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军粮失窃
孙二娘在狱中暴毙后的第五日,淳安县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暗流涌动。谢少阳深知暗影阁绝不会因一时挫败而罢手,他们必定在酝酿新的阴谋。
这日清晨,县衙尚未升堂,粮仓管吏慌慌张张地跑来击鼓鸣冤。
“大人!不好了!粮仓...粮仓遭贼了!”管吏扑跪在地,面色惨白。
李大人刚从后堂出来,闻讯又是一阵头晕:“又是何事?慢慢道来!”
“是军粮!五十石军粮不翼而飞!”管吏喘息着说,“昨夜还好好的,今早清点就发现少了整整五十石!可仓门完好,锁具无损,就像...就像粮食自己长腿跑了!”
李大人拍案而起:“五十石军粮?这可是供应边军的粮饷!若是追不回来,你我都要掉脑袋!”
赵虎此时已闻讯赶来,主动请缨:“大人,属下愿负责此案!必在三日內追回军粮!”
谢少阳冷眼旁观。赵虎近日行为诡异,常借口查案外出,数日不归。此刻又如此积极,令他心生疑虑。
“赵捕头近日辛苦,不如此案交由我来查办。”谢少阳开口道。
赵虎冷笑:“谢少阳,你虽破获前案,但军粮事关重大,还是由我这经验丰富的老捕头来办稳妥些。”
两人正争执间,一个兵丁慌慌张张跑来:“大人!在粮仓后发现一辆弃置的推车,上面有粮渣!看守兵丁刘三失踪了!”
赵虎立即道:“定是那刘三监守自盗!大人,请立即发海捕文书通缉刘三!”
谢少阳却觉蹊跷:“刘三只是个普通兵丁,如何能一人运走五十石粮食?更何况仓门无损,粮食如何取出?”
李大人头疼欲裂:“罢了!赵虎,你带人追查刘三下落。少阳,你查验粮仓,看能否找到其他线索。务必三日内破案!”
谢少阳领命,心中却知这是赵虎的调虎离山之计。一旦赵虎出城“追凶”,便可暗中操纵案情。
来到粮仓,谢少阳仔细查验。仓门锁具完好,地面有杂乱脚印和车辙,但最令他在意的是几处不起眼的痕迹——粮袋拖拽的痕迹通向仓内而非仓外。
“奇怪...”谢少阳自语,“若从外盗窃,痕迹应向外才是。”
他仔细勘查粮仓结构,发现地面有几块石板似有松动痕迹。撬开一看,下面竟有一条暗道!
“原来如此!”谢少阳恍然大悟,“盗贼是从内部通过暗道运走粮食的!刘三恐怕不是潜逃,而是被灭口了!”
他立即让人通知李大人,同时请老王带人沿暗道追踪。
暗道通向城外一片树林,痕迹到此中断。显然,粮食在此被装上车辆运走。
回到衙门,谢少阳向李大人禀报发现。赵虎却已带人出城“追凶”,不在衙中。
“暗道?”李大人震惊,“粮仓何时有暗道?”
谢少阳道:“此暗道修建精巧,非一日之功。必是早有预谋。”
这时,户房书吏吴六前来呈报公文,闻言插嘴道:“谢帮办所言极是。下官记得去岁粮仓修缮时,确是请了外地工匠,或许那时就被做了手脚。”
谢少阳瞥了吴六一眼。此人平时沉默寡言,今日却异常主动,令他生疑。
是夜,谢少阳独自思考案情。盗粮手法已明,但粮食去向成谜。五十石军粮不是小数目,需要大量人手和车辆运输,不可能毫无痕迹。
他想起玄镜,但犹豫再三。林倩倩的告诫犹在耳边,且他感觉每次使用玄镜后,似乎都有人暗中窥视。
“除非万不得已...”他喃喃自语,最终决定先靠常规手段调查。
次日,谢少阳请林倩倩帮忙查阅粮仓近年修缮记录和粮食出入账册,自己则与老王沿暗道出口继续追踪。
林倩倩细查账册,果然发现异常:“少阳你看,去岁粮仓修缮时,吴六是监理官。且近三个月粮册有多次涂改痕迹,将‘损耗’数额提高,似是为人盗粮做掩护。”
谢少阳心中一动:“吴六?我记得他昨日异常主动地提及去岁修缮之事...”
老王那边也有发现:在林中发现车辙痕迹,通向码头方向。更有船工透露,近日有大批粮食夜间装船运走。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粮食被运往水上。
第二节:玄镜指路
调查进行到第二日,案情陷入僵局。车辙到码头后失去踪迹,船只去向不明。赵虎“追凶”未归,李大人日渐焦急。
谢少阳知道时间紧迫,若三日内不能破案,不仅自己难辞其咎,更会让暗影阁的阴谋得逞。
是夜,他终下定决心,再次请出玄镜。这次,他取来粮仓中残留的粮粒,集中精神窥探。
镜面微光泛起,影像逐渐清晰:吴六正在修改粮册,将“盗粮”记为“损耗”。接着影像变换,见吴六指挥几个壮汉通过暗道运粮。最后影像定格在一艘货船上,船身有“周记”字样,正驶向黑风寨方向。
影像消散,谢少阳心中豁然开朗。果然是吴六监守自盗!粮食运往黑风寨,必是为倭寇袭城做准备!
但如何证明?玄镜所见无法为证,他需要实物证据。
翌日,谢少阳兵分三路:让林倩倩重点查吴六经手的粮册涂改痕迹;请老王盯住吴六及其亲信动向;自己则去码头查访“周记”货船。
码头查访并不顺利。“周记”船行老板周老实声称近日并无船只前往黑风寨方向,所有航行都有记录可查。
谢少阳注意到周老实言语闪烁,似有隐瞒。他暗中打听,得知周老实是吴六的远房表亲,更加确信其中有诈。
另一边,老王盯梢有获:吴六近日常与几个陌生人来往,那些人行动矫健,似是练家子。更有一次,老王见吴六深夜到码头与周老实密会。
林倩倩的发现更为关键:她找出粮册原稿,与现册对比,发现多处涂改痕迹,手法专业,若非仔细比对难以发现。
“吴六必是惯犯!”林倩倩断定,“他利用职务之便,长期篡改粮册,掩盖盗粮事实。”
谢少阳综合所有线索,已大致还原案情:吴六利用暗道盗粮,通过周老实的船只运往黑风寨,并篡改粮册掩盖。刘三可能是发现真相后被灭口。
但还缺关键证据——粮食的确切去向和吴六与暗影阁的联系。
就在此时,赵虎“追凶”归来,声称已找到刘三踪迹,需带人出城追捕。
谢少阳心知这是调虎离山,立即向李大人进言:“大人,刘三下落固然重要,但当前关键是找到粮食去向。请允许我先集中人手查粮踪。”
赵虎冷笑:“谢少阳,你是要纵凶逃脱吗?若刘三逃远,再也抓不回来,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李大人再次陷入两难。最终决定:赵虎带一队人追捕刘三,谢少阳继续查粮踪。
谢少阳心中焦急。赵虎此行定是去暗中处理粮食或灭口相关证人,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
他想起玄镜中所见“周记”货船,决定冒险夜探周记船行。
是夜,谢少阳潜入船行账房,果然找到一本暗账,记录着多次夜间航行至黑风寨方向的记录,与官方记录截然不同!
更令他惊喜的是,在暗格中发现吴六与周老实的往来书信,提及“黑风寨收货”、“重阳备用”等字眼。
“铁证如山!”谢少阳心中欢喜,正欲离开,忽听门外人声。
迅速藏身帘后,见周老实引一人入内,竟是赵虎!
“赵捕头,您怎么来了?”周老实紧张道。
赵虎冷声道:“吴六那边出了纰漏,谢少阳查得太近。那批货必须尽快处理掉。”
周老实为难道:“可是五十石粮食不是小数目,一时半会儿如何转移?”
赵虎沉吟片刻:“分散处理,一部分运回县城,一部分沉河。绝不能让人找到。”
谢少阳心中一震。赵虎果然与盗粮案有关!他这是要毁灭证据!
就在此时,谢少阳不慎碰倒身旁花瓶,发出声响。
“谁?”赵虎警觉,拔刀走向帘后。
谢少阳心念电转,迅速从窗口跃出,消失在夜色中。
赵虎追至窗口,只见夜色茫茫,不见人影。他面色阴沉:“周老实,计划有变,必须立即行动!”
第三节:再次栽赃陷害
次日清晨,谢少阳正准备将昨夜所得证据呈报李大人,却被告知赵虎已先一步带“重要证据”回来。
公堂之上,赵虎押着一人,正是失踪多日的看守兵丁刘三!更令人震惊的是,刘三竟指认谢少阳是盗粮主谋!
“大人明鉴!”刘三跪地哭诉,“那夜谢帮办威逼小的协助盗粮,承诺事成后分小的好处。小的不肯,他便要杀小的灭口!小的侥幸逃脱,躲藏多日,终被赵捕头找到...”
赵虎呈上“证据”:在谢少阳家中搜出的粮仓地图和暗道图纸,以及一些银两,声称是赃款。
李大人震惊不已:“少阳,这...这是真的吗?”
谢少阳心中冷笑,知这是赵虎的栽赃之计。那些“证据”定是赵虎昨夜潜入他家中放置的。
“大人明鉴,这是陷害。”谢少阳平静道,“我确有发现真凶的证据。”
赵虎抢白:“证据?莫非又是你那些来路不明的‘线索’?谢少阳,你屡次越权查案,原来是为掩盖自己的罪行!”
就在这时,吴六上前添油加醋:“大人,下官想起来了!去岁粮仓修缮时,谢帮办确曾来查看多次,还索要过图纸。当时下官未在意,如今想来,甚是可疑!”
谢少阳冷眼看着这场闹剧,心知赵虎和吴六狗急跳墙,要做最后一搏。
他正要反驳,忽有衙役来报:在城外河边发现沉船,船上有“周记”字样,舱内有余粮痕迹!
赵虎脸色微变,随即道:“定是谢少阳为毁灭证据而沉船!”
谢少阳却道:“大人,请允我传证人证物。”
林倩倩和老王应声而入。林倩倩呈上粮册对比结果,老王则带来码头船工的证词。
“大人,”林倩倩道,“经比对,现有粮册有多处涂改痕迹,手法专业,与吴书吏笔迹一致。这是原稿与现册对比。”
老王接着道:“码头船工证实,近日多见‘周记’船只夜间出航,方向黑风寨。更有船工见吴书吏与周老实多次密会。”
谢少阳最后呈上昨夜在船行找到的暗账和书信:“这是在周记船行找到的暗账和吴六与周老实往来书信,足以证明吴六监守自盗,与周老实合谋盗粮运往黑风寨!”
吴六面色惨白,瘫软在地。
赵虎强自镇定:“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谢少阳与此无关!或许他们是一伙的!”
谢少阳直视赵虎:“赵捕头,你昨夜为何去周记船行?又与周老实密谈要‘处理掉’那批货?”
赵虎大惊:“你...你血口喷人!我昨夜一直在追捕刘三!”
谢少阳冷笑:“哦?那为何有多个证人见你深夜出现在码头附近?莫非赵捕头有分身之术?”
堂上哗然。李大人拍案怒道:“赵虎!这是怎么回事?”
赵虎汗如雨下,支吾不能言。
就在这时,周老实被衙役带来。见大势已去,为求自保,周老实全盘招供:确是吴六主谋盗粮,赵虎包庇掩护,粮食运往黑风寨供倭寇使用。刘三是被威胁作伪证陷害谢少阳。
真相大白,李大人震怒,当即下令将吴六、周老实收监,赵虎暂押候审。
退堂后,谢少阳却无喜色。他对林倩倩和老王低声道:“赵虎虽被收押,但暗影阁主力未损。我担心他们会有更毒辣的反扑。”
第四节:危机暗伏
吴六在狱中为求减刑,吐露更多情报:“是黑鸦大人直接下令...盗粮是为保障倭寇袭城时的补给...黑风寨现已囤积足够百人食用一月的粮草...”
谢少阳追问:“黑鸦究竟是谁?暗影阁还有哪些人?”
吴六摇头:“黑鸦身份神秘,我只与赵虎单线联系。不过...我曾无意间听到赵虎与钱明提及,要截取总兵府调兵公文...”
“截取公文?”谢少阳心中一凛,“他们想做什么?”
吴六道:“似乎是要阻止淳安守军增援,为倭寇袭城创造条件...”
谢少阳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若调兵公文被截,淳安防务将出现致命漏洞!
他急忙向李大人禀报。李大人大惊,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总兵府确认调兵事宜。
然而信使带回的消息令人不安:总兵府确于三日前发出调兵公文,但淳安县衙至今未收到!
“公文被截了!”谢少阳断定,“必是暗影阁所为!”
李大人慌乱无措:“这...这如何是好?若无援兵,重阳庙会时倭寇来袭,淳安危矣!”
谢少阳冷静道:“大人莫慌。当务之急是找回被截公文,同时加强本县防务。”
他建议:一、派人沿驿道搜寻,看公文是否在途中被截;二、清查县衙近日往来文书,看是否有可疑之处;三、加强城防,准备应对倭寇袭击。
李大人全权委托谢少阳处理。
调查发现,公文确在驿道途中被截。更有驿站驿丞透露,近日有可疑人物频繁出入驿站,似在打探公文往来。
“必是暗影阁残余势力所为!”谢少阳断定,“赵虎虽被收押,但钱明等余党仍在活动。”
他想起第一个案件中柳万山提及的“重阳庙会”,第二个案件中孙二娘制备的蒙汗药,第三个案件中盗取的军粮,再到如今截取调兵公文...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目标:重阳节袭击淳安!
“我们必须尽快找出暗影阁在县衙的内应,否则防务部署都会被他们窃取。”谢少阳对林倩倩和老王道。
三人决定从钱明入手调查。虽然钱明在第二个案件中已被证实有罪,但因证据不足仍被羁押候审,未最终定罪。
谢少阳夜探牢房,欲从钱明口中套话。
钱明起初缄口不言,但当谢少阳提及“截取公文”时,他眼中闪过惊惧。
“黑鸦大人...不会放过任何失败者...”钱明喃喃道,“我等只是棋子...”
谢少阳追问:“黑鸦究竟是谁?公文现在何处?”
钱明忽然激动起来:“我不能说!否则我家人性命不保!你走吧!”
说罢背过身去,不再言语。
谢少阳知再问无益,悄然离开。但他注意到一个细节:钱明在恐惧时下意识地瞥向牢房角落的稻草堆。
次日,谢少阳借口搜查违禁品,让人仔细搜查钱明牢房。果然在稻草堆下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公文已得,重阳前夜西门交货。”
“西门...”谢少阳沉吟,“看来他们计划在西门交接公文。”
他与林倩倩、老王商议,决定在西门设伏,人赃并获。
重阳前夜,月黑风高。谢少阳带人埋伏在西门附近,静待鱼儿上钩。
然而直到天明,不见任何人影。谢少阳心知中计,急忙赶回衙门,却得知一个惊人消息:钱明在狱中自尽了!
“又是灭口!”谢少阳愤然,“我们被调虎离山了!公文恐怕早已通过其他渠道送出去了!”
林倩倩担忧道:“若无援兵,淳安能挡住倭寇袭击吗?”
谢少阳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死守淳安。王叔,请你协助加强城防。林小姐,请你整理所有关于暗影阁的资料,看看能否找出黑鸦的身份线索。”
重阳节只剩三日,淳安县城笼罩在紧张气氛中。百姓们似乎也感受到山雨欲来的压抑,街上行人稀少,店铺早早关门。
谢少阳站在城墙上,远眺黑风寨方向。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而此刻的他还不知道,暗影阁的阴谋远不止如此。一个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一个他从未怀疑过的人,正在暗中操纵一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