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不知道是延续以前上学的生物钟,还是心机惦记着事,六点半点时,顾如初就醒了。
她没着急起来,仰面发呆。
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陌生的天花板,陌生的房间布局,这不是她从小住到大的老房子了。
她很知趣的没有问。
车祸前,她刚高考完,上学期间,一直住在家里,那是父母结婚时,外婆买给母亲的房子,也是老房子,但很温馨。
昨晚她私下问过三妹顾思悠,和她猜的一样,为了支付她的医疗费,那套房子被卖掉了。
再想到顾梦溪鬓角的白发,她才45岁,正值壮年。
一丝酸涩涌上心头,但很快被一股更强的决心取代。
瞬间充满斗志。
她要尽快完成任务,赚更多的钱,把属于妈妈和她们的家,重新买回来。
小心地侧过头,翻身起来。
主卧是一张1.5米宽的床,她和顾思悠一起睡,北方屋内有暖气,一人一条被子。
顾思悠还在熟睡,睡姿果然如记忆中一样稳定。
她几乎笔直地躺在床的一侧,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空间,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个安静的侧脸和散在枕头上的黑发,规矩得像个睡美人。
而她的被子被踢得东歪西扭,一侧还挂到床边,对比鲜明。
顾如初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极轻地掀开被子,像只猫一样踮着脚,拿起衣服,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卧室。
厨房里亮着灯,传来轻微的锅铲碰撞声和食物香气。
顾梦溪正背对着她在灶台前忙碌。
清晨温柔的阳光透过小厨房的窗户,给她忙碌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边。
“妈,好香啊,早饭吃什么啊?”顾如初处在厨房门口,探进脑袋嗅了嗅。
顾梦溪闻声回头,看到她只穿着单薄的睡衣,立刻皱起眉,手里的锅铲都没放下就絮叨起来:“你怎么穿这么点就出来了,早上凉气重,你刚出院,身体虚着呢,万一再感冒了怎么办?快,快去把外套穿上。”
熟悉的念叨,熟悉的关心。
若是以前,顾如初听腻了有时候会觉得烦躁,但此刻听在耳里,比什么歌曲都动听。
“知道啦,这就去穿。”她笑着应道。
在顾梦溪的眼神监督下,她快速套上外套厚棉袄睡衣,转身钻进卫生间洗漱。
她抬头看向镜子里的自己,除了脸色有点苍白,头发长长了一点,其他五官、体重以及身高都和半年前车祸前一模一样,仿佛半年的昏迷只是一场短暂的噩梦。
但她清晰的知道不是。
车祸是痛不欲生的痛感,以及濒死时的茫然和无力。
更甚是她真的绑定了一个系统。
“系统,虽然你bug了,穿越没带上我,但还是谢谢救了我一条命。”她轻声说。
虽然没带上她,但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她更满意更开心。
用毛巾擦干脸,抹上一点简单的护肤品。
她恍惚了一瞬,忽然想到刘天明在医院威胁的话“上次车祸没死是命大,下一次就不会了”。
心猛地一沉。
当时刚醒来思绪混乱没细想,此刻再回味,他话里的恶意和暗示,让她后背窜起一股寒意。
所以那场车祸,也许不是意外?
默默在心里笔记本上记下此事。
洗漱完出来,木质餐桌上已经摆好早餐:白粥,煎蛋,牛奶、包子以及一小碟咸菜。
顾梦溪正麻利地将几个包子装进饭盒,嘱咐:“早餐在桌上,你趁热吃。中午就回来给你们带饭,你好好在家休息,别乱跑。”
她说着,拿起那个旧帆布包就要出门。
顾如初清晰地看到她眼角的细纹,鬓角新生的白发,以及那身明显不合身护工工作服。
但她语气轻快,精神气比在医院时好了不少。
她心里一酸,劝妈妈别去做兼职的话又咽了回去。
快步走到桌边,拿起两个鸡蛋和牛奶,不由分说地塞进她的帆布包里。
“妈,我吃不下这么多。”
她语气不容拒绝。
顾梦溪愣了一下,看着女儿坚持的眼神,心里一暖:“好,你快去吃,粥要凉了。”
门轻轻关上,她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在楼道里。
阳光斜照,边柜上蒙着一层细灰,上放着几个摞起来的收纳箱。
最上面的透明收纳箱里塞着她以前卧室里的小玩意儿:几本包着书皮的小说、各种动物形态的毛绒玩偶、各式各样的宝贝盲盒手办等等。
都是她熟悉的物品。
她坐下,一个人在陌生又熟悉的客厅里,安静吃完醒来后的第一顿早餐,把顾思悠的早餐放回蒸锅里,利用余温保温。
她穿上厚羽绒服,围好围巾,带上身份证处门。
北方冬天的寒风像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带着凛冽的干冷。
刚落下的雪尚未完全消融,在路边和背阴的角落堆积,街道两旁树木枝桠上也挂着积雪。
昏迷前还是短袖冰淇淋的盛夏,醒来已是裹成粽子的严冬,时间的断层感让她恍惚了一瞬。
顾如初裹严实围巾,充满干劲地迎风而去。
她出来的时间正好是人潮汹涌的早高峰,地面交通恐怕堵得寸步难行。
果断坐地铁。
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她和同学们去毕业旅行过,买过票,也来过火车站,跟着指示牌,她很快找到取票机。
北城到云城的火车班次很多。
她采用最笨的排除法,先从时间最近的直达高铁开始尝试。
昨日一共在线买了三张火车票,日期分别间隔一到两天。
早上取票机排队的人不算多,排了五分钟左右轮到她,她安耐住激动,扫身份证取票。
三张票同时取出,她立刻找了个人少的角落,面壁墙面。
一张一张的提交系统。
十分钟后,她戳了无数次系统,系统依旧毫无反应,任务要求还在,但没检测到火车票。
她又把身份证拿出来和火车票放在一起。
也没反应。
有手持火车票自拍一张。
系统依旧没反应。
若不是任务面板能点开查看,她都要以为系统坏了。
是火车票不对吗?
目的地是对的,出发站也没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呢?
顾如初捏着那三张印着“G”字头车次、蓝色底纹高铁车票,在角落里走来走去,忽然灵光一闪。
1980年代哪里来的高铁?
她猛地拍自己的额头,大意了。
那时候跑的应该是绿皮火车。
她立刻重新操作手机,在购票app里仔细筛选,只勾选了普通车次。
每天只有三列车。
她毫不犹豫地分开日期每列车次都买了一张票,特意和之前买的高铁买的日期分开。
系统没有提示。
又去取出三张纸质票,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
面壁,拿票,一一提交系统。
三列车的的乘车时间是中午和晚上,她提交时也是按照此顺序来的。
第一张不行,第二张也不行,就在她以为又猜错时,期待已经得提示音在脑中响起。
此刻,冰冷的电子音比堪比天籁。
【叮!检测到关键物品‘火车票’(北城→云城),阶段性任务‘抢购到去云城的火车票’已完成。】
【奖励:现金50元,《三国演义》一套、《红楼梦》连环画一套。】
【奖励发放中……】
【现金已发放至个人钱包,书籍已发放至个人背包中。】
成了!
顾如初心猛地一跳,一股滚烫的狂喜如同摇晃后猛地冲开瓶盖的汽水,扫去一些的不安,激动的指尖都微微颤抖。
再次验证系统任务是可以完成的。
她检查个人背包和个人账户,奖励确实在,个人账户余额是50元。
重复前日的操作,兑换古币。
【提取25张面额2元(1960年版第三套人民币贰圆券,车工古币水印版),是或否?】
毫不犹豫点了确定。
【提取成功,已入个人背包。】
原本在“车工二元”左上方的数字200/200顿时变成75/200。
个人背包里点亮了四格,两个书籍,一个“车工二元”古币*25,以及上个任务中获得的粮票。
确认可以50元兑换成古币和古币也可以取出,顾如初忍不住蹦起来,刚要欢呼时,立刻捂住自己嘴巴,默默地在众人异样的眼神中,蹦蹦跳跳的离开。
换个人少的地方暗自开心。
啊,发了啊。
就是任务完成的方式还没完全摸清楚。
这感觉就像做题目蒙对了答案但不知道具体解题过程。
现在要通过答案反推解题思路。
她没离开火车站,而是买了瓶水,再次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开始对应搜索提交成功的火车票信息。
提交成功的车次是T109,最早通行时间可以追溯到1949年,但那时候班次名称不是这个。
后面经过几次铁路提速和技术提升,中途也改过几次班次名字,现用班次名字是铁路第六次提速时,更改为T109。
这班次普速列车被保留了下来,服务于沿途的中小车站,一直延续至今。
顾如初仔细看了三遍,得出一个结论:这趟火车1980年代也可以乘坐。
系统任务发布的时间是1980年。
之前买的三张高铁票在1980年不存在,自然也不会有火车票。
此念头起,心跳加速。
为了验证猜想,她又继续查询另外两个普通班次火车。
中午时间的班次是1461,最初开行时间是1984年,时间上差一点,好可惜。
最后班次也经历过几次提速和升级,但最初开行时间是2007年。
顾如初眼睛一亮,她猜对了!
第一个任务中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虽然不是1980年,在录取她的大学有百年历史,1980年时也存在。
换句话说,她虽身在2025年,完成系统任务找关键物品时,尽量要符合1980年。
推导出解题过程,顾如初很开心。
更让她开心的是外公给他转来余款10万。
外公没有抽取佣金,顾如初正准备转过去,古宝通立刻发来信息:开张大吉,不收取佣金,图个吉利,不许反驳!
转过去估计外公也不会收,以后还有机会,她也没坚持,一连发了好几个“谢谢老板”的表情包。
100张古币“车工二元”已经成功交易出去。
她现在手里又有25张。
可惜,最多只能兑换200张,她还有75张可以兑换。
以及两套连环画。
去厕所隔间,利用双肩包做遮挡,从系统个人背包里取出两套书,各拍了照片,发给了外公。
是那种小人书,但她没有看过,其中《红楼梦》连环画一套一共有16册,《三国演义》一套是48册。
看出版时间正式1980年出版的,难怪书看上去很新。
她顺带搜索了下两本书的信息,发现是绝版书籍。
每套价格市场价在1000到2500不等,具体价格根据品相。
哇,比想象中值钱。
都是好东西啊。
怎么说呢,突然爱上做系统任务的呢。
让任务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退掉所有火车票,她嘻滋滋地离开火车站。
北城和云城是参考北京和上海,整个时代设定上会有一点点的不同,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误导,用了艺名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