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听见证物说爱你 > 第2章 废墟中的回响

第2章 废墟中的回响

晏微感到一丝烦躁。这个男人太过敏锐,像一只优雅而耐心的蜘蛛,不动声色地编织着语言的网,等着她露出破绽。

“只是工作后的正常状态。谢谢裴教授关心。”她生硬地回答,避开了他的目光,看向幕布上的照片,“如果侧写需要基于我的主观感受,恐怕会让裴教授失望了。我更倾向于等待微量物证和毒化报告的结果。”

裴昀看着她明显抗拒和封闭的姿态,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探究的兴趣。他见过太多人,悲伤的、愤怒的、恐惧的,但像晏微这样,将一切情绪严密地冰封起来,甚至对自己都如此苛刻的,并不多见。

这不是简单的职业性冷静,更像是一种……防御机制。

他在心里默默记下了一笔:晏微,女,法医。极度理性,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情感隔离或过度耗竭。可信度待观察,但其专业能力应无问题。

就在这时,分析室的门被敲响了。

李队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走了进来,脸色凝重:“裴教授,晏法医,微量物证初步结果出来了。”

瞬间,两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

“死者指甲缝里的颗粒物,”李队将报告递给离他更近的裴昀,“成分很复杂,主要是几种不同类型的矿物粉尘,还有微量……染料颗粒。”

“矿物粉尘?染料?”晏微蹙眉,这组合很罕见。

“对,而且不是常见的建筑粉尘或者绘画染料。”李队补充道,“鉴定科的同事说,这种矿物粉尘的特性和某种抛光用的研磨剂很接近,常用于玉石、珠宝或者精密仪器的后期加工。那种染料……他们怀疑是某种高级纺织物用的定制染色剂。”

玉石抛光?高级定制染料?

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同时出现在一个死在拆迁区附近的年轻女性指甲缝里?

案件的诡异程度陡然升级。

晏微迅速在脑中过滤这些信息,试图将它们与昨夜感受到的那股强烈情绪联系起来。恐惧……不甘……和一个接触过玉石抛光和高级纺织品的环境?

裴昀的思维显然运转得更快。

他拿起笔,在一旁的白板上飞快地写下几个关键词:年轻女性、失踪、无明显外伤、抛光研磨剂、定制染料、恐惧、精准处理现场。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之前那种温和的探究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浸在推理中的专注光芒。

“凶手可能拥有一个安静、私密、且能接触到专业抛光工具和高级纺织品的工作环境。”裴昀开口,语速不快,但极其肯定,“他不是临时起意。现场处理得太干净,显示他有充分的准备和时间,甚至可能……享受这个过程。他对‘完美’和‘清洁’有偏执。”

他转向晏微和李队,目光灼灼:“受害者指甲里的东西,很可能是在极度的恐惧和挣扎中,无意间抓挠凶手或其所在环境留下的。那是她留下的……最后的无声证词。”

“最后的证词……”晏微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心头微震。

裴昀的侧写,精准地勾勒出一个可能的凶手画像,并且奇妙地……与她感知到的那股情绪碎片的部分特质吻合了。

裴昀注意到了她细微的失神,目光重新落回她身上,带着一丝探究:“晏法医?你想到什么了吗?”

晏微猛地回神,压下心头的波澜,摇了摇头:“没有。只是觉得裴教授的侧写很大胆。”

裴昀看着她,嘴角似乎又勾起那抹温和却难以捉摸的弧度:“大胆的推论需要证据去验证。或许,我们该去发现尸体的现场再看一看。有时候,地方能告诉我们的,比人更多。”

他站起身,拿起外套,动作从容:“晏法医,要一起去吗?也许在阳光下,能看到一些夜里被忽略的……‘细节’。”

他的邀请很自然。

晏微看着窗外依旧阴沉的雨后天色,又看看眼前这个笑容温的男人。

她感觉有什么东西自己掌控不住了。

雨水冲刷过的城西拆迁区,弥漫着一股泥土腥气和陈年污垢被浸湿后的霉腐味道。

残垣断壁裸露着钢筋水泥的骨架,像一头头沉默的巨兽骸骨,匍匐在阴沉的天幕下。警戒线在湿冷的空气中微微晃动,发出单调的簌簌声。

裴昀的车停在路边,他率先下车,绕过车头,很自然地想为晏微打开车门。然而晏微已经自己推门下车,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迟疑。

他的手在半空中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插进大衣口袋,脸上依旧是那抹无可挑剔的浅笑:“地方不太好看,晏法医多担待。”

晏微没接话,只是拉高了风衣的领子,目光扫过这片荒凉破败的区域。发现尸体的具体位置在下水道口附近,已经被警方仔细勘查过,周围用醒目的标记圈出。

李队派来的两名年轻刑警已经在现场等候,看到裴昀和晏微,立刻上前打招呼,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好奇。毕竟,法医和心理专家一起复勘现场,并不常见。

“裴教授,晏法医,这边。”其中一名刑警引路。

裴昀点点头,却没有立刻走向中心现场。他站在稍高的地势,环视整个区域,眼神像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细节:道路的走向、尚未完全拆除的楼房窗户、可能的监控盲区、车辆进出的痕迹……

“发现尸体的环卫工人,是每天固定时间经过这里吗?”裴昀问道,声音在空旷的废墟间显得格外清晰。

“是的,裴教授。一般是早上五点左右。”

“也就是说,凶手是在深夜至凌晨这段时间抛尸。”裴昀若有所思,“选择这个地方,是熟悉地形,还是随机挑选?”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身边的刑警。晏微沉默地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听着他条理清晰的问话和分析,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在工作状态下的专注力和逻辑性确实极具压迫感。

她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上,试图忽略裴昀的存在,也压抑着内心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或许,在这里,在这些死者最后停留的地方,她能捕捉到比解剖台上更清晰、更丰富的情绪碎片。

走到下水道口附近,刺鼻的气味更浓了些。尽管尸体已经移走,但那种死亡留下的无形痕迹似乎仍萦绕不散。

裴昀蹲下身,戴着白色手套的手指轻轻拂过地面残留的些许痕迹,仔细观察着下水道井盖边缘和周围地面的摩擦状况。

“抛尸时动作很干脆,没有拖沓的痕迹。”他低声判断,“对这里不陌生,甚至可能提前踩过点。”

晏微的目光则落在旁边一堆被雨水泡得发胀的垃圾上,一些破烂的织物、废弃的塑料制品纠缠在一起。她想起死者指甲里的抛光剂和染料颗粒。

“凶手可能用类似的废弃物作为伪装,或者……”她顿了顿,指向不远处一栋半塌的二层小楼,“那种地方,会不会是临时停留点?”

裴昀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的思路。去看看。”

那栋小楼的门窗早已不翼而飞,里面堆满了碎砖块和废弃的生活垃圾。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去,光线昏暗,空气也混浊。

裴昀仔细查看着地面和墙壁,寻找任何不寻常的足迹或痕迹。晏微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的指尖悄悄拂过冰冷的、布满污垢的墙面,拂过锈蚀的栏杆,甚至是一张被丢弃的、湿漉漉的破旧沙发。

每一次触碰,她都屏息凝神,希望能捕捉到什么。

然而,传来的只有一片混沌的、属于废弃之地的空洞感,夹杂着一些长期流浪者留下的微弱的茫然与绝望,却没有任何与那名年轻女死者相关的、鲜明强烈的情绪印记。

一次,两次……她的心渐渐沉了下去。难道离开遗体,她的能力就大打折扣?还是说,凶手根本没有在这里留下任何强烈的情绪?

失望和隐隐的焦虑让她蹙紧了眉。

裴昀虽然在检查环境,但眼角的余光始终没有离开晏微。他看到她古怪的、近乎抚摸般的触碰动作,看到她脸上闪过的细微的期盼和随之而来的失落。

她在找什么?

那种专注又脆弱的神情,与她平日里冰冷的形象判若两人。

裴昀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她身边,状似无意地问道:“有什么发现吗,晏法医?”

晏微猛地回神,迅速将手收回,藏进风衣口袋,指尖还残留着冰冷的触感。“没有。”她的声音比刚才更冷硬,“这里太乱了,有用的痕迹恐怕早就被破坏了。”

裴昀没有戳穿她,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指向沙发角落:“也不一定。”

晏微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破沙发腐朽的绒布缝隙里,似乎卡着一点极其微小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亮蓝色纤维。

裴昀小心地用镊子将其取出,放入证物袋。那纤维颜色鲜艳,质地特殊。

“这种颜色和材质,不像是在这种地方会自然出现的东西。”裴昀将证物袋对着光仔细查看,“和死者指甲里的染料颗粒,会不会有关联?”

希望重新燃起一丝火苗。晏微看着那抹亮蓝色,点了点头:“有可能。”

离开小楼,他们又在周围巡视了一圈。裴昀的观察力惊人,他甚至注意到了一处墙面上几乎难以辨认的、类似车辆轮胎擦过的淡淡痕迹,以及远处一个歪斜的电线杆上,某个角度可能存在的、极其隐蔽的视野死角。

“凶手很可能开车,对这片区域非常了解,甚至可能利用那个死角进行观察。”裴昀一边记录一边说。

晏微听着他的分析,看着他在废墟间从容穿梭、抽丝剥茧的背影,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破案不仅仅依赖于实验室里的数据和解剖刀下的发现,更需要这种在现场捕捉蛛丝马迹、重构犯罪过程的想象力。

但自己那种无法言说的能力,在这种严谨的逻辑推理面前,显得如此……虚无缥缈,甚至有些可笑。

就在他们准备结束勘查,往回走的时候,晏微的目光被路边一丛在废墟缝隙里顽强生长的野草吸引。那草叶上,挂着一小片被风吹来的、极细小的、亮晶晶的碎片。

鬼使神差地,她弯下腰,隔着手套,轻轻捏起了那片碎片。

入手冰凉坚硬。

刹那间——

一种极其短暂、但却异常清晰的兴奋感,如同针尖般刺入她的感知!

那是一种带着扭曲满足感的、居高临下的兴奋,一闪即逝,快得几乎抓不住,却与她之前感受到的恐惧和不甘截然不同!

晏微的手指猛地一颤,碎片差点脱手。她脸色瞬间白了白,呼吸一窒。

这不是死者的情绪!

这感觉……更冷,更黑暗。

是凶手的吗?

他曾经在这里,带着这种心情,注视过他的“作品”?

可是,她为什么会感受到生者的情绪,还是从物品上。

“怎么了?”裴昀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他一直关注着她,自然没有错过她这突如其来的异常反应。

晏微迅速直起身,将那片细微的碎片也放入一个证物袋,强作镇定地递给他:“没什么,发现了一点可能无关紧要的东西。”

裴昀接过证物袋,看着里面那粒微不足道的亮片,又抬眼看向晏微明显不对劲的脸色。他的目光在她苍白的脸和证物袋之间逡巡片刻,最终没有追问到底,只是淡淡地说:“任何细微之物,都可能成为关键。谢谢,晏法医。”

他的语气平静,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好像看透了一切。

回程的车厢里,气氛比来时更加沉闷。

晏微靠在车窗上,闭着眼,假装休息,内心却波涛汹涌。凶手的情绪碎片……不可能啊,可是刚刚也不可能是错觉。

而裴昀,则安静地开着车,偶尔从后视镜里看一眼身边看似疲惫不堪的女人。

他将车平稳地停在法医中心楼下。

晏微道了声谢,准备下车。

“晏法医。”裴昀忽然叫住她。

晏微动作一顿,回头看他。

裴昀的目光透过镜片,深邃难辨:“今天辛苦了。你的观察力很敏锐。”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和力量,“下次案情分析会,希望你能更相信你的……‘感觉’。有时候,它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真相。”

他说完,对她微微一笑,不再多言,发动车子缓缓驶离。

晏微站在原地,看着车子汇入车流,消失在街角。裴昀最后那句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他是在鼓励她?还是在试探她?

寒风卷过,她裹紧了风衣,木然地走进大楼。

从城西拆迁区回来后的两天,气氛更加凝重了,刑侦支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和压低嗓音的讨论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绷紧了一根弦。

晏微将自己埋首在实验室和办公室之间,试图用繁复的检验工作和文书报告填满所有时间,以此来压制脑海中不时闪回的情绪碎片和那双透过金丝眼镜审视她的眼睛。

毒化报告和详细的微量物证分析还需要时间,但初步结果显示,死者体内并未检出常见毒物,这让死因更加扑朔迷离。那亮蓝色的纤维和闪亮的碎片也被送去与更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等待结果的过程煎熬而漫长。

裴昀则似乎完全沉浸在了犯罪心理构建的世界里。他拥有了一间临时的办公室,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关系图、时间线和心理特征描述。他频繁地与李队和专案组成员交流,调阅大量过往卷宗,试图寻找类似的作案模式或行为特征。偶尔在走廊或茶水间遇见晏微,他也只是点头致意。

晏微甚至有些庆幸这种暂时的“相安无事”,这让她有机会喘息,重新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线。然而,这种短暂的平静,在第三天清晨被彻底打破。

电话刺耳地响起时,晏微刚换好白大褂,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是李队打来的,声音沙哑而急促,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晏法医,马上过来一趟!东郊,废弃的‘光华’纺织厂!又发现一具女尸……手法,很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全能大佬她人美路子野

心理化学师

厉鬼的108种吃法

天才要被气跑了

犯罪现场禁止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