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庆的温馨余韵尚未完全散去,林静薇和苏晴的关系在家庭内部取得“默认”后,其涟漪开始不可避免地扩散到更外围的社会关系层面。
第一个感受到这微妙变化的,是林静薇的职场。
周倩的婚礼如期举行,盛大而完美,如同每一个被精心策划的商业项目。林静薇作为伴娘之一,忙碌了一整天。婚礼上,周倩穿着昂贵的婚纱,挽着新郎的手臂,脸上挂着标准的新娘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空洞和疲惫。
敬酒环节,轮到林静薇这一桌。周倩看着她,眼神复杂,趁着碰杯的间隙,极快极轻地说了一句:“真羡慕你。”声音低得几乎被周围的喧闹淹没。
林静薇怔了一下,周倩已被新郎带着走向下一桌。那句话却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了林静薇心上。她看着周倩穿着婚纱的背影,忽然觉得那华丽的拖尾像一道沉重的枷锁。
婚礼后没多久,公司里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林静薇的闲言碎语。源头似乎来自那个曾在慈善晚宴上与林静薇竞拍、最后落败的某公司高管夫人。话里话外,暗示林静薇“性向特殊”,与“某位年轻女艺术家关系过密”,甚至影射她利用职权为“小女友”铺路。
这些流言蜚语像病毒一样,在茶水间、电梯里悄然传播。虽然没人敢当面说什么,但林静薇能清晰地感觉到一些目光的变化:好奇的、探究的、甚至带有几分轻蔑的。
一次高层会议上,一位素来与林静薇有竞争关系的副总,在讨论一个需要频繁出差海外的重要项目人选时,意有所指地提出:“林总能力固然出众,但毕竟……家庭负担可能比较特殊,长期派驻海外恐怕不太方便吧?”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有些微妙。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明白那个“家庭负担特殊”指的是什么。
林静薇面不改色,放下手中的笔,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位副总,最后落在总裁身上,声音清晰而冷静:“李副总多虑了。我的个人情况完全不影响工作能力和职业规划。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项目,我都有信心和能力胜任。至于这个项目,我认为人选应该完全基于专业能力和项目需求来考量,而不是其他任何与工作无关的因素。”
她的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直接将对方那点龌龊心思摆在了台面上。总裁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点头道:“静薇说得对。项目人选,唯才是举。”
会议结束后,那位副总脸色不太好看。林静薇却像没事人一样,径直回到办公室。
关上门,她才微微吐出一口气,揉了揉眉心。职场如战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
她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的眼光,但她必须保护好苏晴,不能让她被这些污糟事波及。同时,她也要用更出色的业绩,狠狠打那些人的脸。
另一边,苏晴的圈子也并非完全平静。
工作室的成功让她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复杂。艺术圈同样是个小社会,攀附、嫉妒、各种心思应有尽有。
有人试图通过讨好苏晴来接近林静薇,获取商业上的资源;也有人因为嫉妒,在背后散布一些关于她“靠脸上位”、“背后有金主”的难听话,虽然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明目张胆,但窃窃私语从未停止。
一次圈内聚会,一个喝多了的收藏家,借着酒意,凑到苏晴身边,话语轻佻:“苏小姐真是才貌双全啊,难怪林总那么捧你……不知道苏小姐有没有兴趣也让我‘收藏’一下你的……其他作品?”话语里的暗示极其露骨。
苏晴瞬间变了脸色,还没等她发作,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挡在了她面前。
是程先生。他冷冷地看着那个收藏家,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总,喝多了就回去休息。苏晴是我‘镜廊’合作的艺术家,尊重别人,也是尊重你自己。”
那位王总讪讪地走了。
程先生转过身,对苏晴温和地说:“别在意这种垃圾。你的价值在你的画里,不在别人的嘴里。”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这个圈子就是这样,你和林总……自己多当心。”
苏晴感激地点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她意识到,她和林静薇的关系,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荡开,总会碰到岸边的礁石。她们无法控制所有的声音,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无可指摘。
她们的世界,在彼此交融的同时,也开始共同面对来自外部更复杂的风和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