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4)班的教室,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同学们摊开的教科书和笔记本上投下斜长的光斑。讲台上,物理老师正讲解着全新的知识点——电磁感应。黑板上画着线圈、磁铁和表示磁感线的虚线箭头。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核心是法拉第定律。”老师的声音平稳,“方向判断,用右手定则,都记牢。”
教室里,大部分同学都在专注听讲或记笔记。空气里是粉笔灰和专注的气息。
林书语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移动,字迹工整清晰,逻辑分明。她偶尔抬头看一眼黑板,嘴角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电磁感应的抽象概念对她而言是清晰的逻辑链条,早已理顺。
安燃坐在徐晚后面隔一排,眉头微锁,正努力将切割磁感线和他熟悉的弯道跑技术动作类比起来。草稿纸上画着几个歪扭的跑道和箭头,旁边写着“磁场=离心力方向?”、“切割=冲刺入弯?”。他试图用运动直觉理解抽象模型,草稿纸上布满了他独特的“电磁跑道”理论雏形。
徐晚则安静地坐着,目光落在黑板上的示意图,思维却在脑海中构建无形的磁场空间。电磁感应的空间想象对他而言不算障碍,但确实需要沉静下来去理解和把握那种动态关系。他神情专注,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划动,勾勒着无形的磁感线。
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的紧绷感瞬间松弛。
“搞定!”林书语合上笔记,声音带着完成任务的轻快。她转过身,手肘支在徐晚桌沿,下巴搁在手背上,大眼睛扫过徐晚和后面的安燃,“怎么样?应该都能理解吧?安燃,你的电磁跑道理论进化到第几代了?”
安燃挠挠头,把草稿纸往前一推:“感觉……有点门道了,就是细节上还有点卡壳,像起跑没踩准点。”他随即爽朗一笑,“没事儿,多琢磨几圈就顺了!徐晚,你肯定没问题吧?”他看向徐晚,眼神带着对朋友能力的信任。
徐晚的目光从黑板收回,落在安燃那充满个人风格的草稿上:“嗯,还行。空间上想清楚就好。”他的声音平静。
“那就好!”林书语接话,语气活泼,“不过安燃的跑道理论挺有意思,是个直观切入点。我提议,还是四重奏的老据点,陈墨这周有事不来,咱们三重奏电磁感应巩固班?用安燃的跑道打个底,我再负责把课本核心逻辑捋一遍,徐晚负责……嗯,负责用他的空间感给我们兜底?”她狡黠地眨眨眼,“重点是!安燃家的饺子可是顶级的学习燃料!”
安燃嘴角自然牵起,语气里还带着点小得意:“好啊!我跟我妈说,让她多包点。”他站起身,动作间似乎极其轻微地顿了一下,又坐回座位,一边翻找着什么一边说:“走走走,先去吃饭!赵明远说食堂新窗口的糖醋排骨限量供应,去晚了就没了!”
徐晚也合上书本站起身。安燃从书包里抽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看也没看,贴着桌面就朝徐晚那边一推。“啪”的一声轻响,那东西被精准地放到了徐晚刚合上的物理书上,像一张被随手塞过去的草稿纸。是一个崭新的速写本,封面是质朴的牛皮纸,带着手工制作的粗粝感,纸张厚实,边缘切割得整齐利落。这绝非普通文具店的货色,分明是市里那家专业美术用品店才有的品质。
“给。”安燃的声音紧跟着响起,语速比平时快半拍,眼睛甚至没看徐晚,而是盯着教室门口的方向,“看你那本旧的快画满了,顺手买的。消耗品,紧着用。”说完他甚至没看徐晚的反应,就转身对林书语催促道,“走啦走啦,再晚排骨就没了!”
徐晚的目光落在本子上,那熟悉的专业质感和厚实的份量,让他一眼就认出它的来处。一种温热的暖流悄然漫过心口,带着被朋友细致关照到的熨帖。他没说话,只是干脆地将本子收进自己书包,应了一声:“嗯,谢了。”
“客气啥!”安燃已经走到门口,回头咧嘴一笑。
林书语在一旁看得真切,声音促狭地说:“啧,顺手买的?这顺手的地方是美院旁边那家绘彩吧?安燃,你顺手路线挺专业啊!”
安燃脚步没停,只是声音比平时更高了一点,语速更快了一点,故作轻松道:“就你眼尖!文具店没货了,顺路去了趟那边而已。赶紧的!吃饭!我要饿死了!”
三人随着人流走出教室。午后的阳光洒满走廊。
林书语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物理老师特有的抑扬顿挫,手臂大幅度一挥,模仿得惟妙惟肖:“看!磁场方向——这边!切割运动——这边!电动势方向——这边!定则在手,天下我有!”
安燃立刻配合地做出被磁场力弹开的样子,身体夸张地晃了晃,逗得林书语笑弯了腰。
徐晚看着两人耍宝,听着那熟悉的讲课腔调,一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他抬起手,学着物理老师的动作,在空中比划了一个小小的、带着点调侃意味的切割方向。
“安燃,你看徐晚都懂了!你也学着点!”林书语确实眼尖,笑着对安然说。
安燃稳住身形,看着徐晚脸上的笑容和他那小小的手势,也咧嘴笑起来:“行啊徐老师,手势够标准的。”
三人相视而笑,脚步轻快,午后的阳光和少年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周六下午,安燃家客厅里暖黄的灯光下,大餐桌上摊开了物理书、习题册和草稿纸。厨房那边飘来诱人的面香和馅料的鲜香,案板上放着醒好的面团和调好的三鲜馅,安燃妈妈正在准备包饺子。
“好了!三重奏电磁感应精修班正式开课!”林书语活力十足地宣布,随手拿起桌上的橘子剥开,“主讲:安燃老师!助教:林书语老师!技术总监:徐晚老师!能量补充:待会儿的安燃妈妈牌饺子!”
安燃拿起笔,再次完善他的电磁跑道理论:“看啊,这个磁场方向,就像跑道弯道的那个……离心力,导体棒切割,就像我起跑加速冲进弯道……”他用自己最熟悉的运动场景,努力拆解着抽象概念。虽然比喻有些跳脱,但那份直观的方向感确实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林书语在一旁迅速补充,用清晰的语言梳理课本核心:“安燃的比喻是帮助想象运动趋势,但核心还是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定量关系……”她在笔记本上写下关键公式和适用条件,逻辑清晰。
徐晚则安静地听着,偶尔在草稿纸上画两笔,帮助构建空间模型。当安燃的跑道和林书语的公式在某一点卡住时,他会用简洁的语言点出关键矛盾或遗漏的变量,思路清晰,往往一语中的。
“对,就是这个点。”安燃一拍大腿,指着徐晚的分析图,“我就觉得哪里绕住了,徐晚你点得准。”他眼神明亮,充满了豁然开朗的兴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和习题演练,三人感觉对电磁感应的脉络清晰了不少。放下笔,都有些疲惫。
林书语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瘫在椅子上:“啊——脑子快冒烟了!不行了不行了,急需歇一歇。”她眼睛一转,看向徐晚和安燃,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诶,你们知道吗?暑假我被外公摁着学国画,美其名曰陶冶情操。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我画的那竹子,歪七扭八像被台风刮过。麻雀更是抽象,长了四条腿还眼睛瞪得像铜铃。”她模仿着外公看到画作时吹胡子瞪眼的样子,先把自己逗得前仰后合,“我把我的大作发给陈墨求指导,她差点把茶水喷屏幕上!”又立刻切换到陈墨的表情,模仿着陈墨的样子:“书语啊,你这力透纸背……透得有点太彻底了,这麻雀是要进化成袋鼠吗?”
安燃笑得直拍桌子:“四条腿的麻雀?!哈哈哈!陈墨没被呛着吧?”
徐晚也忍不住低笑出声,脑海中想象着陈墨素来沉静的脸上出现那种哭笑不得的表情。
就在这时,安燃妈妈端着一大盘刚煮好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走了进来:“来来来,正好你们在休息,饺子出锅咯,趁热吃。”
热气腾腾的饺子香气弥漫。安燃妈妈解下围裙坐下,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红晕和明亮满足的笑意:“快尝尝味道,今天的三鲜馅我调得格外满意。”她语气里带着一丝小自豪,目光扫过三个孩子,满是关怀。
“哇!阿姨辛苦了,闻着就香。”林书语立刻响应。
安燃塞了个饺子进嘴,含糊不清地赞道:“妈,一级棒!”
徐晚也真诚道谢:“谢谢阿姨,总麻烦您。”他看着安燃妈妈精神奕奕、充满活力的样子,心里暖融融的,那份常来的打扰感也被她自然的热情化解了许多。
四人围坐。林书语讲着学校趣事,模仿教导主任,逗得安燃捧腹大笑。安燃妈妈也被逗乐了,一边吃着饺子,一边专注地听着孩子们说笑,眼神温柔明亮,嘴角噙着笑意。灯光映照下,她倾听的姿态、眼角的笑纹、那份沉浸于此刻欢聚的温暖光彩,构成了一幅极具感染力的生活画面。
这画面如此生动温暖,瞬间抓住了徐晚画者的心。几乎是下意识的,他放下筷子,摸出安燃送的新速写本和铅笔,随手翻开第一页。他一边听着林书语的八卦,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捕捉安燃妈妈的神态。铅笔尖在纸页上快速游走,线条简洁流畅。勾勒她微微前倾的专注、嘴角自然上扬的弧度、眼中流淌的慈爱与温柔。他沉浸在观察与线条的捕捉中,忘我又专注。
安燃妈妈看着盘子渐空,利落地起身:“锅里还有,我去盛。”她脚步轻快地走向厨房。
徐晚的笔尖没停,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在纸上快速记下她走路时那份干练的节奏和围裙轻盈的摆动。
安燃妈妈端着新饺子回来,放下盘子,顺手整理了下桌面的碗碟,动作麻利。徐晚的笔尖随之移动,在纸上留下她整理时那带着生活气息的人物动态。
安燃被林书语的段子逗得大笑,无意间瞥见徐晚专注画画的样子,好奇地探头:“徐晚,画啥呢?”话音未落,目光已看清纸上那无比熟悉的、带着温暖笑容的身影,是他的妈妈。
“哇!”安燃眼睛一亮,带着惊喜和一点小骄傲,动作迅速但小心地拿过速写本,“徐晚,你把我妈画下来了?这神韵画得太像了吧!”他兴奋地举到妈妈面前:“妈,快看!徐晚给你画的,画得特好!”
安燃妈妈正收拾着,闻声一愣,看向速写本。画纸上那个温柔笑着的自己让她脸上迅速飞起惊喜的红晕,眼神里充满了感动。她放下手中的东西,接过本子,手指轻轻抚过纸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哎呀,这,这画的是我啊?画得真好,真好……”她抬头看向徐晚,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那是被看见、被珍视的喜悦,“你这孩子,画得这么好,阿姨都不好意思了。谢谢你,阿姨太喜欢了!”
徐晚脸微微泛红,有些局促:“阿姨您别客气……就是……就是觉得您刚才的样子特别……特别有感觉,就画下来了。”
林书语凑过来看,惊叹道:“哇!徐晚你手真快,画得超传神!阿姨您看,这笑容好温暖,眼神好亮,画得真好!”
安燃妈妈爱不释手地看着画,笑容灿烂:“是画得好,我得好好收起来,跟安燃他爸好好显摆一下。”她看向徐晚,眼神更加柔和温暖,“以后常来家里,阿姨给你包不同馅儿的饺子,让你尝尝我的手艺,”她俏皮地眨了下眼,“也让我再多当几回模特。”
安燃撞了下徐晚肩膀,促狭地笑:“听见没?我妈跟你预约呢,下次得画得更好看。”
徐晚看着安燃妈妈珍视画作时那份明亮的喜悦,看着她身上焕发的活力与爱意,心中的暖意满溢。他点点头:“嗯,放心吧,阿姨您怎么画都好看。”
这份意料之外送出的礼物和被真诚接纳的喜悦,在温暖的灯光和饺子的香气中弥漫开来。安燃妈妈小心地把速写放到旁边的柜子上,脸上依旧带着满足的红晕。
林书语看着那幅被珍视的画,又看看安燃妈妈此刻焕发的光彩,再联想到刚才徐晚那快速精准的捕捉能力,眼睛亮亮的,带着理科生特有的探究欲,但语气依然轻快:
“徐晚这手速和眼力,真是绝了。”她托着腮,目光在安燃身上扫了扫,“刚才安燃讲他的电磁跑道我就琢磨着,要是能把他跑步时的那些动作细节、关节角度、发力点什么的,也像徐晚这样精准快速地画下来就好了。不过不是用笔,”她比划了一下,“是用数据。比如膝盖弯曲的角度变化、蹬地瞬间的冲击力峰值、步幅频率的波动……做个动态的人体力学模型。”
她顿了顿,语气带了点小小的遗憾和调侃:“可惜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试过构思,但学校里那点设备根本不够看,精度差得远,运动场上也不好布置传感器,总不能把安燃绑成个精密仪器架子去跑步吧?”
安燃刚刚还沉浸在妈妈被画得好看的得意里,一听“绑仪器架子”,立刻夸张地护住自己:“林书语,你的想法很危险,我又不是小白鼠。再说了,”他指指柜子上的画本,“我这黄金比例的身材和动作美感,哪是冷冰冰的数据能表达的?是吧徐晚?”他向徐晚寻求支持,底气十足。
徐晚看着安燃那副“我有画像我怕谁”的样子,忍俊不禁。他看向林书语带着遗憾又充满好奇的目光,轻声说:“动态捕捉,确实需要设备。但感觉……”他似乎在斟酌用词,“持续的观察本身,也是一种对变化的记录。只是形式不同。”
林书语眼睛更亮了:“对!就是这个意思!徐晚你这种观察型记录也很厉害,直观又充满细节。我在想,要是能把我的想法和你的观察结合起来,或者……嗯,等我以后找到方法,能把那些看不见的力和变化也像你画画一样直观地呈现出来,说不定对理解运动本身有帮助呢?”她越说越觉得有意思,虽然只是个初步模糊的想法,但眼里的光显示出她真的在认真思考这种可能性。
“行啊林大学委!”安燃虽然对“绑仪器”心有余悸,但对朋友嘴里他也听不太懂的“高大上”的探索精神还是表示了支持,“等你真研究出不用绑我、还能把我拍得帅气的法子,我第一个给你当……嗯,当高级数据模特!前提还是保证我的人身安全和光辉形象。”他拍着胸脯,惹得安燃妈妈也笑了起来。
“就属你脸皮厚!”安燃妈妈一边调侃着,一边笑着给孩子们的杯子添上热水,看着他们讨论这些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想法,脸上的喜悦和温暖仿佛又增添了一层光彩。这个关于数据、艺术和运动的初步碰撞,如同餐后一杯清茶,在温馨的余韵中留下了一丝未来可期的芬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