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在大唐搞建设 > 第1章 惊雷醒唐梦

第1章 惊雷醒唐梦

第一章惊雷醒唐梦

头痛欲裂,像是被一柄无形的大锤反复敲击着太阳穴,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牵扯着撕裂般的痛楚。耳边嗡嗡作响,混杂着一种奇怪的、富有节奏的“咔嚓”声,仿佛骨骼在错位重组。

李瑜艰难地想要睁开眼,眼皮却重若千斤。他最后的记忆还停留在大学图书馆那泛着樟木和旧纸香气的高大书架间,为了准备那篇关于盛唐经济结构的毕业论文,他几乎熬了个通宵,眼前最后的景象是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和摊开的《旧唐书》……

是低血糖晕倒了吗?还是……

意识挣扎着浮出混沌的黑暗。首先恢复的是嗅觉,一股浓烈的、从未体验过的气味钻入鼻腔——混合着泥土的腥气、某种植物腐烂的味道、牲畜的膻骚,还有一种淡淡的、类似檀香却又更为原始的烟熏味。这绝不是消毒水味的医院,也不是图书馆。

恐慌瞬间攫住了他。他猛地用力,终于掀开了沉重的眼皮。

模糊的视野逐渐清晰。

没有雪白的天花板,没有日光灯管。映入眼帘的,是深褐色、裸露着木质纹理的椽梁,梁上结着蛛网,几缕枯草从缝隙中垂落。他正躺在一堆干燥而扎人的草堆上,身下传来的触感粗糙且不适。

他转动僵硬的脖颈,环顾四周。这是一间极其简陋、低矮的土坯房,四壁斑驳,糊墙的泥土大片剥落,露出里面的麦秸。一扇歪斜的木窗用木棍支着,窗外是沉沉的夜色,只有微弱的天光透入。屋内几乎空无一物,除了他身下的草堆,墙角还有一个残破的瓦罐,空气里弥漫着贫瘠与荒凉。

“我……在哪儿?”李瑜张了张嘴,发出的声音嘶哑干涩,完全不像自己熟悉的嗓音。他试图坐起身,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同时,他惊恐地发现,自己身上穿着的不是T恤和牛仔裤,而是一件粗糙的、染着灰扑扑颜色的麻布短褐,下身是同样质地的裤子,脚上是一双磨得发薄的草鞋。

这不是恶作剧!谁会在图书馆搞这种规模的恶作剧?

他颤抖着抬起手,看到的是一双略显苍白、指节分明但掌心带着些许陌生薄茧的手。这绝不是他那个长期握笔、偶尔打打篮球的文科生的手!

就在这时,一股庞杂而混乱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入他的脑海——

……一个同样叫李瑜的少年,约莫十七八岁,似乎是长安城郊一户李姓农户的远房侄子,父母早亡,前来投亲,却赶上亲戚家遭了灾,流落至此,饥寒交迫,晕倒在这间废弃的土屋中……记忆里是颠沛流离的艰辛,是望不到头的黄土路,是路人冷漠的眼神,是啃食干硬麸饼的苦涩……

两种记忆,两个“李瑜”的身份,在他的脑海中剧烈地碰撞、交织、融合。剧烈的头痛再次袭来,让他忍不住蜷缩起身子,发出痛苦的呻吟。

过了不知多久,风暴渐渐平息。李瑜(现代的)瘫在草堆上,大口喘着气,冷汗浸湿了粗糙的麻衣。他望着那结满蛛网的房梁,一个荒谬却又无比清晰的念头浮现出来——

穿越了。

不是做梦,不是幻觉。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毕业生,真的来到了古代,并且占据了一个同名少年的身体。从那些零碎的记忆来看,时代很可能是……唐朝?

这个认知让他浑身冰凉。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现代医疗,没有便利的一切……只有陌生的环境、孱弱的身体和一片茫然的未来。

他下意识地摸索周身,除了这身破旧的古装,只在怀里摸到一个小小的、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竟然是他平时随身携带的一个Zippo打火机,还有一把多功能瑞士军刀,以及一个用防水袋装着的、屏幕已经碎裂的智能手机(显然没电了)。这几件现代物品,成了他与过去世界唯一的联系,带来一丝微弱的慰藉,却又凸显出此刻处境的荒诞与绝望。

他将打火机和军刀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稍微镇定。不能慌,绝对不能慌。历史系的知识告诉他,唐朝,尤其是开元年间,是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但前提是,你得先活下去!

活下去……首先需要水和食物。

强烈的饥渴感这时才后知后觉地汹涌而来,胃部传来阵阵抽搐的疼痛。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扶着墙壁,挣扎着站了起来。双腿发软,眼前发黑,这具身体的状态极差。

他必须离开这里,找到有人烟的地方。

深吸了一口这陌生时代清冷而带着杂质的空气,李瑜,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迈出了他在大唐的第一步,蹒跚地走向那扇透着一丝光亮的破旧木门。门外,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

第四章王记初安身

王掌柜名叫王福,是个精明的商人,但也并非刻薄之辈。他领着李瑜穿过店铺前堂,来到后院。后院不算大,堆放着一些货物,还有几间厢房,是仓库和伙计们住的地方。空气里弥漫着丝绸特有的味道和淡淡的霉味。

王福指着一间窄小的、靠近角落的厢房对李瑜说:“你就住这间吧,以前放杂物的,收拾一下还能住。被褥我让伙计给你拿一套旧的。前面店里忙时就去搭把手,不忙的时候,就把积压的一些旧账核对核对。” 他又叫来一个叫赵大的中年伙计,吩咐道:“赵大,这是新来的李瑜,你先带带他,熟悉下店里的规矩和货物。”

赵大看起来憨厚朴实,应了一声,好奇地看了看李瑜,便领着他去安置。

小屋确实简陋,除了一张硬板床、一张破桌子和一个木墩,别无他物。但比起之前那个漏风的废屋,已经是天堂了。李瑜铺上伙计送来的、打着补丁但还算干净的被褥,心中涌起一股难得的安定感。

安顿下来后,赵大带着李瑜熟悉店铺。王记绢帛主要经营各种丝绸、绫罗绸缎,也兼营一些棉麻布匹。前堂接待客人,后堂验货、存货。李瑜的任务主要是辅助赵大等人搬运、清点货物,以及在王福算账时在一旁帮忙记录、复核。

对于来自现代的李瑜来说,这些体力活起初颇为吃力,但他咬牙坚持着。更让他感兴趣的是接触唐代的实际商业运作。他仔细观察王福如何与客人讨价还价,如何鉴别丝绸的优劣,如何管理库存。他很快发现,王福的记账方式还很原始,主要是流水账,靠心算和算盘(此时已有类似算盘的计算工具,但与后世略有不同)进行核算,容易出错。

在核对旧账时,李瑜运用了现代表格和分类统计的方法,将杂乱无章的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收入、支出、利润一目了然。他还向王福建议,可以对不同等级、不同产地的丝绸进行编号管理,方便盘点和取货。

王福起初对李瑜的这些“新奇”想法将信将疑,但试行几天后,发现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账目也清晰了很多,不由得对李瑜刮目相看,态度也越发和蔼。店里其他伙计见掌柜的看重李瑜,对这个沉默寡言但做事认真的少年也渐渐接纳。

生活暂时安定下来。店里的伙食虽然简单,主要是粟米饭、腌菜和偶尔的豆汤,但能吃饱,对李瑜来说已是莫大的满足。晚上,躺在坚硬的板床上,他会就着油灯(灯油也是限量使用的)微弱的光芒,用捡来的木炭在废纸上练习毛笔字,复习脑海中的历史知识,并记录下每天的见闻和思考。他深知,这份工作只是暂时的避风港,他必须尽快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并寻找更大的机会。

几天后,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一位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老者,来自某个姓苏的官宦人家,要为府上采购一批上等的绫缎。王福亲自接待,态度十分恭敬。

李瑜在一旁帮忙搬取货样,听到那老管家与王福交谈时,提及“我家小姐近日要随夫人去慈恩寺进香,需添置些新衣”,又说“小姐偏好雅致的花色,不喜过于艳丽”云云。

“苏府小姐?”李瑜心中微微一动。在融合的记忆碎片里,似乎对长安城的显贵之家有些模糊印象,苏家好像是个诗书传家的清流门第,虽非顶级权贵,但也颇有声望。这位小姐,不知是何等人物?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现在只是个绸缎庄的伙计,与那样的高门大户隔着天堑,多想无益。

他收敛心神,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将一匹匹丝绸小心翼翼地展开,供老管家挑选。他的沉稳和细心,倒是让那老管家多看了他两眼。

送走苏府的管家后,王福心情大好,这笔生意利润可观。他难得地拍了拍李瑜的肩膀:“小李子,干得不错,眼明手快。好好干,月底给你加二十文赏钱!”

“谢掌柜。”李瑜躬身道谢。二十文钱虽然不多,但代表了一种认可。他回到后院,继续整理账目,心中却对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苏小姐”,留下了一丝极淡的好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

女帝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