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幕背刺,皇位又落我头上了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接下来是狼狈为奸两兄弟,老五和十六。

老五和十六是亲兄弟,在夺嫡这事儿上主打一个狼狈为奸,人品低劣,不干一件好事儿。

正常人组建情报网一般开个饭店、客栈什么的,再不然就像老二的幕僚团一样用钱收买,但老五和十六都特丧心病狂。

老五从事拐卖行业,专往达官贵人的后院使劲,漂亮的小姑娘就送去做妾做通房,不好看的就当粗使丫鬟。

十六也很恶心,开了好几家青楼,漂亮姑娘也不用费心寻找,从他哥那儿进货就行。是的,女孩子在他们眼里只是货物而已,活该这两人死无全尸。】

五皇子和十六皇子被“死无全尸”吓得魂不附体,机械地跪在地上,一个喊“父皇恕罪”,一个喊“父皇冤枉”。

承安帝疲惫地揉着眉心,一个个的真不省心。

有老三强抢举子珠玉在前,老五和十六干的事并不显眼,只是以皇子之尊做这些腌臜事情,还被放到天幕上批判,属实过于丢人了。

其实承安帝觉得天幕的批判有些言过其实,民间有多少父母巴不得送女儿给达官贵人做妾呢,哪怕当个粗使丫鬟也许都比在家轻松得多;青楼那么多,也不差十六那几家,以十六理直气壮喊冤枉的表现看,估计一家都没开起来呢。

不过,死无全尸——承安帝一时间不敢下定论,万一是天谴呢?

其他大臣也不觉得五皇子和十六皇子进行拐卖和开青楼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只是感到浑身毛毛的,不约而同打算回去之后彻查府里的妾室和丫鬟。有别人的眼线在,睡都睡不安稳。

殷辛低下头,掩住眼中的怒火。

殷辛知道其他人的反应才是正常的,但他就是无法融入。

这时候殷辛就觉得天幕实在是太棒了,在这个蒙昧的时代,天幕一句“活该这两人死无全尸”比他努力一辈子还有用。

【晏高祖年纪越来越大,但太子之位一直没定下,夺嫡之战陷入了白热化,一众皇子都癫狂了。

老三强抢民男,老五和老十六当然毫不示弱,也开始强抢民女,专门冲着高门贵女去,想拉拢谁就抢谁家女儿。

绝了,是不是感觉挺奇葩的,我也这么觉得。

可是晏高祖还有几个同样癫的儿子,老五和老十六在其中也不是很突出的样子。

今天某个尚书家的女儿被抢了,明天某个侍郎家的女儿失踪了,后天哪个侯爷家的女儿出门散心没回来……愣谁知都知道情况不对劲。】

被横扫一片的尚书、侍郎、侯爷等:#¥%&¥%%#¥气到模糊!!!

周克礼叹气:若是陛下早早立储,就没这么多事了。幸好天佑大晏,降下天幕,阻恶事于未然。

承安帝看着面色突变的一众爱卿们,对这俩儿子死无全尸的原因有了个大胆的猜测。不过猜测也只是猜测,一切尚未发生,承安帝自认为是个很宽宏的皇帝。

殷辛轻哂,人的本质就是双标,刚刚一个个的都挺无所谓,牵扯到自家的女儿各个脸色都发黑。也不知道是心疼名声还是心疼家中女孩,但愿是后者吧。

不过前者也无所谓,这个世界不愧是度假世界,风气挺开放,民间女子再嫁很普遍、贵女养面首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要是天幕在元世界的明清讲同样的事,结果就不一样了,扭曲的宋明理学害死人啊。

【教育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这些高门贵女和民间女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她们接受过教育,她们会思考。

反正没等她们的父兄祖出手,她们自己就把兄弟企业的上下游给端了,还解救出不少无辜女孩。

这些高门贵女撑起了第一代女官的大半江山,里面有很多青史留名的人物:烈焰军创始者周青鸾、华夏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李诗棠、第一任女相谢清欢、《华夏地理志》作者荀无恙、环球航行第一人江恒蕙、女权运动第一人秋旋卿、现代数学之祖常妙妙、机械大师孟则婕……

他们的前半生平平无奇,她们的后半生熠熠生辉。

感谢晏成祖,虽然他只是平等地压迫每个能为他当牛做马的人,但他确实创造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时代。 】

众人面色空白,脑子都不够用了。

烈焰军、校长、女相、《地理志》作者、环球航行、女权运动、数学之祖、机械大师……这一个个名头很是响亮,有的不是很能理解,但对标女相,就知道其不一般。

不是,女人也能当丞相了吗?

周克礼皱眉,未来的成祖竟然允许女子做官?他不理解也不赞同。

自古以来,女子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哪怕女子再有才华,难道能比得上男子吗?如果朝中缺人,再开几场恩科便是,用女子何其滑稽可笑?

常誉侯周范多、工部尚书李夏、兵部尚书谢塘、户部尚书荀无尘、定海侯江踏浪、定远侯秋飞鸿、礼部尚书常循古、右相孟映泽:那谁不是我老来女/大孙女/三女儿/幼妹……吗?她竟然这么厉害,心情复杂。

不过想刀人的心更重了些,天杀的五皇子和十六皇子,看把他们乖乖巧巧的老来女/大孙女/三女儿/幼妹……都逼成什么样子了?

承安帝也挺激动,他没把女人放在眼里,但也无所谓女人当不当丞相,都是臣子,好用就行。但让女子当丞相,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晏成祖的手段和魄力可见一斑。

等等,天幕说晏成祖是他儿子了吗?承安帝急忙扒拉自己的记忆,确定晏成祖是众皇子中的一个才稍稍放下心。

如果是个公主有这样的手段和魄力——承安帝想了想——反正是他的血脉,也不是不行,总比这些废物儿子强,但小娘子当皇帝着实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

二十皇子收了眼泪,紧紧抱着殷辛的胳膊,嘴巴张出一个O形,她们好厉害啊!

虽然觉得天幕把那些女孩子的名字一一列举出来不见得是件好事,但殷辛实在顾不上操心别人,他很慌。

那个晏成祖给他的感觉好熟悉啊,一定是另一个穿越者仁兄吧!对吧对吧?

穿越者好,穿越者妙,穿越者劳模呱呱叫!

这位仁兄都搞出环球航行了,说不定有生之年他还能看上电视。古代真的好无聊!

穿越者仁兄任用女官,一定也看不过青楼和拐卖,绝对会大力整治的。

不是殷辛看不起土著帝王,而是他第一世国家的五千年历史已经证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逐步升级的,也是逐渐走向封闭的,只有外力才能打破。

殷辛越想越有道理,他都能穿越,别人凭什么不能穿越?穿越者那么多,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能有两个?

既然这样的话,他要好好苟住,从现有消息看,穿越者仁兄的性格有点恐怖,把他砍了还好,得知他也是穿越者后让他当全年无休的牛马可不行。

是的,就是这样。

稳住,不慌。

【接下来是老七,比起前面那几兄弟,老七奇葩含量不是很高,但也是人间罕见了。

遥想当年,江南大旱,晏高祖担心地方官员赈灾不利,便带着大半个朝廷南下巡视赈灾情况。

当时负责留守京城的就是老七。

老七之前表现还不错,起码没捅什么篓子,晏高祖也没指望老七干什么,他就需要老七无为而治,不添乱子。

晏高祖还留了左丞相在京城处理事务,老七只用贡献个名头,老老实实别添乱就行。

怕什么来什么,老七添的乱子来了,这还不小。】

朝中绝大多数人都对江南那场大旱印象颇深,也猜到了天幕要讲的事情。

礼部尚书常循古满脸晦气,一副往事不堪提起的样子。没别的,他就是那个留守京城的左丞相。

当年一时疏忽让七皇子搞出了大乱子,他就被贬去幽州做州牧了,后来得陛下体恤,升任礼部尚书,如今都快要致仕了还没回到丞相的位置。

七皇子默默跪下了。

承安帝都懒得看他,他早就不指望老七了。

殷辛替这些皇兄们心累,更替饭票皇帝老爹心累,生这么多孩子,都是来讨债的。

要殷辛说,天幕第一次指出参与夺嫡是哪十五个皇子的时候,被提到的皇兄们就该齐刷刷跪下去求怜悯了。

不过皇兄们不跪对殷辛来说是好事,不然前面十五个皇子一跪,他们这些剩下的兄弟也得跟着,能站还是站着吧。

【俗话说的好,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老七就是典型。他不动脑筋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动脑筋,完了,大家都遭殃。

老七特想为晏高祖分忧,想得脑瓜子都疼了,最后想出个与民同乐。老七觉得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风风火火就开干了。

老七没钱没粮没人,就去找左丞相要,左丞相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应付老七:钱被带走赈灾了、粮被带走赈灾了、人被带走赈灾粮,朝廷也没钱没粮没人。

老七怒了,他可是尊贵的皇子,区区一个左丞相竟然敢如此敷衍他!等他做出一番成绩让这老东西见识见识。

转悠来转悠去,老七找到了良牧署和太仆寺头上,这两家都是养殖大户,更妙的是,他们在京城周边设置有牛场,养的牛加起来有近两千头。

老七心情特别好,没粮不怕,有香喷喷的牛肉吃不是更好?

老七无师自通学会以身份压人,那些低阶小官就吃这一套,一听是皇子,晕晕乎乎就照着办了,等他们回过神,全京城狂欢的牛肉流水宴已经快开完了。

老七和京城吃到牛肉的人是开心了,晏高祖却被气得脑血栓都犯了。】

承安帝不知道什么是脑血栓,却很神奇地体会到了其中含义。

当年他刚出豫州地界,就收到八百里加急的京中消息,打开一看,被常循古的哭诉糊了一脸。

常循古是真委屈,关于七皇子的奇思妙想,他拦了,也拦住了,但没想到七皇子另辟蹊径闯出了更大的祸。

太仆寺隶属于兵部,管马政比较多,只养了几百头牛。但这些牛是耕牛,供官田、皇庄使用。宰杀耕牛犯法,哪怕七皇子身份贵重,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

良牧署养的牛倒是能吃,但也不是给七皇子民间同乐用的。七皇子把良牧署养的牛消耗一空,宫里身份不够的人好几年都别想吃牛肉了。要不是良牧署署正要死要活拦着,下次祭祀要用到的牛牲都保不住。

承安帝立刻怒气上涌,要不是江南的灾情更重要,他就直接下令回銮了。

想起当时的情况,承安帝还是很气,崽卖爷田不心疼,那么多牛,养起来容易吗?十几年过去了,良牧署才恢复当时的牛群规模。

京城老百姓们也想起了当年那场难得的牛肉流水宴,虽然只有一天,但个个都吃得食饱餍足。

“原来是七皇子开的牛肉宴啊,七皇子可真是个大好人!”

“还想再吃一次,那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吃牛肉,那香味儿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皇帝老爷为啥生气啊?七皇子是不是被罚了?我们要不要去给七皇子求求情。”

“要去你去,我可不敢,老子揍儿子天经地义,你去求情说不定皇帝老爷更生气。”

……

【老七想与民同乐的想法是对的,但方法不对,时机更不对。

当时是什么情况?江南大旱,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晏高祖都亲自去江南巡检赈灾情况了,老七却在京城开牛肉宴,谁听了谁气。

最关键的是,老七杀的不是他自己的牛,一整个慷他人之慨。而且太仆寺的牛全都是耕牛,老七也没手软,一个不落全杀了。

杀耕牛犯法啊,《大晏律》规定:若故杀他人马牛者,杖七十,徒一年半。老七是皇子,免了徒刑,但没逃了打。

晏高祖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揍老七,每天揍一顿,揍了一个月才勉强消气。

老七还可委屈,与民同乐多好的事啊,晏高祖却不领情,在江南就专门来信让他禁足,回京后倒是解了禁足,但天天挨揍啊。】

承安帝叹气,天幕说出了他的心声。他怎么就生了一堆净做蠢事的蠢儿子啊!这才老七,后面还有好几个,想想就绝望。

承安帝绝不给自己气受,顺手用仪仗旗旗杆敲了七皇子几下,尤觉不解气,正好看到旁边跪着的五皇子和十六皇子,又是一通好打。

爱女如命的常誉侯周范多等人:爽了。

为七皇子打抱不平的老百姓们听到天幕的话,又纷纷变了主意。

“害,怪不得七皇子那么大方,原来宰的牛不是他自己的啊。”

“再有一回也不错,反正我们得了便宜。”

“皇帝的儿子咋也这么傻,皇帝老爷没打死七皇子都是看在亲儿子的份上了。”

……

【接下来该老八了——不对,老八是那个沉迷寻仙问道的,我们来讲老八的同胞兄弟老十。

老十这人非同凡响,他是除了早夭的安闵太子以外,唯一一个死在晏高祖前面的皇子,可让老爷子好好体会了一把老年丧子。】

心存侥幸的十皇子听到天幕说到自己后,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下,正准备求饶,就听到了自己的死讯。

十皇子惊慌失措,抱住了承安帝的腿,大声哭嚎:“父皇!有人要害儿臣!您要为儿臣做主啊!”

承安帝也惊疑不已,老五和十六死无全尸,老十也死在了他前面,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是这一年,朝中风起云涌,这边抢民男,那边抢民女,好不容易消停一会儿,嘿,老十无缘无故暴毙了。

承安帝一瞬间想到了各种阴谋诡计,下令彻查。可京兆府查完了大理寺查,大理寺查完了刑部查,查来查去怎么都查不到老十的死因,总不能是吃丹药吃死的吧?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古代丹药就是集重金属元素为一体的有毒小药丸,重金属在体内积淀,到一定量就没命了。但当时的人不知道啊,他们以为的丹毒是另一回事儿,排解了就好了。

所以几乎所有人对老十将丹药当饭吃的事实视而不见,有几个提出正确猜测的还被嘲笑:吃丹药的人那么多,也没见他们出事儿啊?】

十皇子面露惊惶。

承安帝心神不宁。

许多大臣也骚动不安。

丹毒竟无法排解,那他们吃了那么多丹药,毒素不全积攒在肚子里了?

殷辛看着承安帝的表情大感不妙。

不是吧?饭票爹也是丹药爱好者的一员?丹药一下肚,他得少几年无忧无虑小皇子的快乐时光啊!

感谢天幕,饭票爹应该对吃丹药心有余悸了。不过天幕没说牛奶能缓解重金属中毒的症状,他该怎么哄饭票爹多喝点牛奶?

【一直查不出个眉目也不是个事儿,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灵机一动,决定把十王府掘地三尺,这一掘还真出事儿来了——他们挖出了大大小小四十来个巫蛊娃娃。

这下事情大条了。

四十多个巫蛊娃娃分别写着晏高祖、十皇子以外的所有皇子和几个比较受宠的公主的生辰八字,包括他的亲哥老八。

老八思路倒是清晰,搞死他爹和其他兄弟,皇位不自然而然就是他的了?多方便快捷精准啊!

老八恶有恶报,死得倒利索,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那可是巫蛊啊!历朝历代哪一个巫蛊案不杀个人头滚滚?没人再关注老十的死因,所有人都担心起自己的小命。

罪魁祸首已经死了,晏高祖没搞牵连,只把老十贬为庶人,尸身也别等着什么藩王墓了,直接团吧团吧扔到了乱葬岗。】

静,寂静,空气中连呼吸声都没有了。

十皇子瘫软在地上,脸色煞白,冷汗直流。

诸臣、诸皇子哗啦啦跪了一地。

殷辛为自己的“乌鸦嘴”感到绝望,他刚只是想了一想而已,可没想着真跪。

然而事情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十五子夺嫡,总有一个玩巫蛊的。

巫蛊诶,只看饭票皇帝老爹对丹药的态度,就知道老人家挺信这类玄学的,只不过不像元时空的秦皇汉武表现那么明显罢了。

殷辛偷偷瞥了一眼十皇子,就知道这事儿无法善了,只希望十皇兄还没发展到扎皇帝老爹小人的地步吧。

如果只是对兄弟行巫蛊,说不得还能留一条命;如果已经对饭票皇帝老爹下手,殷辛只能提前祝十皇兄来世不要再犯蠢了。

天幕这事儿搞的,还不如等十皇兄磕丹药暴毙之后再爆出巫蛊的事呢,起码饭票皇帝老爹会看在十皇兄不仅没诅咒成功别人还把自己搞死了的份上手松一些,像天幕说的那样不搞大面积牵连。

现在,难说。

承安帝的心情那叫一个大起大落,本来还在庆幸他没吃太多丹药,结果天幕透露老十行巫蛊之事。

尽管承安帝爱揍儿子,但大多数时候他绝对是个慈父,但不意味着他会包容行巫蛊之术的儿子。

若是十皇子还没沾染上巫蛊,承安帝可能会宽宥他,但看在十皇子的表现,说他没开始行巫蛊,估计都没人信。

在场的所有人里,心情最平静的要数八皇子了。尽管十皇子是他的同母胞弟,但两人的关系并不好,这从十皇子行巫蛊并没有放过八皇子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了。

兄弟二人只差三岁,年幼的八皇子曾经也盼望过这个弟弟的到来,但他不曾想过新出生的弟弟会抢走他的母亲。

十皇子比八皇子长得更好看,性格更活泼,更讨两人的生母柳妃喜欢,这种喜欢在时光流逝中变成了对十皇子的偏爱以及对八皇子的偏见。

柳妃时常对八皇子说:

“你要照顾好你弟弟!”

“你弟弟还小,你就不能让让他吗?”

“你都多大了,还和你弟弟抢东西?”

“不就是一个XX吗?你弟弟想要给他怎么了?”

……

八皇子性子本来就淡,久而久之就不再把十皇子和柳妃放在心上了。

世俗琐事,哪有修心得道快活?

八皇子猜得到生母柳妃此时必定又焦急又担心,只是这份心没有一分是给他的。

八皇子讽刺地想:也许母妃更愿意出事的是他而不是十弟。

殷辛同情地看了眼八皇子,二胎家庭不受宠老大的日子真不好过,好在他几辈子都没遇到过令他不爽的家庭状况。

承安帝也在看八皇子,对这个不是生母喜爱的热衷于修道的木讷儿子,承安帝一整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饶不了老十不假,但老八作为老十的同胞兄长不该站出来求求情吗?如此冷血,也无怪柳妃对他不亲近。

承安帝忧愁地扫了一遍跪在地上的儿子们,当真虎父犬子,没一个有气魄的。

天幕会不会搞错了?晏成祖当真是他的儿子吗?

自信了一辈子的承安帝难得不自信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三号风球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