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在何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他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脸上的讥讽淡了许多。他看着林影熟练地招呼客人,清晰地介绍书籍,甚至能就某个冷僻的典故与客人讨论几句,在日渐的相处中,他似乎懂了为什么这个女子能够吸引那两个人的注意力,她身上有一股韧劲,那是谁都没办法改变的东西。
不管是同行的恶意针对,还是其他人的冷嘲热讽,她都不在乎,她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事业。
“有时候,真的好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可怎么应付地痞流氓啊。”那是她在被一些混混恶意针对的时候,拍着他们的肩膀,衷心的感谢。
“女子抛头露面本就少见,更何况是你这样漂亮“守寡的女子。”何圆刚刚替她赶走那些人,忍不住说道。
“我其实有想过女扮男装,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谁说女子就不可以做生意,谁说女子就不能读书卖书。”
何圆和十七被林影话中的坚定震慑。
何圆站在书铺里,看着林影很快投入书架,整理新的书籍,看着她明明受了委屈却挺直的脊背,他脸上惯常的玩味笑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近乎凝重的神色。
他承认林影有一个好看的皮囊,他第一次在藏书馆见她就被她惊艳,可是后来,他听说她爬了龙床,他的心底是厌恶的,厌恶她对自己千防万防,对自己小心翼翼,却还是如同所有女人一样,想要爬上皇帝的床,他好像此刻终于懂了,为什么上到皇帝亲王,下到暗卫百姓,都愿意接近她,因为在她真的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她坚持着自己追求的事情。
一日打烊后,林影累得几乎直不起腰,坐在柜台后揉着酸痛的肩膀。十七默默地递过来一杯温水。何圆靠在门框上,看着昏暗油灯下林影疲惫却满足的侧脸,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少了往日的刻薄:
“林影,”他第一次没有用“林姑娘”这个带着距离的称呼,“你这书铺,开得不容易。”
林影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何圆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最终只是说了一句:“你跟我想象中,很不一样。”说完,他转身融入了夜色,背影似乎少了些往日的轻佻。
林影握着那杯温水,看着何圆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身边默默收拾残局的十七,一股暖流悄然涌上心头。
创业的艰辛并未结束,前路依旧漫长。
但林影并不觉得辛苦,而是一种很久未曾有过的踏实,她用自己的双手,凿开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通往尊严和自由的小径。
日子忙碌而充实,林影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何圆和十七的身份,把他们彻底当成自己的同伴。
十七毕竟年轻,在林影的感染下虽不说变的开朗活泼,但至少已经不再像一个葫芦。搬书、守店、整理书架,动作利落,眼神专注。
他会在林影伏案抄书时,无声地添上一杯温水;会在她和何圆外出买书回来时给两人倒上一杯水。
何圆的变化则为明显。他会口嫌体正直的说一个女子出门不方便,跟着去然后当一个免费劳动力,他会挑剔林影新进的某本书“装帧粗劣”,趁机和书商砍价;会在看到林影给小孩子讲故事时嫌弃她过于幼稚,却又自己从街上买来糖果分给小孩子。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书坊里没什么客人,林影正埋头整理一批新收来的旧书,十七在角落里安静地擦拭书架,何圆则懒洋洋地倚在柜台边,翻着一本新到的《山海经异兽录》,偶尔点评几句“画工尚可,注解粗陋”。
书坊的帘子被轻轻推开,带进一阵微凉的风。
林影以为是客人,头也没抬,随口道:“欢迎光临,随便看看,有新到的诗集。”
林影话音落了却无人回应,她抬起头,看清了眼前人。
门口站着一个身着藏蓝色锦缎常服的男子。身形颀长,面容俊雅,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正是晋王——萧承启。
十七的动作瞬间停住,何圆点评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林影看到他身后并未跟着大批随从,只有两个同样穿着便服、气息内敛的侍卫守在门外。
“林姑娘,”萧承启目光落在林影身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欣赏,“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林影心头一跳,她下意识地看向何圆和十七。何圆已经迅速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垂手而立,恢复了平日的恭敬姿态。
十七则沉默地站在角落阴影里,微微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但林影能感觉到他周身散发出的的紧绷气息。
林影放下笔,起身绕过柜台,福身行礼,声音带着她惯有的平静,“民女参见王爷。不知王爷驾临,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
“不必多礼。”萧承启虚扶了一下,目光饶有兴致地扫过书坊内简陋却整洁的环境,他的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何圆和十七,最终又落回林影脸上:“本王今日路过,想起林姑娘在此经营书铺,便顺道进来看看。看来林姑娘将这小店打理得甚好,颇有几分……闹中取静的雅致。”
“王爷谬赞了。”林影垂眸,晋王绝非“顺道”之人,她已经明确拒绝过晋王的橄榄枝,他也安排了人在她身边监视,是什么,让萧承启亲自跑一趟。
是萧承启觉得她的日子过得太安逸了么。
萧承启缓步走进书架之间,姿态闲适,如同在逛自家花园。
他修长的手指拂过粗糙的书架边缘,目光在排列整齐的书籍上流连,最终停在了一排书架之上。
他拿起一本泛黄的《世说新语》,指尖轻轻摩挲着书脊,出口的话却与那书风牛马不相及,“近日,宫里传来消息,前几日花灯节皇兄带着德妃娘娘出宫,在宫外游玩了许久。”
林影心头微动,不知他意欲何为,只能谨慎应对:“是么?那挺好的。”
萧承启笑了笑,没有接话,翻看着手中的书册,仿佛真的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书坊内一时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过了片刻,他才合上书,将其放回原处,目光再次投向林影,那温和的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探究的意味。
“说起来,”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随意地问道,“花灯节那日本王的倒是在街上看到了几位熟人。”
林影没接话,她不至于脑子抽了问萧承启看到了谁,接下来又听到萧承启说,“花灯觉那日的月色倒是叫本王想起一些了往事。”
“触景生情,王爷也是性情中人。”
“哦,”萧承启眉梢微挑,唇角的笑意似乎更深了些,似乎对这个评价很感兴趣,“本王想起,有一年初夏,本王曾进入藏书阁,遇到了一位被罚抄书的宫女,抄的是《女戒》,那位宫女当时给本王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藏书阁,罚抄,《女戒》,夜晚,萧承启已经在明示她了。
林影在脑子里把在藏书阁遇到的所有人过了一遍,突然她呼吸一窒,猛地抬头,撞进萧承启那双看似温和、实则深不见底的眼眸里。
萧承启仿佛没看到她眼中的震惊,继续用那温润的嗓音,慢条斯理地说道:“那小宫女年纪不大,胆子却不小。撞见本王那般狼狈模样,还与本王谈条件,不过,说起来,本王还要谢谢那位小宫女。”
林影的脑中“轰”的一声!那个在黑暗中撞见的、带着血腥气和狼狈的身影,原来是他,竟然是晋王萧承启!
“后来……”萧承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目光淡淡的落在林影脸上,步步紧逼,“本王担心那宫女认出了本王,在太皇太后的宫门前故意让那宫女摔进了本王怀里,可那女子,真的没有认出本王。本王倒不知道是该伤心,还是庆幸了。”
林影已经完全忘记了反应,晋王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刺进了她的心脏!
不是意外!不是巧合!
她撞进萧承启怀里根本不是她自己眼瞎,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试探!
他在试探她!试探她是否认出了他!试探她是否会泄露他的秘密!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遍全身!林影只觉得浑身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依旧温润如玉、笑容和煦的男人,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和愤怒交织着涌上心头!
她当年遭受的那场无妄之灾,那场几乎要了她半条命的折磨,源头竟然在这里!竟然是因为自己在藏书阁遇到了受伤的萧承启。
“王爷……”林影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她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勉强维持住最后一丝理智,“王爷所说之事,还真是有趣的紧。”
“有趣的紧?”萧承启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书坊里显得格外清晰,“的确,那宫女有趣的紧,也比本王想象中……要敏锐得多。”
他向前踱了一步,距离林影更近了些,那股无形的压迫感也随之增强,林影往后退了一步,后背抵在了柜台之上,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似乎要穿透林影强装的平静,直抵她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
“那夜月色皎皎,”她低头靠近她的耳畔,像情人间的呢喃,“本王衣衫染血,行动不便……”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是你,从本王怀中取出药,替本王包扎,本王抓着你的手把药一点一点撒在了伤口之上,你后来还返回来,看本王是否真的离开。”
林影的瞳孔骤然收缩!
“本王看着你,去而复返,”萧承启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催眠般的磁性,“看着你转身离开,自始至终,没有试图去寻找,也没有向任何人提及,你看到了什么,哪怕第二日宋桥来询问,你也什么都没说,你做得很好。非常识趣。”
他一直在暗处看着!看着她所有的反应!
那场罚跪,根本不是什么惩戒,而是对她“识趣”的一种变相的“确认”和“警告”!是在用残酷的方式告诉她:你的选择是对的,但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处理”的隐患!
巨大的冲击和冰冷的恐惧让林影几乎站立不稳,身体微微晃了一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站在角落阴影里的十七,猛地踏前一步,往林影这边走过来。
“十七,这里没你的事,退下。”林影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眼神直视萧承启,“王爷在说什么,民女听不懂。”
何圆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紧盯着萧承启,眼神复杂难辨,他放在身侧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了拳。
萧承启似乎对十七的突然举动并不意外,他甚至没有看十七一眼,目光依旧落在林影苍白如纸的脸上,唇边的笑意更深,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
“陈年旧事而已,本王也不过是想找个人说说而已,不过,你的这两位兄弟倒是有意思的很,”他意有所指地说道,目光扫过十七和何圆,“只是不知,林姑娘是否清楚他们的来历。”
他直起身,恢复了那副温润如玉的姿态,仿佛刚才那番惊心动魄的揭露只是一场闲谈。
“往事如烟,提起来徒增伤感。”萧承启轻轻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重新变得温和,“本王今日前来,一是看看林姑娘的近况,二来也是想提醒林姑娘一句。”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而意味深长:“本王见到的那位老熟人,林姑娘也认识,我想你们之间的话题,应该比本王多得多。”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时,他脚步微顿,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袖中取出一物,轻轻放在了离门口最近的一个书架上。
那是一枚小巧玲珑、通体碧绿的玉佩,玉质温润,雕工精细。
“这枚玉佩,权当是本王对当年那场‘误会’的……一点补偿。”萧承启的声音飘来,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林姑娘日后若想来王府,可以凭借此玉佩直接到王府见我。”
他不再多言,带着那两名侍卫,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缘来书铺”。
书坊内,死一般的寂静。
林影站在原地,浑身冰冷,如同刚从冰窟里捞出来。她看着书架上那枚碧绿的玉佩,只觉得那抹温润的绿色,此刻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十七走来站在她身前,挺拔的背影如同最坚实的壁垒,但林影能感觉到他身体绷紧的僵硬。何圆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死死盯着萧承启消失的方向,眼神晦暗不明。
过了许久,林影才缓缓抬起手,颤抖着,指向书架上的那枚玉佩,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十七,把它……拿出去……扔了”
十七沉默地转身,走到书架前,毫不犹豫地拿起那枚玉佩,看也不看,大步走向门外。
“等等!”何圆突然出声。
十七脚步顿住,回头看向他。
何圆的目光落在那枚玉佩上,眼神复杂地闪烁了几下,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地说道:“先留着。”
他看向脸色惨白、眼神空洞的林影,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林影,这相当于晋王府的通行令牌。”
林影看向何圆,“你是晋王的人。”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何圆迎着她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玩笑之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林影看着何圆眼中那份冰冷的清醒,又看了看十七手中那枚散发着幽幽绿光的玉佩,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更深的寒意,将她彻底淹没。
“当年,萧承启安排你进入藏书阁,是为了什么?”
“监督你,确定你不会把那夜的事情说出去。”
“所以,你私下向小梨,金宝元宝探寻,确定他们不知道这件事。”
“是。”
林影终于得知当年真相,却发现自己根本开心不起来,试探,无处不在的试探。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萧承启旧事重提想干什么,那位故人是谁?赵峰的任务系统到底进行了哪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