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这句话不管在哪里都是行得通的。
“胡闹,那是什么地方,要去也是我去,怎么能让你一个小娃娃去。”
经过了解,林澄得知这附近大山名字叫终南山,不要说在这个地方,哪怕是放在后世终南山的大名也如雷贯耳,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面物种丰富,有许多珍惜的动植物,是个天然避暑胜地。
当然现在吸引到林澄的只有物种丰富,这时候又没有珍稀动植物保护法,要是能在里面找到一些珍贵的东西,他们能立马解决眼前的所有困境。
当然这些林澄只是想想而已,她有自知之明,越稀有的东西越难得,大多生长在大山深处,那里面豺狼虎豹什么都有,她可不想送上门当口粮。她就是想在外围或者山麓山脚的地方看看,就这还遭到了宁爷爷的拒绝。
看着宁爷爷的反应这么大,林澄也是吓了一跳,连连保证:“好好,我不去了。”
看着林澄答应的如此爽快,宁爷爷有些狐疑地看了她一眼:“当真不去了?”
林澄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真不去了。”才怪!家里穷的叮当响,地里的庄稼要一直等到明年6月才会有收成,现在才9月 ,不去山里看看找出路,这近一年的时间要怎么挨过去哦。
宁爷爷这才松了一口气:“这就好,不是我吓唬你,你看看村子里的人,这几天他们提过终南山吗?我听说那里面只有经验丰富的老猎户才能去得,像你这样的小姑娘里面的野兽能一口一个。”
林澄听得有点想笑,这得多大的嘴巴啊,那得是恐龙吧。
得到林澄的保证后,宁爷爷这才拿起锄头去侍弄他那宝贝地去了,自从分了地于爷爷只要没有事情,就会一心扑到地里。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土地对人们好像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就像后世的黄金一样。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林澄就醒了,洗漱过后,她蹑手蹑脚地跑到厨房向衣服里塞了一块杂粮饼,回到院子里把宁爷爷新编的背篓背在身上,轻轻打开大门飞速跑了出去。
房间里于爷爷翻了个身,无奈地叹了口气。
晨露在枯黄的草叶上凝结成霜,她搓着冻得发僵的手,哈出的白气在眼前迅速消散,夜里睡在草窝里不觉得,这一出来就感到秋天的早上可真冷啊。望着身后低矮的土坯房,她定了定心。
越过村边那条快要干涸的小溪,崎岖的小路在眼前展开。秋霜让覆盖着草茎的小道变得湿滑,林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挪,鞋子很快就被露水浸透,冰凉的感觉顺着脚底蔓延上来。她想起穿越前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日子,那些为工作焦头烂额的夜晚,此刻竟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山路两旁的酸枣树上结满了酸枣,红得像玛瑙。林澄摘下一颗塞进嘴里,酸涩的汁液瞬间刺激得她眯起眼睛。这些酸涩的野果填不饱肚子,里面的酸枣仁却能很好的改善失眠。但她没有多摘,里面的酸枣核处理起来十分麻烦不说,她也不知道这东西在这个时代究竟有没有市场,等下次进城去药店问问再说。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她终于进入了终南山的范围,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落在厚厚的树叶上。脚下的落叶发出 “沙沙” 的声响,惊起几只灰雀扑棱棱地飞走。
林澄在附近抄起一根顺手的木棍握在手里,耳朵警惕地捕捉着周围的动静,心里有点发虚,她也是第一次这么直观的看到茂密而又充满原生态的林子,因此不敢掉以轻心,唯恐招来大形猎食动物。
出于安全考虑,林澄不准备向里面走了,她准备就在这附近转悠一番。
她一边走,一边仔细地搜寻着。突然,她眼前一亮,在一棵倒地枯树上发现了一大片黑木耳,这东西做菜、煮汤都很好吃,是个能卖钱的。
林澄从旁边树上摘了几片树叶铺在背篓根部,将采摘的木耳放在上面,这个枯木足够大上面的黑木耳还不少呢,半个时辰后木耳已经被她全部摘完了,比她预估的多,大概有七八斤左右,装了快半个背篓。
背篓还有地方呢,她准备换个地方继续寻找。
山里灌木丛生,林澄背着背篓走的很困难,临到午时她除了木耳外别无所获,这让她有些不甘心,便试着向林子深处走去。
越过一个小坡后,一串串像葡萄一样红色的果实映入眼帘,她大喜,这不是是五味子么。
林澄快步走过去,这丛五味子长在陡峭的坡上,旁边的泥土松松软软,她大致估算了一下,觉得自己爬上去问题不大,这丛五味子她可舍不得放弃。
越往上走,山路越陡。有些地方几乎是垂直的,林澄只能抓住岩石缝隙里长出的灌木往上爬,手指被磨得生疼,好几次差点滑倒,幸亏抓得牢。
到了跟前,她小心翼翼地蹲下,左手抓住旁边的灌木,右手伸过去摘。五味子的藤蔓上有细小的刺,不小心就会被扎到,所以摘得时候要很小心。
指尖捏住果实轻轻一拽,“噗” 的一声,连带着一点点果肉摘了下来,不能太用力,不然果实会被捏烂,卖相就不好了。她耐心地一颗一颗摘着,指尖很快被染成了红色,黏糊糊的汁液散发出淡淡的酸甜味。
将五味子摘得差不多后,林澄抬头看了一下,太阳有点偏西了,她这才惊觉原来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她接下来准备吃完午饭直接原路返回,想必于爷爷已经很着急了。
她在一块避风的岩石下歇脚,从怀里掏出硬邦邦的杂粮饼,这是她今天的早饭加午饭,因为粮食短缺,一天三顿饭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
饼子硬得像石头,她咬了一小口用唾液浸湿慢慢咽下去,喉咙被剌得生疼,觉得回去后可以让宁爷爷做个竹杯,下次直接带过来。
山里杂草丛生,景色又十分相似,准备回去时,林澄发现自己除了大致方向已经忘记自己来时路了,这让她心里涌起一股后怕,夜晚的大山是充满危险的,稍不注意她可能小命不保。
沿着大致方向往回走,用了足足两倍的时间才看到那颗原来长满木耳的木头,林澄这才松了一口气,直接坐在地上,准备休息一下顺便欣赏终南山的美景。
此时的太阳沿着远处山峦的脊线滑坠下去,宛如一只硕大的朱砂色果子,无声的沉入了大地的果盘,而林子李却仿佛被落日倾倒了整罐余辉,由高而低地溢满下来,美得令人窒息。稍作休息后她不敢过多逗留,匆匆向着山下走去。
忽然眼睛仿佛被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她定睛看去,长得像枸杞一样的红果在夕阳下若烈焰燃烧,与天边玫瑰色晚霞相应,形成绚烂红果映秋光的视觉冲击。
茱萸!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在辣椒还没传入的时候,这东西不仅能被当做辣椒使用,还被人们赋予特殊的意义,例如“遍插茱萸少一人”,对呀,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这东西拿到长安城应该很好卖吧,就像情人节卖花一样。
“哈哈哈哈”林澄仰天长笑,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齐全,看来她不摘的话怕是不行了,听说唐人每到重阳节就有佩戴茱萸的习俗,她在记忆里没有搜寻到,也不知是个怎么戴法,眼看着天色也黑了,林澄索性直接上手,专门挑选比较大的枝桠折了好支。
她就这样背上背着背篓,两手拉着茱萸枝向着青山村走去。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林澄走的很小心。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间的光线越来越暗,风声听起来也格外阴森,她加快了速度。当回到村子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看到于爷爷站在村口的红枣树下,林澄有点心虚不敢和他对视。
她不知在于爷爷眼中却又是另一番模样,瘦瘦小小的姑娘穿着看不出眼色的粗布麻衣,身上背着比她还大的背篓,手里还拉着长长的树枝,头发乱糟糟的,脸上还有被枝条挂出来的红痕,脚上穿着露出脚趾的鞋子,此时像他讨好的笑着.
于爷爷的心倏地一下便软了,口中责备的话语哪里还能说出口,千言万语都变成一句话:“下次叫上我,咱们两个一块去。”
见于爷爷没有生气,林澄胆子大了起来,冲着林爷爷嘻嘻一笑豪气说道:“我身手矫健,以后赚钱的事情交给我,宁爷爷你专心侍弄好咱家的地就行,咱们明年的伙食就全靠你了。”
宁爷爷没有说话,看了一眼某个自称身手矫健的人被背篓压弯的身体,自动帮她卸下背篓。
一上手顿感吃力,他又叹了口气,自己果然是老了,要是自己再年轻个十岁,就是十个这样的重量他也能背的动,看着林澄没有发现什么异样,默默加大了手中的力气。
回到家中,林澄大致清理了一下今天的收获,大约七八斤左右的黑木耳晒干后大概会到一斤左右、十几斤的五味子,还有两大丛山茱萸。
这个家里空荡荡的,就是老鼠来了都会嫌弃,她想快点赚钱改变现状,便决定黑木耳不再晾晒,明天直接拿到长安城去。
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疼,但林澄的心里却很踏实。她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她还要继续努力。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她稚嫩而坚毅的脸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