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感到风浪将至,林静薇没有坐以待毙。她深知,在舆论发酵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是最有效的手段。她立刻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脉和资源,展开了缜密的反制行动。
她首先联系了那位在危机中帮助过她的学姐赵雯。“雯姐,还得再麻烦你一次。帮我查一下这家媒体,以及最近有没有什么人或机构,在专门针对性地搜集我和我家人的信息,尤其是关于我和苏晴关系的。”林静薇的语气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赵雯效率极高,很快反馈回信息:那家媒体确实背景不干净,擅长搞敲诈勒索和制造噱头。背后似乎有一个模糊的境外资本影子,但更具体的指向,暂时难以查清。同时,她提醒林静薇,对方可能不止联系了她们,也可能从她们身边的人下手。
果然,没过两天,苏晴以前美院的一个关系普通的同学,突然在微信上旁敲侧击地打听她和林静薇是不是“真的像外面传的那样”。苏晴立刻警惕起来,按照和林静薇商量好的口径,滴水不漏地回复:“外面传什么了?我姐对我好不是天经地义吗?你们家姐妹不亲啊?”怼得对方无话可说。
林静薇得知后,眼神冷了下来。她不再犹豫,使出了雷霆手段。
她直接让律师以个人名义,向那家媒体及其负责人发出了措辞极其严厉的律师函。律师函中并未明确点出对方意图窥探的具体事项,而是以其“近期频繁以不当方式骚扰委托人及其家人,涉嫌非法搜集公民个人信息,严重干扰委托人正常生活”为由,提出严正警告,并要求其立即停止一切相关行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侵犯**权、名誉权)的权利。
同时,她通过一些私人渠道,将这家媒体过往一些不光彩的操作(如敲诈企业、编造假新闻等)的“黑料”,巧妙地“透露”给了其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和广告金主。
双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
那家媒体显然没料到林静薇如此强硬且反应迅速,更没料到她会掌握他们的一些“黑历史”。他们原本只是想挖点“名媛姐妹疑似同性恋情”的边角料博眼球,并不想真的惹上官司,更不想得罪金主和引来同行落井下石。
很快,对方的主编亲自打来电话,语气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连连道歉,声称是“底下实习生不懂事,误操作”,并表示“绝对没有恶意”,保证“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
林静薇在电话里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冷冷地重申了律师函的立场,便挂了电话。
一场潜在的舆论风暴,在她冷静、精准、且足够狠辣的反击下,尚未掀起浪花,便悄然平息。
苏晴全程目睹了林静薇的处理方式,既感到解气,又有些心惊。她再一次认识到,职场和社会的复杂远超她的想象,也再一次庆幸,自己有林静薇这样一座可以依靠的冰山。她的冷静和强大,为她抵挡了太多的明枪暗箭。
“会不会……太狠了点?”苏晴事后小声问。
林静薇放下手中的文件,看向她,目光深邃:“对恶的仁慈,就是对善的残忍。有时候,温和的警告毫无用处,只有让对方真正感到痛,感到害怕,他们才会记住教训,不敢再犯。”
她拉起苏晴的手,语气缓和下来:“我们要保护的,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手段可以灵活,但底线必须坚守。”
苏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她的手握得更紧。她知道,林静薇的世界充满着她还不完全理解的规则和博弈,但无论如何,她们会一起面对。
经此一役,林静薇在公司内外的威信更上一层楼。那些原本因为她年轻、性别以及私底下一些流言而对她心存轻视的人,都彻底收起了小心思。这是一个杀伐决断、不好惹的女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