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城市艺术中心。
夏飒背着帆布画筒,穿梭在“未来感知:AI与艺术对话”展览的展厅中。作为受邀的点评嘉宾之一,她需要为本地艺术杂志写一篇观展评论。
展厅充斥着科技与艺术交融的奇异氛围。全息投影在空气中舞动,交互装置随着参观者的动作变换形态,算法生成的画作悬挂在墙上,每一幅都标注着训练模型和数据集来源。
“艺术都变成代码了。”夏飒低声自语,在一件名为《情感维度》的作品前停下脚步。
这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装置。参观者站在特定区域,面部表情被实时捕捉,经过算法解析后,转换成抽象的光影与音效,投射在360度环绕屏幕上。旁边的介绍牌写道:“本作品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解读人类微妙情感,并将其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可视化呈现。”
夏飒观察了一会儿。一个孩子站在区域内做鬼脸,屏幕上爆发出绚烂的彩色泡泡;一对情侣拥抱,柔和的光波荡漾开来;一位老人静立,深蓝色的几何图形缓慢旋转。
“将人类情感简化为数据模式。”她轻声评价,从画筒中取出速写本和炭笔,快速勾勒装置的轮廓,在旁边批注:“技术惊艳,灵魂何在?”
“情感本就是神经电信号和化学物质的综合反应,数据化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解读。”
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熟悉又陌生。夏飒转身,果然看到了那张令人难忘的面孔。
苏瑾今天没穿西装,而是一身简约的深蓝色连衣裙,衬得肤色更加白皙。她站在几步之外,手中拿着平板电脑,眼神冷静如常。
“苏小姐。”夏飒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从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也对,这种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展览,确实在你的专业领域内。”
“夏小姐。”苏瑾微微点头,“我受主办方邀请,为几件作品提供技术咨询。”
夏飒注意到她平板电脑上正在运行一个复杂的分析界面:“工作时间看展,不算偷懒?”
“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苏瑾平静地回答,目光转向《情感维度》,“您刚才的评价,‘技术惊艳,灵魂何在’——似乎对将情感数据化持否定态度?”
夏飒挑眉,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评价被对方听得一清二楚:“我只是觉得,把人类最微妙的情感拆解成0和1,有点...”她寻找合适的词语,“......冷血。”
“冷血?”苏瑾向前一步,与夏飒并肩观看装置,“恰恰相反。情感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自己。比如自闭症患者的情感认知障碍,或者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情绪变化监测。”
屏幕上,一个年轻人的表情被解析为“困惑63%,好奇37%”,对应生成银灰色交织着嫩绿的光纹。
“但那不是理解,是解读。”夏飒反驳,“你的算法说这个人63%困惑,37%好奇,但也许他同时还在怀念早餐吃的煎饼,担心晚上的约会,并且脚有点痒呢?”
苏瑾轻轻歪头:“多维情感同时存在是常识,我们的模型会分配权重给最显著的情绪特征。至于煎饼和脚痒...”她停顿半秒,“除非这些影响到面部表情,否则不在分析范围内。”
夏飒忍不住笑出声:“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人类的情感是如此复杂混沌,而你们的模型只捕捉那些能够被分类和量化的部分。”
“任何理解都必须从可量化的部分开始。”苏瑾转向夏飒,眼神认真,“您作为表演者,难道不也是在观察和解读观众的反应,然后调整自己的表演吗?本质上,这与算法没有区别。”
“区别在于,我依靠的是直觉和经验,不是预训练的模型。”夏飒反击,“而且我会接受那些模糊的、矛盾的情感存在,不会试图给每个情绪贴上百分比标签。”
两人站在装置前,各执一词,吸引了周围几个参观者的注意。
苏瑾微微皱眉:“直觉和经验本质上也是人脑中的模式识别系统,只不过运作机制不像AI那样透明可解析。”
“好吧,技术专家。”夏飒抱起手臂,“那你告诉我,站在这里看这个装置,你的算法会如何解读我的情绪?”
苏瑾认真地端详夏飒的面孔,那种审视的目光让夏飒莫名有些不自在。
“面部肌肉微表情显示:挑衅35%,好奇30%,娱乐20%,其余为难以分类的复杂情绪。”苏瑾一本正经地说,然后补充道,“这是基于公开研究的通用模型分析,我们公司的模型精度要高得多。”
夏飒大笑:“所以你认为我35%在挑衅你?”
“数据显示如此。”苏瑾表情不变,“但数据不能解释为什么。”
“这就是艺术的领域了,苏小姐。”夏飒向前一步,进入装置感应区。
屏幕上立刻开始解析她的表情。光影变幻,最终定格为暖橙色与深红色交织的漩涡,边缘闪烁着金斑。旁边的数据显示:“兴奋45%,自信38%,挑战17%”。
“看,你的机器说我兴奋且自信,还有点挑战意味。”夏飒转头看苏瑾,“但它不知道这是因为我在欣赏一件有趣的作品,同时与一位聪明的女士辩论,并且——”她故意停顿,“——想着如何证明她是错的。”
苏瑾的嘴角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很有趣的自我报告。不过自我认知常常与客观数据存在偏差。”
“或者您的模型需要调整?”夏飒挑衅地笑。
出乎意料地,苏瑾没有反驳,而是操作了几下平板电脑:“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收集新数据优化模型。您的反馈会被记录。”
夏飒眨眨眼:“等等,你是在拿我训练AI吗?”
“所有互动都能提供训练数据。”苏瑾语气坦然,“如果您同意,我们可以进行更正式的合作。智言科技正在寻找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帮助完善情感识别系统。”
夏飒摇头轻笑:“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过抱歉,我暂时没有当AI训练样本的计划。”
她退出感应区,屏幕上的光影渐渐消散。
“可惜。”苏瑾看着平板上的数据,“您的表情模式很有特点,尤其是眉毛的微妙动作,在数据库中不常见。”
夏飒不知该感到 compliment 还是冒犯:“我就当这是夸奖了。”
两人继续在展厅中漫步,不时停在某件作品前,辩论却未停止。
在一幅由AI生成的画作前,夏飒评价:“技巧完美,但没有意外性。所有元素都太‘正确’了。”
“算法可以引入随机性...”苏瑾刚开口就被打断。
“随机的意外和艺术的意外是两回事。”夏飒说,“就像幽默,可以分析出结构,但真正的笑点永远需要那点灵光一现。”
苏瑾思考片刻:“有趣的观点。事实上,我们正在研究幽默生成算法。”
“真的?”夏飒挑眉,“那我期待看到AI讲脱口秀的一天。”
“目前效果还不理想。”苏瑾承认,“模型倾向于生成逻辑正确但不好笑的句子,或者过于荒谬而失去意义。”
“看,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被算法破解吧?”夏飒有些得意。
“尚未被破解。”苏瑾纠正道,“这只是一个工程问题。”
走到展厅尽头,一件特别的作品前聚集了不少人。标题是《吻》,展示的是各种情侣接吻的热成像图像,旁边配有AI对每一吻的情感分析。
“将人类最亲密的时刻变成热力图和数据。”夏飒摇头,“浪漫已死,死于技术。”
“数据揭示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实。”苏瑾反驳,“比如这一张,”她指向其中一幅,“表面上看是普通接吻,但热力分布显示一方额头温度异常升高通常伴随焦虑,而另一方手部温度降低可能暗示回避倾向。”
夏飒注视那幅图像良久,突然问:“你接过吻吗,苏小姐?”
苏瑾明显愣了一下,这是夏飒第一次看到她露出近乎措手不及的表情:“这与此无关。”
“我认为有关。”夏飒微笑,“因为你如果体验过,就会知道人在接吻时不会感觉到自己额头的温度或对方手部的冷热。你只会感觉到——那个吻。”
苏瑾沉默片刻,恢复冷静:“主观体验和客观数据同样重要。”
“但你们只测量后者,却声称理解前者。”夏飒轻轻指出。
两人对视,空气中仿佛有电流噼啪作响。
最终,苏瑾微微点头:“这是一个有效的批评。我们的确需要更多融入主观体验的维度。”
夏飒有些意外对方居然让步了:“我是不是该记录这个时刻?苏瑾承认技术有限。”
“技术永远在发展中。”苏瑾看了看时间,“我接下来还有会议,很高兴与您讨论,夏小姐。”
“彼此彼此。”夏飒真诚地说,“虽然我依然认为你们在把人类简化成数据点,但必须承认——这很吸引人。”
苏瑾似乎考虑了一下,然后从包中取出一张名片:“智言科技下个月有一个技术开放日,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前来。或许能改变您对‘冷血技术’的看法。”
夏飒接过名片,材质特殊,设计简约,只有名字、职位和邮箱,没有电话号码。
“没有电话?这么难联系?”
“邮件是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苏瑾解释,“如果您决定来,我会安排访问权限。”
夏飒也从口袋中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上面有电话号码和各种社交媒体账号:“我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随你喜欢。”
苏瑾接过卡片,仔细看了看,然后收起来:“谢谢。再见,夏小姐。”
“再见,苏博士。”夏飒故意用了学术称呼。
看着苏瑾离开的挺拔背影,夏飒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名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情感识别,嗯?”她自言自语,“不知道你的算法会如何解读你现在对我的好奇呢,苏博士。”
远处,苏瑾走出艺术中心,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上显示着刚刚在展厅中悄悄捕捉的夏飒的面部特写,下面运行着初步的情绪分析。
结果显示:强烈兴趣78%,吸引力15%,挑战意识7%。
苏瑾轻轻皱眉,关闭了分析界面。
“误差率偏高。”她低声自语,却将照片保存了下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