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运河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夜袭,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在短暂的剧烈涟漪后,水面终将恢复平静,但沉入水底的石子,却已悄然改变了河床的质地。客船在增加了护卫、加快了航速后,接下来的几日行程,再未遇到任何波折。只是船上的气氛,已与先前截然不同。

苏瑾大部分时间留在自己的舱房内,对着那卷前朝缠枝莲纹绢帛出神,或是完善她的江南绣稿,刻意减少了与萧珩的接触。那层名为“谢砚”的温和面纱被撕下后,露出的“镇国公府世子萧珩”的真实身份,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他们之间。她需要时间重新审视这段盟友关系,也需要空间来消化这份巨大的身份落差带来的冲击。

萧珩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疏离,并未刻意靠近。他变得更加沉默,常常独自立于船头,望着南方的天际线,眉宇间凝着一抹化不开的沉郁与思虑。墨羽、青锋等人行事愈发谨慎低调,对苏瑾主仆却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倒是林绣娘和青黛,在最初的震惊与惶恐过后,见那位“世子爷”并未因身份揭露而改变态度,依旧保障着她们的安全与行程,渐渐也放松下来,只是言行间更多了几分本能的敬畏。

这日午后,客船即将抵达扬州府界,在一处颇为繁华的码头临时停靠补给。苏瑾在舱内闷了数日,见外面阳光正好,码头市集喧闹,便带着青黛下船透透气。

码头上商铺林立,南腔北调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苏瑾信步走着,目光敏锐地扫过那些绸缎庄、绣品铺子,留意着货品成色、价格与客流。在一家名为“锦绣轩”的铺子前,她被橱窗内一幅中型双面绣插屏吸引了目光。那插屏绣的是《兰亭雅集图》,人物虽小,却神态各异,衣袂飘飘,山林溪石也绣得颇有章法,最难得是正反两面的图案竟能保持一致,针脚细密均匀,显见绣娘功力深厚。

“姑娘好眼光。”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侧响起。苏瑾转头,见一位身着青布长衫、年约三十许的男子正含笑看着她。此人面容清癯,眼神明亮,气质儒雅,不像商人,倒似个教书先生。“这幅《兰亭雅集》乃是小店镇店之宝,出自苏州名家之手,费时一年半方成。”

苏瑾微微颔首:“确实精巧。不知阁下是?”

“鄙姓沈,单名一个‘湛’字,是这间锦绣轩的东家。”男子拱手道,态度不卑不亢。

“沈东家。”苏瑾还礼,“这双面绣的技艺,可是源自苏绣?”

沈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这位年轻姑娘竟能一眼看出门道:“姑娘慧眼。正是苏绣的路子,只是绣者融入了些许自家心得,使得画面更添书卷气。”他顿了顿,好奇问道,“听姑娘口音,似是北地人士?对此道亦有研究?”

苏瑾不欲暴露身份,只淡淡道:“略知皮毛。家中经营些绣品生意,故而有些兴趣。”

沈湛闻言,眼中兴趣更浓:“原来如此。北地绣风多豪迈大气,与江南的细腻雅致颇有不同。姑娘能欣赏此作,可见品味不凡。”他伸手示意,“姑娘若有兴致,不妨进店一观,小店还有些其他藏品。”

苏瑾正想多了解江南绣品市场,便从善如流,带着青黛走进锦绣轩。店内陈设清雅,四壁悬挂着各类绣画、屏风,多以山水、花鸟、文人题材为主,针法精湛,意境营造也颇为高明,确实与北方绣品风格迥异。

沈湛亲自作陪,耐心介绍各类绣品的技法、渊源,言语间引经据典,见解独到,显见是真正懂行爱行之人,并非唯利是图的商贾。苏瑾与他交谈片刻,竟觉颇有收获,对江南士绅阶层的审美偏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听闻如今京城有一家‘瑾绣坊’,名声鹊起,其绣品融合古今,别具一格,不知姑娘可曾听闻?”沈湛忽然问道。

苏瑾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略有耳闻。据说其东家技艺超群,得了太后赏识。”

沈湛点头,眼中流露出向往之色:“是啊。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其作品。据说那幅《江山万里图》气势磅礴,绣艺革新,若能一观,必能受益匪浅。我辈经营此道,固守传统固然重要,但若能如瑾绣坊般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方是长久之计。”

听他言语中对瑾绣坊颇为推崇,且见解不俗,苏瑾心中对此人好感又增几分。她沉吟片刻,从随身携带的绣囊中,取出一方自己早前绣制的、用了渐层晕色法的海棠手帕,递了过去:“沈东家请看此物如何?”

那手帕上的海棠,由浅粉至绯红,过渡自然柔和,花瓣边缘用了轻微的绒毛绣法,更显鲜活立体。沈湛接过,只看了一眼,脸色便是一变,仔细摩挲观察片刻,再抬头时,眼中已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这……这渐色之法,这细腻针脚……绝非寻常绣娘所能为!”他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姑娘……这帕子……莫非……”

苏瑾微微一笑,默认了他的猜测。

沈湛连忙拱手,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原来是苏东家当面!沈某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他没想到,名动京城的瑾绣坊东家,竟是如此年轻的一位女子!

“沈东家不必多礼。”苏瑾虚扶一下,“机缘巧合,偶遇知音,亦是快事。”

两人相视一笑,距离瞬间拉近了许多。沈湛立刻将苏瑾请至内间雅室,奉上香茗,畅谈起来。从南北绣艺差异,到江南市场格局,再到未来可能的合作模式,相谈甚欢。苏瑾发现,沈湛不仅对技艺有研究,对市场也颇有见地,且为人正直,并非奸猾之徒,是个值得结交的合作对象。

直到青黛提醒时辰不早,苏瑾才起身告辞。沈湛一直将她送至码头,临别前诚恳道:“苏东家此行若至苏州,务必光临敝店,沈某扫榻以待。江南市场,若有沈某能效劳之处,绝不推辞。”

“一定。”苏瑾含笑应下。此番偶遇,可谓意外之喜。

回到船上,苏瑾心情明朗了许多。与沈湛的交谈,让她对江南之行更添信心。这世间,终究还是有如沈湛这般,真正热爱技艺、追求卓越的同道中人。

萧珩见她回来时眉眼间带着一丝轻松,不似前几日沉郁,便走了过来,随口问道:“看来苏东家此行颇有收获?”

“偶遇一位懂行的绣庄东家,相谈甚欢。”苏瑾并未隐瞒,语气也自然了许多。既然身份已然挑明,过分刻意的疏远反而显得小家子气。盟友关系仍在,该有的往来与沟通,仍需维持。

萧珩见她态度缓和,眼中也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轻松,点了点头:“江南人杰地灵,能人辈出。苏东家能在此处寻得知音,是好事。”他顿了顿,望向南方,“再过两日,便可抵达杭州了。”

杭州。那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池,终于近在眼前。

苏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期待。那里,有文秀阁的约定,有顾氏绸庄可能提供的帮助,有广阔的市場,也有未知的挑战。

客船继续南下,两岸景色愈发秀美。水网密布,稻田纵横,桑林遍野,白鹭翩飞,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

两日后,一个薄雾朦胧的清晨,客船终于缓缓驶入了杭州城外的运河码头。

苏瑾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那在晨雾与晨曦中若隐若现的、古老而繁华的城郭,望着码头上密密麻麻的船只与熙攘的人流,闻着空气中混合着水汽、泥土与隐约花香的独特气息,她知道,一段全新的征程,即将在这座美丽的城池正式开启。

杭城初映,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淡雅水墨长卷。而她苏瑾,便要在这长卷之上,用自己的针与线,绣下属于瑾绣坊,也属于她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