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标题党当上首辅 > 第3章 翰林院

第3章 翰林院

妇人笑语晏晏:“是啊,兰香,刘财主要出五十两彩礼呢,那可是五十两啊,足够文松读好一阵书了,你不用熬眼睛做绣活儿,幼宜这孩子也能跟着刘财主吃香的喝辣的,多好一门亲事啊。”最关键的是,刘财主说谁能帮他找到合心意的小妾,就给谁二十两的媒人钱。

妇人继续悄声道:“我记得幼宜老家离这里挺远的吧?有些事你不提我不说,没人知道的。”

一听真是刘财主,张兰香拉下脸,声音比刚刚大不少:“那刘财主都五十多了,好几个儿子比幼宜年岁都大!不管给多少彩礼钱,我们都高攀不起这样的人家,大嫂还是不要再提了。而且为人子女,恪守孝道是本分,若只是做给别人看的,那成什么人了?大哥大嫂,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家去吧!”

“张兰香,我好心给你外甥女介绍亲事,你这是什么态度?”

“大嫂,这要真是门好亲事,你就让你女儿去嫁吧,五十两彩礼加二十两媒人钱,也够光宗吃喝嫖赌上好一阵子了!”张兰香一把将两人推到院门外,从里面拴上大门,隔绝那对男女的骂骂咧咧。

真当她什么都不知道啊,好好的姑娘卖给那么大年纪的刘财主糟蹋,只有那丧尽天良的父母才会把自家女儿往那火坑里推。

还有她那大侄子光宗,十二岁中童生在村里也称得上文曲星下凡了,可是现在都三十多了,还是童生一个,村里人谁不知道他这些年借着读书的名头在外面又嫖又赌,孩子都十几岁了也不知道顾家。

当初为了葬夫,那两口子逼着她下跪才借来一斗米,她早就翻倍还上了,就因为当年那一斗米的恩情,她一直在大哥大嫂面前硬气不起来,这些年他们用光宗读书的借口也借走不少钱,真是……唉。

江幼宜从怀里掏出荷包,那十两银子她花得省,还剩八两多,她现在吃住都在姨母家,理应给钱:“姨母,这钱你就拿着吧。”她刚来那天就要给,当时姨母没要。

张兰香把荷包推回去:“你的钱你收着,姨母还能养不起你啊,他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那两口子就是为了钱什么都不顾。”

“姨母,这钱就当你替我保管吧,我还小,身上放这么多钱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江幼宜一把将荷包塞到张兰香手里,“姨母不是说把我当女儿嘛,难道是假的?”

张兰香笑起来:“好好好,那我就替你攒着,等你以后要嫁人了姨母再给你添点。”

江幼宜挽着张兰香的胳膊晃了晃:“这才对嘛。”

八两银子对普通农户来说够花好几年,但是对于供养读书人的人家又另当别论,一本科举用书动辄二三两银子,还有日常消耗的笔墨纸砚,都花费不少,江幼宜看着姨母两鬓的白发,得尽快想办法挣钱啊。

说实话,靠话本挣钱对她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她现在还不会写这个时代的字……

“娘,我回来了。”一道清润的男声从门外传来。

张兰香听到声音,忙把刚拴上不久的门又打开。

“文松?你怎么回来了?”

“马上要秋收了,我跟夫子请假回来干活。”傅文松笑着回答,转头疑惑地看一眼江幼宜,“这是?”。

张兰香轻轻一拍傅文松的胳膊:“你这孩子,早就跟你说地里的活儿我自己能干得过来,你好好在县学读书就行,不用操心这些。这是小你几个月的那个表妹幼宜,她家里出了些事,以后就住在咱们家了。”

傅文松朝江幼宜微微颔首:“幼宜表妹你好,娘,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平日里里外外的活儿我干不了就算了,秋收我一定得回来。对了,我刚刚看到大伯大伯母从咱们家离开,他们是不是又来要钱了?”

提起来张兰香就生气:“这次不是来要钱的,是想把幼宜卖给刘财主换钱,我把他们赶走了!”

傅文松眉头紧锁,两家早已分家,他们还一直来纠缠娘:“大伯和大伯母真是越来越过分了,若我明年中举,咱们就搬走吧。”

“好好好,我儿真是出息,娘等着跟你沾光,你俩快进屋里歇会儿,我去做饭。”张兰香转身进了厨房。

江幼宜看着与自己面容十分相似的表哥,真是神奇,她还从没在这种角度看过自己的五官,跟照镜子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表妹?”

江幼宜回神:“表哥,听说你是秀才,好厉害,你能教我读书识字吗?”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表妹对读书感兴趣?”傅文松没有女子不能读书的偏见,达官贵人家的女子都是会的,村里人之所以认为女子不能读书,只是因为朝堂没有女子入仕,而村里也没谁家有余力供女子读书罢了,表妹喜欢读书,他当然支持,他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跟表妹交流呢。

“我想写话本挣钱。”而且身为一个现代人,谁能允许自己变成一个两眼一抹黑的文盲?

“表妹还会写话本,好厉害,等我一下,我去房间拿书。”傅文松开蒙时读的书都在房间里收着。

江幼宜并不是没有基础的人,甚至有些字跟简体字就是一样的,所以她学的很快,张兰香做饭的功夫江幼宜就已经认了好几页字。

晚饭桌上,傅文松从怀里摸出一个荷包递给张兰香:“娘,这是我抄书挣下的钱,你拿着。”

张兰香把荷包推回去,笑道:“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都给我钱。文松,你读书开销大,这钱你自己收着就好。”

“娘,你拿着吧,云承给我介绍了不少轻松的抄书活计,我身上还有银子,够用。”

“云承帮我们许多,若人家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可得好好回报人家。”自家儿子性子沉闷寡言,这么多年也就提起过李云承一个同窗,是儿子考上秀才进了县学之后认识的,云承大方又懂事,逢年过节还会买点心让儿子带回来给她。

傅文松点点头:“娘,我晓得。”

张兰香伸手接下荷包,儿子长大了,成了秀才,还能赚钱养家了,她的儿子现在是十里八乡最有出息的人,她很骄傲,别的她也帮不上儿子,只能多绣点手帕卖钱,等年底的时候给儿子置办一身新衣服。至于这些钱,自然是给儿子攒着,等他进京赶考的时候用。

张兰香给傅文松和江幼宜一人夹了一筷子菜:“来,你们两个多吃点。”

“谢谢姨母,你做菜真好吃!”江幼宜冲张兰香笑得乖巧。

“好吃你就多吃点。”张兰香又给江幼宜夹了一筷子。

傅文松看了一眼亲如母女的两人,自己默默夹菜吃。

秋收忙完之后,傅文松匆匆赶回县学,走之前他把自己房间的书都拿给了江幼宜,还带走了一本江幼宜口述,他代笔的话本,笔名“画中仙”。

秋去春来,江幼宜已经完全掌握这个时代的文字,用“画中仙”这个笔名出版了不少话本,话本火了,连带着这个笔名也在话本届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家里条件慢慢好了起来。

这期间江幼宜还利用现代应试技巧帮傅文松备考科举,她自己也跟着傅文松刷了不少科举真题,傅文松夸赞江幼宜的能力不下县学中的同窗,尤其是策论方面。

江幼宜在策论方面格外出众,得益于她前世看过写过的那些文章。受江幼宜思路影响,傅文松几次交给夫子的策论都被夫子表扬。

“真是丧尽天良!”张兰香挎着空篮子进了家门,朝外面骂了一句。

“姨母,怎么了?”江幼宜放下手中的书,来到院子里帮张兰香把篮子拿下来放好。

张兰香深深叹了一口气:“唉!小草被光宗卖给刘财主了……”

“怎么会这样?!”小草可是傅光宗的亲妹妹啊,“大伯大伯娘不管吗?”

“光宗欠了赌坊好几十两银子,还不上就要被赌坊的人打死,可怜的小草,真是作孽哟。”

小草那个姑娘她见过,整日背个竹筐,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拔草,整个人面黄肌瘦,见了她会腼腆地喊“幼宜姐姐”,那是个比她还小一岁的小姑娘。

“我去把她救出来!”

张兰香拉住往外冲的江幼宜:“你怎么救?把小草抢出来不成?”

“他花多少钱把小草卖出去的,我把她买回来还不行吗!”

“傻孩子,买卖人口是犯法的呀。”

“那他把小草卖了就不犯法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算得上卖哟。”

“可是小草呢?有人问过她的意愿吗?她也是活生生的人啊,凭什么她的人生就这样被别人毁了!”

“幼宜啊,这嫁娶之事,连县令老爷都管不了的,听话,咱别去掺和了。”

“不行,我不能接受!”江幼宜回屋把自己跟着表哥识字时做的字卡找出来,转身就往外跑。

“幼宜!”张兰香没拦住,眼睁睁看着江幼宜冲出去。

“小草……”江幼宜看着坐在床边像个没有生命的木偶娃娃一样的小草,胸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般呼吸不畅。

小草抬头,嘴角牵起,努力露出一抹牵强的笑容:“幼宜姐姐……”

江幼宜把怀里揣着的字卡和银钱偷偷塞给小草:“小草,你记着,在所有路都走不通的时候,还有读书识字这条路。”

小草握紧手中的字卡,喃喃道:“幼宜姐姐,读书识字了我就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不会被人卖来卖去了吗?”

在这个女子性命轻如草芥的时代,只有小草一个人会读书识字,她可能仍然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只有天下半数的女子团结起来,才有一争之力。

江幼宜轻轻揉了一把小草的脑袋:“小草,会有那么一天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