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敍白的谎言薄 > 第5章 血色序幕:以真乱假

第5章 血色序幕:以真乱假

市博物馆的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空气里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茶香。温敍白坐在一间小型会客室里,对面是博物馆的一位资深研究员傅老。他们正在讨论近期博物馆与省厅合作的一个关于文物犯罪心理的讲座细节。

会谈接近尾声,傅老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中带着自然而然的推崇,说道:“对了,温专家,这次赵宏磊的案子,牵扯出的高仿瓷问题,确实令人担忧。正好,我们馆里一位优秀的年轻专家今天也在,他对这类问题一直很关注。”

他看向门口方向,招了招手:“小苏,来。”随即对温敍白介绍道:“这位是苏辞砚,别看他年轻,在古陶瓷修复和鉴定上是真正的行家,心思缜密,眼光独到,馆里大家都信服地叫他一声‘苏老师’。”傅老眼里对苏辞砚充满了认可。

苏辞砚适时走上前,午后的光线柔和的勾勒出他精致的侧脸,皮肤白皙,带着一种易碎的纯净感。那双清澈的琥珀色眼眸显的真诚专注。他态度谦逊得体,主动向温敍白伸出手,唇角天然微微上扬,带着毫无攻击性的亲和力:“温专家,久仰。我叫苏辞砚,在博物馆做些修复研究工作。您叫我小苏就好。”

傅老笑道:“小苏太谦虚了。温专家,赵宏磊案子里那件仿品,他也仔细研究过,指出了几处非常隐蔽的破绽,让我们都受益匪浅。他对犯罪心理如何应用到文物防伪上很有兴趣,非常想向您请教学习。”

温敍白的目光落在苏辞砚身上。眼神平静无波,映照出对方的每一个细节。

从容的姿态,真诚的语气,以及那双捧着笔记本的,指节分明且带有细微旧伤和薄茧的手。

这确实是一双修复师的手。

“苏老师。”温敍白面带微笑回应。

随后,苏辞砚在温敍白侧对面的沙发坐下,姿态放松却不松懈。

他将笔记本放在桌上,语气恳切:“温专家,这次贸然请您指教,主要是为了那件雍正青花的仿品,我们在内部也做了一些分析,其做旧手法和画工都非常老道,几乎乱真,这让我们深感不安。”

他微微皱眉,流露出一种来自专业领域的忧虑:“作为一线工作者,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更早地识别出这类高水平的赝品,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听说您在案件中对犯罪心理和行为模式有深刻的洞察,所以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他的问题精准地落在了温敍白的专业领域,且完全从一个正直的行业从业者角度出发,没有任何漏洞。

温敍白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一个表示倾听和投入的姿态:“苏老师的问题很深刻。高水平的赝品确实防不胜防,它们利用的往往是人的贪欲和信息差。从心理层面来说,预防的关键在于打破这种信息垄断,提高整体行业的透明度和鉴定标准...”

他的回答专业严谨,条理清晰。但与此同时,他眼角的余光从未离开过苏辞砚。他注意到,在他说话时,这位‘苏老师’听得非常专注,时不时点点头,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而准确地记录着关键词。

然而,温敍白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极细微的破绽,可能连苏辞砚自己都未察觉。

在他提到“犯罪者往往会利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带有心理暗示的标记来建立内部认同或恐吓知情人”时,苏辞砚正在书写的笔尖有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停滞。随即,他握笔的手指收紧了些,指节透出一点用力的白。

但这个破绽转瞬即逝。苏辞砚很快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顺势追问:“心理暗示的标记?就像某些赝品上可能会有的特殊暗记之类吗?温专家,您在这个案子里有发现类似的线索吗?”

温敍白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他没有直接回答关于案子的具体线索,而是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淡:“苏老师对犯罪心理也很有研究?这个问题很敏锐。”

苏辞砚立刻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心里猛地一紧,但脸上却露出一个略带腼腆的笑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笔记本的纸张边缘:“您过奖了。我只是联想到一些父亲生前提到的行业里的旧闻传说,说有些顶级的仿造流派会有自己独特的标记,像是某种...遗产。所以听到您提起,就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传说,掩盖了温敍白的关注。

温敍白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他又解答了苏辞砚提出的几个专业问题,双方交流得看似十分融洽。

会谈结束,苏辞砚起身,再次向温敍白郑重道谢:“今天受益匪浅,真是太感谢您了,温专家。”

“不客气。很高兴能和苏老师交流。”温敍白也站起身,语气客气而疏离。

看着苏辞砚和傅老一同离开的背影,温敍白重新坐回沙发,端起已经微微凉的茶却没有喝。

他眼前的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那个年轻人带来的矛盾感:

专业真诚,举止得体,但..那转瞬即逝的在特定话题下的细微紧绷。

温敍白的指尖在茶杯边缘轻轻敲击了两下。

“苏辞砚....”他低声自语。

这个名字,这张无可挑剔的青年才俊‘苏老师’的脸,与他记忆中那个追悼会上眼神警惕反应过度的‘记者’宋砚的形象,开始慢慢重叠。

尽管,从面容上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宋砚’更普通,气质更浮动。

而‘苏老师’则清俊得多,气质沉静内敛。

但是,像。非常像。

不是五官的相似,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

是那副看似放松的肩膀,却总在不经意间维持着一种随时可以后撤的精妙的平衡感?

还是那双手,温敍白的目光落在刚才苏辞砚坐过的位置,那双手的姿态,无论是拿着笔记本,还是无意识摩挲纸页边缘时,指关节的弯曲幅度和发力方式,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一个顶尖的测谎师,相信数据,也更相信那些数据也无法完全量化却真实存在的‘行为气质’。

就像每个人独特的步态和笔迹,即使刻意改变,底层旋律和肌肉记忆也总会留下破绽。

而眼前这个‘苏老师’和那个‘宋记者’,在温敍白的感知里,就共享着某种极其相似的‘底层旋律’。

是纯粹的巧合,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以真乱假的局。

但毫无疑问,‘苏老师’已经成功地、正式地走入了他的视野中心。这场博弈,进入了新的回合。

另一边,苏辞砚走出博物馆,坐进自己的车里。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刚才那短短十几分钟的会面,仿佛耗掉了他所有的心力。温敍白比想象的还要敏锐得多。

他摊开手掌,掌心因为无意识地过度用力握笔而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红痕,甚至还在微微颤抖。

接近光的过程,果然伴随着被灼伤的风险。但他已无路可退。

为什么非要兵行险着,用‘苏老师’这个真实身份?

答案在他闭上眼时,清晰地浮现在黑暗中。

因为这是他能动用的最坚固的‘盾’。墨堂给他的那些虚假身份,编织得再完美,在那个男人仿佛能洞穿灵魂的目光下,都如同纸糊的城堡,不堪一击。

唯有‘苏老师’这个他用无数个日夜在修复台前一点点挣来的清白身份,这份真实存在的才华与声誉,才可能扛住温敍白的‘扫描’。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

最危险的路径,有时反而最安全。

他将自己最珍视最脆弱的核心暴露在对方面前,赌的就是温敍白对于‘真实’的尊重会压倒怀疑,赌他会先被‘苏辞砚’在专业上的纯粹所吸引,从而忽略掉那些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破绽。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条能长期稳定接近温敍白的通道。‘学者请教’这个理由,比任何一次性的偶遇或伪装都更自然。

但代价就是现在这样。他必须调动全部的精神去扮演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每一句话都要在真诚与刺探之间找到平衡。

他深吸一口气,发动了车子。后视镜里,映出他微微泛白的脸和那双卸下伪装后重新变的警惕的琥珀色眼睛。

这条路一经踏上,就无法回头。他只能继续走下去,用自己最珍贵的真实,去编织一个针对最洞察人心者的,最危险的谎言。

————

几天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赝品本身及其可能涉及的行业背景,路长风安排了一次小范围的专家咨询会,地点就在博物馆的一间临时会议室。

温敍白坐在一旁,翻阅着手中的资料,神情冷静。

门开了,路长风陪着几位专家走进来。打头的是博物馆德高望重的傅老,温敍白起身致意。他的目光随后落在傅老身后的人身上时,瞳孔不可察觉的微缩一下。

是苏辞砚。

他居然来了。

温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但心底却绷紧了几分。依据之前观察的和那个名为‘宋砚’的记者留下的疑点,此人若真有所隐瞒,最合理的反应应该是规避与警方的深度交集,而非如此坦然地踏入案件的核心讨论圈。

自投罗网?这个看似合乎情理的登场,在温敍白的逻辑模型里,反而呈现出一种微妙的不协调感。一种近乎.....挑衅的从容?

苏辞砚似乎没有注意到温敍白那瞬间的审视,或者说他注意到了,但完美地掩饰了过去。他随着傅老与其他专家寒暄,姿态从容。随后,他的目光自然转向温敍白,脸上露出一个尊重的微笑,主动走了过来,伸出了手:

“温专家,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他的语气尽显自然,“上次交流获益良多。这次能受邀参与研讨,实在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温敍白抬起眼,与他对视了一秒,他的态度坦荡,看不出丝毫心虚。随后伸出手与对方轻轻一握。

“苏老师。”他的声音极其平稳,听不出是欢迎还是其他,“希望有所收获。”

整个会议过程中,温敍白表现得一如既往的专业。但他的部分注意力始终锁定在苏辞砚身上。

他观察苏辞砚的每一次发言,观点专业,角度刁钻,确实展现了深厚的功底。他留意苏辞砚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面对证物图片时眼神里的探究,听到某些分析时的若有所思,都显得无比真实自然。

这一切都完美符合一个优秀且投入的专家形象。

然而温敍白心中的疑虑并未消散,反而更深了。因为苏辞砚的表现太过完美,那种毫无破绽的坦然,在温敍白看来就是最值得探究的破绽。

一个被暗中怀疑的人,如此毫无障碍地融入警方核心调查会议,这本就极不寻常。

他没有将自己的怀疑告诉路长风或其他人。没有确凿证据,仅凭直觉和模糊的关联性去指控一位被正式邀请来的优异专家,这是不专业且鲁莽的。他选择沉默,将所有的观察埋入心底,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等待着猎物自己露出更确切的马脚。

这场会议,对温敍白而言,与其说是获取信息,不如说是一场对苏辞砚的近距离压力测试。

而测试的结果是:对方的表现,无懈可击,却又处处透着让他无法放松警惕的诡异感。

在会议结束前,温敍白被路长风叫出去短暂讨论另一个问题。其他几位老专家趁着休息走到窗边聊天。会议室暂时空了下来。

就在这短暂的间隙,苏辞砚的目光迅速锁定了温敍白摊开在桌面上的笔记本旁的那张便签纸,上面清晰地手绘着那个缠枝莲暗记,旁边还有几个小小的问号和缩写注释。

苏辞砚的心脏猛地一跳。机会稍纵即逝。

他身体保持着放松的姿态,一只手假装翻动自己的笔记本,另一只手则极其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解锁,看似随意地放在桌下,摄像头角度精准地对准了那张便签纸。

咔嚓。一声极轻微的快门声。

他迅速收起手机,整个过程不到三秒。当温敍白和其他人回到会议室时,苏辞砚已经恢复了平常姿态,仿佛从未行动,只有胸腔里激烈的心跳声在提醒他刚才行动的冒险。

那张被他存入手机加密相册的草图照片,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主并不觉得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