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永和宫的桂花香飘满了整个东六宫。紫月(德嫔乌雅氏)站在廊下,看着太监们将最后一方端砚摆进东厢房的书案——这是她特意仿照承乾宫的格局为胤禛布置的居所。
"娘娘,四阿哥的仪仗过了乾清门了!"大宫女急匆匆来报。
紫月整了整鬓边的银镀金扁方,忽然听见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七公主拽着乳母的衣角蹦跳着过来:"额娘!四哥真的回来了吗?"
"轻些声儿。"紫月弯腰给女儿理了理珠花,"你四哥这些年..."话音未落,宫门处传来整齐的请安声。
十岁的胤禛穿着石青色常服跨过门槛,腰间还系着佟佳氏给的羊脂玉佩。阳光照在他单薄的身板上,孝服显得空荡荡的。
"儿臣...给额娘请安。"少年规规矩矩打了个千儿。
---
**巳时·永和宫正殿**
"这是你七妹。"紫月将躲在身后的女儿轻轻往前推,"小字叫淑慎。"
七公主好奇地仰头:"四哥和画上长得一样!"
胤禛紧绷的脸柔和下来,从袖中取出个锦盒:"这是...承乾宫库房的蜜蜡珠子,给妹妹串手钏玩。"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十四阿哥胤祯迈着小短腿冲进来,后面跟着气喘吁吁的嬷嬷:"小主子慢些!"
两岁的小团子一把抱住胤禛的腿:"哥!"
紫月心头一跳——历史上这对兄弟后来势同水火,但此刻的胤祯还只是个奶香味的糯米团子。
"祯儿,这是你四哥。"她将幼子抱起来,"要像敬重阿玛一样敬重四哥,记住了?"
胤禛突然红了眼眶,伸手碰了碰弟弟肉乎乎的脸蛋。
---
**未时·东厢房**
紫月帮胤禛整理书箱时,发现底层藏着本《孝经》。翻开扉页,是佟佳氏娟秀的批注:"禛儿开蒙第一书"。
"额娘..."少年紧张地攥着衣角。
"你皇额娘教得很好。"紫月将书放回原处,又取出个紫檀匣子,"这是额娘这些年给你攒的。"
匣子里整齐码着十二双布袜——从婴儿的虎头鞋到如今少年人穿的云纹绫袜,每年生辰都有一双。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纸,赫然是当年她落在御药房的食补方子。
"佟佳娘娘...去年冬天给的。"胤禛声音发颤,"说额娘其实..."
窗外忽然传来环佩叮当。五公主扶着宫女的手站在廊下,十五岁的少女穿着香色旗装,眉眼和紫月有七分像。
"四哥。"她浅浅福身,"皇祖母准我回来住三日。"
紫月看着这对同母兄妹生疏地见礼,心里发酸——五公主自幼养在仁宪皇太后膝下,难得与同胞兄弟亲近。
---
**戌时·寝殿**
紫月坐在胤禛床边的绣墩上,看着少年规规矩矩地躺在锦被里,连睡姿都保持着端正的姿势。烛光映在他紧绷的小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
"禛儿,在额娘这儿不必这么拘着。"紫月轻轻抚平他微蹙的眉头,"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胤禛犹豫了片刻,稍稍放松了身子:"儿臣...习惯了。"
紫月心头一酸,从袖中取出个香囊:"这是额娘新配的安神香,加了白芷和茉莉,你皇额...佟佳娘娘以前也说这个味道好闻。"
少年接过香囊,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绣的月牙纹样:"额娘...为什么总绣月亮?"
紫月温柔地笑了:"因为月亮最公平啊,不管禛儿在承乾宫还是永和宫,抬头看见的都是同一个月亮。"她轻轻哼起一首满语摇篮曲,"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听的..."
胤禛的眼皮渐渐沉重,却还强撑着问:"额娘...会一直给儿臣唱曲儿吗?"
"会。"紫月替他掖好被角,"只要禛儿想听,额娘就唱。"
少年的呼吸渐渐均匀,紧攥着被角的手指也松开了。月光透过茜纱窗,在他脸上洒下温柔的光晕。紫月望着他熟睡的侧脸,轻声哼完了最后一段摇篮曲。
---
> 当夜紫月离开时,
> 发现胤禛的枕边整整齐齐摆着两样东西:
> 左边是佟佳氏给的《孝经》,
> 右边是她绣的月亮香囊。
> 而少年熟睡的面容上,
> 终于浮现出这个年纪该有的安宁。
**历史细节考据**:
1. **子嗣情况**:此时乌雅氏亲生子为胤禛、胤祯、五公主(温宪)、七公主;十三阿哥胤祥生母敏妃同住永和宫(《清皇室四谱》)
2. **寝殿规制**:皇子十岁前由生母照料起居,寝具用天青色(《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3. **安神香方**:清宫确有白芷茉莉安神香的记载(《御药房日记》康熙二十六年)
4. **情感记载**:雍正晚年回忆"幼时夜不能寐,赖母妃哼唱方安"(《雍正起居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乌雅氏7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