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未完成的盛夏 > 第9章 妥协、说定了与有没有我

第9章 妥协、说定了与有没有我

高老师那晚与徐晚父母的谈话,如同在坚冰上凿开了一个窟窿。省一等奖的权威认证和艺术道路的广阔前景,让徐父徐母勉强收回了“不准画画”的禁令,但一道无形的枷锁却套得更紧:徐晚必须保证文化课成绩,高二必须进入理科班,并为高三冲击理科重点班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他们允许他保留艺术梦想的唯一前提。画具没有被收走,但徐晚清晰地感觉到,画笔的重量里掺杂了更多妥协的重量。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下流淌。徐晚重新拿起了画笔,画笔下多了几分沉淀和力量,但眉宇间也添了一丝挥之不去的审慎与压力。他像一个精密的钟摆,在色彩与公式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点。每一次提笔,都带着一丝小心翼翼;每一次解完一道物理难题,都仿佛是在为下一次拿起画笔积攒一点许可。四重奏的补习依旧雷打不动,只是气氛中多了一份心照不宣的守护。安燃依旧咋咋呼呼,但递上笔记或零食时,眼神里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与担忧。林书语的辅导更加精准高效直击要点,她偶尔还会用模仿来活跃一下气氛。陈墨分享国画心得时,话语也多了几分沉静的力量感。

时间一晃到了六月末,夏日的气息弥漫校园。高一学年即将结束,决定未来两年学习方向的文理分科,成了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大事。巨大的分班公告被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吸引了无数学生和家长驻足。

公告栏前人声鼎沸。徐晚深吸一口气,挤进人群。他的目光在理科班的名单上快速扫过,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还在(4)班。这个结果符合预期,是他对父母妥协的第一步:选择理科并努力提高分数,为高三冲击重点班铺路。心头没有太多波澜,只有一种履行了契约的平静,以及一丝为未来两年更艰巨平衡术的沉重。

“徐晚!”安燃标志性的大嗓门在耳边响起,带着轻松的语调,“看!咱俩都还在(4)班。”他拍了拍徐晚的肩膀,脸上是毫无阴霾的笑容。他巧合地和徐晚分在了同一个班级。

徐晚点点头,扯出一个微笑。就在这时,安燃的目光越过他,看向了高二文科班的名单。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声音也低了一点:“陈墨选了文科,她在(9)班。”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喧闹的人群,忽然转头,极其自然、极其坚定地对徐晚说:

“你去哪,我就去哪。”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不容置疑的承诺感,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思考。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徐晚进入理科班是带着压力与妥协的,只是基于徐晚选择了理科这个事实,就毫不犹豫地宣告了他的追随。这份承诺,纯粹得如同本能。

徐晚微微一怔,对上安燃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一丝犹豫、权衡或试探,只有纯粹的莽撞的坚定和支持。这份突如其来毫无保留的承诺,像一道毫无预兆的阳光,瞬间穿透了徐晚心头因分科和妥协带来的阴霾。一股暖流猝不及防地冲上眼眶,他喉头滚动了一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安燃的理解或许简单,但他这份心意,却重若千钧。

“还有我呢!”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林书语不知何时像只灵巧的猫一样溜了过来,她轻轻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带着点小得意。目光落在理科班名单上自己名字后面,她下巴一扬,语气轻快得像在宣布一个秘密:“我也还在咱们班,稳稳当当!”她看向徐晚和安燃,那副开学初文静乖巧的面具早就被她撕得粉碎。熟络之后,她那份小机灵鬼的活泼劲儿全冒了出来。

安燃立刻咧嘴笑了,用力一拍林书语的肩膀,拍得林书语微微趔趄了一下:“对对对!还有林大学委,不管在哪个班,咱们四重奏始终不会变,还是一起冲。”他又看向徐晚,“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咱这组合,坚不可摧!”

“我可不是坚不可摧!你倒是轻点啊!”林书语揉了揉着肩膀,回敬了安燃一记老拳。

陈墨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了然的微笑。她看着徐晚、安燃和林书语,目光平静:“我在(9)班。”她顿了顿,声音柔和而笃定:“不过没关系,安燃家、走廊、画室、操场……我们总能见到。”那份共同经历风雨、并肩奋斗的情谊,早已沉淀为更深沉稳固的连接,无需多言。她知道徐晚的选择背后有妥协,也相信安燃的陪伴和林书语的支撑,会成为徐晚重要的力量。

徐晚看着眼前的三位挚友,安燃那“你去哪我去哪”滚烫纯粹的誓言;林书语那带着点小机灵又笃定的“稳稳当当!”;陈墨那“我们总能见到”的温柔与沉稳……心头那股暖流终于冲破了喉咙的阻滞,化作一个清晰而郑重的回应。他目光扫向三人,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却无比坚定:

“嗯!说定了!四重奏,坚不可摧!”

安燃得到了确认,脸上立刻绽放出大大的笑容,仿佛解决了一件天大的事。他兴冲冲地拉着徐晚和林书语:“走走走,去买点好吃的。”他像一阵风似的率先挤开人群。

徐晚和林书语跟在后面。徐晚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文科班名单上陈墨的名字,又很快收回。他深吸一口气,初夏微热的空气里混合着青草和青春的气息。他迈开脚步,跟上安燃那充满活力的背影。

分岔的路口已经清晰。徐晚带着对家庭的妥协和对未来的审慎,进入了高二,开始了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更艰难的平衡行走。安燃凭借体育特长生身份,以简单而炽热的誓言,毫不犹豫地追随着徐晚。陈墨选择了国画与文科交织的道路,友情沉淀为坚定的守望。林书语则成为安燃和徐晚最坚实的学业伙伴和四重奏的稳定器。

四重奏因分班产生了物理的距离,但那个曾在初遇时短暂交汇的星火中点燃,在《穹顶·星迹可循》**同闪耀、在安燃家暖黄灯光下互相牵引,并在徐晚的家庭风暴中彼此辉映的核心连接,也在这分岔的路口,被安燃那句“你去哪我去哪”的誓言和徐晚那声“说定了”的回应,进一步拉紧了彼此的轨迹,淬炼得更加坚韧而明亮。这份连接,也因为注入了林书语的笃定,变得更加蓬勃而稳固,清晰地指向他们共同期许的星域。

他们四人的星轨,在短暂交汇于高一(4)班后,陈墨将驶向另一片星群,徐晚、安燃和林书语仍将在同一片名为理科班的轨道平面上并肩航行至少一年。高中的岁月,在辉煌与妥协的交织中,翻开了充满挑战却也孕育着希望的新篇章。而高三那座名为重点班的更高轨道,以及未来那片未抵达的星群,则在更远的深空,以恒定的引力,持续召唤着他们的航向。

暑假的日子在蝉鸣、画笔和习题册间流淌。徐晚的生活像被设定好的程序,精准地在画室、书桌和四重奏的定期补习间切换。安燃家的客厅依旧是那个温馨的据点,林书语逻辑清晰的讲解,陈墨温和的补充,安燃时而搞怪时而认真的提问,都成了这个夏天熟悉的背景音。

这天下午,四重奏的补习照常进行。窗外阳光炽烈,空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预示着傍晚可能有一场暴雨。题目讨论到尾声,林书语看了看表:“我得先走了,今天家里有点事。”

“我也要赶快回家,”陈墨收拾着文具,“外公外婆今天来家里吃饭。”她看向徐晚和安燃,“你们呢?”

安燃立刻接口:“我没事,徐晚你呢?”他看向徐晚,眼神带着点期待。

徐晚犹豫了一下:“我……我爸妈今天单位有应酬,晚上不回来吃饭。”他说这话时,声音很平静,但安燃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不易察觉的轻松。自从那次冲突之后,徐晚和父母的关系虽然缓和,但始终隔着一层小心翼翼,这种家里只有他自己的自由时刻,对徐晚而言是短暂的喘息机会。

“那正好,”安燃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别急着走,我妈包了超多饺子,冰箱都塞满了,你留下吃个饭,就当帮我家冰箱腾地方了。”他充满期待地看着徐晚。

窗外,酝酿了一下午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玻璃窗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哗哗声,瞬间将世界隔绝在一片白茫茫的水幕之中。安燃家客厅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而静谧,餐桌上摆着安燃刚刚煮熟的饺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安燃迫不及待往嘴里塞了个饺子,满足地嚼着,目光随意扫过客厅,最后落在徐晚的书包上。那本徐晚这学期新买的速写本一角露了出来。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亮了一下,带着点好奇和期待,又有点不好意思直接开口的忸怩。

“徐晚,”安燃咽下饺子,舔了舔嘴唇,装作不经意地指了指那个速写本,“你这本新的速写本里有没有我啊?”他的声音带着想要被朋友看见又怕被笑话的试探,眼神亮晶晶地等着徐晚的回答。

安燃的问题像在桑拿房里的石头上浇了一勺水,徐晚感到自己的耳廓瞬间升温,皮肤下的血液仿佛加快了流速,带来一阵细微的不易察觉的麻痒感。他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手指,目光依旧平静地看向安燃。速写本里那些关于安燃的画面,包括但不限于树下的光影捕捉,美术馆里的惊叹瞬间,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还有无数被铅笔定格下来的安燃的侧影、眼神、姿态、身体局部的肌肉线条,此刻争先恐后地掠过脑海。徐晚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口腔里有些发干,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才感觉那股莫名的燥热被压下去一丝。

“嗯。”徐晚的声音比平时略低一点,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他下颌微微收紧,像是在确认什么,停顿了一下,才又补充道:“有。”

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大了,像是在为这微妙的氛围助威。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雨幕,紧跟着是震耳欲聋的炸雷!“轰隆——”客厅的灯光闪烁了几下,像是承受不住这雷声一样,在雷声将息时骤然熄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替身A在求生综艺被前任她姑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