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光线,细细打量着沉睡中的杨栖岚。高烧让她的脸颊呈现出不自然的绯红,额头和鼻尖上沁着一层薄汗,几缕湿发黏在额角,显得有些凌乱。平日里那双清冷的琥珀色眼睛此刻紧闭着,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为那张苍白的脸增添了几分脆弱。她的嘴唇微微张开,呼吸浅而急促,偶尔还会发出细微的哼唧声。少了平日里那份疏离的伪装,此刻的杨栖岚,显得格外……让人心生怜惜。
班长看着看着,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奇怪的念头。她这样一直看着一个生病的同学,算不算趁人之危?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她自己否决。她只是担心杨栖岚,想要帮助她而已。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班长决定找点事情做。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回到厨房,将煮粥的锅和碗筷都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整齐地放回原位。厨房恢复了之前的整洁,但此刻却多了一丝被使用过的痕迹,不再那么冷清。
接着,班长踱步到阳台。发现杨栖岚的衣物静静地躺在烘干机里面,班长打开烘干机,一股带着热意的干燥空气扑面而来。然后她开始叠放杨栖岚的衣物。虽然知道叠别人的衣服有些越界,但她还是忍不住想把这些事情都做好。班长将一件件衣物叠得整整齐齐,考虑到**,她没有将它们放回衣柜,而是将叠好的衣物整齐地放在了杨栖岚的床边。
转身时,林簌玉的目光落在杨栖岚的书桌上。一方淡蓝色的手帕整齐地铺在桌面中央,那是她的手帕。她走近,指尖轻抚过棉布表面,触感比记忆中还要柔软。拿起时,还能闻到杨栖岚房间的淡淡香薰味。
就在这时,班长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她走到阳台边缘,避免吵醒杨栖岚,接起了电话。
“你好,请问是班长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疲惫,却又带着一丝急切的女性声音。
“您好,我是。请问您是杨栖岚的妈妈吗?”班长轻声问道。
“是的,我是栖岚的妈妈!班主任给我打电话了,谢谢你,谢谢你帮我照看栖岚!”杨栖岚的母亲声音里充满了感激,带着明显的焦急和一丝哭腔,“我这边刚忙完,手机一直在静音,真是急死我了。栖岚她怎么样了?发烧很严重吗?这孩子总怕我担心,不舒服也不肯说……怪我总在外奔波,没能好好陪她。”
班长立刻安慰道:“阿姨您别担心,杨栖岚刚才吃了退烧药,也喝了粥,现在睡着了,体温好像也降下来一些了。我在这里陪着她,她现在很安全,您不用太着急。”
“真是太谢谢你了!太感谢你了,好孩子!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我已经订了最早机票,最快也要今晚才能回去。你能不能……能不能再多照顾她一会儿?拜托了!等我回去,一定好好感谢你!”杨栖岚母亲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感恩和恳求,那种语气,仿佛班长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阿姨您放心,我在这里陪着杨栖岚,您路上注意安全,不用着急。”班长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镇定而可靠。
挂断电话,班长再次看向沉睡中的杨栖岚。她知道,今晚自己是不能离开了,但似乎对这事并不反感,甚至有点说不出由来的期待?外面雨势似乎又大了一些,敲打着玻璃,发出沙沙的响声。此刻正是中午时分,窗外明明下着雨,依旧有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下柔和的光芒,却也掩盖不住屋内的寂静。在给家里通过电话后,班长走到沙发旁的椅子上坐下,目光落在杨栖岚的睡颜上。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份“多管闲事”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她和杨栖岚之间的关系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但至少此刻,她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心安和踏实,就像这静谧的房间,虽然清冷,却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温柔。
时间一点点流逝,午后的阳光逐渐西斜,将客厅里的光影拉得越来越长。班长没有再做其他事情,只是静静地守在沙发旁,时不时地观察杨栖岚的情况。她用手背轻轻试探杨栖岚的额头,虽然还有些热,但似乎比之前好了一些。她又起身为杨栖岚倒了一杯温水,放在床头柜上,以备她醒来时饮用。
这份静默的陪伴,让班长感到一丝前所未有的安宁。她想起了自己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父母的笑声、饭菜的香味,还有妹妹的打闹声,充满了烟火气。而这里,却如此安静,安静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和杨栖岚平稳的呼吸声。她突然意识到,或许杨栖岚需要的,并非是多么宏大的帮助,而仅仅是这样一份,无声无息的陪伴。
傍晚时分,天空的云层开始增厚,预示着可能又会有一场雨。班长看了一眼时间,杨栖岚的母亲说最快也要晚上才能回来。她起身,再次进入厨房,打算给杨栖岚准备一些更适合病人的晚餐。她找到了一些挂面和鸡蛋,决定煮一碗清淡的鸡蛋面。
厨房里再次传来轻微的声响,面条在锅里翻滚。班长忙碌着,心头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疑惑和怪异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责任,以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温暖。她知道,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让她们本在两条平行线上的轨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因为一场雨,一次生病,而产生了联结。
杨栖岚在班长煮面的“咕嘟咕嘟”声中,缓缓转醒。她半睁着眼睛,意识仍有些模糊,但那股从厨房飘来的面条香气,却清晰地钻入她的鼻腔。这熟悉的味道,让她混沌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从前。
那时,她也是这样,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手中随意地翻着一本小说。厨房里,妈妈正忙碌着准备晚餐,锅碗瓢盆碰撞的清脆声响,炉火烧饭的细微嘶鸣,以及饭菜逐渐弥漫开来的香气,交织成一首最寻常不过的家庭乐章。她不需要做什么,也不需要说什么,只要静静地躺着,就能感受到那种被生活气息包裹的温暖与安全感。那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无需言语,却能渗透进每一个细胞。那些时刻,是她记忆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感到放松和满足的瞬间。
思绪正飘摇着,脚步声从厨房踏来,班长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出来。她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踏实感。杨栖岚的目光从窗外拉回,落在班长身上,再到那碗冒着热气的鸡蛋面上。
“你醒了。”班长微笑着,将面碗放在茶几上,然后坐到沙发旁。
杨栖岚微微坐起来一点,胃里传来一阵强烈的饥饿感。她看着班长,琥珀色的眼睛里带着一丝不解和困惑:“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明明就……”她的话还没说完,班长已经拿起勺子,舀起一筷子面条,轻轻吹凉后凑到她嘴边。
“好啦,生病了就不要说这么多,先把面吃了。”班长语气温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关心。
又似乎是发烧把杨栖岚的心烧热了一点,杨栖岚顺从地张开嘴,将面条吞了下去。那熟悉的,来自家中厨房的食物味道,让她的味蕾瞬间被唤醒。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闻到这种烟火气,又或许是生病让她的身体比平时更需要营养,她感觉这碗面条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加美味。热腾腾的面汤滑入喉咙,温暖了她的胃,也温暖了她有些冰冷的心。
班长看着她吃面,语气轻松地聊了起来:“你可能觉得我有点多管闲事吧?其实啊,我家里有两个妹妹,两个还在小学。从小到大,爸妈就总让我帮忙带她们,喂饭、讲故事、哄睡觉,什么都要管。有时候她们闹起来,真的是鸡飞狗跳,让人头疼。”她说着,脸上露出无奈又宠溺的笑容,“所以可能我就是习惯了照顾人吧,看到别人有点不舒服,就总忍不住想搭把手。”
杨栖岚边吃面边听着,班长的话语在她耳边回荡,像是一股暖流,又像是一把钝刀。她想到了自己,想到了那个为了给自己更好物质条件,不得不在外奔波的妈妈,想到了这个几乎永远只有她一个人的家。那些被班长轻描淡写说出的“鸡毛蒜皮”,对于她而言,却是从未体验过的“幸福烦恼”。她只觉得喉咙一紧,面条仿佛卡在了那里,怎么也咽不下去。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涌上心头,眼眶也渐渐湿润起来。
班长敏锐地察觉到了杨栖岚的异样。她立刻放下手中的勺子,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是不好吃吗?还是哪里不舒服?”她拿起茶几上的水杯,连忙递到杨栖岚嘴边,“快喝口水,是不是噎着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生怕杨栖岚出了什么事。
杨栖岚没有说话,只是接过水杯,大口地喝了几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中仅剩的一点缝隙中滑下,压住了胸口那股翻涌的酸涩。她努力眨了眨眼睛,将眼底涌上来的湿意压回去,然后轻咳了两声,嗓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哽咽:“没……没事,就是有点,有点噎着了。”
她垂下眼帘,避开班长关切的目光,重新拿起筷子,低头默默地吃起面来。再吃下去的每一口面条,都像是带着千斤重的刀子,划着喉咙进入了胃里。班长见她这样,心里虽然仍有疑惑,但也识趣地没有再追问。她知道,杨栖岚的沉默,往往是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时间又悄然流逝,夜幕低垂。窗外的雨停了,空气被洗涤得格外清透,带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房间里只剩下台灯柔和的光芒,以及两人浅浅的呼吸声。杨栖岚在高烧和药物的作用下,再次沉沉睡去。班长则静静地坐在沙发旁,看着她。
她没有开电视,也没有看手机,只是偶尔拿起手帕,轻轻擦拭杨栖岚额头上的汗珠。那条淡蓝色的手帕,此刻仿佛成了她们之间无声的桥梁,连接着两颗原本疏远的心。班长看着杨栖岚安静的睡颜,心中那份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再次涌上心头。它不是单纯的同情,也不是简单的满足。更像是一种微妙的吸引力,将她牢牢地牵引在这里,让她甘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一个原本与她生活轨迹毫无交集的同学。
夜渐渐深了,窗外只有远处路灯微弱的光芒。杨栖岚的呼吸变得更加平稳,体温也似乎完全降了下来。班长知道,她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她轻轻地叹了口气,靠在沙发背上,也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轻微的“咔哒”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那是玄关处家门被打开的声音。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客厅的地板上,勾勒出模糊的光影。杨栖岚的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屋子,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她瞬间怔住了。
微弱的月光下,女儿正安静地躺在沙发上,身上盖着那床厚实的冬被,呼吸平稳。她身旁的地毯上,一个年轻的女孩靠着沙发背睡得正香,手中还半握着一条淡蓝色的手帕。茶几上,一碗吃完的鸡蛋面碗还摆在那里,散发着淡淡的余温。厨房里,被洗净的锅碗整齐地摞着,甚至水槽边还残留着几滴未干的水珠,显示出刚刚有人在此处忙碌过。
这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幕,像一把无形的手,狠狠地揪住了杨栖岚母亲的心。自责像潮水般涌来,淹没了她所有的疲惫。这些年,为了家庭生计,她常年在外奔波,鲜少能陪伴在杨栖岚身边。她知道女儿一个人生活不易,也知道她不善打理自己,可亲眼看到这一幕,她才真切地体会到女儿是如何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独自承受着这些。
但作为成年人,她迅速调整好了情绪。她知道现在不是沉溺于自责的时候。杨栖岚毕竟是她的孩子,她首先要确认女儿的状况。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沙发旁,俯身凑近杨栖岚。借着微弱的光线,她伸出手,轻轻触碰女儿的额头。冰凉的指尖感受到正常的体温,没有丝毫发烧的灼热感。杨栖岚母亲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
随后,她的目光转向旁边熟睡的班长。她看着这个年轻的女孩,心中涌起千言万语,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这份感激。这个孩子,竟然为了照顾栖岚,在这里守了一整天,甚至真的连晚上都没有离开。她静静地看了班长一会儿,最终,所有涌上心头的话语都化作了一个简单的决定----先给这个善良的孩子盖上一床被子吧。
杨栖岚母亲小心翼翼地起身,步履轻柔地走进卧室,从衣柜里取出一床干净的被子。她回到客厅,动作轻柔地将薄被展开,盖在了班长身上,生怕惊醒了她。
盖好被子,杨栖岚母亲在沙发旁的单人扶手椅上坐下,疲惫地靠在椅背上。虽然身体上感到阵阵困倦,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让她感到一丝慰藉。她看着两个女孩安静的睡颜,心中的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一声轻柔的叹息,消散在夜色中。
她轻手轻脚地拿出手机,屏幕的亮光在黑暗中显得有些刺眼。她给班主任发了一条信息,简单的几句汇报和感谢,却凝聚了她此刻所有的情绪。发送完毕,她将手机轻轻放在一旁,没有再碰。
此刻,月光折射在客厅像一层薄薄的白色色纱幔,温柔地笼罩着沙发上的两个身影。那被子下起伏的平稳呼吸,以及空气中若有似无的馨香,都昭示着安宁。杨栖岚的母亲静静地坐着,目光在女儿和这个素昧平生的女孩之间来回流转。她们一个苍白着脸,在睡梦中依然带着些许脆弱;另一个则呼吸均匀,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满足的倦意。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世界,就这样因为一场意外而紧密相连,在午夜的寂静中,各自沉入梦乡。
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远处偶尔传来车辆驶过的微弱声响。雨,早已止歇,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和植物特有的清新。偶尔,会有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凉意,透过窗户,带来一室的清爽。这并不是一个寻常的夜晚,它带着一丝意想不到的温柔,像一幅定格的画卷,将这份无声的守护和意外的温暖,深深地刻在了的心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