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带林澈去北京的那天,空气里飘着槐花的甜香。
火车票是江屿提前订好的,邻座。不再是之前一南一北的两个端点,而是并排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出发。林澈靠着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感觉像在做梦。
“掐我一下。”他忽然对身旁正在看书的江屿说。
江屿从书页间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然后伸手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
“不是做梦。”江屿眼里带着笑意,“真的带你去北京。”
第一站自然是清华园。夏日的校园郁郁葱葱,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江屿推着两人的行李箱,熟门熟路地带着林澈穿过一条条林荫道。
“这是我的宿舍楼。”
“这是平时上课的教学楼。”
“这是——”江屿停在一栋红砖建筑前,声音轻了些,“我经常来蹭课的新闻学院。有时候会想,如果你在这里学画画,应该就在隔壁那栋楼。”
林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想象着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他们——或许会在某个午后的走廊擦肩而过,或许会在同一个食堂排队,或许……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江屿,笑了:“现在也不晚。”
江屿带他去吃了惦记很久的涮羊肉。铜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林澈被辣得眼泪汪汪,江屿一边给他递冰镇北冰洋,一边忍不住笑。
“笑什么!”林澈瞪他,眼角还挂着泪花。
“好看。”江屿自然地用纸巾擦掉他额角的汗。
晚上他们住在学校附近的宾馆。标准间,两张床。洗漱完毕,两人各自躺下,房间里只剩下空调微弱的风声。黑暗中,林澈轻声问:“江屿,你睡了吗?”
“没有。”
“我也睡不着。”
沉默在黑暗中蔓延,却并不尴尬。过了一会儿,旁边传来窸窣声,江屿的声音近在咫尺:“要不……我过来?”
林澈的心猛地一跳,还没来得及回答,就感觉到旁边的床垫一沉。江屿小心翼翼地在他身边躺下,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手臂却轻轻环住了他的肩膀。
“睡吧。”江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
林澈僵硬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他闻着江屿身上熟悉的、带着淡淡洗衣液香味的气息,听着耳边平稳的心跳声,终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接下来的日子,江屿像个最称职的导游。他带林澈去逛故宫,在太和殿前,林澈仰头看着巍峨的宫殿,小声说:“比想象中还要震撼。”江屿就站在他身后,轻声给他讲榫卯结构和建筑美学。
他们也在后海的酒吧街闲逛,听民谣歌手唱着他乡的故事。林澈点了一杯名字花哨的鸡尾酒,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江屿很自然地接过去,把自己那杯果汁换给他。
最让林澈心动的是在798艺术区。他在一个画廊前驻足,看着橱窗里展出的画作出神。江屿没有催他,只是安静地陪在旁边。等林澈回过神来,发现江屿正在用手机查这个画家的资料。
“你查这个干嘛?”
“看你感兴趣。”江屿把手机屏幕转向他,“这个画家下个月在央美有个讲座,到时候我再陪你来。”
林澈看着江屿认真的侧脸,突然明白——被一个人放在心上,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这些细碎的、把你的事当成自己事的瞬间。
离开北京的前一晚,他们又去了清华园。夜色中的校园格外宁静,荷塘里的蛙声此起彼伏。两人坐在长椅上,看着远处图书馆通明的灯火。
“下次来,”江屿轻声说,“就不用住宾馆了。”
林澈转头看他,月光下江屿的眼睛亮得像星辰。
“好。”他笑着点头,“下次来,就是回家了。”
回程的火车上,林澈靠着江屿的肩膀睡着了。他的速写本摊在膝上,最新的一页画着夜色中的荷塘,和两个并肩而坐的背影。
这一次的北京之行,不是旅游,而是提前预演了他们即将开始的、共同的生活。当火车缓缓启动,林澈知道,这次不是告别,而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而那个重逢的日子,就在不远的秋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