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晨光漫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时,陈念刚敲完最后一份报表。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转头看向窗外——楼下的梧桐叶又绿了,风一吹,叶片沙沙作响,像极了大学时和徐淑言在画室里听的白噪音。
手机屏幕轻轻亮起,是徐淑言发来的消息:“念念姐,下班我去接你,带你去吃新开的那家梧桐主题餐厅!”后面跟着一个手绘的小太阳,暖融融的,像女孩此刻的心情。陈念笑着回复:“好啊,等你。”
这是她们毕业的第三年。陈念进了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做策划,每天和报表、方案打交道,虽然忙碌,却也充实;徐淑言则成了一名自由插画师,在家附近租了个小画室,每天和画笔、颜料为伴,把生活过得像画一样浪漫。
同一时间,城西的“悟青美术工作室”里,周悟正弯腰给一群小朋友调整画架。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画梧桐叶,要注意观察叶子的脉络哦。”
工作室的名字是周悟和陈青一起取的,各嵌了彼此名字里的一个字,像高中时那幅未完成的《梧桐下的光》,把两人的羁绊牢牢拴在一起。陈青从里间画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幅刚完成的油画,画布上是夕阳下的梧桐道,笔触奔放,色彩浓烈,和周悟细腻的风格截然不同,却莫名和谐。
“这批画稿整理好了?”陈青把油画靠在墙边,声音比高中时沉稳了不少,眼角却还带着当年的锐气。周悟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嗯,刚整理完,下午要寄给出版社。”他看向那幅油画,眼里满是赞叹,“青哥,你这幅画越来越有感觉了,比上次参展的那幅还好。”
陈青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还不是被你这工作室的氛围感染的。”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真没想到,我们还能一起画画,像高中时一样。”
周悟的眼神暗了暗,想起两年前重逢时的场景——陈青愤怒的拳头、泛红的眼眶,还有那句“回来就好”,像烙铁一样印在他心上。“对不起,青哥,当年让你担心了。”他轻声说。
“都过去了。”陈青打断他,拿起桌上的水杯递给周悟,“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你教小朋友画画,我搞我的创作,偶尔还能一起合作个项目。”他想起上周两人一起为一家儿童绘本馆创作插画,周悟负责人物,他负责场景,配合得依旧默契,像从未分开过一样。
下午,周悟送走最后一批小朋友,陈青也完成了今天的创作。两人坐在工作室的休息区,喝着热茶,聊着最近的生活。“对了,陈念和淑言最近怎么样?”周悟问道。陈青笑着说:“挺好的,淑言的插画集快出版了,陈念也晋升主管了。晚上我们约了一起吃饭,新开的梧桐主题餐厅,正好聚聚。”
“好啊。”周悟的眼里满是期待,“好久没和她们一起吃饭了,正好把我新画的插画给她们看看。”
傍晚,陈念和徐淑言骑着小电驴来到餐厅门口,远远就看见周悟和陈青站在门口等她们。周悟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陈青则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两人并肩站着,像高中时一样,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成熟。
“青哥,周悟!”徐淑言笑着跑过去,手里拿着一本刚印刷好的插画小样,“你们看,我的插画集小样出来了!”周悟和陈青围过去,眼里满是惊喜。陈青拍了拍徐淑言的肩膀:“厉害啊,淑言,都要出版插画集了!”
四人走进餐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餐桌上摆放着梧桐叶形状的餐具,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梧桐主题画作,温馨而浪漫。徐淑言兴奋地给大家推荐菜品,陈念则安静地听着,偶尔给徐淑言夹菜。周悟和陈青聊着工作室的近况,偶尔也会回忆起高中时的趣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包间。
吃到一半,周悟从包里掏出一幅画,递给陈青:“青哥,这是我给你画的肖像,你看看喜欢吗?”陈青接过画,眼里满是惊喜。画中的自己坐在画架前,专注地画着画,眼神里满是对艺术的热爱。“画得真好,周悟。”陈青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谢谢你。”
周悟笑了笑:“我们是兄弟,说什么谢。”他转头看向陈念和徐淑言,“你们俩的画我也画好了,下次带给你们。”
徐淑言和陈念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她们知道,周悟和陈青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朋友,像家人一样,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饭后,四人一起走在梧桐道上。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梧桐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像在为她们的友情,唱首温柔的歌。周悟和陈青并肩走在前面,聊着未来的规划;徐淑言和陈念走在后面,手牵着手,偶尔交换一个眼神,不需要说话,就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
“青哥,以后我们的工作室要越做越大,好不好?”周悟轻声说。陈青点点头:“好!我们要一起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画画,喜欢上我们的作品。”
徐淑言靠在陈念的肩膀上,轻声说:“念念姐,有你在,有大家在,真好。”陈念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是啊,真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