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雪花降落·雾尽风暖 > 第7章 死亡时间2020年2月14日

第7章 死亡时间2020年2月14日

2020年2月的蓼城,依旧被寒冬包裹。隔离病区的窗户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花,透过冰花看出去,天空是灰蒙蒙的,连偶尔飞过的麻雀,都显得格外匆忙。

白秋月这段时间的心情,却像初春的嫩芽,带着几分向好的暖意——司念的病情稳定了近一周,不仅能正常说话,昨天还跟她提了句“想吃楼下那家包子铺的青菜包”。

她记着这话,今天特意早起,拜托轮休的同事绕路去买。同事回来时,把还热乎的包子塞进她手里:“小白,你对这患者也太上心了,我看你比他家人还盼着他好。”

白秋月攥着温热的塑料袋,脸颊微微发烫,只含糊应了句“毕竟是老同学”,心里却藏着连自己都没敢深想的期待——等司念好了,或许真能像他说的那样,把高中错过的话都补上。

早上七点,白秋月换好防护服,照例先去司念的病房外查看。隔着玻璃,她看见司念躺在床上,似乎还没醒。

监护仪的屏幕上,绿色的曲线平稳跳动,数值也都在正常范围。她松了口气,准备先去给其他患者测体温,等会儿再来叫醒他吃包子。

可刚走出去没两步,身后突然传来“嘀——嘀——嘀”的尖锐警报声。

那是监护仪发出的异常提示音,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划破了病区的宁静。

白秋月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是踉跄着冲回司念的病房门口。

玻璃内的景象,让她浑身的血液都像冻住了——司念原本平稳的呼吸变得急促,胸廓剧烈起伏,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苍白变成青紫。

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数值,正从90%往下跌,85%、80%、75%……每跳一下,都像在敲打着白秋月的神经。

“不好!司念病情恶化了!”她对着对讲机嘶吼,声音因为恐惧而变调,“快叫张主任!还有急救组!快!”

护士站的同事听到呼喊,立刻行动起来。

不过一分钟,主治医生张主任就带着急救团队冲了过来。

推开门的瞬间,消毒水的味道和紧张的空气混杂在一起,白秋月下意识想跟进去,却被张主任拦住:“小白,外面等着!我们需要人手协调物资,你去确认急救药品和呼吸机备用管路!”

她僵在原地,看着医护人员围着病床忙碌的身影,手脚冰凉。平时熟悉的急救流程,此刻在她眼里变得模糊又陌生——有人在快速连接无创呼吸机,有人在抽取急救药品,张主任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肾上腺素1mg静推!准备气管插管包!”

白秋月转身冲向物资室,手指因为颤抖,好几次都没捏住药品盒。她想起昨天司念还笑着说“等出院了要去看樱花”,想起他讲高中时偷偷在文科班窗外看她背书的样子,那些画面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里闪回,与眼前急救的紧张场景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等她抱着急救物资跑回病房外时,里面的抢救还在继续。

司念的胸廓依旧在剧烈起伏,可呼吸机的辅助下,他的呼吸却越来越微弱。

白秋月扒着玻璃,眼睛死死盯着监护仪——血氧饱和度还是没上来,心率却开始下降,原本跳跃的绿色曲线,渐渐变得平缓。

“不行,无创呼吸机效果不好,准备气管插管!”张主任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白秋月知道,气管插管是最后的办法之一,可对于已经虚弱了近一个月的司念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巨大的考验。

她靠在冰冷的墙上,双手合十,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

走廊里静得可怕,只有病房里偶尔传来的仪器声和医护人员的指令声。她想起这些天在病区里看到的生离死别——前几天,隔壁病房的一位阿姨没能挺过去,她的女儿在走廊里哭到晕厥;还有一位年轻的医生,因为连续抢救患者,自己也累倒在岗位上。可她从没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司念身上。

不知过了多久,病房里的动静渐渐小了。张主任走了出来,摘下口罩,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他看着白秋月,嘴唇动了动,最终只说出一句话:“对不起,我们尽力了。宣布死亡时间,2020年2月14日,7时15分。”

“尽力了”三个字,像重锤一样砸在白秋月的心上。

2020年2月14日,7时15分,司念的生命定格在这一刻。

他将永远沉睡下去。

白秋月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墙上,手里的包子掉在地上,塑料袋裂开,温热的青菜包滚了出来,沾了一层灰尘。

他离开了,在他们重逢的这一年。

在他们重逢还没有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离开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白秋月看着病房里被盖上白布的司念,眼泪终于忍不住汹涌而出,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只有剧烈的颤抖,从指尖传到全身。

同事李姐走过来,轻轻扶住她的肩膀:“小白,别这样,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白秋月摇摇头,眼泪模糊了视线,她想冲进病房,想再看看司念,想告诉他包子买来了,可她的脚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挪不动。

接下来的几天,白秋月像是行尸走肉。她想起司念清醒时,看着她的眼神里藏着的温柔;想起他说“高中时就留意你”时的羞涩;想起他承诺“等出院了一起去看樱花”时的期待。

那些还没来得及实现的约定,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双向暗恋,最终都成了永远的遗憾。

送别司念的那天,蓼城又下起了雪。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殡仪馆的院子里,落在白秋月的头发上、肩膀上,冰冷刺骨。

看着司念的遗体被推进火化间,白秋月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空了——那个让她心动了整个高中,又在疫情中重逢的少年,就这样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

回到医院整理司念的遗物时,白秋月的手还在颤抖。

床头柜的抽屉里,除了几件简单的衣物,还有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她认得这个本子,高中时司念就用这个牌子的笔记本记笔记,封面边角还有他不小心弄上的墨水渍。

白秋月深吸一口气,颤抖着翻开笔记本。

第一页,是司念刚入院时写的:“2020年1月25日,确诊新冠。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突然觉得生命好脆弱。可刚才看到护士进来,是秋月。她穿着防护服,眼睛里的光,让我想活下去。高中时就喜欢她,分科后没勇气靠近,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重逢。如果能好起来,我一定要告诉她。”

后面几页,记录着他病情的变化,也记录着对白秋月的期待:“1月30日,今天体温降下来了,秋月说等我好去看樱花,我要表白。可刚才又有点发烧,好怕来不及……”

“2月5日,今天能吃半碗粥了,秋月给我讲外面的事,说志愿者在街头发口罩,全国都在支援江城。我好像更有信心了,等好了,一定要带她去吃热干面。”

可越往后翻,字迹越潦草,能看出他身体越来越虚弱:“2月10日,身体越来越差,呼吸好困难。秋月今天哭了,我知道她担心我。对不起,可能要食言了。

秋月,你那么好,要带着希望活下去,替我看看疫情后的阳光……别为我难过太久,你笑起来有酒窝的样子,要留给美好的未来。”

最后一篇没有日期,应该是这两天写的日记。

“秋月,希望你好好生活,好好守护这个城市,带着希望,看遍阳光灿烂。”

这是最后一篇日记,白秋月的眼泪滴在纸页上,晕开了字迹,也晕开了她心底的痛。

她终于知道,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司念也藏着和她一样的暗恋;原来那些看似偶然的重逢,背后是两个人跨越岁月的期待。可这份期待,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病魔斩断。

她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仿佛还能感受到司念留下的温度。

窗外的雪还在下,可她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司念日记里的话,却像一束光,悄悄照进了她的心里——她要带着两个人的希望,好好活下去,替他看看疫情后的阳光,替他守护这个他们都爱着的世界。

白秋月抱着司念的笔记本,在隔离病区的走廊里站了很久。

窗外的雪还在飘,落在玻璃上,很快就融化成水,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迹,像谁无声的眼泪。

同事们路过时,都默契地没有打扰她——这些天,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对司念的在意,早已超出了普通护士对患者的责任。

直到护士长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小白,先把东西收好吧,还有患者等着换药。”

白秋月才缓缓回过神,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储物柜,锁好。她对着镜子,用力抹了把脸,试图把眼眶里的红血丝藏起来,可一想到笔记本里那些滚烫的字句,心脏还是会一阵抽痛。

在这里可容不得她在这痛苦,因为还有千千万万的病人等着她,白秋月擦了擦眼泪继续投入工作中。

回到病房区,她推着治疗车,机械地完成着各项工作。给4床的大爷测血糖时,大爷笑着说:“姑娘,今天怎么没听见你跟那小伙子聊天啊?前几天你们说的樱花,我年轻的时候也去看过,可好看了。”

白秋月的手顿了顿,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大爷,他……他转去其他病区了。”说完,她不敢再看大爷的眼睛,转身快步离开。

夜里值班,白秋月坐在护士站,翻开了司念的日记。

借着台灯的光,她逐字逐句地读着,那些关于高中的回忆、对病情的挣扎、对她的心意,像电影一样在眼前回放。她想起高中时,司念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样子;想起文化艺术节上,他拿着话筒,眼神明亮地看着她;想起疫情重逢时,他虚弱却依旧温柔的笑容。眼泪又一次忍不住掉下来,滴在纸页上,和之前的泪痕重叠在一起。

不知过了多久,走廊里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张主任,他手里拿着一杯热牛奶,放在白秋月面前:“别熬太晚了,身体要紧。”

白秋月抬起头,眼眶通红:“张主任,我们明明已经看到希望了,为什么……”

张主任在她身边坐下,叹了口气:“新冠病毒太狡猾了,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病情反复,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司念他很坚强,直到最后一刻,都在想着要活下去,要见你。”他顿了顿,继续说,“你也很优秀,这段时间对他的照顾,比家人还细心。他走的时候,应该是安心的。”

白秋月握着热牛奶,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稍微平复了一些。她知道,张主任说得对,司念是坚强的,她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里,她要带着司念的希望,继续走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白秋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状态,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沉静。她依旧认真地照顾每一位患者,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温柔地安抚他们的情绪。

有一次,一位年轻患者因为担心病情,情绪失控,对着医护人员大喊大叫。

白秋月走过去,坐在他身边,轻声说:“我理解你的害怕,我之前也有一位朋友,和你一样感染了新冠,他也害怕过,绝望过,可他一直没有放弃,直到最后一刻,都在期待着康复后的生活。”

她没有说那位朋友就是司念,却把司念日记里的那些期待,那些对未来的向往,一点点讲给患者听。

患者渐渐平静下来,看着白秋月:“姐姐,我会努力的,我也想看看疫情后的阳光。”

白秋月点点头,眼里泛起微光:“一定会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蓼城的疫情渐渐得到控制。

四月初,隔离病区的患者开始陆续减轻症状,看着患者们带着笑容,和家人团聚,白秋月的心里也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是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每一位患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司念一直期待看到的画面。

四月中旬,武大的樱花开了。由于疫情还在控制白秋月找到武汉大学的志愿者,两个人视频看了樱花。

樱花树下,人来人往,大家都戴着口罩,却挡不住脸上的笑容。

白秋月通过志愿者的视频连线看到眼前的樱花树,在心里默默地说:“司念,你看,樱花开了,很漂亮。你说的,要一起看樱花,我替你来看了。”

微风拂过,樱花花瓣落在地上。

她想起司念日记里写的:“你要带着希望活下去,替我看看疫情后的阳光。”

她知道,司念一直在她身边,陪着她,看着她,看着这个他们都爱着的世界,一点点恢复生机。

白秋月向志愿者倒了谢。

白秋月把司念的日记,一起放进了一个盒子里,藏在了衣柜的最深处。她没有忘记司念,也没有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只是她把这份思念,化成了前进的力量,继续在抗疫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