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你们来到了费奥多尔几个月前工作的地方——局子。
没错,就是那个全员拥有编制的jc局。
说来搞笑,主线陀妥妥的国际通/缉/犯一枚;现在的陀不仅有编制还地位不低。这种极大的反差总让你总觉得不够真实。
“维佳?”费奥多尔见你晃神,拍了拍你的头,“在想事情?”
“没事,在想小说剧情。”
听到小说,费奥多尔再次顿住。他似乎不太喜欢听你提起小说。
“不然我能干什么?我又不方便和你一起查案子。”你这点常识还是有的,你也不打算多管闲事。
他蹲了下来,“如果我说,您是我的临时助理呢?”
“助理?”你虽然不是那么死板的人,但还总觉得不合适,好吧,其实是因为你懒:“你确定?”
“如果您感到疲惫的话,在这里休息也好。”费奥多尔道:“毕竟是难得的假期,让您陪着我一起工作确实有些过分了。”
“怎么会?”你拍了拍他的帽子,刚刚还犯懒癌的你,现在被费奥多尔拿捏的死死的,“费佳既然提出了这个请求,就说明这个案子非同一般。既然如此,我又怎么能放心你一个人办案呢?”
你现在属于是吃一堑吃一堑再吃一堑,一点都不长记性。
“那一起去吧。”
*
案发现场——
红色的,四散的,夹杂着黄色脂肪和白色骨头的人体,在漫天的雪色之中无比震撼。毫无规律,毫无征兆,也毫无标志,只是一场纯粹的暴力。
你不是第一次见识过这样的场景,但此刻再看,胃还是一阵不舒服。
事发地离市中心有段距离,处于郊区与市里的交界区域。人口密度较小,没有出现围观群众。不然要是普通人看见了这种场面,估计又是一桩大的社会新闻。
“这里有异能波动的残留,是异能者做的。”你道:“这确实不是阿列谢克他们能管的。”
费奥多尔单膝蹲到一处,看了眼其中的骨头碎片。
“断裂处痕迹极其平整,整体组织都集中在同一个血坑之中……碎片并未飞溅过多……是一瞬间被切割而成。”费奥多尔道:“维佳,和戈连科同志打个电话报备一下,然后去找康斯坦丁。”
“好。”
*
二十分钟后,普通公职人员撤离大半,喀秋莎人员出动。
现场——
“上帝,这种死法还真是难看。”戈连科见到这种场景见怪不怪,只是眼中似乎带了些怜悯。她抬手道:“异能力——安魂曲。”
随着异能力的生效,白色光点集聚,慢慢化作一个一个灰色的魂灵。
这时,康斯坦丁也召唤出了金蔷薇。
康斯坦丁的异能特性极为特殊,可以与局内多数人的异能力产生程度不一的共鸣叠加,从而形成一个较小范围的异能融合点。
而康斯坦丁和戈连科的异能力叠加在一起,则有引渡亡灵之效。
金色的蔷薇花瓣融入进灰色的亡魂中,亡魂的颜色逐渐改变,直到成为白色,最后再变成一阵透明的风消散。
“得出什么了吗?”康斯坦丁问道。
戈连科抬头,点了根烟,深吸一口才道:“男性,身高在一米八左右,金发蓝眼。”
可关键是,在俄国,身高一米八左右,金发蓝眼的男子一抓一大把,这个特征太过大众,该怎么精准锁定呢?
“还有吗?”
戈连科看了眼你,随后将烟灭掉:“在离开凶手离开后,还有一人到达过现场。但那人只是看了眼,之后没有报警也没有动现场的任何东西就走开了……男,一米八左右,疑似有白化病。”
按理说,正常人看到如此惨烈的景象,一般都会有一个较为激烈的反应。但听戈连科描述,那人却表现的异常冷静,多半不正常。
在找不到凶手的前提下,找到第一个目击证人也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白发红眸,皮肤惨白?”康斯坦丁道:“那就好办了,这么明显的特征,去排查一下就好了。”
“不。”费奥多尔道:“他会来找我们的。”
“不直接去排查吗?”康斯坦丁道:“那样会更快些。还是说,您已经有打算了?”
“是因为脚印吧。”你很快反应过来:“因为雪地中有他的脚印,到时候迟早会查到他,所以他早晚会去jc局的,避免节外生枝。”
看到如此血腥场景后仍不声张的,定然不是什么普通人。所以那种人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费奥多尔道:“我们回去一趟。”
*
jc局内。
白发少年坐在接待室,盖着毛毯,眼神涣散。他对面正坐着阿列谢克。
“您确定没有看到凶手?”
“我确定。”少年的声音低哑而沉闷,像是刚睡醒不久,他若有所感,回头道:“你们来了。”
他早就知道你们会来,正如费奥多尔所说的那样。
“好久不见,莱蒙托夫同志。”费奥多尔表现的极为熟稔,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不过这熟悉之中,似乎又带着一些……私人恩怨?
你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有私人恩怨的,可能是第六感吧。
“好久不见,费佳。”少年看到你后像是看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友,那双血红的眸子染上笑意:“你好,我叫米哈伊尔.莱蒙托夫。你叫什么?”
你?对陌生人第一面,为什么用的称呼是‘你’而不是‘您’?
“您好,我是维塔.伊戈尔诺夫。”你强调了‘您’这个敬语,试探少年的态度。
少年表情不变,笑的依旧灿烂。你不知道为什么,他给你的感觉和屠格涅夫很像——中央空调。
“维塔?风(Ветер)一样的名字呢。”
“好了,现在不是寒暄的时候。”费奥多尔打断你们两个的对话,上前一步,挡到你的前面,“莱蒙托夫同志,您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吗?”
“好吧,当我看到那种场景时我整个人都吓趴了。”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叹气:“所以啊,我能撑着来到这里已经是极限了。”
“阿列谢克。”你道:“我们出去一下。”
你知道,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绝非省油的灯,他和费奥多尔之间的恩怨,你和阿列谢克没必要参与。
待到你和阿列谢克出门后。米哈伊尔.莱蒙托夫道:“没想到你变化这么大啊。”
“我跟您有什么好说的呢?”费奥多尔道:“还是说,有些事情,需要我替你说出来?”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叹气:“还是那样死板无聊。好吧,我确实看到了凶手,不过这个凶手嘛……”
只见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缓缓指向费奥多尔:“凶手,难道不是你吗?”
好的,开启新案件了,全文开始加速。[让我康康]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俄国诗人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俄语: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俄历1814年10月3日—1841年7月15日[2],公历1814年10月15日[1]-1841年7月27日[2]),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莱蒙托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塔尔罕内度过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在艺术方面也很有天分。后来考入莫斯科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
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皮亚季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马丁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1]外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
中文名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外文名
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
国籍
俄罗斯
出生地
俄罗斯莫斯科
出生日期
1814年10月15日
主要作品有《海盗》《罪犯》《奥列格》《梦》《悬崖》《他们相爱…》《塔马拉》《约会》《叶》《我独自上路…》《海的公主》和《预言家》。
抒情诗《鲍罗金诺》、《祖国》充满了爱国感情,《帆》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长诗《恶魔》抨击了黑暗的农奴制社会。
《童僧》描写了一个不愿过监狱般修道院生活的少年山民的悲惨遭遇。
《商人卡拉悉尼科夫之歌》叙述蔑视沙皇权势、敢于和沙皇卫兵决斗的青年商人的悲剧。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写以毕巧林为代表的贵族知识分子在沙皇统治下精神空虚的生活。
剧本《假面舞会》反映上流社会的虚伪和欺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惨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