师姐……和一个小孩。
荀归一边接过月浅的行囊,一边问:“师姐,他是谁啊?”
镜竹也好奇得紧,前一个李恣华,后一个男娃,很难让人不怀疑他师姐是不是……
月浅见两人一脸八卦的样子,抿了抿嘴,扯出一个难看的笑说道:“别乱想,这是沈听澜,我的二徒弟。”
两人虽也想到了,不过师姐一年内连收两个弟子,而且还不知家世来处,可谓慈善啊。
月浅推开二人,便见李恣华双眼放光的看着她,
“师父!”
月浅欣慰的笑了笑,见荀归镜竹二人将她照顾的很好,回身拍了拍两人的肩,说道:“多谢了。”
荀归骄傲的抬起头,回道:“师姐不必言谢,咱们都是同门师兄弟,何来谢不谢的。”
接着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不过吧,师父那本秘籍…师姐你看…”
月浅无语的看了他一眼,说:“明晚送到你手上。”
荀归听到此是开心了,又问了此间发生事情,月浅便和他说着,镜竹倒没关心他们在说什么,刚刚便和沈听澜在一旁交谈起来了。
镜竹蹲下身,和沈听澜平身说:“我们是你师叔,我是镜竹,那个是荀归,你叫什么名字?”
沈听澜性格不怕生。
“师叔好,我叫沈听澜,是师父赐的字。”
镜竹笑了笑,说道:“不必拘束,此后三清谷便是你的家。”
不过没沈听澜回应,荀归便过来了,沈听澜此刻扬起声音便叫了一身师叔。
镜竹直笑,这孩子和恣华那小女娃倒十分不同,还记得一开始恣华那怯懦模样。
荀归欸了一声,“走吧,吃饭。”
饭桌上,沈听澜一直有意无意得看向李恣华,月浅感受到了,便对双方介绍起来说:“对了,这是你师姐李恣华,恣华,这是你师弟沈听澜。”
“师姐/师弟好。”
两人异口同声道。
于是这顿饭便在荀归惦记秘籍,镜竹不满饭菜,月浅累得眼花,俩小孩好奇懵懂中过去了。
皇宫内
三皇子的祭礼刚刚过去,坤宁宫里一片冷清。
君瑾清失子神伤,又有孕在身,公主凌霜云课业繁重,她现下便有了心思多想一些。
“娘娘,君太尉到了。”
君瑾清沉下心来,开口说道:“快请进来。”又屏退下人,只留下心腹芍七。
“臣,君明……”君太尉正欲行礼,君瑾清忙接下父亲的手,将他扶起,道:“父亲……”
君瑾清见到父亲,心中委屈后怕更甚,哽咽掩泪道:“是女儿不好,未护好霁儿。”
君明是武将,为人正直,老当益壮,将君瑾清扶着坐下,便声音沙哑却有力道:“你不必责己,霁儿之死,其后必有阴谋,如今敌明我暗,要查证,乃长远之势啊。”
君明也忧心自家女儿与孙儿,那时也派出众多心腹,皆一无所获。在皇家多方势力之下只查得一个‘暗影’虚名,可见,此事的严峻可怖。
君瑾清本就是将门虎女,也知此时必定不是谋害皇嗣如此简单。
君明又说:“当下你正有孕,先当养好自身,霁儿之事,圣上定会长久追究,只是近日来,时节已近秋收,北国是否会再次南下,还未明了。”
君瑾清一愣,问道:“是兄长又要出征?”
君明无奈叹了口气,回到:“约莫,圣上即位不久,当年二皇子残留部下尚未清除,庆候护国,我君氏,只得出征。”君家背负的就是守护天下百姓的师父,食百家禄,护天下人。
大曜文武兼备,君氏为武将之首,庆氏则为其下大将,二者不可皆不守于国,君氏擅长布阵作战,庆氏擅防守突击,前者在前攻则二者在后守。
君瑾清如此担心不无缘由,当年北国在乾元元年圣上刚刚登基之时毁约进犯,大举南下。
她兄长君樾年少出征,拼尽全力,从九月秋战至腊月冬,战况焦灼之下,君樾决定采取庆氏突击法,带领君家军深入敌军腹地。
不过未等大军援助,大雪便封了路,大军与君家军被迫分开,当所有人都以为君樾此战必败时,春分雪化,君樾手中提着敌军将领之首出现,身后是君家军。
至此,此战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