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阴霾,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渐渐散去。城市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道上重现烟火气,武大的樱花也在枝头悄然绽放,天晴雾散,阳光重新变得灿烂。可司念,却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寒冬,留在了白秋月的青春与记忆深处。
白秋月带着对司念的爱与回忆,更加坚定地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她主动申请前往隔离点支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隔离人员送餐、测量体温、进行心理疏导。
每当看到那些和司念年纪相仿的患者,她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司念曾经与病魔挣扎的模样,也会想起医院里所有医护人员不眠不休的付出。她深知,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人民的健康,更是司念没能亲眼看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医院里,曾经与她并肩战斗的同事们,有的不幸倒在了抗疫一线,被追授“抗疫英雄”的称号;有的带着伤痛继续前行,防护服下的伤疤,成了他们英勇战斗的勋章。
白秋月看着这一切,愈发深刻地明白,“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防疫”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人用热血、甚至用生命去践行的信仰。她把对司念的爱,化作了抗疫路上永远温热的力量,就像司念在日记里写的那样,要带着希望,看遍这世间的阳光灿烂。
花依然年复一年地盛开,樱花落了又开,热干面的香气重新弥漫在江城的街头。
白秋月也依然深爱着司念,这份爱,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在防疫工作的洗礼中不断升华。
每当她看到疫情后重获新生的城市,看到人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就会想起司念的日记,想起那个雪落的年初,想起病房里那些充满期许却最终化为遗憾的时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带着两个人的希望好好生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美好,因为这是司念没能走完的路,也是所有抗疫工作者拼命守护的、阳光灿烂的未来。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
白秋月又主动参与其中,来到社区疫苗接种点忙碌起来。接种点里,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活泼好动的孩子,也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白秋月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接种注意事项,仔细核对每个人的信息,熟练地进行疫苗接种,然后认真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细致入微。
遇到害怕打针的孩子,她会用温柔得能滴出水的声音安抚:“小朋友别怕呀,打完疫苗,你就能像超级英雄一样,更好地对抗病毒啦!”
看着孩子破涕为笑,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司念曾经对抗病魔时的勇气,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司念”在疫苗的守护下,远离病痛的折磨。
有一次,一位老人因为对疫苗存在顾虑,迟迟不肯接种。白秋月便坐在老人身边,轻声讲述着疫情期间医院里发生的故事,讲述着医护人员们的艰辛付出,讲述着疫苗研发的不易与重大意义。
“大爷,您看,咱们能熬过最艰难的时刻,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现在疫苗来了,更是给咱们的健康添了一层坚固的保护。您打了疫苗,自己安心,也能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人呀。”
老人听着她的话,缓缓点了点头。看着老人顺利完成接种,白秋月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自己正在为守护这座城市、守护更多像司念一样的生命,筑牢坚实的防线。
疫情防控逐渐进入常态化,白秋月的工作依旧十分忙碌。她不仅要参与医院的发热患者筛查和防控培训工作,还会经常前往学校、企业指导防疫。
去学校时,看着学生们戴着口罩,却依然挡不住的青春朝气,白秋月不禁想起了自己和司念的高中时光。她给学生们详细讲解防疫知识,讲述疫情中的坚守与希望,告诉他们:“青春难免会遇到风雨,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携手前行,就一定能看见阳光。就像我们最终战胜疫情,靠的就是每一个人的努力。”
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她坚信,这份对生命的守护、对希望的传递,会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延续下去。
在企业里,她协助做好员工的健康监测和环境消杀工作。当遇到企业因为防疫措施而影响生产时,她会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方案,既保障了员工的安全,又尽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防疫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只要我们科学应对,就一定能实现双赢。”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排忧解难,也为城市的复苏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又一年的樱花季来临,白秋月站在武大的樱花树下。
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像当年病房外飘落的雪花,却少了几分刺骨的寒意,多了几分温暖的诗意。
她轻轻放下一束花,朝着某个方向低语:“司念,你看,樱花又开了,城市多么美好。我带着你的希望,在好好生活,也在好好守护着这一切。”
微风拂过,几片花瓣落在她的肩头,仿佛是司念的回应。
此时,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路过,他们正给游客分发防疫手册,提醒大家做好防护。
白秋月看着他们,想起了疫情期间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也看到了希望的传承。她知道,不管疫情如何变化,这份守护生命、传递希望的力量,都会一直延续下去,如同这年年盛开的樱花,见证着寒冬的过去,拥抱阳光灿烂的未来。
白秋月转身,朝着阳光的方向走去,身影坚定而从容。她的身后,是正盛的樱花;而她的前方,是一条带着爱与希望的漫漫长路——路的尽头,有司念未曾看完的风景,有抗疫胜利后的美好,更有无数生命被守护的温暖未来。
白秋月沿着樱花大道往前走,口袋里还揣着司念日记里夹着的那片干枯樱花——那是她去年在樱花树下捡的,如今成了与他有关的、最温柔的念想。
风裹着花瓣掠过指尖,她忽然想起司念日记里写过的一句话:“要是能和你一起看一次樱花,就算病好了也值。”
眼眶微微发热,可她很快抬手拭去,嘴角扬起一抹浅淡的笑——她知道,司念一定希望看到她带着希望往前走,而不是沉溺在悲伤里。
从樱花林出来,白秋月直接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天下午,她要给独居的张奶奶做健康随访,顺便送最新的防疫手册。张奶奶七十多岁,去年疫情最严重时曾因肺部感染住院,是白秋月全程跟进护理的。
后来张奶奶康复,总说“秋月比亲闺女还贴心”,两人渐渐成了常客。
敲开张奶奶家的门,老人立刻笑着迎上来,手里还攥着刚烙好的葱花饼:“秋月来啦,快进来,刚烙好的饼,你尝尝!”
白秋月接过饼,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像高中时司念递来的薄荷糖,带着细碎的温柔。她帮张奶奶量了血压、测了血氧,又耐心讲解春季防疫注意事项:“奶奶,最近天气变化大,您出门记得戴口罩,要是觉得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
张奶奶点点头,突然拉着她的手说:“我知道你们辛苦,去年要是没有你们,我这把老骨头说不定就挺不过去了。你放心,我肯定听你的话,不给你们添麻烦。”
离开张奶奶家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天边,把街道染成暖橙色。
白秋月看着来往的行人——孩子们背着书包嬉笑打闹,上班族提着菜篮走向菜市场,路边的小摊冒着热气,一切都充满了烟火气。她忽然想起司念日记里写的“想看看疫情后的城市,想看看大家好好生活的样子”
现在,这些都实现了,只是他没能亲自看见。
回到医院宿舍,白秋月翻开司念的日记,指尖轻轻拂过泛黄的纸页。
日记最后几页字迹已经有些潦草,能看出他当时身体的虚弱,可字里行间还是藏着对未来的期待:“要是好了,想带秋月去吃我家楼下的热干面,那家的芝麻酱特别香;想和她去江边散步,看看晚上的灯光秀;想告诉她,高中时每次路过文科班,都想多看她一眼……”
白秋月的眼泪落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可心里却没有之前那么疼了,反而多了一种坚定——她要带着司念的期待,好好生活,好好守护这份美好。
转眼到了夏天,蓼城举办了一场“抗疫英雄事迹展”,白秋月作为代表参加了展览。
展厅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疫情期间的点点滴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为隔离人员送餐的场景、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排查的画面…… 白秋月站在一张照片前,照片里是她和同事们在隔离点的合影,那时大家脸上还带着疲惫,可眼神却格外坚定。
忽然,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是高中时的班长李薇。
“秋月,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李薇笑着说,“高中时就觉得你特别有韧性,现在果然成了英雄!”
白秋月有些不好意思,刚想说话,李薇又说:“对了,你还记得司念吗?高中时他总跟我打听你,说你笑起来有酒窝,特别好看。当时我还跟他说,喜欢就去表白,结果他说怕打扰你学习,后来分科了,就更没勇气了。”
白秋月愣住了,原来高中时司念的喜欢,比她想象中更久、更认真。她笑着说:“我知道,他后来在日记里都写了。”
李薇看着她,眼神里满是理解:“他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好,肯定会很开心的。”
展览结束后,白秋月去了司念家楼下的那家热干面店。点了一碗热干面,加了司念喜欢的酸豆角和萝卜丁,芝麻酱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她忽然觉得,司念好像就在身边,陪着她一起品尝这份烟火气,吃着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白秋月哽咽着吃完面。
吃完面,她沿着江边散步,晚上的灯光秀格外好看,五颜六色的灯光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她拿出手机,对着江面拍了一张照片,心里默念:“司念,你看,江边的灯光秀真的很好看,热干面也特别香,我替你尝过了。”
秋天的时候,白秋月报名参加了“抗疫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去敬老院、学校做防疫宣传。
在敬老院,她给老人们读报纸、讲笑话;在学校,她给孩子们上防疫课,教他们正确戴口罩、洗手的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她,每次见到她都会围上来,喊着“白老师”。
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每次上完课都会给她画一幅画,画里有太阳、有樱花、有穿着白大褂的她,还有一个模糊的小男孩身影。
乐乐说:“白老师,我画的是你和你的朋友,你们一起守护大家,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白秋月接过画,心里暖暖的——乐乐不知道,那个模糊的身影,就是她心里永远的遗憾,也是永远的力量。
冬天又到了,蓼城下起了雪,和2020年的那场雪一样大,可这次,街道上不再是死寂,而是充满了热闹的气息。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大人们在路边拍照留念,偶尔有救护车驶过,也不再像当年那样让人恐慌。
白秋月站在医院的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手里攥着司念的日记。
忽然,手机响了,是社区打来的,说有位独居老人突发不适,需要医护人员上门。
白秋月立刻拿起急救箱,冲进了雪地里。
雪花落在她的头发上、肩膀上,可她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每一次出发,都是在守护司念没能看到的美好,都是在践行他们曾经的约定——好好生活,好好守护这个城市。
从老人家里出来时,雪已经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微光。
白秋月看着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心里忽然很平静。她想起司念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秋月,要是我走了,你别难过,要带着希望好好生活,替我看看这世界的美好。”
现在,她做到了。她带着司念的爱与希望,在防疫的路上坚定地走着,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每一个好好生活的人。
春天还会来,樱花还会开,热干面的香气还会弥漫在街头,而她会一直带着司念的念想,好好生活,好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直到永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