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面那些奇葩相比,十七还真没闯出什么大祸,甚至能力比其他兄弟们还突出一丢丢,在夺嫡这件事上表现得可圈可点。
但他是真抠门啊,十七抠门不是为了夺嫡,但我还是把他放在了奇葩皇子中,因为抠门确实对他的夺嫡事业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他抠到门客和王妃都受不了。
养门客、养家糊口重点都在“养”啊,可十七这守财奴是一点儿都不往外掏。
反正混到最后,十七的门客都跑光了,他们本来就是冲着皇子名头来的,为了以后的荣华富贵忍一时倒没什么,但就十七……万一他当上皇帝了,就冲他这一毛不拔的性格,也没臣子好日子过。
十七皇子对王府里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从来不赏人也就算了,还经常克扣下人的月钱,甚至让王妃用嫁妆给他养妾室和妾室的孩子。
前面就说了,除了老三,其他皇子的王妃都是出身将门,十七的王妃也不例外。她还是那种典型的能上门提枪的将门虎女,能忍就怪了。十七王妃干脆利落地带府兵抢走了库房的金银财宝,还釜底抽薪,向皇帝告状要走了十七的俸禄银。
正所谓穷十七一个,幸福快乐一大家。
晏高祖还专门让人查了查十七是不是想效仿十四养私兵,结果查出来他真的只是享受账面上有钱的感觉。
晏高祖一整个大无语,他又没缺十七吃穿用度,十七的母妃也大把大把给儿子塞钱,谁都不知道十七抠门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
常誉侯周范多那叫一个气啊,早把十七皇子是天下第一好女婿的想法抛在了脑后,恨不得抽刚才产生了这个想法的自己一巴掌。
他周家姑娘在家时都没受到这么大委屈,嫁进皇家反而要受穷受累,滑天下之大稽。
周范多实在没忍住,出列直直瞪着十七皇子,直到听天幕说十七王妃没吃亏才收敛了怒意,上前向承安帝请罪:“陛下恕罪,老臣失礼了。”
“爱卿一片慈父之心,何罪之有?”承安帝挺理解周范多的,他有十来个成婚的公主,虽然他对很多女儿没印象,但驸马敢让公主受委屈就是不行。
承安帝顺手给了十七皇子两棍子。
对于十七皇子离谱的抠门行为,别说周范多生气了,承安帝也很气,他知道十七皇子抠门,但没能想到能抠门成这样。
承安帝直接问当事人:“十七,你很缺钱吗?”
“儿臣只是……只是节俭。”十七皇子着急地辩解道。
“呵,节俭?”承安帝冷笑,“朕只问你缺不缺钱?”
话说到这份儿上,十七皇子还能说什么,只能回答不缺钱。
“既然不缺钱的话,就照天幕说的办,把府库和俸禄都交给你的王妃打理吧。”承安帝对十七皇子无话可说,连府兵都听王妃的,可见这个儿子有多不得人心。
二十皇子心有戚戚,幸好父皇很大方,不然他说不定都长不大。他母妃没几个私房钱,也不像十七皇嫂一样胆大,如果父皇抠门,母妃一定不敢和父皇对着干。
周克礼有些震惊,十七皇子真是个人才,颇得户部尚书荀无尘真传,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无尘的抠门只针对朝堂上的同僚,哪像十七皇子,连家人都苛待。
殷辛没服过谁,就服十七皇兄。十七皇兄对外抠门,对内同样抠门,胜过葛朗台、堪比周扒皮,绝了。
有天幕这一茬,十七皇兄肯定和皇位无缘了。不过十七皇兄既然出现在这一趴,在天幕所在的历史时间线上肯定也没登上皇位。
殷辛不敢想象十七皇子登上皇位会是什么样子,可劲往怀里搂钱还是一毛不拔,或者是可劲往怀里搂钱的同时一毛不拔?如果只有一毛不拔的话,说不定还能在史书里得个“节俭”的美名。
如果十七皇兄只是享受账面上有钱的感觉,让他去当户部尚书也挺好,不过风险有二:一是没人能从十七皇兄手中抠出钱,影响国事;二是十七皇兄只看重自己的存货,很可能从国库往他自己兜里捞钱。
等等,他在想什么?!
殷辛警醒,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事情还是让饭票皇帝爹操心吧。
【总而言之,十五子夺嫡中的十五个皇子就此通通出局,夺嫡算是夺了个寂寞。
不过如此小打小闹的夺嫡之战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几乎没有朝臣因此丧命,最多不过免官夺爵发配边疆。
多稀罕呐!谁家争皇位不是一堆皇子带着追随者在朝堂内外打个头破血流?偏晏高祖时期的例外。】
周克礼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作为左相,这时候他应当说些什么劝慰君王,但一向善于言辞的他此时竟然口拙了。
好消息:夺嫡风波不大。
坏消息:原因是众皇子无能。
周克礼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这时候不管说任何话都像是火上浇油。况且如今也算不上风波不大了,天幕一讲,全大晏都看了皇家的热闹。
殷辛觉得这样挺好,皇兄们笨是笨了点,但笨拙得可爱,这样夺嫡很安全,像第二世的狼灭皇兄们搞得血流成河可不好。
不过天幕一出,也无所谓这些了,以饭票老爹的手段,这些个皇兄蹦跶不出什么水花了。
承安帝负手望天,他此刻才知道,当一位父亲对儿子失望至极的时候,是一句话都懒于训斥的。
承安帝已经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未知的晏成祖身上,哪怕晏成祖是他未出生的幼子,他也会为他铺好路。
天幕说丹药有毒,他戒掉金丹的话,兴许能活得更久一些。
主少国疑算什么?总比把大晏交到一个蠢货手里强。
承安帝更为担心的是,天幕的出现让晏成祖从小活在夸耀中,被温水煮青蛙地捧杀,达不到朝臣和黎民的期望。
大晏该何去何从呢?
【究其根本,这些皇子太蠢了,蠢到让人不可直视,我都看不上,更别提那些官场上的顶级聪明人了。
也就二三四五六七几个年长皇子曾经有过支持者,其他皇子,诶嘿,连曾经都不曾有过。
我翻看史书,发现甭管和皇子有没有姻亲,当时大部分臣子对皇子的态度那叫一个若即若离,给皇子行方便,可以;但站队,不行,更别提用身家性命支持皇子夺嫡了。
参与夺嫡的当然有,不然那些被免官夺爵发配边疆的倒霉蛋哪里来的?不过人数不多就是了,远远比不过其它朝代众多皇位时期的腥风血雨。】
承安帝有些羞恼,所以这就是朝中提议立储声音不断但让他们提出储君人选就没声的原因吗?
承安帝曾经逼问过建议他立储的臣子,口径还挺一致,动不动就是无嫡立长。呵,就老二那德行,能一口气送出八千斤金子,当上皇帝还不得让臣子把朝廷搬空?
不过承安帝着实不是个暴君,也就气了气,在脑海中的小本本上记了几笔罢了。
和承安帝正好相反,家中有女儿嫁给皇子或者和皇子有婚约的公侯伯爵们纷纷松了口气,夺嫡最容易受到牵连的就是和皇子有姻亲关系的他们了。
天幕说没事就一定没事,他们都是和陛下从刀山枪海里走出来的,凭他们对陛下的了解,只要他们不主动掺和,混个善终没问题。
殷辛暗中叹气,这世界上从来不缺投机主义者,朝中不少人都因跟随饭票皇帝老爹打天下得了爵位及高官厚禄,他们是最初的胜利者。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总不缺乏尝到甜头的胜利者或羡慕胜利者的人为了家族延续或荣华富贵参与新一轮的投机。
也就是这届皇子数量太多且过于烂泥扶不上墙,夺嫡之争才没那么血腥。
殷辛突然想到,饭票皇帝爹把朝中大臣放到上书房当先生会不会就是想让大臣深刻意识到皇子们的绝世资质,从而达到削弱夺嫡风波的目的?
不不不,不能这么想衣食父母,饭票皇帝爹应该只是单纯地想培养下一代,最终阴差阳错达成了上书房先生和皇子相看两厌的成就。
【然而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
承安帝心中咯噔一下,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他最终选出的继承人可能还不如天幕已经提到的那十五个蠢货儿子。
大臣们都懵了,什么“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总不会是陛下为了给下一代皇帝铺路把他们都杀了吧?
二十皇子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泪水又在眼眶中打转了。
殷辛无奈地悄悄碰了碰二十皇子的手背,打断兔子胆皇兄过于紧张的情绪和丰富的想象。
【美人白头,英雄迟暮,晏高祖这位霸主的生命迎来倒计时,他不得不在儿子当中选择了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作为储君。
一切精彩内容都在下期视频,主题是《晏缪帝的骚操作》。
我是《戏说华夏历史》主讲人[胡小戏],我们下期再见。】
祭坛附近又只剩下风声和呼吸声。
缪帝。
名与实爽为缪;蔽仁伤善曰缪;伤人蔽贤曰缪。
“缪”乃名副其实的下谥。
联系那句“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脑子转得快的人心都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