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下棋局 > 第35章 京师入秋

第35章 京师入秋

京师入秋,金风送爽。黎玦与顾长渊从泉州回京后,海务院的条例已在各地推行开来。各地呈报上来的文书堆满了案头,既有喜讯,也有难处。

黎玦翻到一封来自江南的呈文,眉头微微一皱:“盐价又涨了。盐帮余孽虽已覆灭,可旧的盐引制度积弊仍在,走私依旧猖獗。”

顾长渊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被风吹落的梧桐叶,缓缓道:“盐与海,向来相连。盐路不清,海贸也难稳。我们得趁此势头,一并整治。”

黎玦合上呈文,抬头道:“我去江南一趟。”

顾长渊点头:“我在京师稳住朝堂,替你挡住不必要的纷扰。”

两人相视一笑,许多话不必说尽,彼此都懂。

江南的雨,细而密。黎玦轻车简从,先到苏州,再转扬州。一路上,他暗访盐场,走访盐商,也与盐工在小酒馆里对坐而谈。

一个雨夜,扬州城外的破庙里,几名盐工围着他诉苦:“大人,不是我们想走私,是盐引太贵,盐税太重。灶里出的盐,卖给官仓要亏本,不卖又活不下去。”

黎玦沉默良久,只道:“你们的难处,我记下了。”

离开破庙,他连夜写下一份“盐法改革条陈”,提出三条核心建议:

- 简化盐引,合并税种,实行从量计税

- 设立盐价平准基金,防止盐价暴涨暴跌

- 严查官商勾结,鼓励盐工组织互助

这份条陈被快马送往京师。

京师这边,顾长渊正与内阁大臣们周旋。有人反对:“盐法行之百年,不可轻言更张。”

顾长渊从容应对:“百年之法,若成百年之弊,不改,百姓何安?”

几日后,皇帝召见,顾长渊呈上黎玦的条陈与自己的补充意见。皇帝沉吟良久,最终拍板:“准奏。”

诏书很快传遍天下。盐价开始回落,盐场的秩序也逐渐稳定下来。

江南的局面刚稳,南洋又传来急报:三佛齐国遣使来访,称其沿海遭不明船队骚扰,请求天朝护航。

黎玦闻讯,立即南下泉州,与周临整备船队。

“这次不是‘潮生’。”周临看着密报,“对方战法更为凶悍,船只更大,火力也更强。”

黎玦点头:“看来是域外海盗,与旧势力有所勾连。我们要小心应对。”

船队南下,在三佛齐海域与海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对方的炮火猛烈,黎玦沉着指挥,命船队以“鹤翼阵”分散敌军火力,再以火鸦火箭逐个击破。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分,海面上漂浮着破碎的船板与熄灭的火把,海盗船队被击溃,残余势力遁入远海。

三佛齐国国王亲自到港口迎接,握着黎玦的手,感激涕零:“天朝之恩,没齿难忘。”

黎玦却只是淡淡一笑:“互守互助,海道乃安。”

回京的路上,黎玦收到了顾长渊的来信。信很短,只有八个字:“盐法已定,等你来归。”

他读到这八个字,嘴角忍不住上扬。快马加鞭,赶回京师时,已是傍晚。

摄政王府的廊下,顾长渊正倚柱而立,手中握着那只旧暖炉。两人目光相接,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简单的微笑。

“回来了。”顾长渊说。

“回来了。”黎玦应道。

夜深,王府的小书房里,烛火摇曳。两人对着一幅海图,低声商议着来年的计划。

“明年,我们可以尝试开辟更远的航线。”黎玦指着海图最南端,“绕过这片群岛,或许能抵达更遥远的大陆。”

顾长渊点头:“我会在京师为你争取更多的粮饷与工匠。你只管去看更远的海。”

黎玦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枚小海螺,递给他:“这是三佛齐海边的海螺。你若想我,就听听它的声音。”

顾长渊接过海螺,放在耳边,轻轻一笑:“好。”

又过了一年,海务院的制度已经稳固如山。泉州、广州、明州三大港商贾云集,灯塔在夜色中次第亮起,护航船队巡弋在万顷碧波之上。

皇帝下诏,表彰开海之功。顾长渊与黎玦联名上疏,请将“海不扬波”四字刻于泉州海口的巨石之上,以志不忘。

诏书准了。巨石落成那天,百姓们自发前来观礼。黎玦与顾长渊并肩而立,看着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平静与自豪。

“黎玦。”顾长渊轻声唤他。

“嗯?”

“我们的约定,还记得吗?”

黎玦转过头,眼中映着海光:“记得。”

“那就从今天起,我们去看遍天下的日出。”

“好。”

海风拂过,带着盐与阳光的味道。远处,一艘远洋商船正缓缓出港,帆影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白光。

新的时代,已经真正到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