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变小,从三位数跌至两位数,最终停留在触目惊心的“18”
黑板报的一角被开辟出来,专门用来张贴各大高校的历年录取分数线。课间时分,那里总是挤满了人,窃窃私语声中混杂着叹息和憧憬
林栀站在人群外围,目光锁定在省师范大学那一栏。这是她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选择,也是父母期望的——离家近,学费低,毕业后能在家乡找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
安全,稳妥,毫无惊喜
就像她的人生规划一样
“林栀,你准备报哪里?”宋晓雨凑过来问。
“省师大吧,应该。”林栀轻声回答,余光却不由自主地瞥向坐在窗边的周暮。他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招生简章,眉头微蹙
“周暮肯定是要回北京的吧?”宋晓雨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听说他家里早就安排好了,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真好啊,我们拼死拼活也够不着的学校,人家轻轻松松就能上。”
林栀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回到座位,拿出数学卷子开始做题。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凌乱的痕迹,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自从那次听到周暮的电话,发现他收藏的纸条后,林栀的心就像被撕成了两半。一半为他的处境感到心疼,另一半则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鸿沟有多深。
她不是没有做过梦——梦见自己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和周暮在陌生的城市里重逢,梦见他们勇敢地面对一切阻碍,最终走到一起。
但梦总是会醒的。
现实是,她的成绩勉强够得着省内的重点大学,去北京对她而言是天方夜谭。现实是,周暮有着她无法想象的家庭压力和既定前路。
现实是,他们就像两条短暂交叉的线,终将渐行渐远。
“这道题,你的解法太复杂了。”周暮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把林栀从思绪中拉回。
他拿过她的草稿纸,用红笔圈出几个步骤:“这里,还有这里,都可以简化。高考时间宝贵,能用三步解出来的题,不要花五步。”
他的手指修长,握笔的姿势标准得像是教科书上的插图。林栀怔怔地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几个月前,他也是这样为她讲解题目,而她的心跳会因为他的靠近而失控。
现在,那种悸动依然存在,只是多了一层挥之不去的苦涩。
“谢谢。”她轻声说,声音干涩。
周暮抬起头,黑眸直视着她:“你最近状态不好。”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林栀勉强笑了笑:“快高考了,大家都紧张。”
“不是因为高考。”周暮的目光锐利,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伪装,“你在躲着我。”
林栀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否认:“没有,我只是——”
“因为我就要回北京了,是吗?”他平静地打断她。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梧桐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林栀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她没想到周暮会如此直白地挑明这件事。
“我看了你的志愿表草稿,”周暮的声音低了下来,“全是省内的学校。”
林栀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的成绩,去不了北京。”
“如果我告诉你,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呢?”周暮的声音里有一种罕见的急切,“如果我告诉你,我有可能留下来呢?”
林栀猛地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中。那一刻,她几乎要相信,他们之间或许真的有某种可能。
但理智很快回笼。她想起那天听到的电话,想起“联姻”和“治疗”这些沉重的字眼。
“你不应该留下来。”她轻声说,每个字都像刀片一样割着她的喉咙,“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我们...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周暮的表情凝固了,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痛楚。
“所以,这就是你的决定?”他问,声音冷了下来。
林栀咬紧下唇,点了点头。
周暮沉默地看着她,许久,才扯了扯嘴角:“我明白了。”
他转身离开教室,背影在春末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孤寂。
林栀怔怔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滑落。她迅速擦干泪水,从书包里拿出那个写满心事的笔记本,翻到最新的一页。
笔尖在纸上停留许久,最终只写下一行字:
“有些告别,不需要言语。”
那天之后,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周暮恢复了初来时的冷漠,甚至更加疏离。他不再主动与林栀说话,不再为她讲解题目,甚至连目光都很少在她身上停留。
他们依然是同桌,却像是隔着无形的墙。
林栀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用刷题和背诵填满每一分每一秒,不给自己任何胡思乱想的时间。只有在深夜,当她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时,才会允许自己想起周暮,想起那些短暂却温暖的瞬间。
五月底,学校为高三学生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动员大会。校长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话,学生们在台下心不在焉地听着。
林栀坐在礼堂的角落,目光不由自主地寻找着周暮的身影。他坐在前排,背挺得笔直,与周围躁动的同学格格不入。
动员会结束后,人群涌向礼堂出口。在一片混乱中,林栀感觉有人塞了什么东西到她手里。她低头一看,是一个折叠的纸条。
抬头四顾,只看到周暮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紧紧攥着纸条,快步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颤抖着打开它。
纸上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对不起。”
林栀的视线瞬间模糊了。
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最后一篇关于周暮的日记:
“他向我道歉,可该说对不起的人是我。是我没有勇气跨越那道鸿沟,是我先推开了他。
青春里总有一些人,像流星一样划过我们的天空,短暂却耀眼,留下永恒的印记。周暮就是我的那颗流星。
高考后,我们将各奔东西。但无论他身在何处,我都会记得,在那个梧桐叶落的季节,有一个眼神像深海一样的男孩,曾经坐在我身边,让我的世界变得不一样。
再见了,周暮。
愿你前程似锦,愿你得偿所愿。”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栀合上笔记本,轻轻摩挲着封面上那朵手绘的栀子花。然后,她拿出一个盒子,将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盖上盖子,塞进床底最深处。
如同封存一段不敢言说的青春。
窗外的梧桐树已枝繁叶茂,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夏天,就要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