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90章 懵懂人

第190章 懵懂人

如王喜凤记忆中的那样,旨意很快就下来了:议定正月十五元宵当日省亲。宫中曾经一起吃瓜的好姐妹们再不敢登门,遇到这样的喜事也要体面地送恭贺。王喜凤很遗憾生活中少了这帮解闷的“八婆”。

这帮吃瓜群众真的只执着于吃瓜,对所谓的烧热灶给自己加戏是半点兴趣也无,都做出一副生怕被这种大起大落牵连而引火烧身的姿态,塑料姐妹石锤。

再塑料的友谊,陪伴时间久了也是令人怀念的。

自从她走商人生巅峰,身边早换了一波想搂草打兔子或者火中取栗的。王喜凤很佩服她们的勇气,不得不打起精神陪她们一起磨炼演技。别的不说,养气功夫包赢的。

贾府上下元宵节一大早就在大门口列队等娘娘省亲,等了几个时辰才有太监告知省亲活动晚间才开始。这样的闹剧就像说好的满汉全席还没上桌,苍蝇先绕了一圈。人家摆明了就要膈应你,再憋屈也得受着不是?

作为工具人的王喜凤同样是前一晚才知道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即便她早知道,也没办法明目张胆传递消息,说不定这就是个引蛇出洞的坑呢?再一个,她还真不知道宫里的内线要怎么启用。

贾府这样曾经权势滔天的人家,宫里没暗线是不可能的。只是如今这些人是否忠诚,掌管在谁的手里,已不可考。贾赦非必要不出门,成日花天酒地;贾政一副酸儒做派,根本混不开;四大家族明面上的代表王子腾外任,久不在京中;宁府贾敬在城外当道士,贾珍更是无法无天,享乐至上。无论谁握着暗线,贾府都药丸。

元宵节这日,王喜凤的戏份从早到晚满满当当,前一天特意早早入睡,也没能抗住□□的生物钟。早上照例早起走请安流程,恰逢元宵佳节,不免多出许多客套往来。好容易闲下来午歇,之后早早用饭,往宝灵宫拜佛。

这些是做惯的,并不出奇。再往后是宫中摆宴大明宫过节,年年如此。宴后已是戌时,若是往日这个点都可以洗洗睡了。这一日,她在旁的宫妃们艳羡的目送中整理仪容装扮齐整,辞别帝后,被大队人马簇拥着出了宫城,往宁荣街而去。

王喜凤归宁省亲的路上,轿辇不紧不慢,晃的她困意大发,好悬没睡过去。

这回的省亲之旅,激动的何止贾府诸人,连抱琴都难掩雀跃。这不仅仅是即将见到亲人的兴奋,而是她有幸跟着娘娘回府省亲,是多大一份体面!

贾府的下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主人家有喜事,累是累了些,赏钱却是一波又一波。又譬如那些得力的管事,多多少少都能在边边角角里揩油攒私房,要不然贾琏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奶嬷嬷都见缝插针替两个儿子要差事呢!

全府连同庞大的省亲团队夤夜办家家酒似的按照既定流程进行省亲活动。坐了轿子又登船,一路灯火辉煌,花草相映,数不尽的富贵风流,也算不虚此行。游幸所过之处的匾额对联皆为宝玉所拟,主打一个姐弟情深。毕竟,宝玉是由元春手把手启蒙。

王喜凤为了提神醒脑,连帕子都是薄荷味的,自然也没兴致处处都做点评。国礼叙罢再行家礼,最后才是见亲友,斗诗,点戏等娱乐环节。再一番赏赐谢恩,差不多就到了回程的时辰。

每个人或许都在离别的泪眼朦胧中期待下一次,却又隐隐预感这大概是最后一次。

贾府诸人送走省亲团队,可算狠狠松了口气,玩乐的玩乐,休息的休息。王喜凤打着瞌睡拖拖沓沓地回宫,却依然不得休息。眼看着不多久就是起床的时辰,洗漱之后不清醒也要清醒着去请安谢恩。打工人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不过如此。

寒暄拉扯到半上午,总算结束了当日应酬,王喜凤连饭了不想吃,直接一觉到了晚间。好么,妥妥滴错过晚饭。幸亏抱琴是伺候惯了的,炉子上温着燕窝粥,好歹垫了垫肚子。

重头戏唱完,王喜凤又回归到两点一线的打卡生活。她再出身显赫,也不过是众多排着队省亲的娘娘中的一员。宫中的热闹永不停歇,属于她的已完美落幕。

位份高的很大一个好处就是能在你身边BB的人越来越少,耳根子真的清净不少。身份地位相当的都不会轻易逞口舌之快,品阶不高的也不会自己上赶着来得罪人。不论得宠与否,她要位份有位份,要出身有出身,真惹急了,背后的真佛啃不动,小虾米炮灰收拾起来还是容易的。

宫中每个积极筹备省亲之旅的娘娘都会迎来属于她们的高光,期间种种细节都会成为攀比拉踩的要点,排场大不大,园子美不美,占地广不广,甚至是长辈们的职位建树诰命头衔也被拿出来一较高下。王喜凤虽说免不了被当作参照物,却已经没有当出头鸟的尴尬,摆着高深莫测的表情点头应付过去就罢了。

对许多人来说,这次的省亲,大概是最后一次面见那个在府中流传已久的贾家大小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贾府的末路,清醒的人先行一步,譬如给凤姐托梦的秦可卿,譬如给宝玉托梦的秦钟。或者,他们也是在临死才认清许多的道理,可无论是凤姐还是宝玉,都识不得金玉良言。

虽说省亲于王喜凤而言,不过是走个过场,处处都是戏,可园子耗费巨资却晾在那里,实属极大的浪费。况且王喜凤知道再没有下次,真不如让姐妹们住进去松散松散。

反正剧情是要走的,王喜凤大手一挥,贾府这边就忙活起来了。虽说她只是体己家中姐妹,没有特意说起让宝玉也搬进去,可依照贾母宠孩子那劲儿,她不提估计也能有人放水促成。不管旁人如何,反正她是做不到生cue宝玉和宝钗,也太明晃晃了。

王夫人平日里多半是旁敲侧击,将金玉良缘当家常玩笑话来讲,但凡有心里有计较的人,谁还听不出来其中的内涵?便是抱琴偶尔也问起这一茬,年节赏赐她可是要拿章程的,谁和谁一样,谁和谁不同,都有讲究。可元春乐得当解语花,配合王夫人各种别出心裁,她却宁愿做个懵懂人。

因省亲定在元宵节,误了一年一度的上元赏灯夜,王喜凤便赐下宫灯和灯谜,让贾府都乐一乐。

宫里办差的小子们最爱走贾府的差,人傻钱多速来的典范。只可惜这位娘娘极少派差事出来,偶尔有机会也是香饽饽似的被嘴甜会卖乖的抢了去。

这回一个省亲,喂饱了不少盼甜头的太监,给贾府送宫灯送赏赐的差事下来,这帮宫人就更殷勤了。

一大家子人猜灯谜,猜中猜不中又如何,不就图个乐呵?都赏一赏,也不枉她忙活一场。王喜凤又不缺那点赏赐,无论是宫里的什么,但凡能送人的,打发几样实属稀松。反正宫里为了做面子,升了她位份之后好的坏的赏了半个库房,加上日常份例,真的不是她一个人能消耗得完的,用不完到时候也是充公,何必呢。

元春幼时见惯了赵姨娘的种种,也听多了王夫人的抱怨,对贾环总是不待见。王喜凤懒得管那八百年前的糊涂账,也犯不着在这种事情上小肚鸡肠,引发诸多猜测。抱琴早就摸清了她的脾气,自然打理的妥妥当当。

王夫人虽不满意,却也只敢在心里感叹女儿终究是大了。再想想宝玉打小也长在她祖母身边,叹息越发深刻了些。

丈夫向着小妾,娘家跟凤姐共用,儿子亲近老太太,唯一的孙子性子古怪,她活了半辈子,还是没个依靠。

大观园里的趣事王夫人向来是不吝于在王喜凤跟前卖好的。毕竟,得娘娘谕,这帮小辈才有了这天大的福分。她虽不济,总得为宝玉多做打算。

王喜凤时常听得这些少年人的情谊,与她熟知的那些剧情相印证,总觉得有些怪异。后来想想,不过是视角不同罢了。脱离了痴男怨女的圈子,又习得佛法,她实在不想沾手旁人的姻缘,因果太大。

于是,王夫人的到来渐渐就成了例行公事。幸而王喜凤这么些年演技精进不少,连抱琴都没看出她的敷衍,每每听着那些宛如历历在目的家常小事,都感叹一回骨肉情深。

省亲之时,贾政情真意切好一番声泪俱下,无外乎表忠心的陈词滥调;王夫人往宫里来多少也是带着些探究和劝诫的意思。可笑贾府风雨百年,危在旦夕,这帮主子们依然放不下飞黄腾达,看不穿糖衣炮弹。

王喜凤想不出,当年元春当面,是不是也是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或者是忍着忍者终究掉下眼泪?

每个人仿佛进入了一条单行道,一旦踏上去,再不能回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假少爷回村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