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前军营寨已经火光冲天,前军几名将军也已被吴军斩杀,前军的军士在陆议韩当的前锋和朱然轻兵的夹击之下,早已溃不成军,只能四处乱窜,任人宰割。
这时,刘备才带着他的中军仓皇赶到了战场。陆议骑在马上,远远望见刘备的中军龙旗。
他鼓足中气,一把抽出腰间的剑,高高举起,“将士们,刘备就在前方。全军集结!攻杀刘备中军!”传令官迅速发出了陆议的指令。
吴军的将士瞬间沸腾了,陆议全军和朱然军此时合二为一。他们在火光中,踩着刘备前军的尸体,喊着响彻天地的口号,冲向了刚刚赶来的刘备中军。
刚才南岸一战,蜀军的前军几乎被韩当和朱然部全歼。刘备亲掌的中军此时也因为突如而来的战情和四面的火光开始混乱,无法形成有效防御,几支小军团在吴军有序而强烈的冲击之下,被打得四散。
刘备见状,只能发号,令残军向中收拢,向西南方向的山中撤退。
猇亭的西面是一片高低不平的丘陵。刘备想借这里起伏的地形摆脱掉吴军的追杀,并保留住自己中军的作战能力。
陆议知道,此时才是胜负真正的开始。刘备前军的战力远不是蜀军真正的实力。他必须与刘备斗快,绝不能让刘备把这数万中军精锐带回蜀地。一旦带回,假以时日,刘备便又有了反扑的能力。
“全军,集结,整军,追杀刘备中军,不要放走一个!”陆议在高处大声地指挥着,身边的传令兵立刻将他的话转为旗语和火光信号,传递给了低处的吴军大部。
蜀军的中军此时已经被吴军追得人惫马疲。刘备见状,知道再这样下去,非但带不回中军,反而还有可能被困山地。他即刻改变战术,要求中部残兵立刻在马鞍山就地整军,与吴军决一死战,以图置之死地而后生。
就在刘备还在整军之时,陆议和几个将领已经迅速带着大军将马鞍山的山头围了个水泄不通。吴军此时居高临下,占据了周边大部的山头。刘备的万人之军,此刻仿佛瓮中之鳖。
“将士们,敌寇就在眼前,全力攻杀!”
陆议将令一出,吴军如水银泻地一般冲击而下。刘备刚刚收整起来的残兵,片刻间再次被攻杀得支离破碎。蜀军的惨叫和吴军的呼号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然而蜀军中军人数虽然处于劣势,但各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战情凶险,吴军也有不少军士在冲杀中牺牲,湿热的三伏天,夜半山林中的蒸腾起来的潮气混着那浓烈的血腥味,不断发酵着尸山血海的惨状。
长月当空,为黑云所遮。
几个时辰后,马鞍山战场的杀戮声渐渐地弱了下来。
“报!刘备带着残兵从谷口逃脱!另孙桓将军已帅轻骑自夷道城发兵,此刻已在追击路上了!”
“好。你速去通知前军,追击刘备。务必在秭归城前追上。”
陆议交代了前军的命令,便立刻传令整个中军:“再传令,中军立刻向本督集中,前进,和韩当部汇合!务必在秭归城前截杀蜀军残部!”
陆议所统中军接到传令,立刻收拢,追着刘备的残部,向秭归奔去。
慌不择路的刘备一路为了躲避追杀只能不断变换路线。陆议则一面指挥中军紧追刘备身后,一面下令孙桓军先北渡长江再抄山地小路直接奔秭归城。
一夜的奔袭,陆议终于在涿乡同先于自己出发的韩当部成功汇合,并且追上了刘备的残部。
刘备确为一世人杰,尽管已经被陆议逼至绝境,依旧镇定地指挥着所剩无几的军士组织抵抗。而蜀军见自己的陛下尚且奋力一搏,也多豁出了性命,冲杀上来。
吴军此时已经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那些飞蛾扑火一般的蜀军,刚一冲上来,便成了粉齑。然而,他们的牺牲也并非白费,蜀军战前停驻在秭归城的军船此刻已快要接近岸边。刘备的军士看到本部的战船,燃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战意,刘备在他们的死保之下,孤身登上了保命的归船。
“大都督,属下请求渡江追杀蜀主刘备!”韩当策马到陆议身边。
“韩将军不可。刘备中军和前军精锐已被斩尽。剩下的事情,便交给孙桓将军吧。”陆议的命令直截了当,韩当只得遵命,掉转马头。
“传令兵!你速去追上孙桓部,告诉他们切勿恋战,切莫深入蜀地。若刘备已进入蜀地坚城,令其部立刻折返秭归驻扎休整。”陆议吩咐了孙桓部的传令兵。
“其他几部传令兵,速去通知本部,除孙将军所部继续追击,其余部立刻整军返回夷陵夷道原地驻扎休整。任何军士不得再擅自出城追击刘备!”陆议顿了一下,“告诉他们,这是本督严令,如有违者,军法处置!”
停止追击后,陆议便立刻带着本部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夷陵城做战后的布防。陆议知道如果孙桓能追上刘备,必然会在秭归相斗。想必以刘备的残军断不会是孙桓的对手。他最后的路只有入蜀地的陆路巫县。
在相持对峙了一年以后,短短四五天内,陆议便将刘备囤驻在荆州西门户的兵力以雷霆之势全部消灭,刘备也仅以身免。那一刻开始,陆议便清醒地意识到,此时吴国的敌人已经从刘备转成了曹丕。刘备损失惨重,再加上孙桓还在持续追击,想必西线战事可以暂时喘一口气。现在的紧要是重新部署防御,抽调精锐兵力回援东线,助主上全力备战曹丕。
想到这里,陆议加快脚步回到中军军帐,将所有的战报整理好,亲自手书密封,叫来了自己的亲兵,“你立刻动身,乘快船顺江下去武昌,将战报亲自交给主上,一定要交到他手上。告诉主上,夷陵大捷,刘备和残部入蜀,请主上便宜行事。本督会立刻集结援军,驰援武昌。”
于此同时,陆议则按照战前与孙权制定的部署,在徐盛、潘璋、朱然等部回撤休整了两日之后,立刻命令他们启程,分别往东行军至洞口和南郡协助孙权备战曹丕。兵贵神速,此时哪怕是一天的耽误都可能让曹丕有机可趁,陆议万万不敢大意。
正在思考之际,孙桓已经在营帐外请见。
“属下办事不利,跑了那刘备。请大都督军法处置!”孙桓一进军帐便自请处罚。
陆议起身,扶起了孙桓,“孙将军言重了。孙将军坚守夷道城半年有余,又勇追那刘备百里,让他仓皇逃窜。何罪之有?若不是孙将军,我军怕不会有如此大胜。本督还要多谢孙将军。”
“属下惭愧。先前大都督严令属下死守夷道城,又不愿派兵相援。属下心有不忿。如今才知,大都督调度有方,是末将肤浅了……”孙桓不好意思地歪了一下头。
“孙将军谬赞了。军无常势。我也只是依势而为。”陆议平和地说道,“孙将军这便回驻地吧,且看武昌主上那里的安排,再做移防。”
“末将领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