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影一愣,如实答:“是宗门的招新大比,我入了幻境。”
沐景宵一愣,这才想起来那茬——可为什么更影所见与三百年前的寒灾有关?
姚宁欣听着,忽然道:“不对,三百年那场封冻并非如此。”
三百年前的人间,皇室官宦大于一切。
有帝王骄奢淫逸,有佞臣玩弄权术,有贵族鱼肉百姓,有官宦贪腐成风,才者藏,能者亡。天下人,尽苦身,皆无法。
三百年多前的人间,天下大寒,雪覆万里冬日长。
这是天罚降下。
然而,冰封之下尽枯骨,上位者苦,下位者疾,熬不到雪化期,盼不至春来意。
有魔头现世,携灾厄,降寒霜。
有仙人出世,一剑碎雪,万里冰消。
听她说完,沐景宵点点头:“对,这才是史书上记载的说法——上天为了惩戒暴君与奸臣才降下寒灾。”
绿腰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真的是天罚吗?”
奸臣死时,曝尸荒野,史书花大量笔墨描述了他尸身的惨状,按理来说时间不会错,细究起来,寒灾分明是在他死后。
肖霁霜道:“万华阁。”
沐景宵略一思索,很快想到了他说的是什么:“皇宫里的万华阁?”
肖霁霜点点头。
姚宁欣福至心灵,一抚掌道:“据传,万华阁里面有一本‘真正的史书’,历代因各方纠葛而无法写在明面上的东西,哪怕是皇帝本人有意遮掩的,也都会记载在这本只供皇帝翻阅的史书中。”
绿腰皱着眉:“只是,真的会有这种东西吗?”
肖霁霜笑了笑:“谁知道呢,说不定哪天可以去看看。”
姚宁欣对一点比较在意:“那道声音是什么呢?”
绿腰心直口快:“难道是天道?”
姚宁欣思索一会儿:“不无可能。”
更影问:“为何?”
沐景宵想了想,答:“许是为了叩灵?”
复照是世界第一个仙,天道亲自考验,有点不一样也很正常。
但是,如果这是天道的考验,是不是意味着,封冻因复照而起呢?
这个猜测的出现自然而然,几人打量着周围可以为石中剑拼命的村民,自觉还是不要去赌他们会不会为复照仙尊的名誉拼命。
于是绕回去,姚宁欣说:“那玉灯笼的由来呢?”
更影摇了摇头,看向梁考。
复照仙尊到底消耗太大,他在昌榕村住下,却发现仍有部分隐蔽的地方冰封未消,于是他取下巨石上的一块,制成了玉灯笼,将第一片落到他手心的雪花燃成火苗,寸寸踩过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将冰封的残余驱散,把困于寒冷怨气积攒而生的妖邪渡化,所有被仙尊搭救的人都得到了赐福,仙尊的手伸进灯笼,一弹那豆大却明亮非常的火苗,火星溅落到他们身上,却并不灼人。
梁考说:“后来仙尊就把火苗留在了知恩村,村民称之为离火。”
绿腰问:“这就是你需要的仙宝?”
“没错。”肖霁霜又转头看向梁考,“我们此行来寻你们,村长许了仙宝做报酬。”
梁考微微皱眉,但他和村民们都没有反对:“届时你们同村长说一声,要带走的是离火便可。”
肖霁霜道:“多谢。”
姚宁欣立刻抓住了重点:“看来知恩村确实同传闻中的一样,留有众多仙宝。”
梁考并不避讳:“都是仙尊曾经的物件,并不都算什么仙宝。”
沐景宵问:“可是为什么没人来夺呢?”
久不言语的肖佁咧嘴一笑,插嘴道:“怎么没人来?不过他们找不到,自然就以为传闻只是传闻了。”
姚宁欣刺他一句:“既然你知道在哪,怎么不去拿呢?”
肖佁并未受她影响,笑得依旧灿烂:“我肖二做事虽然不着调,可也不是欺师灭祖之人,我问心无愧。”
姚宁欣注视着他,紧紧攥住了自己的裙摆——好一个,问、心、无、愧!
绿腰抿唇压下心里的愤怒,伸手拉了拉她。
姚宁欣的理智回归,皮笑肉不笑道:“肖师兄还真是让人佩服。”
肖佁敛了笑,甩甩手说:“不敢当,不敢当。”
元辰宗与各大门派交情都不错,沐景宵不想夹在他们的刀光剑影中,便打破这诡异的气氛,提议说:“秘境一般只开启七日,后天是最后期限,虽然你们收获不小,但多是些灵植仙草,我们不妨再到处看看,或寻一些偏僻的地方,说不定也能找到仙宝。”
姚宁欣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道:“我没意见。”
梁考便说:“那你们不妨去北边看看。”
沐景宵怪道:“北边?那不是一片迷雾吗?”
一个村民点点头:“是,不过我们经过那里,雾却忽然散了,一览无余。”
绿腰惯是擅长获取情报,倒还没听过见过这种情况:“奇怪,怎么会突然散了呢……”
梁考笑了笑:“我们也不知道,许是秘境一个月前的变化引起的吧,不过应该没什么危险。”
村民们附和:“不然我们也不会好好地在这了。”
更影问:“还去吗?”
姚宁欣纠结一会儿,说:“我想去一趟,说不定有难得的机遇。”
绿腰点了点头。
沐景宵总算有了兴致,把身子坐前了一些:“那这回可就各凭本事了。”
肖霁霜的视力才恢复不到两天,他的身子虽然好了一些,先前也养着,但和孟择安打了一架,依旧是脸色苍白,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
沐景宵拍了拍他的肩:“放心,我不欺负你,如果我找到了仙宝,适合你用的话就送你,如何?”
想了想他又补充:“当然不是白给,届时到了元辰宗,作为我门派的客卿,当然得承担教习事宜,上界的功法也得拿出一本两本来吧?”
肖霁霜并无不应:“我定知无不言。”
肖佁不和他们一道:“我留守在这,就不凑热闹了。”
绿腰嗤之以鼻:“也没让你来。”
玉满川虽然有些怕肖佁,可又实在嘴馋,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肖霁霜不得不丢人地和肖佁约法三章,留他在这里蹭吃蹭喝。
因为之前的承诺,肖霁霜将来会把玉灯笼寄放在元辰宗,如今干脆就交给了沐景宵,那会儿沐景宵兴致勃勃地小心照看了一日,觉得实在拖沓麻烦,就又丢回给更影保管去了。
吃过午饭后,更影就把灯笼拿出来仔仔细细用软布蘸清水擦拭了一遍。
肖霁霜盘腿坐在地上,似乎在看他,但瞳孔并不总是聚焦,思绪拉得很远。
一行人商量一番,最终决定往西北边去,他们收拾好,同热情的村民们约定一日后再会就离开了。
几人一直走到日头西斜才找到水源,生火修整。
这是一条小溪,并不深,但被杂乱的树枝竹叶堵住了,漫开一大片洼地,下半截却已经干枯了。
肖霁霜如今身体弱,又是刚凝灵成丹,并不便长时间奔波,便决定让他睡上一会儿,等到后半夜再赶路。
其他人修为加身,就在一旁打坐守夜,但沐景宵这几天日夜修炼,打坐到早就不耐烦了,没一会儿便起身走到溪流堵塞处,打算把这里疏通开来,然而他一靠近就愣住了,小心翼翼捏起一片枯叶,他仔仔细细端详一会儿,声音干涩地发问:“血竹?”
另四人唰地睁开眼,都凑了过去,姚宁欣伸手直接在水里捞了一把,叶片上暗色的花纹已经昭示了它的由来:“泣野的……血竹。”
肖霁霜蹲在溪水边,垂眸看着缓慢的流水,说:“我们顺着溪流去上游看看吧。”
他想不明白,秘境也就算了,为什么还有血竹。
其他人神情凝重地思考了好一会儿,最终沐景宵拍了板:“那就去看看,这到底是复照秘境,想来不会出什么大差池,而且这些枯叶多少有些日子了,如果真有什么问题,村民们这半月总不该什么危险都没碰上。”
一行人的想法和他大差不差,于是在沐景宵向同门传音后,五人逆流向着上游而去。
溪水竟是从一处黝黑的山洞中流出,绿腰率先迈了进去,脚下的触感让她皱起眉头:“这里是人工开凿的。”
姚宁欣拿出了照明珠。
几人往里走了一段,沐景宵屏息感受了一下,转过身冲他们颔首:“有风,应该是通的。”
这段路越走越窄,越往里风声越大,一开始五人并排而走绰绰有余,到了后面只能容下一人,一行人不知不觉间列成一队,直到眼前出现微弱的光亮才停下。
呼啸的风声中夹杂着破碎的哭声,姚宁欣曾途经泣野,她凝神听了一会儿,说:“应该是血竹,而且规模不小。”
众人都没有说话,临到此时难免生出了几分犹豫——无论是突生异变的“复照像”,知恩村长的话,还是如今快要见到的血竹林,都指向了一个人:魔头哀鸿。
如今两百年过去,他又死而复生了吗?他们能像那些前辈一样,诛杀魔头吗?
思绪万千之时,更影在石壁上飘忽的目光忽然定住,视线随着聚焦逐渐清晰,他看着在上面的痕迹缓缓抬手抚上,心里不自觉生出几份熟悉感。
肖霁霜的声音拉回了他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语气很平和:“我觉得应该不是哀鸿。”
其余三人的目光停在他身上,沐景宵问:“你怎么知道?”
“我先前在南都的一个茶摊喝了碗茶。”
沐景宵记得他提过这事:“就是那个茶摊老板和你提起秘境的茶摊?”
“正是,”肖霁霜点头,“她告诉了我一个关于泣野的故事。”
姚宁欣蹙眉想了想:“仙尊斩杀魔头后,平原成焦土,然后突然在某天长出血竹的那个?”
“对,”肖霁霜顿了一会儿,接着讲出了其中缺乏的细节,“最早的血竹,其实是魔骨。”
姚宁欣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血竹林是哀鸿的骨头长成的,这不是更危险吗?”
肖霁霜摇头:“哀鸿总不会给自己的骨头换墓地,更何况换到复照秘境中来。”
沐景宵笑了起来,似乎想让气氛轻松些:“给自己迁坟也太怪了吧。”
姚宁欣和肖霁霜都配合地扯了扯嘴角,更影的注意力却又回到了石壁上——听到泣野的由来,他莫名觉得熟悉。
更影想,应该是错觉吧。
众人虽心怀疑虑,但都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打头的绿腰脸色凝重,第一个迈出了山洞狭窄的出口。
突然的光亮让四人都不自觉眯起双眼,适应了一会儿才完全睁开。
眼前是随风摇曳的竹林,耳畔是呜咽的风声和竹叶相触的低泣,这是个山间盆地,可以看到四周不算高的山丘,这片土地十分平坦开阔,但身处其中,视线却无法穿过竹林看到另一边,夕阳余晖透过枝叶照到地上,变得破碎斑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